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鄭州在3600年前,成為中國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發源地。鄭州市的古蹟非常多,且主要分佈在各縣區。這次因時間關係,就參觀了市區的幾個著名古蹟。

鄭州商城遺址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鄭州商城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商代都城的遺址,年代距今3500年左右。1955年發現並開始發掘,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平面為長方形,城牆周長6960米,有11個缺口,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門,城內東北部有宮殿區,發現宮殿基址多處,中心有用石板砌築的人工蓄水設施。

城中還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遺址。城外有居民區、墓地、鑄銅遺址及製陶制骨作坊址等。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整個遺址區域處在市中心現代建築的包圍中,像個街心公園,並不顯眼,如果不是特意去尋找,幾乎是不會留意的。

低矮的土丘上幾株樹木孤寂直立,荒草植被也掩蓋了夯土的痕跡。站在土丘上,抬眼向天,可以體會崇仰華夏先民們於草莽中開荒建邑的情懷。

鄭州文廟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鄭州文廟位於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大街301號,始建於公元58-75年(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殿宇廊亭200餘間,佔地約5萬平方米,東西有過街牌坊各一座,乾隆三年曾經大規模修建,光緒二年遭火焚。現僅倖存有清代建築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殿宇雄偉高大、莊嚴肅穆。它的建築形式為古代“歇山式”建築,其殿頂構造複雜,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乘公交車985號可以直達,文廟也是免費開放,開放時間是九點到下午五點。面積不是很大,但香火挺旺盛的,裡面的遊人不少,估計高考期間,家長帶著學子來上香的會比較多。

鄭州城隍廟

鄭州城隍廟位於鄭州市商城路4號,原名城隍靈佑侯廟。該廟始建於何時,文獻缺乏確切記載,是明清時期建築。鄭州城隍廟供奉的是漢劉邦麾下大將紀信。漢高祖劉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項羽圍劉邦於滎陽,危難之中,紀信冒充漢王,使劉邦得以逃走。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鄭州城隍廟坐北朝南,原佔地面積約10畝。由大門、過庭、戲樓、大殿、後寢宮和東、西廊房組成。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這裡不收門票,交通便利。據說慈禧太后從西安回北京路過鄭州,就在這裡住過一夜。裡面有河南豫劇的展覽可以瞭解一下,增長知識。

鄭州清真寺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鄭州清真寺因地處北大銜,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蘭教在鄭州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始於元末明初,為鄭州伊斯蘭教傳播發源地。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應該算是藏於鬧市之中的一處僻靜所在,就在紫荊山路和商城路西北角的高樓掩映之下,是一個很古樸的地方,裡面諸多古蹟,院落不算太大,但也古木參天,碑刻林立,歷史感很足,並且沒有門票,參觀應選擇合適的時間,一定要注意穆斯林的禮儀習俗。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它北臨黃河,南靠嶽山,東西南北寬約5公里。風景區起初是荒蕪的的邙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於1952年視察黃河,並指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此後這裡先後建設了小型儲水站、邙山提灌站和黃河提水站,繼而被闢為“鄭州市黃河遊覽區 ”,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綠化荒山4000餘畝,興建亭臺樓閣、塑像碑林、遊樂設施,經過將近20年的建設,該景區最終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穿越回3600年前,感受商文明的發源地

中華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從1987年起經鄭州市民倡議,後通過海內外各界人士反覆論證,五易其稿,歷經20年,於2007年04月18日落成。

塑像佔地2816平方米,像整體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為炎帝,矮者為黃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

這裡景點空空蕩蕩,像個大公園,除了炎黃二帝雕像還算醒目,就沒有太有特色的東西了。略有些小失望。想起了昆明當地人對石林的描述,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既然來了,還是過來看看,瞭解一點歷史、地理,也算不給自己留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