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研究生博士生全世界第一,而研究成果数量却很尴尬?

杨若枫


研究领域设定一个课题,有的结题需要二十年,院士是课题的主导者,研究生、博士生只有看的份;即便是研究生、博士生有自己的见解,也不敢超越院士的学术水平。如果研究生、博士生有真知灼见,也只能等到日后自己成为院士了。可见中国要出科价值高的科研成果,必须得院士有创新能力。

但是,有的院士远离实践,搞“快乐科研”,热衷于在外国人的后面“灌水”。一方面把中国人的理论改头换面,据为己有;一方面把外国人的错误理论无限夸大,形成一个结论,对外号称“国之重器”。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甚至于在“利益圈”的主导下,获得国家二等奖。

在这样“专业出不了头,拼命出风头”的研究氛围下,所谓的“科研成果”早就遗笑于天下了,还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出创新成果?!





金童希瑞


俗话说,能者为师,优才从教,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也就是行业优秀人才培养尖端人才!

当今中国🇨🇳的教育是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才在从教吗!

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去争抢教师岗位吗?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献身教育,能培养出尖端人才吗?

学校和教授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给自己的学生发文凭,能培养出尖端人才吗?

在高考科目中,语文,数学,理综都考满分,英语只考了五十分,他能考上九八五大学吗!


综改1


这个问题提到点孑上了,拿科研成果说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成。


笑看人生202712927


大多数人是花钱买来的文凭和职称,有真才实学的少之又少,都是想用响亮的文凭和职称混个好部门,找个好工作拿些高工资享受好待遇而已,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博学多才之人总会有建树和贡献,那些徒有虚名沽名钓誉之徒将会永这一无是处,碌碌无为。


三星照2


谁都知道是因为扩招导致,而且国内用人机制一直是唯文凭用,文凭泛滥是必然之事,质量不高顺理成章,没什么奇怪的


追梦者152724661


百分之九十的硕士,博士只是为了延迟就业而已。如果真把他们当硕士,博士,那就错了。


读亦悦乎


缺研究经费和高、精、尖设备,责、权、利分配也欠合理。


LiaoGY


我国的博士生数量确实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全国博士生人数大概有80万人左右,研究生的人数更加多,达到了数百万人。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高学历人才的国家,但很尴尬的是,学术研究成功却与高学历人才不成比例。


西方国家尽管高学历人数没有我国的多,但是每年的学术研究,科技研究成果,却比我国的多得多。如果说非要说我国哪个方面比西方国家好的话,那大概就是我国研究生,博士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了,论数量全世界第一。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SCI论文数量比我国的低,那是因为他们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不要求发表SCI论文的数量,而我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对于发表SCI论文的数量都有要求的,每个高校之前需要发表2篇,所以我国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就很高。但是水平并不高,被引用的数量并不多。


至于为什么说研究成果很尴尬呢,这与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有关,国内的研究环境有关。这个怎么说,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环境。对于学术研究人才不够重视,没有一个很好的做学术研究的环境。

其次很多人读研究生,博士生并不是想要做学术研究,而是想要为了提升自己,想要拿一个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已。这些人带着目的来读研读博,自然不可能会用心去做学术研究。

我国的研究生博士生虽然说很多,但是要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学术研究强国,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大三老学长


长出翅膀了就飞去美国了!(不是留不住,不是待遇低,不是没平台,不是条件差,不是…。而是打着选择自由,人往高处走,天经地义为晃子。)其实,本质是自私,推责,安逸,享乐,……。不爱国。

解决办法:

1,教育。(非万能)

2,改善条件。(决不是要挟的理由)

3,严惩严罚不爱国的。(必须有,必须严的,这个最关键)

4,爱国者受奖,卖国者严打。

5,整肃完善中国的高等教育。一条龙,本硕博连读,完全国产一一一一中国制造,不出国,不流洋一样得到重用,一样可挑大梁担大任,做大事。

6,建立起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


实言守真


如果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很好理解。

1999年高校大扩招,许多人义愤填膺,指责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成了人人能上的大路货,毁了中国的教育,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多么愚蠢。

扩招大大提升了社会受教育水平,并提供了无数行业人才,过去二十年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快速转型,与此关系最大,试问如果满大街都是高中生,大专生,我们会有华为腾讯阿里这种企业吗?

至于拉低素质这种说法也不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学习的人到哪都会学习,不想学习的人,再多机会也不想学习,扩招给更多人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说白了,就是给你进退的机会,让人适应市场,让市场选择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博士,中国博士数量的确不少,但成果有限,为什么?

两个原因,

第一:科研是个积累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

博士不是产线工人,脑力劳动不确定性太多,需要有耐心,且很多事情不是人多就有用的,三十个臭皮匠也未必赶上一个诸葛亮。

第二:博士数量上去了,质量没跟上。

从前文教育扩张论述可以看出,质量和数量不矛盾,数量足够大,还能为质量提供更大的成长基数。按照市场规律,供不应求,自然货次价高,供过于求,就变成质高价低。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数量多造成的,而是应该重点关注博士质量标准的设立和执行,科研激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这两方面做好了,才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博士,生产出更多科研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