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科普常識」端午養生正當時

「科普常識」端午養生正當時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兩千多年來,源遠流長的端午節採集藥草、吃粽子、喝雄黃酒、避瘟驅毒的習俗,時至今日仍舊受到百姓的熱捧。這些沿襲千百年的傳統,暗藏了不少的養生玄機。

「科普常识」端午养生正当时

端午節的溼度最高,而溼度則是培養細菌的溫床。所以掛艾草、擦雄黃、喝酒吃大蒜這些習俗,全都是用來殺菌的好方法。古人不告訴你這個理由,反而說是趕鬼,把這些鬼趕跑了人就會健康。

農曆五月的天氣比較溼熱,容易滋生蚊蟲,各種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因此會致人生病,出現頭昏腦漲、四肢痠軟、食慾減退等不適症狀,這就是中醫常說的“溼氣”在作怪。如果得不到緩解,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端午過後要格外注重祛溼。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夏天傷於暑氣的話,汗多口乾,喜歡講話不停。譬如我們有一個朋友坐在那裡非講話不可,一講話停不了。他已經被感染,暑氣浮在外面。“體若燔炭,汗出而散。”這個時候講病相,身體像在火上烤一樣,汗很多,散開了。

“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如果外面溼度太高,我們穿得不對,溼氣就浸進來了。要注意,人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這個水不流暢就滿了,就發溼氣。我們的生命夠可憐的,很痛苦,都是溼氣,溼氣太重時頭腦不清楚,感覺頭重,困住了。如果溼裡頭加上發炎發熱,筋就軟了會抽筋,或者是拉長或縮短,動不了。實際上是傷到氣,也是中風的一種。

中醫講天人合一,大家都知道潮溼的木頭長木耳,那麼人體寒溼的體質就容易長腫瘤。

木耳摘了還會長,腫瘤切了也會長,因為環境不改變,該長的還得長。想不長木耳,把木頭拿到陽光下暴曬。想不長腫瘤,就多多給身體排寒、 排溼 、排毒,讓酸性體質調理為弱鹼性體質,讓體內氣血正常運行。這樣才能經絡不淤堵,氣血不虧虛!

《黃帝內經》說:寒則溼,溼則凝;凝則堵,堵則瘤,就是告訴我們排溼寒的重要性。

溼氣症狀明顯者一定要看專業的中醫大夫,四診合參,辨證施治。

作 者:中醫科 伍利芬

關注方式:

1.點擊文章上方的“北京華信醫院”。

3. 掃描左邊的二維碼。

醫保編碼:05110006

諮詢電話:010-64369999

長按識別我院科室二維碼,為您提供更多專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