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相比秦始皇,乾隆皇帝在這件事上做得更絕——焚書。

乾隆38年,好大喜功的愛新覺羅·弘曆下令設立四庫全書館,任命當時頗有盛名的學者紀昀擔任總編纂官,開啟了長達15年的“經史子集”修撰工作。

這是一套包羅萬象的文化系列叢書,總計存書3457部、79070卷,存目(官方認為不合格的書,僅僅保留書名)6766部、93556卷。書成以後,謄寫四部,分別藏於文淵閣(皇宮文華殿後)、文源閣(圓明園內)、文津閣(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文溯閣(遼寧瀋陽)。同時,又於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各藏一部,以供人抄閱學習。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從表面上看,這項工程由皇家主持並出資,精選當時的文化專家參與,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似乎是一項文化整理與挖掘的德政工程。而且很多傳習久遠的書籍由於傳抄和流傳過程中的變動,內容漸漸有了差異和錯誤,經過文化專家的校正,減少了錯訛,也是一種文化貢獻。

但實質上,這項所謂的皇家德政工程的背後,隱藏著秦王朝愛新覺羅家族意圖在文化上實現高壓統治的陰暗企圖。眾所周知,清朝是一個文字獄頻發,而且每次都規模浩大、手段殘忍的朝代。經歷順治、康熙、雍正的數次屠殺,到了乾隆年間,皇家仍然覺得文化禁錮的目的,於是就藉助編修《四庫全書》,開啟了一場規模更加宏大的毀書、禁書的工程。

從乾隆39年開始,清廷就四處張貼告示,曉諭天下,命令所有的百姓主動交出“違礙”書籍。這些上繳上來的“違禁”文化產品首先經過紀昀過目,然後交由皇帝親閱,隨後就立即記錄下書名,然後一把火焚燒掉。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據有關史料記載乾隆39年至47年的9年時間裡,共進行成規模的書籍銷燬活動24次,538種,13862部。什麼書會被投入焚書的火坑裡呢?第一,明末人著作的反清書籍,比如顧炎武、黃宗羲、史可法,甚至明朝一些有節操的大臣,例如左光斗、楊漣等,當然也包括謳歌這些人的作品。第二,記錄滿人入侵的時候屠城、燒殺淫掠惡行的書;第四,所有的古代書籍中有斥責金、元或者反金、抗元字眼的作品;第五,古書中稱北方少數民族為夷、狄、虜的。

就在這樣的嚴苛而無理的規則操縱下,大量承載著漢族文化的書籍被付之一炬,其中的很多書籍連書名也沒有被保留下來,也就是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存目”。而公開顯示的“存目”的數量,就遠遠超過了進入“四庫全書”也就是國家正版的數量。那些有幸逃過火災,被國家認可的文化產品,也被授意做了大幅度的修改,以最大限度符合“聖意”。

好在文化是一個根基深遠的東西,這些“斬草”行為並沒有完全的產出悠久浩瀚的漢文化的根脈,一些有識之士也拼死保存了極少量的書籍,使得我們後世的人可以一睹這些作品的本來面目。所以,從清朝嘉慶年間以後,一些宋元時期版本的書籍就開始越來越受重視。

《四庫全書》對文化摧殘絕不亞於焚書坑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