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11年,為何不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原因有3點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11年,為何不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原因有3點

劉備雖是漢室宗親,但早年喪父,家境貧寒,只能靠賣草鞋為生,可劉備胸懷大志,並不甘於這樣的生活,他的心中有一份雄圖偉業,所以黃巾軍叛亂時,劉備抓住時機,迅速集結了一批兵馬,從此開始了創業的人生,這個過程雖然非常艱辛,但他也結交了一些生死兄弟,招攬了不少人才,好不容易才成為一方諸侯,與曹魏、東吳各據一方,三分天下,相互制衡。

可就在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蜀軍銳不可當時,孫權卻派呂蒙偷襲了荊州,南郡公安失守,導致關羽受到了前後夾擊,只得敗走麥城,卻被東吳所殺。

劉備得知關羽死後非常憤怒,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發兵東吳,為關羽報仇,剛開始東吳節節敗退,可在夷陵之戰中卻被陸遜大敗,火燒七百里連營,劉備損失慘重,只得退兵,暫駐永安行宮。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11年,為何不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原因有3點

次年劉備病重,臨終前將蜀漢和兒子託付給了諸葛亮,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劉備最終連自己的都城都沒能回去,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了蜀漢大權,長達十一年,為何卻沒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呢?據分析,這個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一、劉備的死與東吳並無直接關係

首先,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劉備,他是主動方,而東吳只是被動應戰,所以不管戰勝戰敗,劉備自己必須承受,其次,劉備的死與東吳並無直接關係,他是夷陵之戰大敗後,損失了不少將領,自己氣病了,在戰爭中劉備自身並沒有受到傷害,而且劉備去世是在退兵之後,雙方已經和解半年多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11年,為何不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原因有3點

所以他的死並不能怪罪到東吳身上,如果諸葛亮再以為劉備報仇發動戰爭,攻打東吳,這個理由就太過牽強了,站不住理,所以諸葛亮不能這麼做。

二、蜀漢元氣大傷,內部叛亂不斷

就算諸葛亮不在乎名聲,可劉備稱帝后,就忙於攻打東吳,但一個國家剛建立,肯定政務諸多,根基未穩,因此劉備病逝後,南方諸郡好多叛亂了,諸葛亮這時首先要解決的肯定是內部矛盾,再加上夷陵之戰的損失導致蜀漢兵力不足,光是平定南方叛亂諸葛亮就用了好幾年,根本沒時間沒精力也沒實力去攻打東吳,更何況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敵人曹魏在等著他們呢。

三、諸葛亮的政治策略

諸葛亮從始至終的政治策略都是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魏,驅除逆賊,北定中原,所以他一直都極力維護孫劉聯盟,在他眼裡,曹魏才是亂臣賊子,才是他們的敵人,而且這個敵人還很強大,所以他們應該先團結一致,共同驅賊。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11年,為何不攻打東吳替劉備報仇?原因有3點

劉備要攻打東吳時,諸葛亮就極力勸阻他,可惜劉備不聽他的,這才導致蜀漢戰敗,不僅失了荊州,折損了諸多名將,還直接成為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過,現在他掌了大權,肯定不會讓這個錯誤再繼續下去,所以他掌權後還派人去修復兩國關係。再說自從劉備退兵永安後,東吳一直對蜀漢有所防備,想要攻打也不是件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