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前苏联女英雄卓娅因何被抹黑?

小方说历史199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写过卓雅的小传,说几点:

第一,卓雅是个女英雄。

卓雅深入敌人驻地纵火,被俘后不管怎么拷打都不出卖同志。

即便被绞死前,她还能做反德宣传,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第二,卓雅确实是放火焚烧民房时被捉住的

很简单,因为德军都住在民房里面。当时是俄国的冬天,野外无法驻扎,用帐篷也不行,必须住在民房内。

所以,说卓雅烧的是民房,这没错。

第三,卓雅被俘后,确实曾经被俄国村民殴打和虐待

有人打她的脸,有人在冬天朝卓雅身上浇冷水,都是俄国村民干的。

为什么?很简单!

因为卓雅虽然是为了消灭德军,但客观上她焚烧了民房以后,这个村子老百姓就会生活困难。

在俄国零下30度的冬季,没有房屋居住十有八九连命都会送掉。

这也是村民愤怒殴打她的一个理由,也是村民高喊:德国人再坏,也没有烧房子!


第四,卓雅被捕是被自己人出卖

卓雅之所以被捕,是当时有3个人一起去村内烧房子。

但其中1个人直接被俘,在枪口威胁下交代还有2个人的具体位置。

结果德军去抓,将村中的卓雅抓住。

第五,卓雅的父亲确实是反革命,她中学时候也曾有精神问题

卓雅的父亲是个相当有名气的东正教神父,坚决的反共者,因此全家被流放。

就是因为卓雅的姨妈是苏共的1个教育部高级官员,才在卓雅父亲死后将她们家调回故乡。

卓雅由于家庭原因,思想一致很激进。

在中学的时候,她一度出现精神问题,后发现是脑膜炎导致的。


第六,卓雅的工作非常危险,一旦被发现就是死刑

卓雅并非正规军,而是学生组成的破坏队,也就是游击队。

他们虽然携带武器和爆炸物、燃烧物,但不穿军服。

根据日内瓦条约,他们不被当做军人看待,也不享受战俘待遇。

一旦被德军俘虏,就会被就地处决。


萨沙


1923年9月8日,苏联唐波夫州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小女孩出生,父亲给她取名卓娅,在俄语中是“生命”的意思,父亲希望这是一个健康蓬勃的生命,而不是像自己,一个在新时代里不得志的神学院毕业生。他本来的志向是子承父业,做一名神父,新的时代打碎了这个梦想,背着反动势力后代头衔的他心怀不满,经常发出一些针对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牢骚,6年后,因为他的言论,他们全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过了4年,病死在那里。

母亲带着卓娅和小她两岁的弟弟舒拉辗转来到了莫斯科,定居于此,1938年,卓娅15岁时,她刚上中学,因为追求先进,还当上了团组织的小组长,1939年,她16岁那一年,因为出身问题,被撤职,她拼命的向组织靠拢,甚至还充当了监视其他出身不好的同学举动的眼线,然而组织还是不肯重新吸收她回归。卓娅因此一病不起,住进了莫斯科某医院的儿科部,诊断结果是精神分裂症。

卓娅在进医院前的状态很不好,她整天精神恍惚,敏感、孤僻,不再愿意与人打交道,成为同学们眼中的怪物。

两年后的1941年3月4日,卓娅17岁半了,在医生的治疗下,精神状态有所好转,终于出院,但医生留下的医嘱也证实她的精神仍然很脆弱,需要充足的休息,不能疲劳、不适合承担压力。

回到学校的卓娅没等到身体状态稳定,当年秋天,180万德军压境,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刚满18岁的卓娅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游击队,受命破袭、骚扰任务,11月17日,卓娅所在的游击队奉命深入敌后,负责摧毁道路两旁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点,目的是为了给己方即将投入反攻的空军和炮兵部队扫清障碍,其中她所在的小分队在一周内摧毁了至少十处居民点,成功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

只有一个叫彼得里谢沃村的村子,由于德军在附近的防守比较严密,游击队总是溜不进去,本来队长已经决定放弃,可是卓娅主动向队长请命,单独对这个村子实行了渗透。

这个村子的村民听说其他村子最近总是有纵火犯烧毁房屋,警惕性很高,德国人任命的村长亲自担任放哨任务,生怕游击队来烧毁他们的房屋,要知道,隆冬已经来临,谁家也不愿在零下40度的气温中失去自己家的房子。

但是卓娅还是抓住了空隙,烧毁了三处民居,当她之后还想如法炮制再次投燃烧瓶时,这所房子的房主,正巧就是村长,他从后头摁到了卓娅,报告给了附近驻守的德军。之前被卓娅烧毁房子的两名妇女冲着卓娅吐唾沫、辱骂、泼脏水,甚至在第二天卓娅被德国人执行绞刑前还上去用棍子敲打卓娅的腿部,边敲打边骂:“我叫你烧我家房子!德国人都不干这种事儿!”后来这两位妇女当然没有得到好下场,苏军反攻入这个村子,抓到了她们,军事法庭判决她俩和村长死刑,执行了枪决。

卓娅从被捕到第二天上午执行绞刑期间,遭到过德国人的皮带抽打,挨过冻,但没有打出血,也没有遭到强行侵犯,惩罚完毕后给了卓娅喝了4杯水,给了她枕头和被子,让她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上午,在众多村民的围观下,德国人在审判后对她处以绞刑,卓娅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

在临刑前,卓娅向周围的人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必胜言论:“同志们,胜利属于我们。德军士兵们,赶快投降吧,还为时不晚!苏联不可战胜!”

卓娅的尸体一直挂在冰天雪地中的绞刑架上,一个月后,苏军反攻顺利,德军准备后退,半夜一个喝醉酒的德军前来泄愤,割去了卓娅的一侧胸部,次日,德国人让村民们把她的尸体埋在了白桦林中。

苏联后来把卓娅的事迹经过修饰后,广泛流传,后来苏军全线反击时,经常喊的口号就是:“为卓娅报仇!”卓娅的精神不光激励了苏军的复仇意志,赶走了德国侵略者,也更是感动了我们当初的整整一代人。


历来现实


卓娅的事实很重要吗?既使是假的又如何?国家不遗余力的宣扬卓娅就是为了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以~提高国民的素质。那些所谓还事实真相的人,表面上是学术上的争论,实则是为了动摇人们好不容易形成价值观,意欲动摆社会的根基。

卓娅这事时间已久,经历过此事的人基本死光了。只要稍一造谣便会造成因为无法取证的困难。此时,否定卓娅的人跳出来,其用心之险恶已跃然纸上。也许卓娅的事迹为捏造,但请不要忘了在卓娅事迹的鼓舞下,苏联涌现出的一大批真正的英雄。

人没有十全十美,再完美的英雄也总有阴暗不为人知的一面。但为什么宣传这些完美,甚至有捏造的内容在里面,但总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这种精神。一旦形成价值观,战场上你可以因为怕死而投降,但至少会因为你的懦弱而羞愧。你的战友们会以你为鉴,更加奋勇的去杀敌,而不是学你去投降。

所以卓娅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的传承。我们需要的是这种精神,千万不要因为有人否定卓娅而否定这种爱国主义。假使国家危险,至少我还因为这种精神的鼓舞而敢于反抗。

最后说一句,很多英雄行为在普通人的眼中就是傻子才干得出的事,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傻子。你做不到可以,但不要去诋毁他们。


风生缘起1


一个民族的英雄被抹黑,无非出现了两种可能,民族价值观出现大的转向,另一种可能则是别有用心者故意颠倒是非,试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前苏联女英雄卓娅被抹黑这事,其实也无外乎这两点!(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一个民族的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尤其是在遭遇外地入侵时涌现出来的英雄,更值得人铭记、怀念,因为她代表着一个民族在遭遇困难,尤其是外敌入侵时的生存力。

比如说前苏联女英雄卓娅身上透露出的民族品质,其实很难能可贵,她代表着苏联抵御外敌时的态度和行动代表着捍卫民族独立的雄心,因此,斯大林时代,也就是卓娅牺牲的1942年,被追认为“苏联英雄”是无可厚非的。

在民族独立主流观念的主导下,谁都很难脱离自己的民族而游刃有余于世界之林,民族是基础,民族主义是法则,在“汉奸”大行其道,近乎骂街的被人憎恶现实下,其实体现的就是以本民族为本位的思想意识。


至于说斗转星移,英雄被抹黑,前苏联女英雄卓娅并不是个例,这种事情也不是就发生在苏联英雄身上,哪个国家那个民族都有这样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确实存在民族概念模糊的情况,满清在明朝以后,民国以前,是个很泾渭分明的民族,但放到现在,何为外人?只有少数民族、少数人的概念,“他者”侵略的一面,早已被中华文化圈同化湮没。

但这并不是说随意抹黑类似卓娅的民族英雄就值得同情,可以被接受,可以被原谅。前些时日的暴走漫画王尼玛被封禁事件,即是某平台的义务,更是社会的呼声。

英雄是用来被尊敬的,编排段子丧尸底线的无聊吸睛,只会适得其反,卓娅被抹黑现在不会停止,未来肯定还会有,只是每个人心目中要有杆秤,忽悠终究是忽悠,忽悠不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风气。


历史三日谈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联解体20多年来,昔日苏联和当今俄罗斯政治家和学者一直在检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世界大国的分崩离析。他们认为,除了苏联自身存在的诸多内部问题,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苏宣传、包括对苏联历史的否定,是导致苏联民众对苏维埃制度产生怀疑、瓦解苏维埃制度赖以生存的意识形态基础、最终彻底摧毁苏维埃国家起了巨大作用。

21世纪初解密的美国国务院和中情局档案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就针对苏联展示大规模宣传战,通过各种方式——既有“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等广播电台从外部侵蚀,也有利用苏联记者、作家、外交官、普通士兵、平民百姓,指使他们从内部宣传“西方价值观”、诋毁苏维埃制度、从内部瓦解苏联。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谓的“公知们”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抹黑卓娅也是制造“苏联历史黑洞”行动的一部分。

1. 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卓娅和舒拉》中的姐姐)曾是苏联家喻户晓的女英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初期,为保卫祖国主动申请加入游击队,深入敌占区打击侵略者。在一次行动中因叛徒出卖被捕。

虽然遭受严刑拷打,她并没有出卖战友,最后被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22步兵团所属部队残忍杀害并惨遭割乳。1942年2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签署命令,追授她为“苏联英雄”。

然后,在苏联解体前夕,却突然出现公开抹黑卓娅的言论,称卓娅“精神有问题”,她的英雄事迹是出于宣传目的“虚构的”。

2. 1991年9月26日,也就是“八一九事件”一个多月后,苏联《论据与事实》周刊发表了哈萨克斯坦作家亚历山大·若夫季斯名为《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之死调查》的文章。文章引述当时已故作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安诺夫的谈话写道:

尼古拉·安诺夫打算写一本关于卓娅的中篇或者长篇小说,因此前往卓娅牺牲的佩特里谢沃村实地采访,并在欢迎晚会结束后提议村民们说说卓娅的故事。结果大厅里一下子就变得“死一般寂静”。无论他怎么说,大家都沉默不语。直到一个当地官员发话,才有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起身回忆起来。

此后,尼古拉·安诺夫又到村民家中走访,村民们照例热情接待,但只要一提卓娅就闭口不谈,并且脸上露出惶恐神色。直到他发誓保密,才有一位女教师犹豫不定地向他讲述 “真相”称:

“德国人在进攻莫斯科途中占领了佩特里谢沃,并在任命了与占领军保持联络的村长之后离开。有天晚上,一处居民住房被大火烧光。村民们认定有人纵火,于是安排了巡逻队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两天后,一个陌生姑娘被逮了个正着,她当时正想用煤油抹布烧毁另一处住房。”

佩特里谢沃卓娅像


当时正值严冬,一家人没了住处,只得到邻居家借住。这件事令村民们气愤异常,巡逻队因此残忍地打了那个姑娘……第二天清早,村长把她交给了德国人并且汇报了发生的一切。当天,那个姑娘就被德国秘密警察给绞死了。”

那位女教师最后告诉尼古拉·安诺夫:“佩特里谢沃当时根本没有德军,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官方所说的被女游击队员烧毁的德军马厩。”

最后,亚历山大·若夫季斯在文章中写道:“红军来了之后,很多村民被捕并失踪。从那开始,对被清洗的担心就在全村蔓延开来。”

3. 亚历山大·若夫季斯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人附和,《论据与事实》周刊随后还发表了“某些医生”的来信,证明卓娅1938-1939年疑似“得了精神分裂症”,还因此在莫斯科“卡先科”医院住院治疗。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这个所谓的“事实”还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

不过,历史最终还卓娅以清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政府确认了她的英勇行为;今年9月13日卓娅诞辰95周年之际,俄罗斯官方媒体《今日俄罗斯》发表题为“不朽的壮举: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诞辰95周年”的纪念文章,高度评价这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首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女性,称赞她心系祖国安危,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后毅然加入到抗击德寇的队伍中。


卓娅被拷打的地方

“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保卫了祖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示,为战胜敌人做了她能做的一切。那些抹黑她的事迹、破坏她的形象的人,实际上是要诋毁每一个英雄,是要摧毁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援引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博物馆馆长奥莉佳·波利亚科娃的话说。

4. 俄罗斯军史学家尤里·克努托夫指出,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虽然当时非常年轻,但她的英雄行为 “完全出于自觉、经过深思熟虑”,“她牺牲前发表的讲话广泛流传,深深鼓舞和激励了苏联人民,无论是在前方还是后方;所有人都渴望为卓娅报仇,其中包括她的弟弟亚历山大(即“舒拉”),他先是上了坦克兵学校,随后奔赴战场杀敌立功,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和姐姐一样,他也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卓娅与舒拉

值得一提的是,在听到卓娅遇害的消息后,斯大林立即向全军下达命令:“遇到德军第197步兵师官兵就地枪决,一律不接受投降!”

事实上,从苏联解体前夕至今,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与俄罗斯反目成仇的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否定苏联历史、抹黑英雄的事件早已并非个例。

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苏军纪念物被毁,昔日的游击队员、抗敌英雄甚至被指控犯下“反人类罪”而面临牢狱之灾;纳粹德军则被美化成为“解放者”;在俄罗斯,除了卓娅,“28名潘菲洛夫勇士”的英雄事迹也受到怀疑……


Andrei青山碧水共云天


女英雄卓娅的生平

为国而战

卓娅·阿纳托利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1923年9月13日-1941年11月29日),出生于一个东正教教会家庭。1938年参加了苏联共青团;1941年10月,她作为一名还在读书的高中生,主动申请参加游击队,被分配到西线战斗;1941年11月27日,卓娅被派去德国骑兵团驻扎的莫斯科州鲁扎区,佩特里谢沃村执行任务。


英勇牺牲

在村子里,卓娅试图放火烧毁德军马厩。但当卓娅打算放火烧另一座房屋的时候,德国人抓住了她,并把她带到了总部。一个德军指挥员用俄语亲自审讯卓娅,卓娅自称塔尼娅,并拒绝回答问题,结果她被四个德军士兵用皮带抽打,但她仍然拒绝回答。

之后,她被带到一个小木屋,不久有哨兵命令她走出房子到雪地走,她光着脚,只穿着单衣。这名哨兵看守卓娅从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每隔一小时,他都要将她带到外边走15到20分钟。直到下一个替班的哨兵才让她休息。

次日大约上午10时,他们给卓娅胸前挂上写有“纵火犯”字样的木板,带到广场上的绞刑架旁。在刑场四周有十名骑兵,一百多名德国士兵和一些军官,还有一些村民。在那里卓娅被绞死,年仅19岁。

卓娅的尸体在绞刑架上吊了一个月,在圣诞节期间,一个醉酒的德国士兵用刀割去了她的左乳房。为了隐瞒罪行,德军指挥员决定将卓娅埋葬。


荣誉

1942年1月,佩特里谢沃村被苏联军队解放。卓娅被追授为苏联英雄,后被安葬在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1942年1月27日,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故事被记者彼得·李多夫发表于《真理报》。李多夫曾前往佩特里谢沃村详细了解关于卓娅的故事。同年二月,她被追授为苏联英雄,她也是首位获得这一称号的苏联女性。

图一:在当时,卓娅的事迹激发了人民抗击侵略的极大热情


卓娅的英雄事迹被抹黑的经过

1991年9月,一篇署名为亚历山大·佐夫提斯(Aleksandr Zhovtis)的文章刊登在俄罗斯周刊杂志《论据和事实》上。文章称当时在佩特里谢沃村并没有德国军队,是卓娅破坏了当地农民的财产,并引起了当地人不满。佐夫提斯并指责斯大林的焦土政策使年轻妇女“不必要”的死亡。

随即该文章引发了一系列争论,有一位莫斯科读者来信称他在1958年听一名佩特里谢沃村村民谈到在鉴别卓娅身份时的程序极其草率。

一个历史学研究生伊莉娜·辛亚夫斯卡娅(Elena Sinyavskaya)发表论文称被处决的并非卓娅而是一个叫里拉·阿佐里娜的游击队员。

2001年, 柯贞亚克(Kozhemyaka)写了篇《卓娅又一次被处决》写到他发现互联网上的伊莉娜写的文章时十分震惊,该文声称卓娅“是狂热的斯大林主义者”,“给农民而不是德军带来了损失”,“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对此Elena在2006年的《爱国者》报上声称她除了几句被引用的话外和那篇文章毫无关系,

1999年,议会(Parlamentskaya)工人报出版了彼得·李多夫的笔记。显然,多年来李多夫精心收集了所有关于卓娅的资料。李多夫的笔记说她和克卢布科夫(Klubkov)都是在村子外围睡觉时被村民斯维利多夫(Semyon Sviridov)叫来的德军抓获的,还包括对一名苏联军队俘虏的德国士官的采访。在采访中,德国人承认焚烧房屋对德国士兵的士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2004年,马利乌斯(Marius Broekmeyer)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卓娅在德军得到当地农民的马匹供应之前烧毁马厩杀死马匹,这引起了当地农民的愤怒和告发。


被抹黑的原因

去世50年后,卓娅为什么受到这样反差巨大的诋毁?

1991年里发生了什么?

1991年,是苏联这个名字在联合国存在的最后一年。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以取代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由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告苏联正式解体。


可以想见,在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思变的局势下,卫国战争和人民英雄,成了受攻击的靶子。少数人以贬损卫国战争为时尚,以丑化和侮辱英雄为乐事。

实际上的抹黑还不止于此,还有人中伤卓娅有精神病(实际是曾经患过脑膜炎,后痊愈); 说卓娅纵火烧毁的是民居(实际是德军征用的当地民房)。

……


再回顾1941年,当时又发生了什么?

卓娅牺牲的时间,正值莫斯科战役的英勇防御阶段,当时同时进行的战役有:

加里宁防御战役(1941年10月10日-12月4日),苏联加里宁方面军(10月17日起由西方面军北部集群组建)vs德国第9集团军、第16集团军

图拉防御战役(1941年10月24日-12月5日),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11月10日起并入西方面军)第50集团军、第49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第3集团军、大本营预备队骑兵第2军vs德国坦克第2集群、第2集团军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1941年11月15日-12月5日),苏联西方面军右翼,加里宁方面军第31集团军vs德国坦克第3集群、坦克第4集群


图二:莫斯科保卫战时的东线战场(可以看到苏联方面节节后退,打得异常艰苦)

卓娅当时所参加的游击队,其中也有同为莫斯科201中学的高中同学,他们被分配到西线,并在1941年10月参加了战斗,数千青年,只有一半幸存。

牺牲,为了自己的祖国。

而爱国,从来都不是罪过!


结语

谣言止于智者,请让英灵安息。




万里长空夜未央


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前苏联共青团员,她参加了游击队行侦查任务并在1941年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八十六公里的彼得里谢沃村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她受尽折磨却未曾吐露半点游击队的秘密,后被德军绞杀,牺牲时年仅十八岁。1942年她被追授苏联英雄的称号,并受到民众的爱戴与怀念。卓娅的亲弟弟舒拉在姐姐牺牲后坚决前往前线抗击敌人,后来为国捐躯。姐弟俩最后安葬在新圣女公墓。
50年代以后,姐弟俩的母亲写下了《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激励人们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前苏联甚至拍了电影《丹娘》,就是以卓娅为原型。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内部谣言四起。一家名叫《论据事实》的刊物对卓娅进行诽谤中伤和抹黑,称卓娅烧的并不是德军马厩而是老百姓的民房。她是纵火犯,最后被百姓扭送至德军惩处。甚至有人质疑卓娅存在的真实性。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将英雄形象推倒后,苏联就不可思议的解体了。
而在苏联解体前,贬损卫国战争成为时髦。那么卫国战争期间出现的英雄自然就是打击对象。
丑化英烈和英雄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一切的发生都与时事政治相关。就像从前只字不提或甚少提及国民党官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伟大贡献一样。
天下变了,高高的塑像必然要倒塌。
卓娅和舒拉姐弟被恶意中伤成精神病人和爱打架斗殴的坏孩子。但经过后来很多亲历者证实卓娅曾患过脑膜炎,但后来痊愈,而且没有任何精神疾患。而舒拉则是因为学校有人侮辱单亲家庭出身的姐弟俩是杂种才动手还击,并非谣言中的寻衅滋事。
至于卓娅所烧的房子确实是民居,但里面都是德国官兵。所以卓娅所谓的确为对抗侵略者,根本没有纵火民房被扭送的事情。
卓娅牺牲后,她的遗体被吊在绞架上震慑村民,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卓娅牺牲前后的照片是苏联人在死掉的德军士兵口袋里找到的。她的一只乳房被割掉,眼睛也没了。照片公布时正是卫国战争最艰难时期,卓娅事件的引起的轰动效应震撼全国。从军事角度上,卓雅个人的贡献确实影响不了战争;但她却像圣女贞德一样,拉起了人民抗击侵略的精神大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而战。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前苏联官方宣传的英雄形象也逐渐侗塌。虚构者如保尔柯察金,真实人物如卓娅,都未能逃脱厄运。

在欧美传媒的造谣诬蔑下,前苏联被妖魔化,前苏联民族英雄卓娅完全被颠倒黑白的抹黑。欧美媒体诬蔑卓娅是精神病患者,造谣说她对普通百姓烧杀掳掠,并因为焚烧百姓的房屋而被村民处死,并出示所谓卓娅被村民处死的照片以图证明。

但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卓娅率领苏联游击队抵抗德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是没法否认的,而他们伪造的信息中称德国任命的村长斥责卓娅云云也早就漏了马脚了,德国任命的,那不就是“苏奸”吗?二狗子而已。甚至他们出示的所谓照片也被鉴定为假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本人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上所谓的“公知”造谣诬蔑烈士刘胡兰的事情,他们运用的手段、颠倒黑白的方式、混淆视听的目的,无不惊人的相似。诬蔑烈士刘胡兰的不法分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制裁,相信造谣诬蔑卓娅的小团体一定会报应不爽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一代人的偶像、前苏联民族英雄卓娅的英雄事迹不容抹黑!


林屋公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事情发生的社会背景:在前苏联解体前后,有人试图全盘否定整个苏联历史,特别是一批前苏联的公认精英,他们更是成为抹黑女英雄的先锋军,他们认为卓娅是有精神病,并且当时卓娅焚烧的并不是敌人的马厩,而是村民的房屋,是被村民抓获,德军是正义的审判者,总之,他们就是要表达一句话“卓娅并不是英雄,一切都是伪造”。一时间,谣言四起,舆论导向一面倒,甚至很多前苏联的年轻人相信卓娅是被伪造的。这些所谓的公认精英,真是够可耻的。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怪,因为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女英雄的事迹慢慢淡忘了。而且年轻人又容易被鼓动。所以都相信谣言就是真的,以致于偏激分子更是把女英雄的雕像砸烂,甚至说一些侮辱诽谤的语言!导致人人恐慌社会动乱!

其实呢,事情恶化成那样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切都是西方的阴谋,并且成为压垮前苏联的稻草之一。在当时的背景下,前苏联面临着解体的危险,人人都响应民主,不再接受单一领导的控制,而且在前苏联境内外国的包括美国之音、自由电台、德国之声等外国电台、电视台所覆盖。西方的恶意宣传全面地影响了前苏联的社会和历史,它们丑化,甚至歪曲前苏联的历史,卓娅这样的英雄被抹黑不过也是其中事业之一,只不过这个谣言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一时间,人们的思想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谣就是这样,三人成虎,说的多了,也就像真的一样了。其实抹黑女英雄我想现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要流泪的。

总结:女英雄卓娅其实是被一些破坏分子造谣抹黑的,真正的苏联人应该记住他们的英雄,因为没有这些英雄,苏联可能还在德军的铁蹄下挣扎。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前苏联必胜的信心力量的支撑。希望我们引以为戒,爱英雄,护英雄。让英雄接受我们的永远纪念!







经典影视大回放


卓娅(1923-1941年),出生于顿河平原的坦波夫州,是苏联的游击队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女英雄,1941年被纳粹德军绞死时只有18岁,后被授苏联英雄。

图为卓娅。

但是从80年代以后陆续有一些出版物发表对卓娅英雄行为持有异议的文章,甚至诋毁这位曾经的卫国英雄。比如说:卓娅算英雄吗?她没打死一个德国兵,没烧死一匹德军战马;在彼特里谢沃村子里压根没住德军,卓娅点燃的是村民的房子,导致大冬天村民露宿荒野;压根就没有卓娅这个人,新圣母公墓里埋葬的是无名女尸;卓娅是冒名顶替一个叫薇拉的人等等。

图为在绞刑架下的卓娅。

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气竭尽挖古与嘲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冷战大环境下,欧美从各个途径、各种方法来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篡改历史、抹黑英雄是这些人惯用的手段。

有本书叫《二十世纪历史新编》由美国人索罗斯出钱,以色列人科列杰尔编撰的。关于二战的记载,主要战争在非洲和大西洋,二战转折点是中途岛海战,另外苏德战争只有4页,直接否定了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

图为母果柳博芙在克里姆林宫,从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里手领来的英雄证书。

有很大一批著名的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英雄挨个被诋毁,包括用胸膛挡住敌人枪口的马特洛索夫、“无脚飞将军”梅列席耶夫、以奥列克为首的青年近卫军等等,然后卓娅也被诋毁,这些人诋毁苏联英雄目的在于否定战时的最高统帅:斯大林。

在莫斯科胜利纪念馆里,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军将领和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军将领陈列在一个橱窗里,耐人寻味。

所以在卓娅被黑后,1991年《真理报》门口聚集了一批卫国战争的老战士,他们全部来自9903部队,也就是卓娅牺牲时的部队。老战士人情绪都很激动,他们要在卓娅就义50周年到来之际,为卓娅作证洗清白,之后他们又去了《消息报》、《劳动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