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纳郑春华为嫔妃,为何又一年没翻她的牌子?

青灯问史


郑春华因为和太子胤礽产生不伦之情而成为政治牺牲品,这是她在整个剧中的悲哀所在。

太子胤礽为何与郑春华产生私情?在《雍正王朝》庞大的线索群里面,关于郑春华的来历很少很少,只是在被王掞羞死的那一刻,郑春华自己道出了原委。

原来郑春华只是一个侍女,康熙对待太子十分严格苛刻,经常在众皇子和百官面前训斥太子,让太子的脸面十分难堪。有一次,康熙又当着大臣的面训斥了他,身为侍女的郑春华看不过去,就说,哪有父亲不顾儿子的体面当着别人训斥的道理,何况自己的儿子还是太子。郑春华的一句话让康熙顿感意外,让太子胤礽顿生好感。

太子胤礽刚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从小缺乏母爱的胤礽面对为自己出头的郑春华,产生了很微妙的依赖感,于是经常找郑春华倾诉衷肠,一来二去,两人就暗生情愫。

然而,不久,康熙却突然纳娶郑春华为嫔妃(贵人),这无异于夺走了胤礽的心里依赖,但是这依然没有改变这对苦命鸳鸯私下相会。更为可怕的是,郑春华竟然怀上了胤礽的孩子。对此,康熙下令打掉了孩子,并赐死了郑春华的父母。但是为何没有赐死郑春华,只将她发往辛者库当一个洗衣女,实在耐人寻味。

康熙为何要纳郑春华为嫔妃?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康熙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康熙已经洞察到太子胤礽与一个侍女的私情。本来,在皇宫之中,皇子与女人的关系混乱无序乃是常事,无奈他们遇上的是康熙这样一个要求严格且极高的皇帝,太子是未来的储君,是天下人的榜样和精神,康熙希望太子也能像他一样文武出众,不能因为一个女人掺杂私心杂念,这可能也是胤礽最终未能成器的主因,严父未必就出能子,他完全不顾胤礽的成长环境而强加与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注定了康熙对胤礽的教育失败。一个堂堂太子跟一个侍女混在一起,这一定让康熙很恼火。

如果换做是利害一点的皇帝,估计郑春华就被干掉了,但是康熙却留下了她。一方面,我认为是康熙觉得这位侍女机敏正直,他很喜欢。另一方面,是自家的儿子们因为夺嫡互相戕害攻伐让他这个老父亲十分头疼,郑春华的举动让他感到欣慰和赞赏,就如他要擢升张五哥,奖励天下的孝子一样,他把这种感情也转移到了郑春华的这个举动上来。同时,康熙纳娶了郑春华为嫔妃,即贵人,这可是直接越过了答应等序列,可见康熙还是十分看重她的。

更重要的是,纳娶郑春华,是想要断了太子胤礽的念想,是警告胤礽,不要和她混在一起了,现在她是你的后妈了。

所以,康熙以自己的担待换取太子的未来,作为父亲,他仁至义尽,无奈胤礽没能理会康熙的这番心意,依旧与郑春华春风暗渡。

故康熙纳娶郑春华是为了太子的未来,娶了之后放在那里也就十分正常了,莫说是一年,就是十年八年也没人敢言语。

热河秋猎,康熙带了诸皇子和十岁以上的皇孙,同时还将郑春华也带上了,这也不足为怪。鉴于郑春华和胤礽的私情,康熙可谓煞费苦心,他这是要严密监视着郑春华啊,不让她与太子有染啊。无奈何猪儿等还是偷偷为太子暗度陈仓,最终让何猪儿也送了小命儿。

康熙号称千古一帝,在对待胤礽的教育上可谓失败透顶,又以此方法隔离他与郑春华的感情,实在是造自己的孽,既害了太子胤礽,也害了无辜的郑春华,让他们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青灯问史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郑春华应该是一位贵妃,这位分在清朝后宫里已经相当高了。



其实在清朝皇帝的后宫嫔妃中,能够做到贵妃这个级别的,就并不仅仅是靠姿色和身体去吸引皇帝了。再说通俗点,后宫佳丽无数,还有那么多宫女丫鬟,一直憋着机会上位,你不会是永远受宠的那个,也不会永远吸引皇上的目光,而你却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光靠陪皇上睡觉是远远不够的。


能混到贵妃这个级别,这个人肯定牵涉到了前朝的政局,所以才能让皇上厌倦其姿色却仍旧不忍抛弃。而郑春华之所以一年没有被康熙翻牌子,却仍旧有贵妃之尊,这里面十有八九牵涉到了太子胤礽。

想必是康熙早已了解到郑春华与太子胤礽的苟且之事,但为了保护胤礽,只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把郑春华纳入自己的后宫,以便替他遮掩错误。后来还一路提升郑春华的位分,主要是在暗示胤礽,郑春华已经是你皇阿玛最看重的女人,是你的长辈,你快点知难而退吧。



不过康熙再怎么样也是个男人,自己结结实实地被儿子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能忍下这口气就不错了,还有脸跟郑春华睡?这应该就是郑春华一年没有被翻牌子的原因。


达摩说


我想他是顾不过来吧,一是后宫佳丽那么多人,再有那时的康熙,身体和年龄的情况,我觉得是力不从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