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

街道与社区工作人员

全身心投入其中

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对那些原本生活需要救助的居民

街道时刻没有忘记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王爷爷,您开门取下中午饭,您腿脚不好别着急,慢慢走!”“孙阿姨,桶装水的师傅马上到三单元602,您还需要什么随时联系我!”“您好!这里是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想回访您之前反映的消毒用品短缺问题解决还满意吗?”疫情期间的每一天,中关村街道的工作人员们都会回复如上百条类似的信息。

疫情以来,出门购买生活用品、采办防疫物资等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普通来说都充满了不便,而对于低收入家庭、可能有药物需求的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更成为了大难题。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为配合疫情防控,中关村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困服所)的回访从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变成了线上电话回访。在回访低收入李女士家时,驻所社工了解到其身体不好需要常年服药,孩子还在上学,疫情期间家里没有防护口罩无法出门采购,同时由于重复加入社区微信群被管理员要求退出其中一个群,认为被区别对待。困服所员工对李女士及时进行了安抚,详细与她沟通社区微信管理的目的以及操作要求,同时针对她防疫物资不足、采购物品困难给出了建议与解决办法。在收到工作人员送来的物资时,李女士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送来消毒液还告诉我如何使用,之前微信群的事我也了解原委了,你们辛苦了,这是我朋友带来的桃酥你们尝尝!”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除了每天的电话回访,街道困服所还会为部分服务对象提供预约挂号、专业线上心理辅导等相关服务,截止到29日,共计回访了困难群众151户。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居住在燕郊的林大姐近日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关村街道科汇社区的暖心包裹。由于患有精神二级残疾,每月坐公交车前往中关村医院取药成为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自疫情扩散以来,为配合河北疫情防控需要,林大姐每月乘坐的公交车暂停运行,而联络的快递员无法进入医院,焦急的林大姐想到了之前加入的科汇社区残联群。

“没问题!您把之前的病例和处方单微信传给我一下”“药去拿了一趟了,但现在药不齐。等齐了,我就给你寄哈!”“显示已经签收了,快递收到了吗?”科汇社区工作人员在听闻林大姐的需求之后立刻行动,不到两日,药品就全部送达到了林大姐的家门口。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这样的事情在中关村街道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减少疫情风险,区残联暂停了各类密集性康复、残疾人证件办理等工作。为了保障残障人士的正常需求,街道残联与各社区相互配合,利用前期各社区成立的残联群,精准了解辖区内1000多位残障人士的生活需求,无论是线上推送康复视频,或是线下购买药品果蔬,都能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越是困难时期,我们更应该对身边的困难群体多一份推己及人的关怀。疫情凶猛残忍,我们不能也不忍看到更多关于“家属被隔离,脑瘫儿无人照料死亡”“武汉外地人露宿街头捡拾剩饭”的消息在我们身边发生。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不在于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更要看弱势群体有多大程度的尊严,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障。平时如此,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如此。防控任务艰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兼顾每一个群体,实属不易,但越是如此,越要关注最需关注的人;越是大众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越要关注那些无以为继的群体,为他们输送温暖和信心。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这些特殊人群由我们来守护

守望相助,共度时艰。在社区的各方值守力量中,也不乏残障人士坚守在社区门口帮助排查登记的身影。残疾人专职委员杜晓伟、陈军这样说:“在每日几个小时的出岗日程中,各个门前的志愿者笔直的站在那里,虽看不到脸上的表情,但那势不可挡的眼神中凝聚着国家团结的力量。每次回家摘下口罩的时候,脸上都会因为长时间勒紧而泛起道道红印。但当看到孩子在家安然无恙活蹦乱跳的神情时,当新闻感染数量逐渐递减时,我总是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我相信,众志成城在心中,同舟共济在行动。守护生命,共抗疫情!冬天终会过去,春天必将来临!”


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关照好困难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