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心絞痛、心慌慌、心亂跳......很多人以為“心病”往往是中老年人的事,醫生卻發現,臨床上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生心律失常,而背後的原因是頸椎病年輕化,呼籲人們更多瞭解“頸心綜合徵”。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低頭玩手機、長期伏案工作已成為引發頸椎疾病最為常見的原因,尤其是長期玩手機會導致頸椎正常的彎曲度“反向”,直接壓迫或間接反射性刺激頸椎旁的交感神經誘發“心律失常”,從而導致人心慌、心跳和胸悶等症狀。

什麼是頸心綜合徵?

因頸交感神經受刺激,影響心血管系統,產生心前區疼痛、心悸、心電圖出現缺血性心肌改變、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引起血壓升高等症狀,這些表現分別被稱為“頸性心絞痛”、“頸性心律失常”、“頸性高血壓”,統稱為“頸心綜合徵”。

頸心綜合徵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

①椎間盤變性;

②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

③椎體邊緣骨刺形成;

④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

⑤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後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並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並不十分嚴重,但症狀出現早而且比較嚴重。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著直接關係,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不良的睡眠體位

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不當的工作姿勢

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頸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對正常人頸椎進行健康檢查或作對比研究性攝片時,常發現頸椎段可有各種異常所見,其中骨骼明顯畸形約佔5%。

頸心綜合徵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有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等,有頸、肩、上肢和手部疼痛麻木和頭暈等症狀;

2.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次級運動試驗、動態心電圖監測、血生化檢查等除外心臟病;

3.按照心臟病治療無效,按照頸椎病治療有效。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頸心綜合徵什麼時候容易發生?

疲勞、受涼是該病最常見的誘因。由於頸椎橫突內的椎動脈外有大量的交感神經叢分佈,在椎動脈受刺激時,更容易出現心交感神經症狀,而椎動脈受刺激則會出現頭暈症狀,所以頸心綜合徵患者多伴有頭暈,頭部昏重等不適。

如何判斷是心臟病還是頸心綜合徵?

有各種典型的頸椎病及(或)胸椎病變的症狀、體症及影像學改變;有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心悸、氣短等症狀, 甚至心律失常,這些症狀可因壓迫頸及(或)胸椎椎旁壓痛區或頸、背部活動而誘發或症狀加重,或自覺改變頭頸姿勢減輕其不適,針對頸椎病、胸椎病變的各種有效治療可解除或緩解其疼痛等症狀及心律失常;用醫治冠心病及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常無效, 或療效不佳;臨床類冠心病症狀為主,缺血性心電圖改變不明顯,或輕度ST-T改變及心律失常。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痠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痠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痠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後,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鬆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症狀,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症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症狀不明顯,一般也推薦手術治療。

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嚴重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低頭族拉“頸”報!頸心綜合徵:頸椎也可影響你的“心”

如何預防頸心綜合徵?

避免長時間用一個姿勢

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長時間用一個姿勢看書、看報,長時間看電腦等,使頸椎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受到過度牽拉、出血,血腫機化,鈣質沉著,導致骨質增生。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一般認為,平常鍛鍊時進行輕度的頸部活動即可,但大幅度的扭轉頸部的活動則應儘量避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注意生活起居的調整

頸部不要承擔重物,有些老人家有斜挎重的揹包,雙手提重物時出現手麻的情況,這些都是對頸椎重壓造成;注意頸部、背部保暖,不要受涼,不要對著電扇吹,夜晚睡覺空調不要溫度開得太低以及開的時間太長。

適當補鈣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50歲以上的婦女和老年人,逐漸發生骨質疏鬆。患了骨質疏鬆要補鈣,患了骨質增生也要補鈣,通過補鈣增加鈣質的吸收,防止骨質增生。

本文編自網絡,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