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春天,孕育新的希望 ——張掖市部分農業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連日來,張掖市各復工復產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安全有序進行生產作業,奏響了春日裡的“復工曲”。2月25日,記者深入甘肅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愛福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丹縣正明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等農業企業瞭解到,已復工復產企業正開足馬力,努力把失去的一個月損失“奪回來”,確保完成今年的目標和計劃。

春天,孕育新的希望 ——張掖市部分農業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春日晴明,陽光灑在大地上,甘肅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工廠化馬鈴薯組培中心內生機勃勃,3萬瓶馬鈴薯脫毒苗茁壯成長。“每瓶裡面30株苗,20天擴繁一次,擴繁後將新枝丫剪下來栽入另外的瓶子,一瓶變為三瓶,總共擴繁四次,大概到4月上旬擴繁結束,移植栽入網棚,生長90天后,長出2克至30克的馬鈴薯原原種,即微型薯。”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馬宏國向記者介紹他的“寶貝”。

位於張掖國際物流園區的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馬鈴薯良種擴繁、種植、收購為一體的企業,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種子繁殖、管理、檢測能力。“我們從上海引進了無菌盒和自動灌裝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極大減少人工和流程,降低成本。並且無菌盒壁薄、採光好,苗長得健壯。”馬宏國表示,受疫情影響,人工成為企業復工後的“稀缺資源”,提高產業自動化水平,也是企業應對突發疫情的有效舉措。

“公司與山丹、民樂、永昌等地馬鈴薯種植企業有長期合作關係,按照目前加班加點‘搶’來的生產進度,能夠滿足今年市場需求。”馬宏國告訴記者,為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壯大,公司還與上好佳、愛味客、百事、達利園等馬鈴薯加工企業簽訂常年合作加工型品種種薯生產和商品回收協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建成了原種—良種—商品薯—收購—儲藏—銷售為一體的馬鈴薯產銷體系。“今年預計生產馬鈴薯脫毒苗500萬株、原原種800萬粒、原種3000噸,目前已生產出馬鈴薯脫毒苗200萬株。”

春天,孕育新的希望 ——張掖市部分農業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愛福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甘肅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為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該公司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科學有序組織本地員工先回崗位復工復產。公司打包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個個香菇棒從機器中“吐”出來,伴隨著傳送帶緩緩前移,工人們忙著將傳送帶上的香菇棒裝上架子。

“今年本來計劃生產香菇600萬棒,年處理菌渣3萬多噸,生產有機肥料2萬多噸,新增就業200多個,現在計劃跟不上變化,但我們有信心迎頭趕上,因為中央和省市都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暖企’支持政策,相信難題會迎刃而解。”原本一籌莫展的愛福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濤,看到2月12日出臺的《張掖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終於鬆了口氣。“18條政策‘集成包’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我們對應找到了解決流動資金、原材料供應、疫情防控物資等問題的辦法,已向相關部門申報,估計很快就能享受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張濤信心滿滿地說。

近年來,該公司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菇農”運營模式,實現了統一供應菌棒、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示範菇棚、統一產品回收、統一加工銷售的生產經營體系,其中愛福食品食用菌、果蔬脆片深加工生產線和菌渣綜合利用有機肥生產線已形成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目前,公司擁有2個香菇示範基地、1個研發中心、1個技術培訓中心、2個重點實驗室和6家全資子公司,在職職工達130人。公司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28個基地發展香菇產業,覆蓋山丹、民樂、甘州、酒泉、臨夏州東鄉縣、平涼市靜寧縣等地區,234戶精準扶貧戶以香菇產業為引領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春天,孕育新的希望 ——張掖市部分農業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春播在即,山丹縣正明種植有限責任公司馬鈴薯倉儲物流交易市場內人頭攢動,40多名工人忙著分揀種薯。“受疫情影響,人工明顯減少,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人少了可以提前幹,延長分揀時間,總之確保不誤種薯農時。”正明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種薯主管梁永全告訴記者,今年春季,公司有7000噸種薯需要分揀,分揀、裝袋後將精選的優質馬鈴薯原種運送到恆溫庫,等待裝車運往山丹和周邊縣區的合作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還有一部分銷往新疆、山東、內蒙古、陝西等地。

“我們公司一年四季在全國各地巡迴種植馬鈴薯,在廣東湛江有1380畝馬鈴薯基地、甘肅永昌有22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自與達利、百事(中國公司)、上好佳(中國)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來,公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今年計劃在山丹修建蔬菜及花卉大棚和現代化恆溫庫,以一流的農業生產設備、先進的種植技術,帶動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梁永全表示。

疫情防控不放鬆,農業生產早行動,夏糧豐收有保證。我市在嚴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和種植戶排憂解難,想方設法解決企業用工等難題,加快推進農業企業復產、項目復工,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至目前,全市涉農龍頭企業217家已復工復產204家,開工率達94%;未開工13家,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開工企業3家,缺資金1家、缺原料1家、產品無銷路2家,未到生產季節的6家。(記者 陳 海 趙 琳)



審核:萬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