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股價虛漲 大雷實在 華映科技的劇情太狗血

股價虛漲 大雷實在 華映科技的劇情太狗血

作者:資本時差 簡介:金融學博士,CFA,海外黨 (閒來無事,扒扒上市公司)

A股的韭菜們最喜歡炒兩種股票:概念股和低價股

今天,我們要分析的這家公司就是集這兩個特徵於一身,堪稱是給A股市場投資者量身打造的一隻股票。

它身處於當前最熱門的賽道之一:OLED,並且它的股價目前只有兩塊多,妥妥的低價股,這樣的股票完全符合A股的炒作特性,自然也受到了韭菜的狂熱追捧。

就在昨天(11月26日)OLED概念股活躍的時候,它的股價從底部開始快速漲停,成交量創出了兩個月多以來的新高。

說到這,迫不及待的你一定想知道這家公司是誰,不過,我要告訴你的是:它的股價是虛漲的;大雷確實實實在在的。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華映科技

看財報,華映科技同樣也符合存貸雙高的特徵,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有33.51億,與此同時短期負債卻高達47.57億。

不過相比存貸雙高,華映科技背後的其他秘密更加驚心動魄。

一、同樣的存貸雙高 不一樣的狗血劇情

之前我們在分析東旭光電的時候給大家說過面板這個產業鏈,整個面板產業鏈當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微笑曲線”。

東旭光電處於微笑曲線的最左側,即面板產業鏈的上游,而華映科技處於這個“笑臉”的下巴位置,也就是整個產業鏈的中游,主營業務是液晶模組。

不過它的經營模式比較特殊,具體來看有兩種,一種叫做來料加工、一種叫做進料加工。

這兩種模式其實也不復雜。

所謂的

來料加工就是:客戶給公司提供原材料,然後公司進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後再給客戶,公司收取代工費。

進料加工就是:公司向客戶採購原材料,加工完成之後再銷售給客戶,公司收取成品款。

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本質上就是代工模式,華映科技跟富士康等公司一樣,它就是一家代工廠。

遇到這種代工模式,首先要去看它的大客戶是誰,一般的風險在於大客戶集中程度高,過渡依賴大客戶;其次我們要去分析它對上下游客戶的話語權,反映到報表科目當中就是要看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話語權科目。

迴歸到本案,華映科技的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金額佔公司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為91.51%,對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佔年度採購總額的比例為42.05%,這是非常典型的大客戶依賴和供應商依賴。

雖然公司並沒有公佈這些大客戶和供應商的名字,但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華映科技的大客戶之一就是中華映管,根據第一財經的數據,2016年到2017年期間,華映科技對中華映管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收的比重高達51.07%、55.65%;此外向中華映管的採購佔比也達到26.47%、15.42%。

中華映管又持有公司26.37%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分析到這兒,華映科技的業務模式就非常清晰了,即:向大股東採購,向大股東銷售,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大股東如果完蛋了,華映科技也就危險了。

然而,就在2018年,自從借殼上市以來持續盈利的華映科技,一下子鉅虧49.66億,而鉅虧的原因就是與它鉅額的應收賬款有關係。

公司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應收賬款當中對大股東中華映管應收賬款高達31.31億元,而中華映管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就向中國臺灣地區的法院申請破產,正因為如此,華映科技在2018年財報上對中華映管的應收賬款計提了27.91億元的減值準備,造就了公司2018年淨利潤的鉅額虧損。

別人都是兒子坑爹,在華映科技這裡卻活生生的上演了一把爹坑兒子的大戲。

二、奶不大的巨嬰 沒花在“刀刃”上的補助

不過話又說回來,華映科技就即使不被“爹坑”,他依然是一個奶不大的巨嬰。

2010年華映科技在A股借殼上市,成為了臺資企業首家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

2010年到2017年,整整八年時間,公司的業績雖然沒有大幅增長,但是始終保持穩定,淨利潤最低位1.52億(2015年),最高達到3.96億(2016年)。

現金流也不錯,每一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都是正的。

乍一看,還不錯,要利潤有利潤,要現金流有現金流的。

然而,與現金流保持穩定的態勢不同的是扣非淨利潤的大幅波動。

股價虛漲 大雷實在 華映科技的劇情太狗血

特別是2016年到2017年,扣非淨利潤竟然為負值,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答案就在政府補助裡面

2016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金額為4340.79萬,再加上2016年公司處置子公司廈華電子取得5.7億元左右投資收益,才致使2016年不至於虧損。

在2017年公司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4.84億元,公司又一次通過政府補助扭虧為盈。

一般來說,依靠政府補助來維持業績很難具有可持續性,一旦政府減少補助額度,那麼公司的業績就會一落千丈,但是對於華映科技來說確實個“例外”。

原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在福建省莆田市投資建設一條第六代TFT-LCD 面板生產線,出於對華佳彩“高科技”項目的扶持,莆田市人民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映科技簽訂了《福建莆田高新技術面板項目投資合作合同》

,這個合同約定莆田市人民政府給華映科技項目補貼,補貼總額高達26.4億元,這些錢6年平均撥付給華佳彩公司,每年4.4億。

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有5年的錢沒有付,這也就成了公司的避免退市的“護身符”

股價虛漲 大雷實在 華映科技的劇情太狗血

或許接下來華映科技依然可以依靠政府補助繼續活著,不過在我看來,莆田市政府的這個錢花的比較“冤枉”,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但是這筆錢卻花在了“刀把兒”上了。

何以見得?

面板是高科技,這沒錯,但是高科技一個比較大的特性就是更新換代比較快。

看過我們東旭光電那片文章的朋友應該清楚,面板的發展趨勢就是往大尺寸進行發展,所對應的生產世代線就越高。

因為世代線越高可經濟切割的最大尺寸也就越大,產生的經濟效益也就越高,比如G8.5代其經濟切割的最大尺寸為55英寸,G10.5代能切割到75英寸。

現在主流生產廠商都在搞8.5代的生產線了,有的公司甚至10.5代的生產線已經開始進行建設了,然而華映科技的子公司華佳彩正在建設的生產線還是停留在第六代。

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更新換代跟不上,未來在高科技領域咋PK?

三、股價靠炒作 警惕再融資多 利潤少

華映科技除了向政府“伸手要錢”,而且還向資本市場頻繁“伸手”,但是留給資本市場的確實一地雞毛。

從2010年借殼上市至今,公司的股價累積跌幅高達60%以上,在此期間有過幾次比較顯著的上漲,但是也基本上都是靠炒作。

舉個例子。

比如公司股價在今年年初的那一段顯著上漲,今年1月31日到3月7日期間,短短21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上漲了142%,期間連續拉了N個漲停板。

其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公司的子公司華佳彩將獲得海絲紓困股權投資6億元增資,到頭來股價還是得靠政府。

可好景不長,漲了一段時間之後又開始了下跌之路,如果有人當時高點買進,現在都解不了套

股價沒漲多少,向資本市場伸手要錢卻毫不含糊。

數據顯示,公司在2010年通過增發A股實際募集資金淨額為24.23億,2016年再次增發實際募集資金淨額達到99.12億,累積募集資金高達百億以上。

然而,同花順問財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年三季度,公司累積分紅總額僅15.67億,在此期間公司累積虧損達到40多億。

對於這種融資多,利潤少的企業要儘量少碰,2018年以來很多暴雷的白馬股除了“存貸雙高”之外,另外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再融資多,利潤少。

比如前段時間我們分析的東旭光電,2010年至今增發A股達到4次合計募集資金237.39億,但是2010年至今的累積淨利潤還不到100億。

樂視網也是個例子,近10年來募資51億,但同期虧損近160億,還有去年債務暴雷的永泰能源近10年來累積募資222.4億,而同期的利潤僅為42.86億。

向資本市場伸手要錢可以,但是伸手也得自身硬。

最後,這是我們存貸雙高系列的第5篇文章,年底了,雷聲也多了,有些公司不雷則已,一雷驚人,下一個是誰?關注資本時差,繼續為你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