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前段時間,黃小黃到了陝西秦嶺腳下的一座小城,意外發現這裡和西安中心城區神相似,

也有一座鐘樓,也有東西南北街,也有許多古蹟。更神的是,這座鐘樓和西安鐘樓相似度99%,幾乎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這個袖珍版的“西安城”就是隸屬於西安的縣區之一—鄠邑區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長得很像西安鐘樓的鄠邑區鐘樓

鄠邑區曾是一個郊縣——戶縣,位於秦嶺腳下,北鄰渭水,佔據了關中平原一塊肥沃豐饒的土地,自古就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鄠邑區的名字來自於4000年前夏禹時候的一個小方國——“有扈氏國”,這裡置縣歷史也比較長,早在秦孝公時就已經設置了鄠縣。建國後,鄠縣改名為戶縣。2016年底,戶縣撤縣設區,成為西安的第11個區——“鄠邑區”,現在轄區面積達1282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鄠邑區街景

一直以來,對鄠邑區的認知很有限,只知道這裡是出“戶太八號”葡萄的地方,農民畫很有名,有太平峪、草堂寺、終南山重陽宮“活死人墓”等地方,卻不知道,鄠邑區的老城區裡其實也可以轉轉,古蹟很多。

黃小黃那天到了鄠邑區老城區後,沿著長約1公里的北街,先後遇見許多古蹟:

城隍廟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城隍廟在戶縣北街中段,原建於明洪武年間,古建成群,是戶縣一大名勝。現在的城隍廟規模比較小,只有一座山門、兩側廂房,大殿一座,供奉城隍爺是漢將紀信。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廟雖然小,香火卻很旺,廟裡掛滿錦旗,有些錦旗還是外地香客送來的。

穆家清代老宅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在城隍廟對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關中傳統老宅子,始建於清末,是當時隨縣老爺到戶縣上任的一位富縣穆姓人士所建,而今歷經百年風雨,古宅依然保存完好,現在作為穆家人的老宅子仍在使用。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王氏宗祠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王氏宗祠也在北街,很不顯眼,要不是門口立了一塊碑、牆上有些張貼畫,幾乎會錯過。王氏過去是戶縣的大族人家,明清時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就包括明代“前七子”之一的著名文學家王九思。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沒開門,透過門縫拍一張

戶縣王氏宗祠由王氏後人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原有四進院落,現在只剩下中殿和祭堂,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文廟在鐘樓腳下,北街和東街夾角的地方。戶縣文廟歷史悠久,原址在城外,明洪武年間從元代舊址遷移到今址,現存的古建築包括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祠,總面積達6千多平方米,鎮館之寶據稱是《雁字迴文詩》碑。只不過,文廟現在是鄠邑區文物管理部門的駐地,不對外開放。

鐘樓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戶縣鐘樓,又稱“大觀樓”,民間習慣叫“中樓”,因為它就在鄠邑區四條主街的中央。第一眼的戶縣鐘樓,感覺和西安鐘樓沒什麼兩樣,這是因為戶縣鐘樓仿照西安鐘樓而修建。

陝西秦嶺腳下藏了個袖珍版“西安”,古蹟很多,知道的人卻很少

戶縣鐘樓始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比西安鐘樓(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要晚251年。四面有洞門,東邊寫著“迎旭”, 南邊為“覽勝”、西邊為“瞻紫”、北邊為“拱極”。

雖然只待了兩個小時,鄠邑區主城區給黃小黃的印象還是很特別的,這裡的人群和車流密度其實也不算低,但很安靜,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悠悠迴盪的歷史氣息,給人很安逸的感覺。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