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育部門要求給學生減負,你們讀高中的學生每天回家要做幾小時作業啊?每晚幾點睡覺?

Baron2019


我想這個因地而異因學校而異,相對來講教育發達的地區學生每天課外作業更少,落後地區作業更多。我在做公辦教師的時候在湖北教過高三,到河南洛陽以後也帶了不少高三學生,相對來講河南洛陽的學生做作業的時間要長很多,一是作業量更大,二是洛陽的學生水平的確很差。

從科學的角度講學生家庭作業多本身就是落後教育的表現,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績。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效率,時間一長不但當時效率無法保證還會影響以後的效率。疲勞作戰不但效果差而且會讓孩子們厭學最後放棄。

學生作業又是怎樣變得越來越多的呢?個人認為,首先是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要求,在學校老師需要佈置更多的作業,在家裡家長還買了幾本練習冊等著呢。

第二、學校教師水平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很多人認為教小學的老師中專生就夠了,教初中的大專生也行,教高中的普通本科沒問題,還有人認為教學經驗更重要。事實上教學不同於解題。高水平的老師不單是解題更快一點,更重要的是方法更科學。每一個老師都會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引導學生,老師只有大專生水平那麼他的方法就只有大專生水平。水平低的老師認為學生學不好就是沒用心時間花得還不夠,從來或很少想到學生是太累了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效率。水平低的老師天天學衡中學新教育,但不知道的是精神勝利法和虛無的業務能力無助於提高學生成績。同樣是刷題,對基礎好的學生是提高熟練度,對基礎不好的學生就是浪費時間。現在落後地區的現狀是什麼?所有同學都刷題。很多孩子們每天都疲於奔命去刷題,基礎知識點都是漏洞,更不用說知識點串聯成面然後系統化了。可以說無差別的刷題戰術毀掉了很多孩子。

第三、培訓機構推波助瀾。我自己也開有培訓機構,我認為培訓機構只能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培訓機構的職能首先是彌補學校人數太多不能關注到每一個的缺陷,對孩子們的學習方法進行科學引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糾正,其次才是給學生補知識點。培訓機構只有讓學生在學校裡面學得更有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成績,畢竟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裡面。我們很多培訓機構一味誇大補習班的作用,鼓動學生和家長無限制的投入學習時間,那麼家長和學生自己能幹什麼?買幾本練習冊回來刷。培訓機構另外一種推波助瀾的方式就是僱傭網絡寫手,假冒學霸推“學習方法”,用毒雞湯毒害家長和學生,讓家長和學生認為刷題管用。當然這裡面也不乏那些出資料的人的身影。我平時也經常看各機構出的資料,很多資料都是漏洞百出,特別是模擬題,我在河南中考模擬試題中發現很多錯誤。很多官方教研室已經淪為某些人賺錢的工具。

問題提出來總要去解決,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切實落實提高教師工資的有關措施,把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吸引到教育行業中來,哪怕一兩個學術帶頭人也好 。前一段時間有一篇縣城高中的調查報告,在調查報告中河南洛陽市偃師高級中學(省級示範高中,和洛一高同檔)校長說,學校以前還有北大、西交、武大畢業的老師,但現在他們都差不多退休了,現在連省師範的畢業生都招不來。這話讓人心酸。補習班多不是好事,我想對孩子們說你們今天上補習班就是為了明天不上補習班。


小聰聊教育


說說我的高中,我的母校。

國家級貧困縣的重點高中,每年出幾個清華北大,應屆一本八百人以上。

放假時間

四周放一次假,一次假一天半,這叫做大星期。其餘每週六下午放三個小時的假,學生去洗澡,家長可以帶飯來學校看望,這叫小星期。

作息時間

每天早上六點之前進班讀書(各年級不同,只記得高三五點四十),晚上三節課上到九點,再加一大節打晚自習,到十點二十。回宿舍洗漱,準備睡覺。學有餘力的,還會開小檯燈,繼續學習,這個到幾點就隨自己了。作息時間,比網上流傳的衡水中學作息表還要恐怖。

(附上衡中作息時間表)

高考制度不改變,何來高中生減負之說呢?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競爭方式,又怎麼敢改變?


青春之旅123


在高中工作兩年了,當了兩年班主任,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來,六點早讀,六點半跑早操,開始一天的上課時間,學生的空閒時間幾乎很少。我待的學校學生都是住校的,九點四十下晚自習,十點十五宿舍熄燈。可是還有不少學生在宿舍學習。我個人認為高中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適當的給學生找到有效的減負途徑,首先要弄清楚:學生學習負擔太重,主要表現在重複過多,效率低下,活的知識少,難於遷移運用,老師教授不到的知識方法,學生就不可能會。

有種種原因致使得效率低下。如考試過多過濫不僅增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更是擠佔用於學習的時間;各種形式主義的無意義活動同樣擠佔學習時間(當然,發展能力等有意義的活動是必須的);教育部教材簡化,表面上減少教材內容、降低了難度,但為了使知識形成聯繫,更利於理解,不少被減掉的內容又重新回到了課堂。

一、學生減負從給教師“加負”開始。減負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加負”是要求老師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教育方式的改變促使教育質量的提高,形成以“務實、高效、創新”為標誌的教學風格,使課堂教學效益不斷提高。

二、領導不要“看人就看考試成績”。

三、教育部門應加強出臺文件的落實。

四、學生減負還得依靠家長的支持。要減輕學生負擔,僅有教育部門的行動是不夠的,學生的父母更應該採取切實的行動來協助。





高中生衝鴨


現在的情況是8點上四節課到中午,下午2點半開始上兩節課,課外活動打掃衛生,不打掃衛生的可以寫作業,平均半個小時算,也只能寫一兩科的作業,然後是下午自習,有課任教師輔導,也是講,學生聽。一天其實7節課(週五除外)。晚自習會有老師輔導,開明的老師講一會自己帶的課外,會留時間給學生做其他科的作業,自私的就讓看自己教的學科。晚自習9點半結束,回到宿舍洗漱等等,10點開始寫至少3門課的作業,還有配套練習,老師推薦(絕大多數是和書商勾結,五五分成)訂購的資料,要預習明天得功課。能寫完的算很快的。第二天大早還得起來背語文,英語,公式等等,學生自己看書、思考的的時間少,被老師逼著聽課做題等等把教育工廠化了,其實非也!


礪劍千行


我09-12年高中,在縣裡面一所高中,我們上學那會晚上自習結束10點,回家10點半,沒有家庭作業的,早上6點開始上學。

16年大學畢業後,從事了教育行業,和學校內的老師學生接觸很多,每天看著學生揹著沉甸甸的書包回家,就想到了自己讀書那會,是很輕鬆的。現在的學生每天都寫不同科目的作業需要寫,週末各種培訓班,真的是挺辛苦的。

自己的一個表弟,高二,每天8點放學,作業寫到12點~1點,早上6點起床,看著真的累。

要想實現減負,是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的,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


蹦豆創客小程


高考好多年前的記憶了 那時候五點半左右起床 胡亂吃口飯 六點出門 六點半早自習 然後七點來鐘上課 一直到晚上九點半 住宿的需要待到十點半回宿舍 兩個星期放假一天半吧 高三好像只有一個月或者有重大節日的時候能休息一下……每天回家以後看看書 洗洗臉就十一二點了 周而往復……我倒是覺得現在的孩子在校時間少多了 經常五六點就看到孩子們揹著書包放學了 覺著壓力大 可能是放學後的補課比較多吧……多年以來中國的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 不要覺著只有自己這代人壓力大 你在需要努力的年紀貪圖享受 結果就是被別人超過 之後的人生不如意的話 就不要怪別人了 這就是現實……


大雄的世界


十點下晚自習,睡覺怎麼也得11點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減負是不可能的,因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考大學。記得當時高一入校,老師讓每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一個同學說“我是來考大學的,不擅言談”,老師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非常現實,當然後來證實那傢伙是個話癆。

當然,教育部也是沒有辦法的,所有的減負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老師和學生真的做不到。考生都在拼高分,然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你所在的省份學生越拼,所有的學生就越累。其實正如莫言先生所講,要壓縮初中、高中的時間,因為初三、高三基本不學新東西了,只是一直在做無謂的重複,為了那點做題拿高分的小伎倆罷了,壓縮了時間也就減負了。不過,這樣小孩子們又會面臨提早進入社會的尷尬,可能會更累。

別說中學生了,現在的小學生我都很心疼。我小學是在一所廠辦小學上的,當時環境很寬鬆,真的是在玩玩鬧鬧中就把那點加減乘除學到了。反觀現在我上小學的兒子,幾乎每週都有試卷做,還有那些彆扭的腦筋急轉彎式的考題真的是很無聊。

順便吐槽下題海輔導書:黃岡密卷、五三模擬;還有那些不知名的題海,真的是書販子買個書號,糾結一些老師攢出來的毒瘤。


數碼風扇


中國教育的問題和混亂,始於教育金錢化、生意化、產業化和教育理念自由主義化。從那時開始到今天,我們的老師、學生、家長、學校都陷入了教育這個大市場,曾經良好的關係因為直接利益的糾葛也變得敏感和緊張,有時相互傾軋,相互責備,都被搞得迷茫、疲累而難於適從。

中國教育市場化生意化後,一群教育生意人,為了撈錢為了把教育搞成紅火生意和產業粉墨登場,打著解放學生天性和個性的極具欺騙性的幌子,大肆宣揚解放天性、以學生自我為中心的奇談怪論,這種論調恰恰迎合了中國幾代獨生子女嬌寵自大、自私冷血的社會稟性,迅速擠佔中國教育生態圈,把原有的正常的中國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態徹底搞亂了。

最可惡的,是一幫西方式自由主義教育分子為了撈金,它們迎合當今中國獨生一代青少年的天然個性缺陷,狂熱鼓吹並誇大博愛、自由、個性張揚、天性解放等在教育裡的功能,這些言論已經通過網絡深入億萬中國青少年,加重了中國獨生一代脫離管教、張揚個性、自私冷血、唯我獨尊等本來就很病態的個性。

教育包括愛,包括天性解放,也包括自由獨立,但是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它們甚至不是教育功能的主要選項。教育還需要引導、教化、培育、責罰與管教。今天的中國孩子,在釋放天性個性的社會大環境大氛圍裡,不是愛的不夠,而是寵愛過度。不是自由不夠,而是自由過度。不是壓力太大,而是挫折教育嚴重不足。不是管的太嚴,而是管的太鬆……以至於很多孩子沒有規矩和規則意識,缺乏謙恭、禮讓、自省,感恩……而是唯我獨尊,狂妄、自私、自負、冷血、麻木,受不得半點委屈……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等,就是鮮活例證!

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必須從改開後教育生意化產業化形成的社會大生態和教育大生態去探究。教育生意化、金錢化、功利化和唯考分為大化,加上自由主義教育理念氾濫,這才是中國教育的問題總病因。

其實,中國教育有過很好的時期與發展方向,例如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要求學生五講四美,我們要求學生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我們要求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要求尊老愛幼尊師重教,我們倡導老師要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時的學生和老師包括整個教育生態,風清氣正。儘管那時的教育硬件基礎設施設備沒有今天這麼好,但是那時的教育,比今天的病態教育更有希望和光明。但自從教育成為生意後,這些都被徹底瓦解摧毀了。

一幫教育生意販子,為了撈錢故意散佈各種謬論,一有問題,就無端指責家長、家庭教育、老師的管教無方,故意把教育搞複雜搞玄虛。其實,教育沒有那麼複雜。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教的是技藝技能知識,育的是學生的品行修為教養,二者必須並重,不能偏離。但是今天的中國教育,重術輕道,重教輕育,只准老師和學校教書,不讓老師和學校育人。就著一些校園事件,一些地方出臺的一些奇葩法規條令,實際在徹底剝奪老師與學校育人的基本權利,這是何等荒唐。

我們的教育為何重“教”輕“育”、重“術”輕“道”呢?因為教術重教能掙考分,能帶來升學率,能直接帶來各種名利和功利,能把教育生意做大做紅火。而育人佈道,卻難以產生看得見的直接效益與功利!另外,把育人功能從老師與學校剝離,又能形成新的教育生意和新教育產業。因此我們的教育,已經不是在搞教育,時刻想的是如何把教育做成最牛逼最紅火的生意,早已偏離教育本真,這是當今中國教育最大的悲哀。

教育的重要性和主戰場,第一是國家和社會層面,其次是學校層面,最後才是家庭層面。因為:一個人最該受教育的年齡階段,幾乎都是在學校裡度過的,老師和學校也是最專業的。教育的成敗,也最終受整個教育生態主導和左右。但是教育生意販子散佈謬論,把這個秩序故意顛倒,教育一有問題,它們喋喋不休指責的是家長和家庭教育,把教育中處於配合地位的家長搞得暈頭轉向焦慮不堪,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家長,才是教育生意的最後埋單人。

中國教育生意化、金錢化、產業化=中國教育功利化+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理念氾濫:釋放天性、張揚個性+幾代獨生子女的畸形稟性(自大、自私、唯我獨尊)+唯考分論(各種升學考試,已經成為斂財工具),這幾種社會成因重疊結合,正在把中國教育引入歧路,正在把億萬中國青少年培育成自私、冷血、不懂謙卑自省的精緻利己主義者,這是當今中國教育之殤。

生意化、金錢化、功利化、自由主義西式化的中國教育,的確把中國教育生意做大了做紅火了,但是卻金玉其表敗絮其裡,離教育強國目標越來越遠,中國無數青少年正在為這種病態教育殉葬,中國億萬家庭甚至我們的國家,正在並將繼續為這種病態教育付出血淚代價。


麻辣清談


我們讀小學四年級的是十一二點才能睡覺,不知道九部委的命令是不是地方聽不到啊!各種各樣的要寫的七八種以上,今年從開學天天都要寫一個日記,天知道這樣寫有什麼意思,沒有三四個小時真寫不完,孩子每天都是隻能睡幾個小時,太可憐了,厭學情緒明顯蔓延開來。前幾天測試視力超過一半的孩子近視,測試醫生都說是因為睡眠不足才是主因,誰來救救孩子?


逍遙手作


我們學校早上七點早讀開始,晚上晚自習10:30結束。不僅學生苦,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畢竟,天天早上七點到校,晚上11回家,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