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穿越百年的激情拥抱

年终岁尾将至,备受瞩目的京张高铁就要投入运营了,北京、张家口及其沿线各地的人们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要知道,这条高铁线上的复兴号智能动车一旦开跑,全程174公里的距离,大约仅需要50分钟,速度之快完全配得上“风驰电掣”这个词。

不瞒你说,我家就住在京张高铁清河站的边上。新落成的清河站,与百年前的京张铁路清河站形成鲜明对照。如今的清河站作为高铁沿线的最大车站,也是北京北部全新的客运交通枢纽,高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均可在此便捷换乘乃至“零距离”换乘,今后出行真是太方便了。此外,清河站在设计理念上被赋予“海纳百川”之意,磅礴大气,富有古韵,并处处体现冬奥会、京张老铁路等文化元素,相信很快就会成为“网红”打卡地。当然了,京张高铁沿线10个车站都很有特色。如,昌平站以中国传统建筑语言,演绎“古韵雄关,太平盛世”之时代风貌;崇礼太子城站以白色为主色调,宛若一处优美的自然山形,对应2022年冬奥会激情冰雪之主题。我相信,随着这条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复兴号智能动车及其沿线每一座车站都会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的,世界将因此多了一道“动静相宜”的风景线。

110年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201.2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8月完工,历时4年。这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诞生,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110年后,京张高铁的修建再次受到全球关注。这是一个首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引领铁路新潮流的重大建设项目。

从线路上看,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都是从北京北站出发,途中不断交汇、分离,最终在张家口汇合。在沿途的众多交汇点中,有一处让人格外激动,即詹天佑当年设计人字形铁路所在地。这个地方名为青龙桥站,就在北京八达岭附近。限于这里的险要地势,以及当时的落后技术,火车行驶至半山腰时,只能进行人字形折返,继续爬坡。正是由于詹天佑的这项充满创意的设计,京张铁路才能在1909年竣工,西方列强所谓“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由此被打破,振奋了民族自信心。人字形铁路也成为中国工程史上的一项创举。

历史给了京张高铁“亲吻”人字形铁路的机遇。110年后的京张高铁,在人字形铁路的正下方,新八达岭隧道从地下4.5米处横亘而过。由于人字形铁路及其青龙桥车站位于山坳,两侧均为险要高山,如果隧道的埋深过浅,将会在青龙桥这里露出地面,形成高架桥,破坏了文物景观。为此,京张高铁最终以埋在地下这种谦逊的方式经过人字形铁路,当然其施工难度也是世界级的。在群山峻岭之下,要开挖一个最宽处达32.7米的超大跨度隧道,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换句话说,这是在用一种特有的方式向人字形铁路致敬——今后,京张铁路上的列车,都将在此处飞驰,为人字形铁路画上一横,使“人”字变成“大”字。冥冥之中,我觉得这是一种天作之合。

当然了,京张高铁的高难度设计施工绝不止这一处,整个修建过程堪称一场“惊险之旅”。比如说,八达岭长城车站地下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埋深102米,相当于30多层楼高;高铁站内有78种不同地质截面的88个洞室,构成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埋深最大、洞群结构最复杂的暗挖地下高铁站。再如,列车从北京北站发出后,在地面上只行驶1197米,便钻入全长6020米的清华园隧道。在这几公里之内,有3条地铁相交而过,1条地铁并行,还有近百条的水、电、网等各类市政管线,犬牙交错,如同迷宫。这条高铁线除了精巧地穿越错综复杂的地下脉络,还要精准地算计到地上市政设施。该地段楼宇众多,还有7条城市主要道路,隧道既要避开密集的地面楼宇地基,还要避免地面道路的沉降,确保古都的文化肌理不受损害。就这样,建设者们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施工精度,历经11年奋战,将京张高铁打造成世界高铁建设的典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和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毫无疑问,詹天佑的时代,面临的是能不能把铁路修成,修出一条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争气路”。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的是能不能把铁路修好,修出世界超一流水平,成为引领世界铁路智能化潮流的“先行路”。

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一场穿越百年的激情拥抱,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如今,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高铁运营里程达3.5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京张高铁作为智能化高铁“标杆”,是一个大国蓬勃发展的象征,对于“世界向东看”的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