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芬蘭不加入北約?

劉曉亮


蘇聯不讓,芬蘭不敢

今天的人們對於芬蘭的印象,是一個寧靜、富有的資本主義國家。按今天的認知,中國人一般將芬蘭歸入西方國家陣營。

而在政治制度和價值觀上,芬蘭也的確與其他西方國家保持一直。

(芬蘭地理位置)

但是如今芬蘭軍事實力並不強大,可他既不是中立國,也沒有加入北約。甚至其歐盟成員國的身份也是在1994年才申請的。

至於芬蘭為什麼不敢投入西方的懷抱,其原因還要追溯到二戰時期。

芬蘭地理緯度極高,冬季漫長寒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什麼政權存在的。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3世紀,從西面來的瑞典人將這裡納入了瑞典王國的版圖,芬蘭於是在瑞典的影響下步入西方文化圈。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就是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在1550年建立的。

芬蘭在瑞典的統治下一共生活了600多年,直到19世紀初,一場戰爭的將芬蘭人的國籍全部自動改成了“俄羅斯帝國臣民”。

1808年在芬蘭戰爭中,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芬蘭被沙俄吞併,此後芬蘭脫離瑞典,成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並由沙皇兼任大公。

1917年,沙俄爆發革命,民族意識已經逐步覺醒的芬蘭趁機宣佈獨立,正式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蘇聯在建立之初因為內戰和國內問題無力干涉芬蘭的獨立,但在經過了幾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從一個農業國突飛猛進的成為一個工業國。

隨後,蘇聯開始向芬蘭提出領土要求,但遭到芬蘭的拒絕。

1939年11月28日,蘇聯單方面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發動了第一次蘇芬戰爭。

在戰爭初期芬蘭頑強的頂住了蘇聯的攻擊,讓蘇聯即蒙受了巨大的人員損失,又顏面盡失。

不過蘇聯的國力畢竟遠在芬蘭之上,隨後蘇聯增派兵力,用人海戰術生生的拖垮芬蘭,最後迫使芬蘭投降,與蘇聯簽訂了《蘇芬條約》

按條約規定,芬蘭將其東南部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島嶼割讓給蘇聯,並把漢科港租給蘇30年。

(蘇芬戰爭中的芬蘭“雪橇戰隊”,這場戰爭蘇聯面對弱小的芬蘭是吃盡苦頭,也讓蘇軍發現了自身大量的不足並加以改進。若沒有蘇芬戰爭,蘇聯在日後的蘇德戰場上必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後來,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趁蘇聯忙於全力抗德之際短暫收復了全部失地。但隨著戰事的進行,蘇聯逐漸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到1944年,蘇聯反攻芬蘭,芬蘭被迫求和。

9月19日芬蘭同蘇簽訂停戰協定和臨時和約,並對德宣戰。

二戰後,蘇聯等盟國與芬蘭在巴黎簽訂和約。《巴黎和約》除確認1940年《芬蘇和約》的一切規定外,芬蘭貝柴摩省割讓給蘇聯,將波卡拉半島租讓蘇聯50年,賠款3億美元。

芬蘇兩次戰爭中,蘇聯從芬蘭共割取45840平方千米的土地,這佔到了芬蘭面積的1/10。

(在兩次蘇芬戰爭中,芬蘭喪失的領土)

之後,芬蘭又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

在冷戰的40多年裡,芬蘭無不唯蘇聯馬首是瞻,別說加入北約了,芬蘭都不敢跟西方有任何軍事接觸。

在所有國際事物上,芬蘭也是都站在蘇聯這一邊,堪稱東方陣營裡唯一的資本主義國家。

芬蘭在蘇聯面前雖然如同藩屬國一樣,過的是唯唯諾諾。但對於芬蘭而已,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雖然芬蘭在外交上喪失尊嚴,但避免了像波羅的海三國那樣遭到蘇聯兼併,基本保證了其民主制度、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

到1991年蘇聯解體,芬蘭終於獲得了外交自主權,拜託了莫斯科的枷鎖。1994年,芬蘭加入歐盟,徹底回到了西方世界。

不過鑑於東西方冷戰的結束,安全形勢趨於好轉,芬蘭便暫時沒有選擇加入北約。

但是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芬蘭政府便重新考慮加入北約,以保證自身安全免遭莫斯科的威脅。


千佛山車神


芬蘭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主要在於離著俄羅斯太近,在過去則是離著蘇聯太近,因此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大國之間的博弈。對於當年的蘇聯來說,芬蘭可謂是戰略橋頭堡,能夠拿下芬蘭,蘇聯在北歐地區也就不存在威脅了,如果將來和德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就可以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正面戰場上。因此在1939年,蘇聯大舉入侵芬蘭,企圖將芬蘭徹底打服,但不料蘇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渣,反而被芬蘭暴打,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終於拿下了芬蘭,逼迫芬蘭人簽署了不平等條約,可是卻暴露了蘇聯軍隊的弱點,加速了蘇德戰爭的爆發。

在德國入侵蘇聯後,芬蘭趁勢加入了德國的陣營,進行了“繼續戰爭”,不僅奪回了被蘇聯侵佔的領土,也打進了蘇聯的地盤,但是芬蘭人不是傻子,等到二戰末期,芬蘭人發現蘇聯人勢不可擋了,於是又和德國宣戰,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從此和蘇聯再次成為朋友。在戰爭結束後,芬蘭主動向蘇聯認慫,蘇聯人也覺得芬蘭不太好對付,只要確保芬蘭不跟自己作對,那就任其自由發展吧,畢竟蘇芬戰爭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蘇聯人感覺還很不划算,屬於賠本賺吆喝。

因此芬蘭政府左右逢源,美國人雖然努力拉攏芬蘭,可是芬蘭政府知道保持和平的關鍵不在於能不能上美國人的車,而是不能觸碰蘇聯的底線。那麼蘇聯的底線究竟是什麼?其實就在於北疆沒人鬧事,尤其是芬蘭人,只要你老老實實的中立,就不再找你麻煩,如果芬蘭人加入美國陣營,蘇聯第一個收拾的就是芬蘭,到時候芬蘭哭都來不及。因為芬蘭離美國實在太遠了,再說又是小國,沒有德國那樣的分量,真出了事美國是否會救芬蘭?恐怕芬蘭人心裡也是打鼓的,於是乎乾脆和蘇聯保持朋友關係吧,雖然大家有點不愉快,但總比發生戰爭要強。

在二戰結束後,芬蘭接受了蘇聯很多條件,最終蘇聯決定放芬蘭一馬,這就給了芬蘭寶貴的和平發展時機,可以全心全意的搞經濟建設,不用花大量的錢搞防務,因為蘇聯已經放棄了軍事打擊芬蘭的計劃,蘇聯想拿到,都已經到手了,芬蘭剩下的時間只需要過好自己日子,不惹事,不挑戰蘇聯底線,就可以保證天下太平。在美蘇冷戰時期,芬蘭經濟快速發展,芬蘭人贏來了和平時期,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當德國人處在冷戰最前沿的壓力之下時,芬蘭人卻可以和蘇聯保持友好的關係,還可以大把的賺錢,著實令歐洲很多國家羨慕嫉妒恨。

假如芬蘭加入了北約,芬蘭人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因為北約要求的是集體防衛,芬蘭必然要交出自己的國防自主權,接受美國人的安排,到時候蘇聯肯定不能接受北疆出現巨大的軍事威脅,萬一美國人在這放個導彈,那不就相當於重演古巴導彈危機嗎?對於芬蘭人來說,也是非常不願意跟著美國混的,畢竟在當年的蘇芬戰爭中,同盟國基本上沒給芬蘭幫上什麼忙,芬蘭人是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獲得了獨立,因此芬蘭人對西方的那些盟友也不怎麼信任。芬蘭人自己也很明白,加入了北約,極有可能被美國當槍使,到時候芬蘭人平靜的生活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再者說,今天的芬蘭和俄羅斯,早就已經和平相處70多年了,芬蘭有現在發達國家的好日子不過,為何要去過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當眼望去,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國家,越是渴望通過混入北約這個圈子來撈取資本,可北約這碗飯並不好吃,一不小心就會砸了鍋,尤其是跟俄羅斯比較近的國家,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再者說,現在早就不是加入北約的最佳時機了,因為美國總統是特朗普呀,正在尋思著讓兄弟們掏保護費呢,這個時候芬蘭要是加入北約,把俄羅斯得罪了是一方面,經濟出現困難是另一方面,最後還得向美國交一筆錢,實在是得不償失。


圖維坦


數十年來,芬蘭一直保持軍事中立。芬蘭與俄羅斯有著長達1300公里的共同邊界,在整個冷戰期間保持了西方的社會制度,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時與俄羅斯經濟關係密切。芬蘭在1995年加入歐盟,當時並沒有引發莫斯科的不快。芬蘭人長期以來都不願觸怒莫斯科而葬送自身優勢。芬蘭倘若加入北約,必定會觸怒莫斯科,而今天莫斯科的態度也沒有改變。

不過,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芬蘭的態度有些轉變。芬蘭和其他北歐國家認為,俄羅斯在邊境地區的軍事行動是“挑戰性的”。作為北約成員國,丹麥、挪威和冰島等北歐國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仰仗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成員國的支援,而瑞典和芬蘭只能靠自己。芬蘭和瑞典都是中立國,兩國計劃在空域監控、海軍和情報交換方面加強合作。

近年來,芬蘭政界和軍界有聲音認為有必要考慮加入北約以改變這種狀況。芬蘭雖然自1994年就在所謂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框架內與北約合作,並在阿富汗參與了北約主導的軍事行動,但加入北約完全是另一個層面的事。俄羅斯總統普京2016年訪問芬蘭時曾暗示,如果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可能把軍隊調到更靠近俄芬邊境的地區。

芬蘭人一直對本國曆史和軍事中立有著極強的自豪感,如果加入北約,則意味著這種自豪感面臨崩塌,因此芬蘭是否加入北約的問題不會很快提上政府議事日程。儘管如此,芬蘭暗地裡一直在持續加強其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2016年7月,芬蘭和瑞典受邀參加華沙北約峰會晚宴,這在北約歷史上尚屬首次。2016年10月,芬蘭還與美國簽署了一份軍事合作協議。


參考消息


關於芬蘭未加入北約組織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芬蘭是中立國,如果芬蘭加入北約就破壞了他是中立國的立場,這個會極大的降低國家信譽度,國家信譽度一旦降低,其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第二,芬蘭與俄羅斯是鄰國,並且有1000多公里的邊境線。如果芬蘭加入北約,北約必定會在芬蘭有軍事部署。而如今俄羅斯總統又是出了名的強硬派,北約在其1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部署兵力,安裝導彈發射裝置,增設軍事基地,這是俄羅斯絕對不能接受的。如果發生摩擦,芬蘭絕對不能全身而退,這是地理位置限制了。

第三,芬蘭是一個極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就以簡單的人均收入而言,都高出歐盟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經濟也相當發達,人類發展指數也高於其他國家平均水平。這些都源於芬蘭與其他國家的左右逢源,如果加入北約,就打破這個平衡。對於一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打破常規平衡,發展必定受到限制。

綜合以上幾點,加入北約對芬蘭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建娃6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從圖可知,芬蘭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首先,芬蘭沒有加入北約的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俄羅斯不同意。圖中藍色圈中的三國都是北約成員國,如果芬蘭、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再加入北約,俄羅斯西面將沒有任何戰略緩衝地帶,戰略空間被極度壓縮。而且俄羅斯將要失去經過戰爭才獲得的波羅的海和黑海兩個極為重要的出海口,會被困死在陸地上。更恐怖的是,俄羅斯的首都和主要工業城市都將被北約導彈的射程覆蓋。所以前幾年烏克蘭一直想加入北約,但是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調集重兵於邊境,普金甚至威脅說,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它將不再是一個國家,由此可見俄羅斯的決心。我認為,這句話對芬蘭同樣適用。

其次,芬蘭不加入北約是因為它自戰後以來一直奉行“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芬蘭對其外交政策雖然把西方作為重點,並且在1995年加入了歐盟,但是仍堅持奉行軍事不結盟和獨立可靠的防務政策,在密切與北約的合作的同時,同時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係,支持俄融入國際社會。

最後,加入北約不符合芬蘭的國家利益

蘇聯解體之後,芬蘭率先加入歐盟,當時因為俄羅斯實力衰弱,而且想要融入西方社會,所以還可以容忍。一旦芬蘭加入北約這樣有個軍事防務組織,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到時境內肯定會部署戰略導彈,當然,目標是俄羅斯。這種情況是俄羅斯絕對不允許的,兩國的關係將全面惡化,一旦發生戰爭,芬蘭將在第一之間被摧毀。


執著不屈


北約過去和現在的主要對手是誰?俄羅斯。歐洲的中小國家加入北約主要還是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尤其是俄羅斯的鄰國如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等。但是加入北約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必須要聽美國老大的話,必須支付安全成本(北約防務費用),必須要承擔與俄羅斯對抗的風險。有些國家在加入北約的進程中就已經北極熊被打得滿地找牙了,比如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如果能夠保護自己的安全,又何必冒著加入北約而和俄羅斯交惡的風險呢?


芬蘭和俄羅斯應該是不打不相識,通過戰爭把雙方都打服了:從歷史來看,俄羅斯知道芬蘭不好惹:1939年蘇聯以23個師、2000輛坦克和54萬人的兵力向只有370萬人口、3.2萬士兵的芬蘭發動了戰爭,以為3天可以結束的戰爭打了3個多月,雙方都精疲力竭。前蘇聯雖然得到了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卻付出了傷亡70萬人(其中死亡17萬人)的代價,是芬蘭的十倍以上!芬蘭雖然被迫割讓了部分國土,但卻捍衛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蘇芬戰爭戰鬥民族很深的教訓。從現實來看,芬蘭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民眾團結,又類似於瑞士的全民皆兵制度,18歲以上的全部男性需服6個月至12個月的兵役,芬蘭國防軍有著較強的戰鬥力,一旦和芬蘭爆發戰爭,面對芬蘭隨時可以組織起來的百萬大軍,俄羅斯毫無勝算。俄羅斯明白:芬蘭可以自保,通過武力征服芬蘭得不償失!不要把芬蘭逼到北約那邊去。芬蘭也明白:不要激怒北極熊,畢竟歷史上曾有過被滅國的風險,現實中作為一個小國和俄羅斯對抗耗不起!


既然芬蘭可以自保,那麼還有必要加入以對抗俄羅斯為主要目的的軍事集團嗎?芬蘭不加入北約還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教訓。普京已經當著芬蘭總統的面明確表態:加入北約你試試?俄羅斯必然會相應調整自己的軍事部署。二是和俄羅斯的對抗將加大芬蘭的安全成本。芬蘭與俄羅斯有近千公里的漫長邊境線,超過了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的總和。一旦加入北約漫長的邊境線將成為北約和俄羅斯對抗的前沿,這種安全成本很高,芬蘭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國防支出。三是對芬蘭經濟的直接打擊。芬蘭作為一個小國,俄羅斯的遊客和不動產投資一直是其收入的重要來源,加入北約後的芬蘭必然惡化和俄羅斯的關係,影響自身的經濟發展。


芬蘭作為一箇中小國家,能夠在北約和俄羅斯的激烈對抗中傲然獨立,民富國強,贏得俄羅斯的尊重,值得烏克蘭、波蘭這兩個國家學習和深思。


雲霄飛翼


芬蘭人民勇敢,近代史,無論法蘭西的拿破崙,德意志的希特勒,還是沙俄蘇聯斯大林都未能嚐到甜處,曼納海姆元帥二戰前成功擊敗斯大林,希特勒未敢進攻芬蘭。在蘇芬戰爭中,最最最搶眼的要數,“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蘇聯官方統計,一人狙擊蘇聯紅軍505人,非官方統計,一人擊殺550多人。一流的元帥配上一流的士兵,需要加入嗎?


用戶5921912811


芬蘭是一個民主國家,人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和投票。對北約和俄羅斯的民意調查結果並不能說明他們對俄羅斯的仇恨,也不能說明對加入北約的支持。那就是為什麼芬蘭依舊沒有北約的原因。另一方面,最近的協定使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張。俄羅斯如果入侵芬蘭,將會花費很多但也得不到什麼回報。如果芬蘭加入北約,將對北洋海軍和戰略空軍在科拉半島基地造成威脅。如果沒有那些基地,俄羅斯將失去進入大西洋的機會。20世紀40年代,芬蘭限制了在芬蘭駐紮的德國軍隊的數量,僅收復了蘇聯於1939年吞併的土地。聖彼得堡免去一難,主要是因為芬蘭軍隊的拒絕攻擊。雖然德國很想入侵聖彼得堡,但德國很難進入聖彼得堡,他們也無法穿越芬蘭軍隊所佔據的陣地,這些軍隊基本上封鎖了通往西北部的城市。所以他們想讓芬蘭來攻擊。然而雖然在當時攻擊聖彼得堡很容易,但芬蘭並沒有。


丹麥小人魚


芬蘭不加入北約,是吸取了芬蘭的歷史教訓:

芬蘭曾經在1808年被沙皇俄國征服,成為俄國的屬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屬於同盟國陣營,俄國是協約國陣營,德國暗中支持芬蘭爭取獨立的鬥爭,並藉助俄國十月革命的契機於1917年12月6日宣佈獨立。

而後,蘇聯支持的芬蘭社會主義者起義已經失敗,斯大林擔心納粹德國會藉助芬蘭進攻蘇聯,因為蘇芬邊界距離列寧格勒只有32千米。芬蘭和德國一直“眉來眼去”,以為德國始終會和芬蘭統一戰線,對抗蘇聯,誰知在1939年納粹德國背叛了芬蘭,居然和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而且條約中包括一項秘密條款,在兩國之間的東歐國家中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將芬蘭劃歸蘇聯。

這是德國對芬蘭赤裸裸的出賣。1939年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後,蘇聯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蘭政府拒絕。蘇聯以此為藉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1月30日,23個師共45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諾海姆防線,正式進攻芬蘭。

戰爭一直延續到次年3月,蘇芬戰爭的慘重代價使蘇聯不得不正視現實,重新與芬蘭談判和約。芬蘭政府也因彈盡糧絕只得接受蘇聯的講和條件。1940年3月13日,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和平協定,芬蘭將其東南部包括芬蘭第三大城市維堡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分島嶼割讓給蘇聯,並把漢科港租給蘇30年。芬蘭雖然割讓了1/10的領土,但通過戰爭避免了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起被併入蘇聯的命運,最後雖對蘇聯作出一些妥協,但基本保證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由於整個戰爭是在冬季嚴寒中進行的,史家又稱之為“冬戰”。

雖然最終芬蘭軍民頑強保衛了國家,免去被蘇聯佔領的命運。但是歷史經驗告訴他們,身為蘇俄身邊的小國,公然加入其它陣營和蘇俄作對是及其不明智的,隨時會被所謂的“盟國”出賣,把芬蘭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自然也不會在當今加入所謂的北約。1963年芬蘭總統曾經說:“20年後的現在,如果我們站在蘇聯的立場,處於1941年希特勒侵略的危險中,1930年代末蘇聯一定會為自己的安全著想,這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親美政客明顯是一群歷史課考試不及格的坑貨。這幾年折騰下來,烏克蘭不但丟失了克里米爾,國家處於分裂狀態,還把烏克蘭人民置於俄羅斯核彈的恐怖陰影籠罩之下。而他們的“保護神”北約,卻不敢正式接納烏克蘭為正式北約會員,只是一再把烏克蘭當做和俄羅斯談判的小籌碼,和二戰時期的芬蘭遭遇何其相似!


數說社會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芬蘭跟俄羅斯可以說是十分親近的鄰居,蘇聯解體之前,芬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被蘇聯控制的,而直到蘇聯解體後,芬蘭才獲得了自主獨立政權。

(北約並沒有吸納芬蘭)

當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建立了北約組織,一方面他們承諾會帶領加入進來的國家恢復國力,另一方面美國也能對這些國家進行控制,而對於那些在二戰中消耗頗多的國家來說,儘管他們知道北約組織建立的第二個目的,但是也不得不為了恢復國力而投靠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芬蘭這個國家在脫離蘇聯控制後並沒有選擇投靠美國而是選擇了自主獨立發展。而由於其“中立國”的立場並不受其他大國制裁,所以他們本國的經濟發展是比較順利的,另外他們並不需要將國家精力放在發展軍事力量上,所以包括工業等發展也都很可觀,因此很多人認為,其實芬蘭的做法才是最聰明的,畢竟相比於日本那些選擇投靠美國發展的國家,芬蘭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的現狀還是比較成功的。

(今日的芬蘭軍隊)

而至於芬蘭不加入北約組織的原因,除了他們想自主發展本國經濟之外,其實客觀上也是受到一定牽制的,那就是俄羅斯施加的壓力。

作為俄羅斯的近鄰,芬蘭現在保持中立的立場其實是最好的,因為一旦他們投靠北約組織,那麼芬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現有和平相處就很有可能會被打破,而且加入北約也意味著他們要發展國防而不是繼續保持中立,那麼其經濟發展就會受到約束,所以,考慮到現在的緊張國際局勢,芬蘭保持中立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緩解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