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育部门要求给学生减负,你们读高中的学生每天回家要做几小时作业啊?每晚几点睡觉?

Baron2019


我想这个因地而异因学校而异,相对来讲教育发达的地区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更少,落后地区作业更多。我在做公办教师的时候在湖北教过高三,到河南洛阳以后也带了不少高三学生,相对来讲河南洛阳的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要长很多,一是作业量更大,二是洛阳的学生水平的确很差。

从科学的角度讲学生家庭作业多本身就是落后教育的表现,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效率,时间一长不但当时效率无法保证还会影响以后的效率。疲劳作战不但效果差而且会让孩子们厌学最后放弃。

学生作业又是怎样变得越来越多的呢?个人认为,首先是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要求,在学校老师需要布置更多的作业,在家里家长还买了几本练习册等着呢。

第二、学校教师水平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很多人认为教小学的老师中专生就够了,教初中的大专生也行,教高中的普通本科没问题,还有人认为教学经验更重要。事实上教学不同于解题。高水平的老师不单是解题更快一点,更重要的是方法更科学。每一个老师都会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引导学生,老师只有大专生水平那么他的方法就只有大专生水平。水平低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不好就是没用心时间花得还不够,从来或很少想到学生是太累了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效率。水平低的老师天天学衡中学新教育,但不知道的是精神胜利法和虚无的业务能力无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同样是刷题,对基础好的学生是提高熟练度,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就是浪费时间。现在落后地区的现状是什么?所有同学都刷题。很多孩子们每天都疲于奔命去刷题,基础知识点都是漏洞,更不用说知识点串联成面然后系统化了。可以说无差别的刷题战术毁掉了很多孩子。

第三、培训机构推波助澜。我自己也开有培训机构,我认为培训机构只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培训机构的职能首先是弥补学校人数太多不能关注到每一个的缺陷,对孩子们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纠正,其次才是给学生补知识点。培训机构只有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得更有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成绩,毕竟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面。我们很多培训机构一味夸大补习班的作用,鼓动学生和家长无限制的投入学习时间,那么家长和学生自己能干什么?买几本练习册回来刷。培训机构另外一种推波助澜的方式就是雇佣网络写手,假冒学霸推“学习方法”,用毒鸡汤毒害家长和学生,让家长和学生认为刷题管用。当然这里面也不乏那些出资料的人的身影。我平时也经常看各机构出的资料,很多资料都是漏洞百出,特别是模拟题,我在河南中考模拟试题中发现很多错误。很多官方教研室已经沦为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问题提出来总要去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提高教师工资的有关措施,把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吸引到教育行业中来,哪怕一两个学术带头人也好 。前一段时间有一篇县城高中的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河南洛阳市偃师高级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和洛一高同档)校长说,学校以前还有北大、西交、武大毕业的老师,但现在他们都差不多退休了,现在连省师范的毕业生都招不来。这话让人心酸。补习班多不是好事,我想对孩子们说你们今天上补习班就是为了明天不上补习班。


小聪聊教育


说说我的高中,我的母校。

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高中,每年出几个清华北大,应届一本八百人以上。

放假时间

四周放一次假,一次假一天半,这叫做大星期。其余每周六下午放三个小时的假,学生去洗澡,家长可以带饭来学校看望,这叫小星期。

作息时间

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进班读书(各年级不同,只记得高三五点四十),晚上三节课上到九点,再加一大节打晚自习,到十点二十。回宿舍洗漱,准备睡觉。学有余力的,还会开小台灯,继续学习,这个到几点就随自己了。作息时间,比网上流传的衡水中学作息表还要恐怖。

(附上衡中作息时间表)

高考制度不改变,何来高中生减负之说呢?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竞争方式,又怎么敢改变?


青春之旅123


在高中工作两年了,当了两年班主任,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来,六点早读,六点半跑早操,开始一天的上课时间,学生的空闲时间几乎很少。我待的学校学生都是住校的,九点四十下晚自习,十点十五宿舍熄灯。可是还有不少学生在宿舍学习。我个人认为高中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适当的给学生找到有效的减负途径,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主要表现在重复过多,效率低下,活的知识少,难于迁移运用,老师教授不到的知识方法,学生就不可能会。

有种种原因致使得效率低下。如考试过多过滥不仅增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是挤占用于学习的时间;各种形式主义的无意义活动同样挤占学习时间(当然,发展能力等有意义的活动是必须的);教育部教材简化,表面上减少教材内容、降低了难度,但为了使知识形成联系,更利于理解,不少被减掉的内容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一、学生减负从给教师“加负”开始。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负”是要求老师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教育方式的改变促使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以“务实、高效、创新”为标志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二、领导不要“看人就看考试成绩”。

三、教育部门应加强出台文件的落实。

四、学生减负还得依靠家长的支持。要减轻学生负担,仅有教育部门的行动是不够的,学生的父母更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协助。





高中生冲鸭


现在的情况是8点上四节课到中午,下午2点半开始上两节课,课外活动打扫卫生,不打扫卫生的可以写作业,平均半个小时算,也只能写一两科的作业,然后是下午自习,有课任教师辅导,也是讲,学生听。一天其实7节课(周五除外)。晚自习会有老师辅导,开明的老师讲一会自己带的课外,会留时间给学生做其他科的作业,自私的就让看自己教的学科。晚自习9点半结束,回到宿舍洗漱等等,10点开始写至少3门课的作业,还有配套练习,老师推荐(绝大多数是和书商勾结,五五分成)订购的资料,要预习明天得功课。能写完的算很快的。第二天大早还得起来背语文,英语,公式等等,学生自己看书、思考的的时间少,被老师逼着听课做题等等把教育工厂化了,其实非也!


砺剑千行


我09-12年高中,在县里面一所高中,我们上学那会晚上自习结束10点,回家10点半,没有家庭作业的,早上6点开始上学。

16年大学毕业后,从事了教育行业,和学校内的老师学生接触很多,每天看着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回家,就想到了自己读书那会,是很轻松的。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写不同科目的作业需要写,周末各种培训班,真的是挺辛苦的。

自己的一个表弟,高二,每天8点放学,作业写到12点~1点,早上6点起床,看着真的累。

要想实现减负,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的,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蹦豆创客小程


高考好多年前的记忆了 那时候五点半左右起床 胡乱吃口饭 六点出门 六点半早自习 然后七点来钟上课 一直到晚上九点半 住宿的需要待到十点半回宿舍 两个星期放假一天半吧 高三好像只有一个月或者有重大节日的时候能休息一下……每天回家以后看看书 洗洗脸就十一二点了 周而往复……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在校时间少多了 经常五六点就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了 觉着压力大 可能是放学后的补课比较多吧……多年以来中国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要觉着只有自己这代人压力大 你在需要努力的年纪贪图享受 结果就是被别人超过 之后的人生不如意的话 就不要怪别人了 这就是现实……


大雄的世界


十点下晚自习,睡觉怎么也得11点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减负是不可能的,因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考大学。记得当时高一入校,老师让每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一个同学说“我是来考大学的,不擅言谈”,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非常现实,当然后来证实那家伙是个话痨。

当然,教育部也是没有办法的,所有的减负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老师和学生真的做不到。考生都在拼高分,然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你所在的省份学生越拼,所有的学生就越累。其实正如莫言先生所讲,要压缩初中、高中的时间,因为初三、高三基本不学新东西了,只是一直在做无谓的重复,为了那点做题拿高分的小伎俩罢了,压缩了时间也就减负了。不过,这样小孩子们又会面临提早进入社会的尴尬,可能会更累。

别说中学生了,现在的小学生我都很心疼。我小学是在一所厂办小学上的,当时环境很宽松,真的是在玩玩闹闹中就把那点加减乘除学到了。反观现在我上小学的儿子,几乎每周都有试卷做,还有那些别扭的脑筋急转弯式的考题真的是很无聊。

顺便吐槽下题海辅导书:黄冈密卷、五三模拟;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题海,真的是书贩子买个书号,纠结一些老师攒出来的毒瘤。


数码风扇


中国教育的问题和混乱,始于教育金钱化、生意化、产业化和教育理念自由主义化。从那时开始到今天,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学校都陷入了教育这个大市场,曾经良好的关系因为直接利益的纠葛也变得敏感和紧张,有时相互倾轧,相互责备,都被搞得迷茫、疲累而难于适从。

中国教育市场化生意化后,一群教育生意人,为了捞钱为了把教育搞成红火生意和产业粉墨登场,打着解放学生天性和个性的极具欺骗性的幌子,大肆宣扬解放天性、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奇谈怪论,这种论调恰恰迎合了中国几代独生子女娇宠自大、自私冷血的社会禀性,迅速挤占中国教育生态圈,把原有的正常的中国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彻底搞乱了。

最可恶的,是一帮西方式自由主义教育分子为了捞金,它们迎合当今中国独生一代青少年的天然个性缺陷,狂热鼓吹并夸大博爱、自由、个性张扬、天性解放等在教育里的功能,这些言论已经通过网络深入亿万中国青少年,加重了中国独生一代脱离管教、张扬个性、自私冷血、唯我独尊等本来就很病态的个性。

教育包括爱,包括天性解放,也包括自由独立,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它们甚至不是教育功能的主要选项。教育还需要引导、教化、培育、责罚与管教。今天的中国孩子,在释放天性个性的社会大环境大氛围里,不是爱的不够,而是宠爱过度。不是自由不够,而是自由过度。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挫折教育严重不足。不是管的太严,而是管的太松……以至于很多孩子没有规矩和规则意识,缺乏谦恭、礼让、自省,感恩……而是唯我独尊,狂妄、自私、自负、冷血、麻木,受不得半点委屈……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等,就是鲜活例证!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从改开后教育生意化产业化形成的社会大生态和教育大生态去探究。教育生意化、金钱化、功利化和唯考分为大化,加上自由主义教育理念泛滥,这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总病因。

其实,中国教育有过很好的时期与发展方向,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要求学生五讲四美,我们要求学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我们要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要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我们倡导老师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时的学生和老师包括整个教育生态,风清气正。尽管那时的教育硬件基础设施设备没有今天这么好,但是那时的教育,比今天的病态教育更有希望和光明。但自从教育成为生意后,这些都被彻底瓦解摧毁了。

一帮教育生意贩子,为了捞钱故意散布各种谬论,一有问题,就无端指责家长、家庭教育、老师的管教无方,故意把教育搞复杂搞玄虚。其实,教育没有那么复杂。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的是技艺技能知识,育的是学生的品行修为教养,二者必须并重,不能偏离。但是今天的中国教育,重术轻道,重教轻育,只准老师和学校教书,不让老师和学校育人。就着一些校园事件,一些地方出台的一些奇葩法规条令,实际在彻底剥夺老师与学校育人的基本权利,这是何等荒唐。

我们的教育为何重“教”轻“育”、重“术”轻“道”呢?因为教术重教能挣考分,能带来升学率,能直接带来各种名利和功利,能把教育生意做大做红火。而育人布道,却难以产生看得见的直接效益与功利!另外,把育人功能从老师与学校剥离,又能形成新的教育生意和新教育产业。因此我们的教育,已经不是在搞教育,时刻想的是如何把教育做成最牛逼最红火的生意,早已偏离教育本真,这是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

教育的重要性和主战场,第一是国家和社会层面,其次是学校层面,最后才是家庭层面。因为:一个人最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几乎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老师和学校也是最专业的。教育的成败,也最终受整个教育生态主导和左右。但是教育生意贩子散布谬论,把这个秩序故意颠倒,教育一有问题,它们喋喋不休指责的是家长和家庭教育,把教育中处于配合地位的家长搞得晕头转向焦虑不堪,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家长,才是教育生意的最后埋单人。

中国教育生意化、金钱化、产业化=中国教育功利化+西方自由主义教育理念泛滥:释放天性、张扬个性+几代独生子女的畸形禀性(自大、自私、唯我独尊)+唯考分论(各种升学考试,已经成为敛财工具),这几种社会成因重叠结合,正在把中国教育引入歧路,正在把亿万中国青少年培育成自私、冷血、不懂谦卑自省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是当今中国教育之殇。

生意化、金钱化、功利化、自由主义西式化的中国教育,的确把中国教育生意做大了做红火了,但是却金玉其表败絮其里,离教育强国目标越来越远,中国无数青少年正在为这种病态教育殉葬,中国亿万家庭甚至我们的国家,正在并将继续为这种病态教育付出血泪代价。


麻辣清谈


我们读小学四年级的是十一二点才能睡觉,不知道九部委的命令是不是地方听不到啊!各种各样的要写的七八种以上,今年从开学天天都要写一个日记,天知道这样写有什么意思,没有三四个小时真写不完,孩子每天都是只能睡几个小时,太可怜了,厌学情绪明显蔓延开来。前几天测试视力超过一半的孩子近视,测试医生都说是因为睡眠不足才是主因,谁来救救孩子?


逍遥手作


我们学校早上七点早读开始,晚上晚自习10:30结束。不仅学生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毕竟,天天早上七点到校,晚上11回家,几乎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