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年俗:除夕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除夕即將來臨。

在除夕節俗中,首先要提到貼門神和貼春聯,門神和春聯的來源,它們實際上是從同一棵樹上先後結出的兩顆果子,就是說它們是同出一源。說“一棵樹上的兩顆果”當然是一個比方,但實際上門神和春聯的最早來源還真的同一種樹木有關,那就是桃木。在古人的信仰崇拜觀念中,認為桃木具有一種制鬼辟邪的神奇力量。如《太平御覽》引《典術》說:“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說:“桃木辛氣惡,故能壓伏邪氣。”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及《山海經》等書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傳說:雲滄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上有大桃木,盤曲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是萬鬼所出入之地,上有二神人,名叫神茶、鬱壘,常以葦索縛鬼喂虎。

正因為桃木被認為有神奇的力量,於是人們後來便用它來為自己鎮宅守戶、驅鬼避邪。先是有桃人、桃梗,這是把桃木刻削成人形,但上面尚未有圖畫文字符號,將其立於戶側,這就是《風俗通義》中所說的“於是縣官常於臘除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兇也。”到後來,人們又在桃木板上面畫上神茶、鬱壘的形象,我們現在還能在不少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見到他們兩位的尊容,這便是最早的人格化的門神形象。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門神形象,被尊為門神者多為歷史上的將軍力士、威武勇猛之人,如西漢廣川王劉去的殿門前所畫的門神,是春秋時齊魯公的勇士成荊(又作成慶)。又如唐太宗的兩員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傳說在太宗身體不適時曾為其守衛宮門,防止厲鬼的驚擾,太宗以為二人守夜無眠,太過辛苦,於是命畫工圖二人之形於宮掖之左右門,遂成為後世常見的門神形象。

舊時在吳地如蘇州一帶,以桃花塢木刻門神最為受人歡迎。在北寺、桃花塢有買賣門神的集中交易市場,多有遠客專門來此求購。人家買來後,於除夕夜分換下舊門神,貼上新的門神像。在蘇州等地,所貼的門神像,多為秦叔寶、尉遲敬德,也有貼岳飛、溫嶠像的。

門神之後,又有春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詩中的“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人們所熟知的名句。這裡的“桃符”就是春聯,而且說明起初春聯也是寫在桃木板上的,其用意和削木為偶人、畫像於桃板一樣,都是為了避邪求吉。現在一般都認為,最早的桃符聯語出現在五代時的後蜀,蜀主孟昶於蜀亡前一年除夕自題桃符板於寢門,上寫“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又傳說孟昶之子也曾作有“天垂餘慶,地接長春”一聯。至於紙製的春聯,大約要到明清以後,才盛行起來。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時於某年除夕時傳旨叫公卿士庶,家家門上都加春聯一副。又傳說他曾為屠戶題“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聯語,從此民間書貼春聯便蔚然成風。而且,發展到後來,春聯已逐漸失去了起初的驅闢作用,轉而為渲染年節的喜慶氣氛,祝吉求祥。

從前在吳地,除夕之前的一二十天,各家各戶便開始準備春聯了。有文化的人自己寫,不識字的人則請人代書。街道上也擺起了“代寫春聯”的書案,書聯者多為私塾的先生以及年紀稍大字又寫得好的學生,以及落魄的文士之類。準備好的春聯,要到除夕這天才張貼起來。門上的春聯一般要貼兩付:兩扇門心貼一副,多為四五字句;兩旁門框上貼一副,多為七字句。聯語或文雅,如“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聿修厥德,長髮其祥”、“物華天寶日,人傑地靈時”、“天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或通俗,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年豐人壽,國泰民安”;門楣上或書四字成語的橫披,或貼紅紙大福字,或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橫條;除大門外,其他如房門、祖龕、牛欄、豬圈、廚房等皆可貼聯語,各種器具亦貼紅福字或連體字斗方,而且聯語的內容往往與所貼之處的情景相切合,如房門聯為“魚水千年合,芝蘭百世榮”,廚門聯為“一人巧作千人食,五味調和百味香”,後門聯為“前程遠大,後路寬宏”,米麵櫃缸及車轅等處則寫“米麵如山”、“日行千里”等。此外還有各商家店鋪前的春聯,也莫不切題合景,尤富特色,如舊時在上海,舊書鋪門上貼的春聯是“陽和先到圖書府,春色偏宜翰墨家”,“飲來佳味分三雅,醉後任歌驚四筵”是酒店的,“日月雙懸新眼目,光輝四射錦乾坤”則一望而知是眼鏡店的春聯。

概括貼門神、貼春聯這些習俗活動的原初目的,無非都是為了驅邪避煞、祝吉求祥。除此之外,舊時除夕日的其他不少習俗活動也都與此目的有關,例如燒旺火。宋代蘇州詩人范成大的《臘月村田樂府·序》中說“人家各又於門首燃薪滿盆,無貧富皆爾,謂之相暖熱”,又叫“燒火盆”、“燒松盆”,時間在臘月二十五夜。《武進陽湖縣誌》上說“夜置斛門外,設釜其上,架松柴三十六莖,縱橫四布,空其中,實豆萁、松柏枝燃之,日‘著焰爐’”。《松江府志》記上海風俗也有類似的記載,時間都是在除夕夜。而《錫金識小錄》等志書記無錫金匱此俗,卻是在正月十五元夕。

就在城市裡的人家“燒火盆”的同時,農村地區的田頭隴上,也在燃燒著熊熊的火光,農人們用禿帚、麻秸、竹枝、薪草等物縛紮成一個個很大的火炬,再接在一根長竿上,點燃後以照田,“爛然遍野,以祈絲谷”叫“照田財”、“灼田財”或“照田蠶”,時間也是或臘月二十五、或除夕、或正月十五、或正月二十不等。宋時和明時的兩位蘇州籍詩人范成大、高啟都曾寫有《照田蠶詞》,高啟詩云:

東村西村作除夕,高炬千竿照田赤。

老人笑祝小兒歌,願得宜蠶又宜麥。

明星影亂棲烏驚,火光闢寒春已生。

夜深燃罷歸白屋,共說豐年真可卜。

就這樣,這一堆堆用各種材料燃起的熊熊火焰,給寒冬的人們帶來了溫暖,給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喜慶、紅火的氣氛,也象徵著來年諸事的興旺順利,而農人們則以此來祈祝著來年穀物蠶絲的豐收。

說起祈祝,舊時吳地在除夕日還有兩項很獨特的節俗活動,即“打灰堆”和“賣痴呆”。所謂“打灰堆”,是宋代流行於吳中的一種習俗:除夕夜將曉,雞鳴以前,人們拿著棍棒擊打糞灰堆,以此來祝吉祈福。這一風俗來源於古代的一個奇異的傳說,據《荊楚歲時記》的杜公瞻注和唐代類書《初學記》均曾加以引用的《錄異記》一書記載,有個叫區(又寫作“歐”)明的商人每販貨經過彭澤湖,都必禮敬青洪君,後青洪君邀他去府上作客,問他要什麼禮品,區明說只要“如願”,青洪君果真送給他一個叫“如願”的侍女。回去後,區明有什麼要求,真的都可以在“如願”那裡得到滿足。後來在有一年的正月初一早上,如願起遲了一點,區明便打她,情急之下,如願走入灰堆糞土中不見了,商人便以杖敲打灰堆,一邊呼喚“如願”不止,而“如願”竟沒有再回來。這個故事產生在楚地,流傳開來後,卻在吳中一帶相沿成習,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中有《打灰堆詞》詠此俗。

“打灰堆”的傳說及習俗其實是反映了人們在辭舊迎新之際,希望來年能諸事順遂的共同心願,就是在多少年後的今天,人們在過年賀節時,不還在頻頻使用著“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的吉祥語嗎?但現實世界總是和人們的美好願望有著一定的距離。比如說做父母長輩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個個都聰明伶俐,但偏偏“世傳吳人多呆”。我們不知這樣的說法因何而起,有何根據,但在宋元時期確實有此一說。於是又有了這樣的一個風俗:除夕這一天,兒童們成群結隊地走街串巷,叫著唱著:“賣痴呆,千貫賣汝痴,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雖然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做法是源於信仰民俗中的某種巫術手段,但恐怕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它會有多少效驗,倒不如把它看作是一個有趣的兒童遊戲。所以范成大在他的《臘月村田樂府·賣痴呆詞》裡,用了很恢諧幽默的口氣寫道:“……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燒火盆、照田蠶也好,打灰堆、賣痴呆也好,其實都是在除夕這一天中以祈祝的方式表達對來年的希望。希望倒底能否實現,畢竟還是一個未知數。急切的人們希望能有一種更快當便捷的方法能預知未來之事,這其實是信仰民俗中各種占卜術應運而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所佔卜的範圍而言,“卜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前面所述的“照田蠶”習俗,除了用以祈祝外,也有“卜歲”的成分。《清嘉錄》引方鵬《崑山志》即謂:“歲朝或次日,束薪於長竿為高炬,視光色赤白,以佔水旱。”此外,古代還有一項很特別的除夕佔歲習俗,叫“鏡聽”,也叫“響卜”、“耳卜”,方法是於除夕先禱於灶神,懷揣一面鏡子到街上暗聽人言,以卜一年的吉凶休咎。此俗產生較早,唐詩人王建即寫有《鏡聽》詞,中有“重重摩娑嫁時鏡,夫婿遠行憑鏡聽”的句子,到明清時,吳地的杭州、蘇州等地猶存此俗。考察這一習俗的形成,“鏡聽”之“聽”可能是源於先秦的隱語及漢代的讖緯迷信,而“聽”的時候必須用鏡,則是因為古人認為鏡子有洞見一切、真實無隱的特點。當然,在今天看來,“鏡聽”之俗是一種迷信手段,這是不言而喻的。即是在清代,蔣士銓在他的《鏡聽》詩中說:“何期深夜語,都是十分靈?讖緯原難測,推求恐不經”,已經對此術是否靈驗表示了懷疑乃至否定。

歲暮進行了多日的除舊迎新的活動,也要到除夕這一天晚上才進入最後的高潮,這天晚上還有幾項很重要的禮俗活動:

祭神敬祖

在除夕夜,要專門祭祀一些神祗。一是井神,將一張井泉童子的神碼置於竹篩內並祀以糕果茶酒,然後將其蓋在井臺上,叫做封井,到來年正月初三或初五開井。二是床神,床神和灶王爺、灶王奶奶一樣是一對,俗稱床公、床婆,除夕夜用茶酒糕果於寢室祀床神,說是可求一年安睡;又傳說床婆好喝酒,床公喜飲茶,故以酒祀床婆,以茶祀床公。此外,這天晚上還要把祖先遺像掛在堂屋,以供年初一拜先用。

畫囤封戶

清代蘇州人袁景瀾的《吳郡歲華紀麗》中載:“農家除夕閉門守歲時,競以石灰畫圈於地,圈中大書吉語,以祈豐稔。又畫米囤、元寶於場,以祈年穀;畫弓矢戈矛之形,以禳災避祟。總謂之‘畫米囤’。”此俗在吳地各處農村普遍流行,無錫等地的農人,還要用石灰在門前、廁前等地畫出一道道界限,以示財產得到安全保護,叫做“封門”、“封坑”。秦頌石《錫山風土竹枝詞》雲:“森然畫戟列村居,餞臘家家祓飾餘。封戶撒灰同守歲,一聲爆竹一年除。”此外,蘇州等許多地方的人家此夜要在廚房水缸中存滿水,並要埋炭墼於爐不使熄滅,放在臥室內,叫做“種火”。而在無錫,水照例是要挑滿的,灶下的薪柴乃至爐火卻都要出空,用以防火,這叫做“窮灶倉富水缸”。

年夜飯

除夕夜,家家聚宴,叫做分歲筵、年夜飯,俗呼閤家歡。這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至今盛行不衰的重要節俗,民間至為看重,屆時全家團聚,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宴會,長期在外的人,也要想方設法如期趕回家中團聚。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家宴,食品豐富,種類繁多,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其中的不少菜餚都帶有“討口彩”、求吉祥的意味,如蘇州一帶人家分歲筵中有肉圓,象徵團團圓圓;蛋餃色黃形似元寶,寓招財進寶之意;青菜叫長庚菜;黃豆芽叫如意菜;另有叫“安樂菜”的,是“以風乾茄蒂雜果蔬為之”,下筷必嘗此品,因茄子一名落蘇,落、樂吳語同音,取安樂之意;而同樣叫“安樂菜”的,在上海是指豌豆,在南京則指幹馬齒莧。另外,也有人家年夜飯用暖鍋的,周圍放冷盆,數量八隻、十二隻或十六隻不等,桌中央置暖鍋,邊燒邊吃。周宗泰《姑蘇竹枝詞》說:“妻孥一室話團圞,魚肉瓜茄雜果盤。下筋頻教聽讖語(吳地人謂討口彩為“討讖語”),家家家裡閤家歡。”除了年夜飯外,這天還要煮飯放在新的飯籮中,上面放紅桔、烏菱、荸薺、糕元寶等,插上松柏枝條陳放堂屋當中,到新年蒸食,取吃有餘糧的意思,叫“年飯”或“隔年飯”。

守歲

吃過年夜飯,便是守歲。一家人圍爐而坐,談笑歡歌,小兒嬉戲,通夕不眠。守歲時,屋內還要點上一對大紅蠟燭,生花報喜,紅光四照,直接晨曦,叫做守歲燭。南京人燒煮紅棗、福建蓮子、荸薺、天生野菱,一邊守歲一邊食用,取“洪福齊天”之意。無錫人守歲到深夜,煮南瓜充飢,說是吃了可交“南方運”。晚輩向長輩行禮叫“辭年”;長輩把桔子、荔枝等放在盤中,置於小兒枕畔,叫做“壓歲盤”或“壓歲果子”,又用紅繩串了銅錢,送給小輩,叫做“壓歲錢”,吳存楷《江鄉節物詩》中說:“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餳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孩子守歲難以熬夜,大人就往往以老鼠做親的故事來哄騙孩子,說是深夜將有老鼠迎親的儀仗可見。

當大街小巷沸耳盈天的爆竹聲響起時,新的一年來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