04.08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作者|李偉

“我活得就像快要死掉一樣,但同時,又活得像是我還會一直活下去一樣”,蘭迪·波許在他的書《最後的演講》中這樣寫道。

蘭迪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教授,他生於1960年。在2006年時,他被查出了胰腺癌,這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當時他46歲,生活在匹茲堡,有三個孩子,妻子是“夢中情人”,他的工作是研究“虛擬現實”,現在炙手可熱的技術,一切都那麼順利。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蘭迪.波許

蘭迪別無選擇,必須要面對生命中的絕境。他全力投入到與疾病的抗爭中,在經歷了多次化療和一次大手術後,還是“失敗”了。醫生告訴他,只有3-6個月的生命了。

蘭迪是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現代醫學雖然沒能拯救他的生命,但他依舊慶幸於至少告知了他的離去時間。對他而言,在剩下的幾個月中,每一天都是告別。

在最後的日子中,蘭迪並沒有被擊垮而消沉。他熱忱而真誠地生活,繼續探尋生命的意義。他接受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邀請,發表了“最後的演講”。他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信條與最後的日子,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就叫《最後的演講》——“這並不是關於死亡的演講,而是關於如何生存”。蘭迪去世於2008年的7月,那是他患病兩年之後,他也超過了醫生對他生命的預言。世界上幾千萬人收看了蘭迪“最後的演講”,他的同名書籍在上市兩天內銷售了40萬冊,60天銷售了300萬冊。蘭迪用他最後的生命留下了巨大的貢獻,以偉大的人性激勵了逆境中的人們。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點擊上圖,一鍵下單

「最後的演講」

如果我們以“心靈雞湯”的期待去閱讀這本《最後的演講》,恐怕會有所失望,儘管蘭迪並不反感“陳詞濫調”的“心靈雞湯”。但他實際要表達的東西更豐富也更深刻:人生最值得珍視的是什麼?如何樂觀的生活?哪些人生經驗價值連城?

蘭迪在書中最感染人的情緒便是樂觀。他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時,與妻子在醫院抱頭痛哭,但同時也會抱怨為何此處沒有紙巾盒。他做了結紮手術,他依舊開著敞篷車兜風,被警察攔下時不吝於展示身上的傷口,他喜歡想象找到戰勝晚期癌症的方法,成為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兒。蘭迪接受自己患上癌症的現實,並將其視為一種不同的人生經歷。醫生說他是“模範病人”,能在“樂觀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找到健康的平衡”。

他每一天都在準備著告別,承受著即將失去妻子與孩子的痛苦,但他仍舊努力平靜地活在當下。

最讓人動容的是他對妻子的那番話:“即使明天的掃描結果不好,我也只想告訴你活著真好,今天和你一起在這裡活著真好。無論檢查結果如何,我們得知結果時,我都不會馬上就死,不止如此,我第二天也不會死,第三天也不會,第四天也不會。所以,此時此刻是特別美好的一天。我想告訴你今天我特別開心。”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蘭迪與三個孩子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蘭迪回顧他的一生,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真正實現你童年的夢想”。事實上,他的最後的演講也是這個主題。

那些童年的夢,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珍珠,是我們最不該丟棄的東西。

蘭迪重溫了他的童年夢想——感受零重力、在橄欖球大聯盟打球、寫一篇收錄在《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中的文章、成為《星際迷航》中的柯克船長、贏得毛絨玩具、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師。幸運的是,他都實現了,正是這些夢想讓他覺得不愧此生。

像很多孩子一樣,迪士尼樂園也是蘭迪的天堂,他曾許願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他用盡努力終於成為其中一名短期的“幻想工程師”,“我到達加利福尼亞不久,就開著敞篷車去了幻想工程的總部。那是個炎熱的夏夜,我的立體聲音響中大聲放著迪士尼《獅子王》的原聲音樂。當我開車經過總部大樓時,真的已經淚流滿面。”

在書中蘭迪精煉地分享了他的人生經驗比如如何有效使用時間——“時間就像金錢,必須有詳細的計劃;問問自己:你是否把時間花在了對的事情上;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考慮如何使用電話;給別人委派任務;好好休息”。而如果不那麼在意別人在想什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效率會提高三分之一;“很多人想走捷徑。我認為最好的捷徑就是繞遠路,其實就是兩個字:努力

”。

蘭迪還是一名能夠提供新的教學思想的優秀教師。在弗尼吉亞大學教用戶界面時,在第一堂課上,他總會帶一臺錄像機。然後拿出一把錘子親手砸掉。“當我們造出一些難用的東西,人們會很生氣,氣到一定程度就會把它給砸了。我們可不想造出讓別人想砸的東西。”“關於孩子的自尊心問題,如今有很多種說法。但自尊心這種東西無法給予,只能培養。”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我們認真借鑑的。

蘭迪認為,家長對孩子有具體的夢想,可能會對他們造成破壞性的影響。作為一個教授,“我見過太多大學新生完全選錯了專業。父母把他們送上了這輛列車,而從我辦公室裡的哭泣聲來看,結果常常是車毀人亡”。“我只會敦促我的孩子用熱情和激情去尋找自己的道路,我希望他們覺得無論選擇什麼道路,我都一直陪伴他們。”

他總是站在人生最積極的一面,面對所有的困境,“牆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它不是為了阻攔我們,而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機會來表現自己的願望有多強烈。”“如果你真的想要什麼東西,永遠都不要放棄。如果有人提供幫助就接受。”

閱讀蘭迪,也讓我想到了美劇《絕命毒師》中的“白老師”,一個同樣身患絕症,陷入困頓的中年人。只是窩囊半生的白老師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與命運抗爭。他鼓勵妹夫漢克說:“我一輩子都過得戰戰兢兢,總擔心有事情會發生,五十多年了,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過日子,每天半夜都會從夢中驚醒。可是,你知道嗎?自從我收到了癌症的診斷書,我反而睡踏實了。我意識到,恐懼才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事情,恐懼才是我真正的敵人。你要振作起來,漢克,回到現實世界,狠狠揍那個雜種,打得它滿地找牙。”

恐懼只是恐懼本身,恐懼並不意味著末日。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命就是一次向死而生的過程,而蘭迪則用他最後的生命展現了這個過程最平凡也最偉大的輝煌。因此,死亡也不是終結。

大家都在看這些

  • 從朴正熙到朴槿惠,韓式宿命與潛規則

  •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比我好?

  • 《吐槽大會》之後,單口喜劇火起來了嗎?

  • 讀書 | 如何找到真愛賺到錢

  • 《頭號玩家》:這裡有你的彩蛋嗎?

  • 《慾望都市》播出20年,“米蘭達”要當紐約州長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最後的演講」

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