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股權專家解讀“華為虛擬股權:成功運行的 Token經濟模式?”

王君衛:法務VC創始人、區塊鏈合規治理專家 、Token Lawyer Chain 發起人。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與法學雙學位。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實證研究課程組成員,新經濟企業“4C股權論“提出者,專注公司股權治理與激勵機制設計,擅長區塊鏈Token經濟模型與合規治理設計,服務了上百家獲得天使及A輪融資的創業企業,包括:車庫咖啡、融雲、柯維光電、浮冬數據、全愛工匠、微關愛、七十五度、七維動力等創業企業,也服務了包括U Network 等區塊鏈項目。

以下為法務VC創始人王君衛演講整理:


華為公司和比特幣的成功都是對傳統資本市場的挑戰,他們沒有走傳統募資渠道、交易所上市那條路,完全依靠自我體系運作而發展壯大。

華為公司與比特幣的成長路線也非常相似。華為公司發展30多年,比特幣僅僅花了十年就成為一個受到全球關注的項目。華為十幾萬名員工,而創立比特幣的中本聰消失不見了,但是比特幣系統卻持續運轉,還出現很多分叉,比特幣的兒子、孫子們大概有一二十個。

華為的虛擬股權計劃與token經濟有什麼關係?

二者相通的地方即背後的激勵機制設計:華為虛擬股權制度和比特幣挖礦機制。二者可類比之處主要是以下三個關鍵點:

1. 新產權框架:共享制,非資本主導;

2. 虛擬股權制:類似Token的虛擬股權,而非《公司法》下的股權;

3. 配股制度:類似token發行機制,實現人力資本的轉化。

具體可以從華為激勵機制設計的以下四個發展階段進行比較。

第一個階段,員工持股階段。

1987年,任正非與5位合夥人共同投資成立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即華為公司前身),註冊資本僅2萬元。3年後,華為公司實行廣泛的“員工持股制度”。

員工持股制度類似早期比特幣或區塊鏈項目的礦工挖礦,按照一元一股的低價認購股權。因為早期華為發不起工資就發股份,這股票其實就是華為自己發行的、沒有成本。

第二個階段,虛擬股權或者虛擬股票期權。

2001年7月,華為股東大會通過了股票期權計劃,推出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虛擬股票期權計劃暫行管理辦法》。推出虛擬受限股之後,華為公司員工所持有的原股票被逐步消化吸收轉化成虛擬股,原本不具實質意義的實體股明確變為虛擬股。華為2016年報顯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8.2萬人,其中任正非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4%。

任正非認為,正是虛擬股權制度幫助華為從30年前的5個人、兩萬元發展到現在的8萬員工、6000多億元。

為什麼要設計虛擬股權呢?因為法律不允許公司有一個持股人或超過200個持股人,因為容易引起股權糾紛。類似比特幣中的持有人,凡是持有人都可以投票決策參與比特幣發展中的重大決策。

第三個階段,配股制度。

發展30年後,華為發現,股權這麼分配下去也不行,早期參與的員工股份會比較多,即使什麼也不幹,也可以分享股票增值的利益,而後期進入的員工股持股越來越少,付出很多也很難獲得同樣的利益。就像比特幣一樣,早期礦工可以很容易挖到比特幣,後期新的礦工就會越來越難挖。而華為的利潤有限,如果虛擬股份發得越多,後進入者獲得分紅越來越少。所以華為又制定新的政策,規定不同級別的高管最多能買多少,其實就是限量。

從比特幣上看,如果系統有改進,相當於規定每個礦工手裡挖的比特幣有上限,不可能每個礦工都無限制地挖下去,可能也是缺乏這樣的機制,導致現在算力越來越集中,形成幾大礦池壟斷的現狀。

第四階段,在虛擬股份基礎上實施一種階段性獎勵政策,即為虛擬股權設置五年期限。

相當於五年內享有分紅權,過了這個時間段,自動銷燬。這會保證一個總量衡定,又能保證當時參與華為公司建設的人能獲得相應的價值回報。這類似區塊鏈項目的token發行會規定總量恆定。

舉個例子,假如2014年給一個經理一萬個“token”,每個token的虛擬面值是一元,第一年沒有分紅。第二可以獲得1/3的token,第三年可以獲得2/3的token,第四年、第五年都可以獲得百分之百的toke;之後就把token銷燬。

這種獎勵政策下,經理不僅得到分紅權,還獲得了增值權,比如,2014年“token”的面值是一元,但是到2018年 “token”的面值已經是10元,每個“token”的增值價值是9元;經理就可以分享整個華為公司持續增長的價值。

這種獎勵政策有什麼好處呢?不會讓所有人無限期的持有,從而讓整個華為公司能夠持續地良性循環下去。

可以預見,假設2100萬個比特幣挖完以後,礦工怎麼辦?靠交易手續費來持續運轉下去?誰來維護整個系統?還是提高手續費的辦法?現在還沒有答案。

有人測算,現在每挖出一個比特幣的成本價差不多是4萬元;按照目前的價格水平,市場還能夠支持比特幣系統運轉下去,但是一旦市場價格低於4萬元,是否還有人願意挖下去?就像華為一樣,如果他發的工資、每股的分紅以及它的增值達不到一個市場平均水平,就沒有優秀人才來為它工作,所以華為必須通過激勵制度來改進這一切,讓它能夠持續運轉下去。

總之,華為虛擬股權設計、比特幣token經濟是一個非常領先的、可以充分調動腦力的一套激勵機制,而且又能夠提供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產品,如華為的網絡交換機、電子通訊產品、手機、雲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