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除夕,一歲除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今年的除夕時間為2020年1月24日

農曆己亥年臘月三十,星期五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是中國人極為重要的一個夜晚,也是所有家庭闔家團圓的一個夜晚,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其樂融融,無比熱鬧。

除夕,一歲除

除夕之夜,萬家燈火,你是否也已經到家了?三百五十六天的思念,終於在此刻都匯聚成了無言的幸福。讓我們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來源

除夕,一歲除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除夕風俗

除夕,一歲除


年夜飯

年夜飯,也稱為“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體現了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也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這是何等的幸福。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除夕,一歲除


年夜飯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

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貼春聯

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除夕,一歲除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貼窗花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被稱其為“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除夕,一歲除


除夕,一歲除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除夕,一歲除


掛燈籠

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一歲除


燃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除夕,一歲除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除夕,一歲除


祭祖

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除夕,一歲除


上墳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除夕,一歲除


熬年守歲

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除夕,一歲除


今夜,對於無數人來說,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也是一個屬於人間喜樂的夜晚,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除夕,一歲除


媽媽做的飯菜,是此後一年裡關於家的味道;

爸爸珍藏的酒,是支撐前行路上的力量之源;

朋友給的祝福,是一想到就十分溫暖的心意。

除夕,一歲除


讓我們在零點鐘聲響起的時候,在抬頭看到滿眼煙花的時候,許下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心願:

要微笑,要精彩,要堅持,

要奮鬥,要孝順,要健康,

要平安,要快樂,要幸福!

除夕,一歲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