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明亡于党争,这话说的一点不假。纵观历史,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末那样,名将辈出,拥有无限机会延续下去的可能。哪怕只要捉住那么一次机会。但历史终究是历史,以史为鉴吧!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孙承宗,是一个文人,本来跟军事不搭边的,但有意思的是,作为天启帝的讲师,在天启年间党争不断,边患不绝的的混乱局面中 ,他明哲保身,偏偏天启帝又十分信任他,如果没有意外,估计他这一辈子就在这个位置上干一辈子。

但,一切的改变,要从1622年的广宁失守开始,至于当中的事我们就不在复述,他出发了,他先是去辽东逛了一圈,要知道当时明军已经放弃了这里,作为一介书生,他悍不畏死,把地形勘探了一遍。当时的辽东巡抚王在晋是个废物,孙承宗凭借跟天启帝的关系,把他调走了,自己督师辽东。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他的伟大工程开始了,一直到1625年他被弹劾下野,他的锦宁防线已经建立起来了,满清的铁骑,在这条线上可以说到处碰壁,一直到明朝灭亡的这20多年里,都没能越过一步。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1629年,面对如铜墙铁壁般的锦宁防线,清军绝望了,没办法,绕道几百公理,从蒙古绕道喜峰口,攻入京师,这危难时刻,他又被启用,安抚祖大寿,调各路兵士勤王,在1630年,把清军赶了出去。

接下来,孙承宗接手关锦防线,计划以步步为营的举措,慢慢一点点的收复辽东,可以说是明之幸也。但,此时的明廷,积重难返,举起了锋利的砍刀,把自己的左臂给砍了。砍得很干脆,不带一点犹豫。这回孙承宗彻底绝望了。回到高阳老家,一呆就是7年!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1638年的十一月十一日,那天应该很冷,高阳城外,多尔衮带领漫山遍野的清军正在猛攻这座残破的城池。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城里,没有多少金银珠宝,战略地位也不重要,更没有什么政治意义,甚至连像样的守城士兵都没几个。

但,从多尔衮那咬牙切齿的表情来看,这里有他要的东西,哦不,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让一心夺取大明政权的满清彻底绝望。他建立的锦宁防线,一直到明亡,满清都无法突破,这个人就是孙承宗,此时,他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

此人是皇帝讲师,善用谋略!让多尔衮吃尽苦头,最后自缢殉节

那天,他家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一门百余人,都战死在高阳城上。城破,孙承宗对他这个无比留恋的大明王朝,行了最后一次跪拜之礼后,从容自缢而亡。多尔衮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都为之动容,在满清掌权后,给了这位曾经最让他们愤恨的老人最高的荣誉,号“文正”!

1638年,那天真的很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