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穿越百年的激情擁抱

年終歲尾將至,備受矚目的京張高鐵就要投入運營了,北京、張家口及其沿線各地的人們有些抑制不住的興奮。要知道,這條高鐵線上的復興號智能動車一旦開跑,全程174公里的距離,大約僅需要50分鐘,速度之快完全配得上“風馳電掣”這個詞。

不瞞你說,我家就住在京張高鐵清河站的邊上。新落成的清河站,與百年前的京張鐵路清河站形成鮮明對照。如今的清河站作為高鐵沿線的最大車站,也是北京北部全新的客運交通樞紐,高鐵、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均可在此便捷換乘乃至“零距離”換乘,今後出行真是太方便了。此外,清河站在設計理念上被賦予“海納百川”之意,磅礴大氣,富有古韻,並處處體現冬奧會、京張老鐵路等文化元素,相信很快就會成為“網紅”打卡地。當然了,京張高鐵沿線10個車站都很有特色。如,昌平站以中國傳統建築語言,演繹“古韻雄關,太平盛世”之時代風貌;崇禮太子城站以白色為主色調,宛若一處優美的自然山形,對應2022年冬奧會激情冰雪之主題。我相信,隨著這條高速鐵路投入運營,復興號智能動車及其沿線每一座車站都會在一夜之間成為“網紅”的,世界將因此多了一道“動靜相宜”的風景線。

110年前,“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它連接北京豐臺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201.2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8月完工,歷時4年。這是由中國人自主設計、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的誕生,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實現了零的突破,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蹟。

110年後,京張高鐵的修建再次受到全球關注。這是一個首次採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引領鐵路新潮流的重大建設項目。

從線路上看,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都是從北京北站出發,途中不斷交匯、分離,最終在張家口匯合。在沿途的眾多交匯點中,有一處讓人格外激動,即詹天佑當年設計人字形鐵路所在地。這個地方名為青龍橋站,就在北京八達嶺附近。限於這裡的險要地勢,以及當時的落後技術,火車行駛至半山腰時,只能進行人字形折返,繼續爬坡。正是由於詹天佑的這項充滿創意的設計,京張鐵路才能在1909年竣工,西方列強所謂“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由此被打破,振奮了民族自信心。人字形鐵路也成為中國工程史上的一項創舉。

歷史給了京張高鐵“親吻”人字形鐵路的機遇。110年後的京張高鐵,在人字形鐵路的正下方,新八達嶺隧道從地下4.5米處橫亙而過。由於人字形鐵路及其青龍橋車站位於山坳,兩側均為險要高山,如果隧道的埋深過淺,將會在青龍橋這裡露出地面,形成高架橋,破壞了文物景觀。為此,京張高鐵最終以埋在地下這種謙遜的方式經過人字形鐵路,當然其施工難度也是世界級的。在群山峻嶺之下,要開挖一個最寬處達32.7米的超大跨度隧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換句話說,這是在用一種特有的方式向人字形鐵路致敬——今後,京張鐵路上的列車,都將在此處飛馳,為人字形鐵路畫上一橫,使“人”字變成“大”字。冥冥之中,我覺得這是一種天作之合。

當然了,京張高鐵的高難度設計施工絕不止這一處,整個修建過程堪稱一場“驚險之旅”。比如說,八達嶺長城車站地下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足球場大;埋深102米,相當於30多層樓高;高鐵站內有78種不同地質截面的88個洞室,構成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埋深最大、洞群結構最複雜的暗挖地下高鐵站。再如,列車從北京北站發出後,在地面上只行駛1197米,便鑽入全長6020米的清華園隧道。在這幾公里之內,有3條地鐵相交而過,1條地鐵並行,還有近百條的水、電、網等各類市政管線,犬牙交錯,如同迷宮。這條高鐵線除了精巧地穿越錯綜複雜的地下脈絡,還要精準地算計到地上市政設施。該地段樓宇眾多,還有7條城市主要道路,隧道既要避開密集的地面樓宇地基,還要避免地面道路的沉降,確保古都的文化肌理不受損害。就這樣,建設者們用最先進的技術確保施工精度,歷經11年奮戰,將京張高鐵打造成世界高鐵建設的典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和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毫無疑問,詹天佑的時代,面臨的是能不能把鐵路修成,修出一條讓外國人刮目相看的“爭氣路”。當今時代,我們面臨的是能不能把鐵路修好,修出世界超一流水平,成為引領世界鐵路智能化潮流的“先行路”。

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一場穿越百年的激情擁抱,見證了中國的滄桑鉅變。如今,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高鐵運營里程達3.5萬公里,高居世界第一。京張高鐵作為智能化高鐵“標杆”,是一個大國蓬勃發展的象徵,對於“世界向東看”的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