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家將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驍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歷史提問高手


七郎八虎,楊門女將,名震天下的楊家將及其故事大部分是虛構的,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原型,雖曾有過短暫的輝煌,但很快便銷聲匿跡,到北宋滅亡時,已經不知所蹤。



初代楊家將——楊業

演義小說中的金刀楊令公楊業,歷史上真有其人。他原本效力於五代十國中的北漢,一向以驍勇善戰著稱,跟北宋是對頭,有過多次交鋒。宋太宗時,北宋攻滅北漢,楊業在北漢亡國之君的勸告下,不得已歸降北宋。

宋太宗趙光義很欣賞楊業的忠勇,任用楊業領兵鎮守雁門關一帶,協助宋初名將潘美負責對山西方向遼軍的防禦。雁門關一戰,楊業率軍出其不意,打的遼軍潰不成軍,損失慘重,此後遼軍遙見楊業旗幟便遠遠避開,楊業因此一戰成名,得名“楊無敵”。

後來,楊業在雍熙北伐中,因執行宋太宗轉移百姓的命令陷入敵人重圍,而主帥潘美、監軍王侁違背約定,拒不發兵,見死不救,導致楊業被遼軍俘虜,最終絕食而死,為國捐軀。


二代楊家將——楊延昭

歷史上的楊業有七個兒子,演義中也有七個。不過,楊業的七個兒子並非像演義所說個個能征善戰,只有長子楊延昭成名,次子與楊業一同戰死,其他幾個兒子籍籍無名。

楊延昭是真正繼承楊家將衣缽的,他像楊業一樣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忠心耿耿。楊延昭先後在山西、河北一帶鎮守,長期與遼軍作戰,讓遼軍吃了不少苦頭。

遼人將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星視為自己的剋星,於是把楊延昭稱為“六郎”,後世誤會楊延昭排行第六,故而稱之為“楊六郎”,實際上楊延昭是楊業長子。


三代楊家將——楊文廣

演義小說中把楊宗保說成是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的父親。實際上,楊文廣才是楊延昭的兒子,他繼承父兄事業,為國守邊。

不過楊文廣活躍在宋仁宗時期,這一時期宋遼和平無戰事,楊文廣的主要成就一是鎮守西部邊陲,與黨項(西夏)作戰;二是追隨狄青參加討伐儂智高叛亂。

可以說,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三代為將,但每代只有一人,並非聲名顯赫的武將群體,且實際戰功和影響力遠不如演義小說。


三代以後,楊家再也未出將領,逐漸銷聲匿跡,到北宋末年早已不知所蹤。《水滸傳》中的“因家貧賣祖傳寶刀”的青面獸楊志,自稱楊家將後人雖是虛構,卻也顯示了楊家將的沒落命運,更別談挺身救國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楊家將在演義裡被譽為北宋的定海神針,楊家將一門英烈,無論男女。那歷史上真實情況如何呢?為何北宋滅亡時,楊家將沒有挺身而出呢?

其實,據《宋史》記載,楊家將有三位人物載入史冊。

01 楊繼業(~986)

楊繼業本為北漢的名將,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

後來歸降北宋,被授予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因為楊繼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為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為潘美節制。後來楊繼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遼國只要望見楊業的旌旗,掉頭而走。楊繼業的名聲引起了其他守邊將領的妒忌。

雍熙三年,北宋派出三路大軍征討遼國,其中潘美為西路軍主將,楊繼業為副將。楊繼業一路奪取了遼國的寰、朔、雲、應四州,但主力軍中路失利。宋太宗下旨宋軍班師回朝,並遷移四州民眾到內地。

遼國十餘萬大軍反擊,攻破寰州。楊繼業只是奉命遷移民眾,但是潘美部下想要與遼國正面交鋒,且得到潘美的認同。楊繼業只能冒險出擊,但和主將潘美約定在陳家谷接應。但是當楊繼業轉戰到陳家谷,卻發現無人接應,悲憤填膺,戰到力盡,被俘不屈,絕食而死,其子楊延玉戰死。

02 楊延昭(958-1014)

楊延昭自幼跟隨父親出征,雍熙三年北伐,楊繼業率軍攻應、朔等州,時年二十九歲的延昭為先鋒並攻下朔州。

楊繼業死後,子承父業,在景州、保州等地抵禦遼軍侵擾。在與遼兵作戰中,楊延昭威震邊庭,宋真宗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楊延昭處於北宋對遼國戰略防禦時期,為保衛宋邊境奮戰,深受百姓愛戴,延續了楊家將的威名。

03 楊文廣(999-1074)

楊文廣處於防禦西夏時期,也曾經大敗西夏騎兵。得到皇帝嘉獎,並任命為知涇州鎮戎軍、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侯。

雖然楊文廣繼承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傳統,沒有忘記收復幽燕、平定北方。但是宋朝崇文偃武,諱言用兵,其抱負終難實現。

結語:

楊家將正好見證了北宋對外政策的變遷。

戰略反擊階段 :楊繼業因戰功卓著而遭人嫉妒,最後被人陷害而死;

戰略防禦階段:楊延昭和其子楊文廣負責鎮守邊關,雖有平定北方之心,奈何與國策相悖;

北宋衰亡階段:歷史上對楊家將的記載到楊文廣就戛然而止,此時楊家將已經無人在冊

因此,即便是最出色的武將世家,遇上崇文偃武的北宋,也無法發揮其作用。北宋於1127年滅亡,此時沒有楊家將出來衛國,恰恰證明了武將在北宋時期的尷尬處境,不得不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資料:《宋史》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

讀春秋思無忌


楊家將只是文學作品誇大了,真實的楊家將著名的只有令公楊繼業、兒子楊延昭(楊六郎)、孫楊文廣。並沒有七郎八虎,更沒有十二寡婦徵西,這些都是文學作品的人物。

楊延昭還是很厲害的,在宋真宗親征遼國時,擔任敵後騷擾、牽制任務,讓遼國吃了不少苦頭。

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國軍隊撤離宋朝國境。楊延昭建議趁勢掩殺過去,滅了遼國,當時朝廷沒有同意。但是楊延昭還是帶領本部兵馬對遼軍進行了追擊,繳獲不少遼軍劫掠的物資。

當然楊延昭的這個建議現在看也是不可行的,初期會取得一定戰國,但隨著戰線移到遼國境內,遼軍的軍事力量還很強大,很可能圍殲侵入的宋軍。

自楊延昭以後,楊家基本就沒什麼能打的了,靠著祖宗的戰功,國家給了很高的待遇。

岳家軍裡出現的楊再興傳說是楊家將的後人,實際是不對的,楊再興是岳飛收降的一名南方將領,與楊家將沒有關係。

金兵入侵是在澶淵之盟大概90多年以後,楊延昭早就不在了,所以楊家將沒有起到作用。

實際上,宋朝的管理策略壓制武將,即使楊家將有後人估計也不會有好的戰績。

當時,所有的軍事方案都由朝廷樞密院制定,部隊只能按計劃執行。軍事將領和軍隊是脫節的,不可能讓一個將領長期帶領一隻軍隊,通常將領是5年一換,這就很難形成*家軍。

朝廷樞密院都是文官把持,甚至是太監把持。宋朝曾經派童貫出使金國,招來金國的恥笑:宋朝看來是沒人了,派個缺零件的擔當大事,離滅亡不遠了。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家軍都沒有用。


紫塞雜談


楊家將,在五代十國時期,後漢國開始出名。

有楊袞,楊業勇冠三軍。楊業歸順繼後周而興的北宋。

後來演變到七郎八虎。

楊六郎一直在河北雄霸二州一代,扼守宋遼邊境。

忠君愛國,勇武機智過人。保衛國防安寧。

後世子孫人事衰微。家境逐漸敗落。甚至於落草為寇。站在朝廷統治階級的對立面。例如:

楊志,《水滸傳》梁山好漢,排名第十七,外號青面獸,為人光明磊落,惜時運不濟被逼上梁山。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後在東京謀求復職不果,窮困賣刀,殺死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書的賞識,提拔為管軍提轄使,他護送生辰綱,結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應天暗星,位列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徵方臘時病逝于丹徒縣,追封忠武郎。

故而當完顏鐵騎突破黃河,佔領汴梁時,楊家將後人早就身處江湖。比如楊鐵心在臨安牛家村高唱滿江紅,恐有殺賊報國志向,無法作為統帥在前敵抗金了。


青山磊落


【北宋滅亡時,楊家後代不是不挺身而出,而是力不從心】楊家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們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忠將良臣。但是,楊家父子和女將戰鬥力這麼厲害,為什麼北宋還要滅亡呢?楊家將在北宋的最後關頭,為什麼沒站出來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呢?究其原因,十六個字:奸臣當道,皇帝無能,重文輕武,不思整軍。


岳飛一生都在盡心盡力效忠國家,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他敢於和外面的勢力對抗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還是皇帝無能,聽從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岳飛落得“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被殘忍害死的下場。


楊家將為北宋做的已經達到了極致,楊繼業率領兒子們血戰疆場,在金沙灘一戰中,楊繼業碰壁自盡,七個兒子四個戰死,兩個失蹤,只有六郎楊延昭僥倖活了下來,可謂滿門忠烈。




楊家將的鼎盛時期離北宋的滅亡還有很長時間。楊家的七個兒子,都是能文能武,他們每次上場殺敵,如天神下凡,,但到了北宋後期,整個朝廷都是重文輕武,導致楊家沒有倒在敵人的屠刀之下,二是敗在自己人手中。從此之後,楊家一蹶不振,靖康一戰,是北宋滅亡的關鍵,皇帝過於輕敵,導致金兵兵臨城下之時,全國都沒有一點防範意識。由於北宋長期重文輕武,導致北宋雖然有兵但無大將的局面。所以北宋 140萬大軍敵不過7萬人的金兵。京師被破後,皇帝和妃子被俘,北宋兵敗如山倒。




有這樣的皇帝,這樣臣子,楊家和他們的後代比岳飛不會好到哪裡去。楊文廣是楊家最後一個有能力的人,可他的後代個個都是酒囊飯袋,離開京城開封,都跑到一些小地方隱姓埋名度日去了。



所以,在這種奸臣當道、皇帝無能、重文輕武和不思整軍的情況下,北宋滅亡是必然的,但怨不得楊家,楊家也是力不從心。


雲煙有痕


楊家將是活躍在北宋初年的武將世家,在北宋滅亡時。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在一百多年的煙雨變換中,任何世家門閥也不可能保持百年不變。何況,北宋立國以重文壓武為國策,能准許一個武將世家繁榮一百多年嗎?這是和宋朝方針國策相違的,也是宋王朝大力防止的策略之一。


畫詩人生


這個問題可以從一下兩個方面考慮。

1、楊家將在宋初並沒那麼顯赫,楊業僅僅是個偏將軍而已,歷二代就銷聲匿跡了,文學作品的人物多是虛構的。

2、宋亡時諸事凋敝,不是哪一位將軍所能挽回局面的,事實上任何亂世都不缺名將,誰都沒有改變歷史發展趨勢,這也是老百姓說的“氣數”。


亮點觀察室


你問這個問題恰恰說明你根本就不瞭解當時的歷史。楊業是北漢降將,太宗朝降宋,太宗北伐遼國時戰死,同死的還有其子楊延玉。歷史上楊家並沒有演義裡那麼人丁興旺,楊延昭不是楊業第六子,楊六郎是遼人對楊延昭的稱呼,因為遼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第六顆主北方遼地,楊延昭英勇震懾遼國十餘年故遼人敬稱‘六郎’。宋朝國俗重文輕武,武將官階低,真宗朝澶淵之盟後宋遼進四十年沒有大規模戰事,鎮守宋朝北疆的楊延昭沒有戰功不得升遷也就沒有恩茵後人,至北宋末年,楊家後人多已是低級武官普通百姓,低級士卒市井小民拯救蒼生嗎?想多了。


逆風152015551


楊家其實只有楊延昭一個兒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8a400021c626e311fed\

水星絨


楊家將的第一代是楊繼業,最開始叫劉繼業,是北漢降將。是宋太宗時代的人,在一次戰役中被別人陷害而兵敗自殺。後來評書裡面說的天波楊府,杜撰成分居多,因此自然不會有大家想的天波楊府在宋朝滅亡前,力挽狂瀾於既倒,扶之大廈於將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