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廣西欽州靈山縣歷史 文化 曾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靈山縣是廣西欽州市轄縣,位於廣西南部欽州灣畔,欽州市東北部,北臨南寧市橫縣,南接北海市合浦縣,東鄰浦北縣,西連欽南、欽北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08°44''00''—109°35''00'',北緯21°51''00''—22°38''00''。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史悠久,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賓縣,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靈山縣,因縣治有西靈山(今稱六峰山)而得名。原屬廣東省,1965年劃入廣西至今。縣內交通十分便利,欽州至陸屋 一級公路,209國道、308和310省道、邕浦二級公路、武利至合浦二級公路、 黎欽鐵路和六景至 欽州港高速公路、待建的南寧蘇圩至北流清灣高速公路和玉欽鐵路等貫穿縣境,縣城距離南寧北海兩大機場均為1個小時車程。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地緣優勢。

靈山縣面積為3550平方公里,轄17個鎮、2個街道、20個社區,總人口165萬,為廣西第三人口大縣。[1]

[2]

[3]

境內有六峰山煙霞山、文筆山東山、靈東湖等景點,曾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等稱號。

1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靈山縣境屬百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山縣境屬象郡地。

三國時期,靈山縣境為 吳國轄地,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靈山縣境屬 廣州合浦郡地,黃武六年(227年),靈山縣境屬交州合浦郡地,晉,靈山縣境屬交州合浦郡地。

南北朝南朝時期,宋泰始七年(471年),靈山縣境屬越州,齊屬交州, 梁天監一年(502年),靈山縣境屬 安州,陳仍梁制。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設南賓縣,縣治設於南賓寨(今舊州圩西南側),南賓縣為靈山縣最早縣名,屬欽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南賓縣屬 甯越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南賓縣屬 欽州總管府。

唐 貞觀十年(636年),南賓縣縣治移至峰子 嶺南(今三海鎮棠梨村境內),同年,欽州州治從欽江縣遷至靈山縣舊州圩南賓寨(欽州州治遺址)。

唐貞元十年(794年),南賓縣改名靈山縣, 因境內有 風景名勝西靈山(今稱六峰山)而得名。

五代時,靈山縣屬欽州,欽州領五縣:欽江、保京、內亭、 遵化、靈山。

宋開寶五年(972年),廢遵化、欽江、內亭三縣,以其地併入靈山,靈山縣仍屬欽州,隸 廣南西路, 宋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詔徙靈山縣縣治於石六峰下(今六峰山東面),即今縣城所在地。

元代,靈山縣仍屬欽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靈山縣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海北南道欽州路總管府。

明 洪武二年(1369年),靈山縣屬欽州府,隸 廣東,洪武九年(1376年),靈山縣屬廉州,總屬雷州府,隸廣東,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廉州為府,靈山縣屬廉州府,隸廣東。

明正統五年(1440年),海北道兵備副使甘澤始築靈山城。

清承明制,靈山縣屬廉州府,隸 廣東。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將縣屬秋風練(今欽州市欽北區的平吉等地)、博莪練(今欽州市 欽南區的那麗、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練(今欽北區的那香、 長灘等地)、青塘練(今欽州市欽北區的青塘等地)撥給欽州。

民國時期,靈山縣先後隸屬廣東省欽廉道、廣東省欽廉綏靖區、廣東省南路 綏靖區、廣東省第八 行政區。

解放後,1949年12月1日成立靈山縣人民政府,靈山縣時屬廣東省南路專區,1950年8月30日屬廣東省欽廉專區,1951年2月19日,經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欽廉專區所屬欽縣、防城縣、 合浦縣、靈山縣、北海市委託廣西省代管,1952年3月28日,欽州專區正式劃為廣西省建制,靈山縣屬廣西省,1955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欽州專區的欽縣、合浦縣、靈山縣、防城縣、浦北縣、北海市又劃歸廣東省建制,靈山縣屬廣東省。1956年2月28日,靈山縣屬廣東省合浦專區。1959年1月,靈山縣屬廣東省 湛江專區。經國務院批准,從1965年6月26日起,廣東省湛江專區的靈山縣、浦北縣、合浦縣、欽縣、 東興各族自治縣和北海市從廣東省湛江專區分出劃入廣西 ,設廣西欽州專區,靈山縣隨屬廣西欽州專區。

1994年6月28日,靈山縣屬廣西欽州市至今未變。

2

行政區劃

2015年全縣轄17個鎮、兩個街道辦: 靈城街道辦、三海街道辦、 新圩鎮、 豐塘鎮、 平山鎮、 石塘鎮、 佛子鎮、 平南鎮、 煙墩鎮、 檀圩鎮、 那隆鎮、 三隆鎮、 陸屋鎮、 舊州鎮、 太平鎮、 沙坪鎮、 武利鎮、 文利鎮、 伯勞鎮。

3

自然地理

地理

靈山縣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靈山縣位於廣西南部,欽州市東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08。44''00''—109。35''00'',北緯:21。51''00''—22。38''00''。東鄰浦北縣,南接合浦縣,西連欽北區,北與邕寧區、橫縣交界,縣城距南寧市154公里,距欽州市110公里,距欽州港126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黎湛鐵路石南火車站88公里。

2009年全縣總面積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846809畝,水田613866畝,旱地23177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934619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41497畝,有林面積2362145畝。

氣候

靈山縣地處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氣候溫和,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季有間歇性寒潮入侵,據縣氣象站1956~1984年記錄,年平均氣溫21.7℃,極端最高氣溫38.2℃(1957年8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一0.2℃(1963年1月15日),年積溫7500~8100℃,無霜期平均為348天,年平均有霜日數僅2.5天,年日照總時數在1400~1950小時,平均為1673小時,年降水量最大年份為2438毫米(1961年),最小年份為1005毫米(1963年),平均為1658毫米,多集中在4~9月,這期間降水量佔全年的80%,年平均降水日數161天。

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靈山縣已發現和探明27個礦種

1、燃料礦產 煤

2、黑色金屬礦產 鐵、鈦、錳

3、有色金屬礦產 銅、鉛、鋅、鋁、錫、銻等

4、貴金屬礦產 金

5、稀土放射性元素礦產 釔、鈾

6、非金屬及建材礦產 黃鐵礦、石膏、重晶石、磷、水晶、白雲母、毒砂、明礬石、石墨、石灰岩、粘土、高嶺土、飾面花崗岩、方解石、紅柱石、耐火砂岩等。

7、水汽礦產 礦泉水。

鐵礦 主要分佈在文利鎮橫山、昇平、升安、谷埠,三海鎮白木村和石塘鎮蘇村等,累計探明資源量879.7萬噸,保有資源量879.7萬噸,鐵礦石中磷硫的含量超過工業要求,經配礦後可以利用。

錳礦 主要分佈在舊州鎮上井至太平鎮佳芝坪一帶,累計探明資源量94萬噸,保有資源量88萬噸。

鈦鐵礦 主要分佈在欽江上游等河床及其支流中,沒有進行地質勘查工作,預測遠景資源量400萬噸。

石膏礦 主要分佈在陸屋鎮和三隆鎮一帶,資源量、質量居全省首位,累計探明資源量8864.41萬噸,保有資源量3926.5萬噸。

石灰岩 主要分佈在三海鎮龍武山(含石背)、陸屋鎮陸東村一帶、那隆鎮大浪、石塘鎮龍狗、佛子鎮新塘、新圩鎮大理一帶,估算資源量3.0億噸。

建築石料用花崗岩 轄區內廣泛分佈,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預測遠景資源量10億噸以上。

水泥配料和磚瓦用粘土 粘土資源比較豐富,各鎮均有分佈,預測遠景資源量2.1億噸以上。

建築用砂 主要分佈在欽江靈山段及其支流中,預測遠景資源量1.3億噸以上。

鋁土礦 分佈在石塘鎮蘇村—俄境一帶,探明資源量39.2萬噸,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黃鐵礦 分佈在石塘鎮蘇村一帶,探明資源量41.4萬噸,保有資源量41.4萬噸。

方解石 分佈在平山鎮龍洞村石灰麓山一帶,預測礦石遠景資源量5000萬噸。

礦泉水 分佈在豐塘鎮友僚村白馬山一帶,礦泉水中含H2SiO339.50—45.34mg/L,水溫23。C,允許開採量291.6m3/d。

紅柱石 分佈在石塘鎮俄境一帶,正在勘查。

金礦 分佈在三隆鎮龍塘一帶,正在勘查。

水資源

水資源為一定地區一定時間內以降水為根本補給來源的地表徑流與地下水產水量的總和,即來自於降雨所產生的地面徑流(地表水)量和地下水徑流量,全縣的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627.4毫米,陸屋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30毫米,靈東水庫建庫後的實測年均降雨量為1603毫米,最大降雨量是1961年的2434.3毫米,最小降雨量是1989年的866.2毫米。

陸屋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33.4毫米, 據此計算全縣多年平均徑流總量是33.6億立方米。

地下水量源於降雨所產生的地面徑流(地表水)的滲入,和天然水體及水利化後的迴歸徑流等的入滲補給,以及地下河流來水而成,從縣境內的河流現狀來說,全縣地屬水資源發源地,並且未發現有任何地下河流,對地下水情況也缺乏探測,因而,縣境的地下水儲量只能依據上述情況進行近似計算,全縣地下水儲量約為7.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儲量)。

5

人口民族

靈山縣的人口統計,在宋代以前無史料考據,宋元豐三年中(1080年左右),開始有不完整的人口記載,當 時全縣有居民10552戶,具體人口數尚缺,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縣有居民22736人,至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其間經歷440年漫長歲月,全縣人口增加到171869人,增長6.56倍,年均增339人,又至民國2年(1913年),其間又經歷93年,全縣人口翻了一番,達357146人,年均增1992人,民國38年(1949年),全縣人口增至452495人,年均增2648人,解放後,由於生產的發展,社會的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速度呈直線上升(1960年略有減少外),1985年全縣人口突破百萬大關。1994年末,全縣總人口1182142人,為解放時的2.61倍,年均增16214人,其中漢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98%,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2%。

6

經濟發展

綜述

2008年,全縣GDP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12.4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達到5.45億元,增長20.8%,工業總產值達到113億元,增長2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52元,分別增長19.02%和15.01%。

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102億元,增長14.1%,財政收入6.3億元,增長1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86億元,增長51.2%,引進桂合絲業絲綢紡織工業城、興萊鞋業等14家生產性企業,合同投資額12.97億元,工業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1.9億元,增長38.5%,全縣工業總產值84億元,增長1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2億元,增長28.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0家,新增31家,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7家,新增3家;完成工業技改9.6億元,增長55.6%。

2011年生產總值135億元,增長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3.3億元,增長45.8%,財政收入6.06億元,其中稅收收入比重佔82%,工業總產值120.3億元,增長2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5億元,增長3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8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長10.9%,農民人均純收入5969元,增長13.7%,人口自然增長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上級下達指標以內,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部完成。

農業

靈山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年平均溫度21.7℃,極端最高溫度38.2℃,最低溫度-0.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8毫米,無霜期長達348天,縣境內丘陵山地多,為綜合性農業經濟地區,農業以糧食為主,農林牧副漁均有優越的發展條件,靈山的白米、荔枝、茶葉、菸葉久負盛名,但是歷代的旱澇災害頻繁,生產方式落後,耕作粗放,產量低,致使農業生產發展緩慢,1949年末,全縣糧食總產108876噸,農業總產值2289.49萬元,農業人均產糧251公斤,人均產值52.7元。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土地改革,組織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變革了生產關係,黨和人民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生產的方針政策,從財力、物力、科學技術上支持農業,大搞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改革耕作制度,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和優良品種,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農村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各種形式的新的經濟聯合體,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取得歷史性突破,1982年全縣糧食總產為427431噸,1983年糧食總產又達427482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加318606噸,增長2.93倍。45年來,全縣農業人口增加684205人,而耕地面積卻因修水利,修道路和城鎮建設減少58481畝,但1994年全縣人均有糧360公斤,比1949年的251公斤,增加109公斤,並且,自1970年以來,每年向國家貢獻糧食超過5.1萬噸,解放後,經濟作物和畜牧業也有很大的發展,1994年,全縣甘蔗總產量408128噸,水果總產量215480噸,油料總產量4050噸,麻類總產量230噸,木薯總產量23491萬噸,茶葉總產量1415噸,蠶繭總產量492噸,1994年農業總值178825萬元,比1949年的2289.49萬元增長77.1倍,農業人口人均產值1640元,1994年種植業產值88592萬元,農業人均749.4元,比1949年的種植業產值1923萬元和農業人口人均44.27元,分別增長45.07倍和15.93倍。

工業

解放前,靈山縣工業為個體工業,底子薄、分佈散,主要有竹木器加工、五金修理、農傢俱鍛鑄、磚瓦石灰、日用陶瓷、碾米、土榨糖生產等,多為手工勞作,批量小,質量差,以縣內自給性生產為主。

解放後至1952年, 縣委、縣人民政府積極發展地方工業,1951年5月興辦靈山縣第一家國營工廠,即地方國營五一印刷所,同時,私營工業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在伯勞、沙坪、 舊州、太平、三隆、豐塘、平南等鎮新建一批私營鑊廠,在靈城、武利興辦了2傢俬營火力發電廠, 在靈城興建2家織布廠,至1952年末,全縣工企業總數為32個,其中,國營企業8家,公私合營企業5家,私營企業19家,工業總產值192.07萬元(1952年不變價),其中重工業0.26萬元,佔0.1%,輕工業191.81萬元,佔99.9%。

80年代後,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對工業結構進行調整,興辦新企業, 改造、擴建老企業,積極發展鄉鎮工業和個體經濟,1981年投資700多萬元,新建陸屋糖廠,同年,檀圩鋼鐵廠轉產食品罐頭,更名為靈山縣第二罐頭廠,1982年磚瓦廠與皮毛廠合併轉產羽絨加工,更名為靈山縣羽絨廠,1986年第一氮肥廠轉產機制紙,更名為造紙廠,期間,相繼興辦一批煙花炮竹廠,檸檬酸、羽毛蛋白飼料和一批石材生產線,與此同時,先後對兩間糖廠、水泥廠、化肥廠、松香廠等企業進行擴建和技術改造,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 1988年興辦首家中港合資企業, 即七星毛紡織有限公司,1994年末引進外資670多萬美元, 將陸屋糖廠與英國太古泰萊糖業有限公司合營,組建為靈山縣陸屋歐亞糖業有限公司,1994年,第二氮肥廠轉產水泥,更名為第二水泥廠,與水泥廠合併組建靈山縣文巖水泥總公司,當年,全縣工業企業共13062家,分屬化工、建材、機械、食品、紡織、製革、造紙、印刷、修理等,發展較快的是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業,全縣工業總產值129457萬元(1990年不變價),其中鎮及鎮以上工業總產值44482萬元。

7

交通運輸

靈山縣交通往來通暢,交通事業比較發達,從解放初起到1994年,共修建公路通車裡程884.4公里,比1950年的53.3公里增長了15.5倍,其中,縱貫縣境從東北部到南部的209國道長61.2公里,橫貫縣境從東部到西部的靈欽省道長81.1公里,縣道324.1公里,鄉道418公里,全縣19個鎮和388個行政村, 除13個行政村未能通車外,已全部通車,基本形成干支銜接、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為了建設靈山的出海大通道,1991年春,縣境省道江南公路改建為二級公路,起點為縣城環秀橋,終點為縣屬陸屋青坪與欽州市欽北區交界處,全長57.2公里,江南二級公路的建成,結束了靈山無高等級公路的歷史,它與建設中的陸屋至欽州一級公路相銜接,直通欽州港。

靈山縣交通便利,209國道和20124、20221省道貫通全境,與眾多的縣道、鄉道組成便利的公路運輸網絡,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122公里,水路有沙坪港,船隻可直通南寧、梧州、廣州等地,黎欽鐵路經過西部的沙坪、舊州、陸屋三鎮,在沙坪鎮、陸屋鎮分別設有沙坪火車貨運站、陸屋火車貨運站。

8

教育事業

2013年我縣共有5702人參加高考,截止6月25日上午,全縣一本上線458人,比2012的416人增加42人,增長10%,二本上線2430人,比2012的1972人增加458人,增長23.2%,三本上線4179人,本科上線率73.2%,

2007年以來,靈山縣整合教學資源和師資資源,利用縣、鎮、村黨校、職業學校、科技信息網等資源,建立一支400多人的黨校教師、科技專家、鄉土人才等專職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投入206萬元經費對全縣農 村黨員開展科技大培訓,致力於打造社會主義 新型農民黨員。

2007年以來,扶持62戶發展種養業,扶持資金總共42.3萬元,大培訓取得了顯著效果,2007年以來,靈山縣1萬8千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黨員通過培訓掌握了1至2門實用致富技術,其中有5000多名獲得了綠色證書,有1500多名被縣命名為2007年度科技示範戶,2007年全縣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0元,比上年增長15.06%,靈山縣因此而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縣稱號。

9

旅遊資源

靈山四季如春,風光旖旎,有省級管理的六峰山風景名勝旅遊區和一同列入 濱海旅遊的靈東水上游樂避暑風景區,以及 大蘆村民俗風情旅遊區、龍武鳴珂荔香生態觀光旅遊區,有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海巖 摩崖石刻和原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鞍山靈山人遺址。

六峰山風景名勝區主要由龍頭峰、鳳尾峰、龜背峰、鶴立峰、寶障峰、沖霄峰等六個山峰組成,面積54萬平方米,最高峰海拔343米,相對高度182米,六峰山風景名勝區現有景觀景點幾十多處,主要有:北帝廟、觀音閣、大雄寶殿、大佛堂、三清宮、三海巖、龍船巖、恩勝巖、穿鏡巖、燕子巖、風雨橋、靈巖初地坊、六峰寶山坊、西靈記、觀音石刻、仙人井、仙人鞋、觀峰門、龍隱洞、八仙渡、黃華書室、六秀書院、鯉魚過龍門、攬月亭、二炮臺、懷海廊、孫中山廣場、翠竹宛等,其中,建於明朝正德五年的北帝廟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廟宇之一,香火更是長旺不衰,特別是每年的春節、重陽節、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一帶的香客紛紛登山拜北帝,以至幾公里外都能嗅到六峰山的香火味,另外,位於六峰山西面的三海巖,與六峰山一脈相承,三海巖取滄海桑田三變之意而得名,清風、乳石、碑刻被譽為三海巖三絕,六月無三伏,四季沐春風,洞異乳石奇,妙手遜天工,看山如觀畫,遊洞如讀史。

三海巖位於六峰山西側的 靈山中學校園內,它由龜巖、錢巖、月岩三個洞組成,又取滄海桑田三變之意,故名三海巖。

靈東水上游樂避暑風景區位於縣城以東14公里處,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 靈東水庫蓄水而成的靈東湖為中心,有靈湖茜苑、天湖島等景點。

大蘆村民俗風情旅遊區位於靈山縣城以東8公里處,素以其規模恢宏的 古民居建築群、流傳數百年楹聯文化及其 土特產三月紅荔枝、大蘆 椪柑而享譽四方。

龍武鳴珂荔香生態觀光旅遊區位於靈山縣城以西10公里處,主要由龍武農場和龍武莊建築群組成。

10

文化藝術

採茶調

採茶調與彩戲有很大區別,採茶的曲牌很豐富,其唱詞都是傳統傳來的,有一本完整冊子,主要的唱曲有迎請茶、開臺茶、正月茶、點茶、炒茶、送哥賣茶、十想茶、賀茶、花鼓茶、十尋茶、盤茶、十送茶、補缸茶、賀茶、花鼓茶、四季茶、錢鞭茶、嘆茶、賣雞茶、還有南言茶等80多支小曲,群眾或採茶隊就這些採茶曲的原曲原調、逢年過節、茶餘飯後進行演唱,有樂器、鑼鼓配襯、樂器主要有二胡、秦琴、竹笛、沉胡等,鑼鼓是小鼓小鑼小鈸和木魚,採茶調是我縣流行最廣的曲調,主要特點是用靈山話演唱,曲調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我縣經常用採茶調在各種節慶以及黨和政府中心任務中現編一些曲藝演唱,近幾年編寫有《茶山歡歌》、《農家大嫂學電腦》、《打工妹回鄉》、《裝上沼氣頂呱呱》等演唱節目。

11

名優特產

靈山地處亞熱帶,盛產荔枝、龍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種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鮮水果上市,靈山現有水果面積115萬畝,其中被譽為中華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靈山的特產,靈山荔枝品種多,生產期長,從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鮮果上市,其中優質品種主要有三月紅、黑葉荔、靈山香荔、桂味、糯米餈等。

靈山香雞

靈山香雞是從靈山縣地方優良肉用土種雞中選育而成,該品種分佈於靈山各鄉、鎮、農家飼養有著悠久的歷 史,靈山香雞是優質型肉雞,體態優美,體重適中,肉質細嫩,皮薄光亮,骨細味香,是白切雞製作的上等選擇材料,該品種在廣西省內的南寧、柳州、桂林、北海、欽州、省外的廣東、海南及港澳地區廣受市場的青睞,競爭於南方高檔次肉雞消費市場。

四稜豆

四稜豆又叫貢稜豆,別名:龍豆、翅豆、楊桃豆、熱帶大豆,本地方言稱六簇豆,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營養元素,具有降壓、美容、助消化等令用和藥用價值,被譽為豆中之王、綠色黃金,靈山縣四稜豆種植歷史悠久,面積近萬畝,所種植的四稜豆豆夾大、肉厚而脆,十分適宜加工,其中醃酸四稜豆最為著名,暢銷全國各地,與欽州 黃瓜皮一樣,是欽州別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

桂味

桂味荔枝屬遲熟品種,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近似圓球形,中等大,單果重15--20克,果皮鮮紅、薄且脆、果肉乳白色、細嫩爽脆、清甜、汁多,有桂花香味、果核小、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質極優,宜鮮食、加工,1992年,靈山縣桂味荔枝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

香荔

靈山香荔原產靈山,為該縣特產,主產於靈山縣三海、新圩、佛子、檀圩、煙墩、那隆等鎮。

靈山香荔是以靈山產地命名的荔枝品種,屬遲熟品種,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實卵圓形,略扁,中等大,單果重21克,果核小,果皮厚韌,深紅略帶紫,果肉白臘色,清甜爽脆,有香氣,含可溶性固形物20%,品質上乘,鮮食、制幹、制罐頭均可,1992年,靈山香荔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1995年,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7年,獲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2003年和2006年,兩次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

12

所獲榮譽

靈山是全國著名的中國荔枝之鄉、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養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和西部百強縣,此外靈山縣也是久負盛名的水果之鄉,水產之鄉和魚米之鄉。2004年被評為廣西文明縣,2005年縣城靈城鎮獲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稱號,入選第六屆中國西部百強縣,榮獲了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先進縣等一系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

靈山縣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

榮獲了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縣、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科學發展進步獎、廣西發展縣域工業試點縣、廣西城鎮化綜合示範縣、廣西優秀旅遊縣、全省農業(水稻、奶水牛)產業科技重點示範縣、全省招商引資特色產業園區獎等一系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

2003年—2010年連續八屆獲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中國西部百強縣,2006年—2010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2008年—2010年連續三屆榮獲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