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上的八百諸候會孟津是什麼故事?

鳳凰3821


八百諸侯會孟津是一個古代故事,發生在商朝晚期,是周武王為了試探商王朝的軍事力量與自己軍事力量而進行的一次演習。當時,各路諸侯彙集孟津,展開了渡河,在中途被武王叫停,武王因此試探出了商王朝的實力和自己一方的軍事力量。

八百諸侯來自於當時商王朝的建制。商王朝時,設有四路大諸侯,分別是東伯侯姜恆楚、南伯候鄂崇禹、西伯候姬昌、北伯候崇侯虎;這四大諸侯各領轄二百鎮小諸侯,共計有八百諸侯屬商。

八百諸侯會孟津,指的就是上述八百諸侯。

所謂八百諸侯會孟津,只是個文學詞語,是突出和描寫情態。各路諸侯大都去了,但未必是八百諸侯一個不少地全部帶兵去了,只是文學描寫。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的。


隴之語


八百諸侯會孟津說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

周武王姬發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召集了八百諸侯前往朝歌城,要征討當時的無道昏君——商紂王帝辛。奇怪的是周武王聯合八百諸侯的兵力浩浩蕩蕩來到離朝歌城不遠的孟津,結果連戰鼓都沒有擊響,大隊人馬就紛紛退兵了。本是一觸即發的戰爭,變成一場演習,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八百諸侯齊聚首

周文王去世以後,周武王繼位。當時的商紂王殘暴無道,而周家則是以禮儀對待天下,因此深得民心,有很多諸侯國都願意與周武王結盟,武王也很快就召集了八百諸侯的兵力。這八百諸侯聽上去很多,其實並不算很強大,據說當時整個商朝有三千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國雖然被稱為“國”,但實際上的規模應該與現在的縣差不多。規模小還不說,三千多諸侯國中只來了八百個,算起來也沒有多少兵力,比起第二次伐紂要少得多,因為第二次伐紂的時候,周家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就是說三千多諸侯國至少有二千已歸順於周家。

孟津觀兵的奇異現象

周武王領導大軍前往朝歌城的時候,乘船渡河卻遇到一條白魚跳進武王船上,武王俯身把魚殺了,還在船上擺起桌子,用這條白魚祭祀上天;等武王到了岸上安營紮寨,卻突然有一團火球從天而降,停在武王的軍營上方,然後火球變成烏鴉,呱呱呱的叫起來。周圍的諸侯都非常開心,認為這是好兆頭,馬上就可以打敗紂王了!但武王卻搖搖頭說:“你們不知道天命啊,伐紂還不到時候。”於是大家都收兵回去了。

一幫雄心勃勃的人,帶著糧草輜重,翻山渡水來到孟津,準備打一場正義之仗!結果卻連對手都沒看到,就草草的收兵回朝,這就是八百諸侯會孟津的故事。

周武王的第一次伐紂計劃沒有成功,二年後再次召集盟軍進行第二次伐紂。這一次他們成功了,而且相當成功,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把朝歌城攻破,創造了歷史上第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牧野之戰。


水煮汗青


舊孟津古稱“孟津”,現為河南省洛陽市會盟鎮,至於為什麼要加一個“舊”字?大概因為這座小鎮真的很古老吧。遠古時期,孟津有條圖河,龍馬負圖從此河出,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八卦圖,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開創中華文明,被後世奉為“人文之祖”。《周易》有言“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為感念伏羲的功績,晉穆帝永和四年在孟津建龍馬負圖寺,距今已有1600餘年,專為祭祀用。

“會盟”這個詞,很容易讓人想到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故事——八百諸侯會盟。商朝末年,紂王無道,武王率兵討伐。公元前1048年,武王率軍來到孟津渡口,在此修築閱兵臺,參加閱兵的諸侯和部落首領人數達八百之多,史稱“八百諸侯會盟津”。同時,周武王還舉行了誓師儀式,即“盟津之誓”。通過這次會盟,確定了周的盟主地位,為以後滅商打下了基礎。如今這裡古戰場的痕跡已宕然無存,只有當年周武王閱兵的觀兵臺,和“八百諸侯會孟津”的諸多故事代代相傳……


夢與視界


很多人認為八百諸侯實際上是八個諸侯,說是“百”通“伯”,而《史記·周本紀》上也只記載了八個諸侯,分別是庸、蜀、羌、髳、微、纑、彭、濮。

那麼到底是八百諸侯還是八個諸侯呢?我還是認為應該是八百諸侯,雖然《史記》上只寫了八個諸侯國的名字,但也寫了“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這個八百可能是虛指,但至少也有數百,絕不可能只有八個。當時天下有諸侯國(方國)可能達到一兩千個,依照當時周的威信,不可能只號召過來八個,如果只有八個,豈不是打武王的臉?武王他敢去伐紂嗎?

商代的方國文獻資料留下的很少,甲骨文發現之後,現在的學者通過甲骨卜辭瞭解到了一些方國的存在。這些方國實際上都是一些氏族部落或略高於部落的穩定的、相對獨立的政治實體,甲骨文稱其為“某方”。《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那麼到商代的時候,存在上千個方國或氏族部落是很有可能的。多數方國的規模很小,肯定也有比較大的方國,比如土方、羌方、鬼方、周方等。有人做了研究,說商代方國有1500多個,而通過甲骨文可以辨別的也約有150個,周初分封主要諸侯71個,而到戰國時期見諸史冊的諸侯國有897個,可見很多的小國是歷經夏商周三代的,比如徐國。

至於是哪些方國參加了孟津會盟,除了《史記》上記載的這八個以外,至少還有巴國。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


欄杆拍遍


八百諸候會孟津是泛指,你各路諸侯,由於商朝末年,紂王無道,終日沉湎於酒色之中;他拒納忠言,濫施酷刑,還自恃大國而發動了曠日持久的征伐東夷的戰爭,使各種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進一步加劇。為西周的崛起提供了良機。

於是周武王率軍到達孟津時,那些長期深受商紂王高壓之苦的各路諸侯八百多不期而至,盟會上週武王數陳商紂王的各種罪狀,表明自己繼承先王未競之業一定要消滅商朝,要求各路諸侯一定要全力協助,

孟津這個地方是我們老祖宗們非常垂青的地方,先後有西周、東周、東漢、北魏等六個王朝在此建都,有43位帝王在此詔令天下。在古代,它是黃河漕運最大的碼頭,而現代,又擁有我國最大的黃河水利景觀——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瓜子歷史


八百諸侯會孟津發生在商末,當時紂王殘暴,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師孟津,準備攻打殷商,史稱“孟津觀兵”。



那在當時真的有八百諸侯麼?

其實不然,當時有個爵位是伯,諸侯都叫做方伯,而伯通百,其實並不是八百諸侯會於孟津,而是八伯諸侯會於孟津,只是八個方伯而已。

而這八個方伯可能都是位於西部,是周的附屬,分別為羌、微、造、彭、濮、庸、蜀,再加上週自身共八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