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鄭州市西邊,西四環和北四環高架橋交叉口,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惠濟區古滎鎮,古滎鎮春秋戰國築城,後曾設河南郡,漢代時期的滎陽古城,也是赫赫有名的滎陽關,是東部平原和西部山區的分界地帶,北魏時期滎陽城前往現在的鄭州市滎陽市,古滎至隋唐沒落,宋、元、明、清、設滎澤縣,至1931年民國被廢除。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現在古滎鎮中現存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隋唐運河遺址通濟渠”一處、國家級文物三處、省級文物五處。其中省級文物中,有一個明清時期建築的”滎澤縣城隍廟”,在古滎鎮大河路路北,古滎鎮政府東鄰,古滎軋花廠院內,保存完整,建築風格別緻。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古滎城隍廟,是為紀念漢代名將紀信所建,與此相同的還有鄭州市區內商都路的城隍廟,都是為紀念紀信所建。紀信何許人也?《漢書高帝本紀》記載,紀信(?—前204年),漢大將軍,曾參與鴻門宴,初隨劉邦起兵。由於身形及樣貌恰似劉邦,在滎陽城危時假裝劉邦的樣貌,出滎陽城東門詐降,項羽大怒,被火焚而死,劉邦得以從西門逃走。劉邦封為忠烈侯,明清時期建城隍廟以祭祀。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大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殿內樑架,廳堂式大殿。四椽栿對前後乳栿用四柱。宏偉粗大的大梁上還殘留著古代彩畫。柱與梁交接處有類似於蟬肚綽幕的木構件做裝飾,柱頭鋪作裡轉最上面均有類似於蟬肚綽幕的裝飾。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補間鋪作後接一垂柱。大殿柱子26根楠木巨柱,只有北京故宮的能和它比。是鄭州市現存最早的古代建築之一、單簷歇山頂、鄭州最大的斗拱建築大廳,乾隆時期的鑄文焚金爐,是城隍廟裡面的寶貝,也是“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歷史見證。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城隍廟建設初期規模宏大,有山門、前殿、樂樓、大殿、寢官等。建築均為琉璃瓦覆蓋,捲棚出廈,飛簷四出,造型精緻,結構緊湊。樂樓高達15米,歇山式雙層建築,正脊浮雕游龍數條,有鳳凰在上下飛舞,有荷花、獅子在左右陪襯,異常生動。大殿正脊兩端雕有吞脊吻獸,兩側刻滾龍數條,並飾鳳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過海及蒼松翠柏、人物鳥獸,構圖和諧精緻。如今只剩下五間大殿。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八日,古滎鎮城隍廟裡都舉辦廟會活動,屆時,各種各樣的民間工藝品、風味小吃都匯聚於此,前來趕廟會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場面熱鬧非凡。

古滎城隍廟 用紀信的忠烈仁義保護全城(六)

同時,也是人們憑弔紀念紀信的地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