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巴比特現場直擊丨吳忌寒:未來十年區塊鏈技術發展的8條主線

今天上午,在2018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講到了未來十年的區塊鏈技術發展的8條主線。巴比特現場直擊,根據吳忌寒現場演講,內容有刪減。

大家好。2008年,中本聰發佈白皮書,區塊鏈誕生,到今年已經第十年了。我自己是2007年接觸區塊鏈,之後將所有積蓄都投入到裡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未來區塊鏈的十年的一些重要的技術課題。

巴比特现场直击丨吴忌寒: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发展的8条主线

第一條:隱私和安全問題。

首先,金融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大應用,隱私性和安全性是金融業務的第一大要點。在區塊鏈技術上面,隱私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個矛盾。那麼,最早是UTXO和賬戶模型,它在系統安全性上有明顯的優勢的,因為它所有的交易記錄,都是記錄在鏈上,貨幣有沒有被蒸發,或者說交易有沒有出現明顯的漏洞,那麼所有的人對區塊鏈的執行過程有很直觀的觀察。

所以呢,它是安全性更強,即便是你出了漏洞,那麼你能夠立即發現,系統可以迅速查出。

區塊鏈上的交易能被實時觀察到,隱私性不高。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有錢的消費者,你也不希望你走進任何一個工廠或者你消費的時候,商家都對你個人資產的情況把握得特別清楚,每個人都會希望屏蔽自己。關於隱私性需求,我們過去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未來我們怎樣利用區塊鏈去保護人的隱私和安全?未來的區塊鏈的十年,肯定會在這對矛盾中往前發展。

如果說隱私性和安全性是一個的曲線的話,有的區塊鏈肯定能將這個曲線外推到的最為遠的位置,超越其他區塊鏈的技術。我們也是非常期待有一些理論、框架的突破和解決這個矛盾。

第二條:技術中立性問題。

區塊鏈是無國界的金融網絡,但是,是有國界的參與者。有複雜的立法問題需要去解決。

比如說A國的一個金融產品的發行方,欺詐了另外一個國家的金融消費者,那麼另外一個國家要不要對其他國家的犯罪方追究責任? 如果本國的一個區塊鏈實施金融詐騙,欺詐了其他國家的金融消費者,這個如何解決?同時,資本跨國流動,它跟現在很多國家的制度相沖突,怎樣提到全球金融市場上來?

區塊鏈技術它本身的獨立性,我相信它是很難打破的。為什麼呢?因為區塊鏈它是自由的。一個受到監管的區塊鏈很難繼續保持獨立性。所以,我相信會有一個基於中立的區塊鏈的監管機制。

最值得參考的就是互聯網,在今天它也是中立的,它本身也是缺乏監管的,但是互聯網從業者他們本身受到的監管越來越強,互聯網的一些金融機構已經納入到嚴格的立法框架中。同樣,區塊鏈發展過程中也會有一個監管框架,金融秩序的構建過程。這也會是未來十年的發展路線之一。

第三條:區塊鏈的發展性能擴展問題。

區塊鏈用戶現在人數並不多,全網2000萬人,增長曲線非常快。跟互聯網過去的增長曲線相符合,我們其實可以預見,十年之內,整個區塊鏈,用戶人數可能會超過十億人。這個用戶規模的話,處理數據的性能壓力需要四個數量級的提升。包括側鏈和跨鏈、閃電網絡、壓縮交易的歷史技術和綜合採用硬件加速和平行化的軟件工程技術。

首先是側鏈技術與跨欄交互技術。這個技術在主鏈和側鏈之間能夠安全快速地互聯,同時還能夠去中心化,在理論上仍未很好地解決。這個解決方向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放棄去中心化的原則,用中心化來做主鏈和側鏈之間的互聯。另外一種是,理論上的突破,但是我個人對理論上的突破信心不是很大,如果將來能在這一塊得到應用的話,中心化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比較好的。

第二個是閃電網絡。它被提出來以後,理論上是可行的,工程上也是可行的,但它的整個用戶體驗是有問題的。閃電網絡將只會應用在machine和software上的特殊場景,它必須被包裝為用戶所不可感知的技術工具。凡是需要用戶直接操作閃電網絡的應用,它在整個經濟上是不可行的,因為用戶將來也不能去接受一些奇怪的系統異常現象。

第三個是對交易的歷史進行壓縮。交易它本身是不上鍊的,它只是把結果上鍊,它本身的交易壓縮可以去提升普適性,也能夠以小小的數據去記錄龐大的交易歷史的最終結果。但是,這種壓縮交易歷史的技術的是有安全隱患的,它的技能是極其困難的,如果編碼或者譯碼在某一天被發現重大漏洞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第四個是綜合採用硬件加速和平行化的軟件工程技術。這個在我看來是特別切實可行的。如果將來區塊鏈更改它一些技術層面的架構,它的將來網絡處理壓力增大,它的軟件網絡架構不需要做大幅度的更改,只需要讓運維線性增加硬件服務器即可,擴容就很容易實現。

這在我看來是最為切實可行的道路。如果將來區塊鏈軟件更改它的一些現有的幾個架構,隨著網絡處理壓力的增加,對於整個軟件架構不需要做大幅度的更改,只需要平行、線性增加一點服務器即可,整個擴容在理論上就實現的。我們不應該相信市面上普遍存在的謊言,很多是為了吸引用戶搞出來的噱頭。比如在聲稱在自己的PC機上、服務器上,可以實現每秒百萬級的TPS,這在專業人士聽起來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我們切實的工作方向,應該是在自己的軟件架構修改為可以在一個T級別或者數百GB級別的區塊上,它能夠在簡單平行增加服務器的情況下去處理交易,我覺得在軟件架構上的努力,是一個實現的重要目標。當然這個目標現在是沒有實現了絕大多數的區塊鏈項目,它們現在基本上都是為單臺服務器準備的,它們並沒有為長期的平行化、並行化去做好最底層的架構設計。

巴比特现场直击丨吴忌寒: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发展的8条主线

第四,擴展區塊鏈應用場景的專門技術。

區塊鏈如何跟現實世界進行交互呢?大概有兩個方向。 (一),需要現實世界的重要事件在區塊鏈上面得到忠實的記錄,比如有的企業發展食品溯源的區塊鏈。 (二),希望區塊鏈上的虛擬事件去驅動現實世界的物質產生變化。比如去中心化的Airbnb,去中心化的Airbnb就是你在區塊鏈上訂購了一個房間,當你走在房間的面前,鎖認得你,因為它從區塊鏈上租到了有關信息,你訂了房間的一晚,它會自動為你打開。這是區塊鏈上的虛擬事件,在驅動現實物質世界的變化。這個方向綜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區塊鏈技術如何落地的問題。

但所有的落地嘗試,以及這一波的項目,我認為幾乎絕大多數都會失敗,它們真正的機會窗口在未來可見的幾年中都不會到來。但我相信在未來十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會看到一些有趣的項目開始出現。因為這樣的一種特定的應用場景,所謂的落地技術,它都是涉及基礎設施。就好像在流媒體的這一類創業活動,在互聯網帶寬真正發展起來之前,不可能出來巨頭。在手機GPS應用出現之前,也不可能出現網約車或者貨拉拉這種激動人心的互聯網創業項目。

區塊鏈與現實世界的交互邏輯,現在依然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

這樣的基礎設施和相應的區塊鏈現實世界實現雙向互聯,肯定要受特定應用場景的驅動,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如果你與現實世界的互動,如果現實世界偏虛擬一些,可能會更加容易。比方說一個流媒體的版權市場,在現在看來是高度可行的。因為它是一種數字資產版權的購買,它能夠構建的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成本是比較低的。

第五,區塊鏈上的密碼學算法的安全性。

我們期待在第二個十年快要結束的時候,量子計算機開始區域成熟。在區塊鏈領域裡面,現在所應用的密碼學算法,再過一時間之後,可能在第二個十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會面臨升級的壓力。我想提醒的是,如果過早投入到抗量子密碼學算法的研究,並付諸實施,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它更早是一種用於營銷的噱頭,因為現在這種壓力並不大。而且你需要選定的量子抗洩密密碼學算法,最好也是通用的。巴比特现场直击丨吴忌寒: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发展的8条主线

第六,區塊鏈的身份問題。

中本聰最早設計的公私鑰系統,其實私鑰就是區塊鏈上的身份,它帶來的技術門檻很高,就是私鑰的情況非常普遍。如果我們把公私鑰的體系,轉化為抽象身份的問題,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區塊鏈如何綜合性的採用各種身份認證技術,來幫助大家使用區塊鏈,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一定是依靠,且緊緊依靠私鑰來確定區塊鏈使用者在區塊鏈上的身份呢?像BCH最近準備要去激活的OP-code(音),就為鏈外的權威相對中心化的身份認證打開了大門。它有可能和鏈上的私鑰本身,和最早最原始、最原始的公私鑰本身構建一個綜合的身份體系。這樣的身份體系,為未來用戶的大規模應用大開大門。不然凡是涉及到私鑰的保管,區塊鏈的應用無法像普羅大眾進行普及。不可能想象這個世界有10億人,懂得保管私鑰的技術。

第七,智能合約更強、降低開發難度。

智能合約是一種具有獨立的計算機程序,一段程序如果被部署在以太坊,這個程序的運轉行就具有超越程序創立者的獨立性。智能合約它能夠去解決交易各方對中央誠信度的擔心,它可以去扮演一個絕對公正無私的角色。雖然智能合約承載的希望很多,但是現在獨立性程序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
智能合約它如何變得更強大,一定未來十年我們所關注的重點方向。它就算計算機技術在早期發展,受到硬件性能和軟件編程開發環境的影響一樣,智能合約目前也是如此。中心化的程序開發環境,目前依然是具有壓倒性的程序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開發難度大、收益比較低,而且智能合約爆出漏洞的事件不斷髮生。未來開發環境會不斷趨於成熟,有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開發成本會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的降低,會刺激更多的應用誕生。

第八,人工智能加區塊鏈。

人工智能加區塊鏈,也是未來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人工智能的程序它的算法非常適合放在區塊鏈上面,成為一種獨立的存在。同時人工智能它最重要的驅動是數據,數據可以幫助人工智能算法得到很好的訓練。數據的各方需要保密,這種矛盾點有可能用區塊鏈來解決。同時強大的人工智能程序,它可能凌駕於系統的所有參與者之上。這也是將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人工智能本身是可以被部署在區塊鏈上面,人工智能不再被擁有或者屬於任何一個單一的系統參與者。它可以獲得一個更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如果有單一的企業掌握了特別多的數據,同時擁有了強大的人工智能,對於社會的公平性挑戰將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