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由於8月24日的20歲少女遇害案件,滴滴在發佈道歉聲明後的72小時就宣佈了滴滴順風車全面下線的通知。在公眾的憤怒全部指向滴滴的情況下,為了平息民憤以爭取時間,看似是反省自身,可實際上這種做法反倒是以退為進。我們不會沒有發現,在選擇出行的時候,滴滴順風車已經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選擇。

滴滴打破了傳統出租車的行業壟斷,改變了乘坐出租車等待半天反倒拒載的麻煩,也倒逼出租車的價格變得公開透明化,在價格上不會再被黑車司機一刀砍到底。而且也為司機提供了賺取外快的機會,用業餘時間的額外收入減輕自己養車和車貸的壓力。這個方面也被各級政府所支持,被用戶所喜愛。所以在滴滴運營的六年時間裡,得到了18輪的融資,達到了千億美元的估值。

總而言之,滴滴將更多的車從閒置狀態去趕上了路,將資源配置精簡到了私家車的每一個座位,在一段時間裡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解決出行問題,降低了出行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又利用人工智能和算法的優勢,合理分配資源,不至於出現幾十輛車蹲點守候客人的問題。

能解決實際情況並且改善現狀的公司不可能不成功。

然而滴滴在理念上做錯了。這個被免去總經理職務的黃潔莉認為,滴滴原本可以更加“sexy”一點。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我們打車,只想簡單地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並不想讓滴滴給我們當媒婆做紅娘。更何況在密閉的空間中,這種做法本身就會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滴滴充滿挑逗意味的廣告

為了使滴滴能夠在用戶的手機上留存更久,滴滴沒有從審核、安全、準時、迅捷方面考慮,反而考慮起了用戶的下半身,司機拉客,用戶上車的目的變得不再單純。滴滴從2015年就開始運行這個業務,也讓一些心思本身就不太健康的司機將滴滴完全當成勾引獵物的工具。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滴滴的評價界面

司機評價乘客的標籤不是彬彬有禮,不是誠實守信,而是成熟性感、長腿美女。根本上就走錯的滴滴,出事只是早晚的問題。

更何況平臺在監管和審核的機制上本身就存在著問題,在這次事件上,面對警察請求罪犯車牌號時,客服的推脫就直接將滴滴打入了死刑。說到底,既想讓司機保持使用滴滴的熱情,又想讓乘客選擇App時心滿意足的打開滴滴這個軟件,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滴滴的審查機制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是滴滴在打敗出租車又打敗快車的情況下自信心爆棚,以至於出現如此低級的失誤。現在這一家獨大的順風車公司被迫關閉,我們只能面對無車可用的困境而再次投入出租車的懷抱。但只依靠打的卻也完全解決不了出行問題,只會讓問題和矛盾更加集中。

滴滴下線,卻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誰來收拾幾千億市場的殘局

打車難

這次滴滴出現問題,不單單是順風車下架的懲罰能夠解決的,而是要引入競爭和對比機制,讓市場和消費者來決定勝出者。

等待滴滴重出江湖或許也要不少的時間,只希望讓誰來接下這幾千億的中國順風車市場,請那些繼任者,只做單純的順風車。

你對滴滴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裡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