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戰國時的重裝步兵魏武卒可以橫行天下,而到了宋朝的重裝步兵,卻是任人宰割?

奔跑吧小毒子


原因很簡單,魏武卒的對手不是騎兵,而宋軍的對手,正好是能夠剋制重裝步兵的北方遊牧騎兵!

橫行天下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吳起來到魏國以後,親手訓練的一支精兵。這支軍隊最多的時候大約有十萬人。他們手持長戈,腰佩利劍,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訓練,所以戰鬥力極強。從魏武卒成軍之後,一直到魏惠王時期被秦國和齊國聯合打敗,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魏武卒只失敗過一次,就是敗給了它的締造者吳起!當時吳起在楚國變法,率領一支楚軍將魏武卒打敗!所以,正如題主所說,魏武卒確實橫行天下!

魏武卒能夠橫行天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對方沒有騎兵。

魏國地處中原地區,他的北方是趙國、中山國,東方是齊國,西方是秦國,南方是楚國、韓國。在戰國初,中原各國的主要兵種是車兵和步兵,騎兵很少成建制的出現在戰場上。在戰鬥中,騎兵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這樣的兵種構成下,作為重步兵的魏武卒排成方陣,如牆而行,幾乎是無堅不摧的!

對方的軍隊訓練無法。

戰國初,各國為了確保大規模戰爭能夠有足夠的兵員,都是全民皆兵。雖然軍隊的數量非常多,但是在質量上,在訓練的嚴格程度上,和精挑細選的魏武卒沒辦法相比。比如秦軍在河西之戰發動50萬大軍與5萬魏武卒作戰,仍然被殺得大敗。秦國當時只有兩三百萬人口,這些軍人幾乎是秦國所有青壯年男子,這些人只是臨時被徵召到一起,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不缺少勇氣,所以在面對蠻族的時候,經常能取得勝利,但是當面對訓練嚴格的魏武卒,卻根本就沒有辦法正面的對抗。

宋軍為什麼就不行 了

宋朝重步兵身披鐵甲,手持大槍,又有神臂弓掩護,實力比魏武卒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但他的敵人也換了。宋軍面對的是以騎兵為主的遊牧帝國,正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宋朝由於機動性上的不足,打敗了逃不了,打贏了又追不上。永遠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贏100次也取得的戰果,只要輸一次就連本帶利全還回去了。

在當時不要說宋朝軍隊,即便是歐洲的重裝騎兵,由於在機動性上不如蒙古騎兵,也被打得不要不要的。所以戰爭形勢的變化,讓宋軍吃盡了苦頭。假如宋朝的重步兵穿越到戰國時期,那麼這支軍隊,也會弔打其他國家,甚至會打敗魏武卒。可惜,他們自宋朝只能被吊打!


歷史風暴


大家好,我是側耳傾聽history,一個歷史達人,淺讀過《二十四史》,追過多年穿越小說。喜歡的請關注或點贊,謝謝。

首先,我要對問題提幾點反對意見。問題上說魏武卒可以橫行天下,而宋朝的重裝步兵

任人宰割,這是很片面的。

魏武卒,是由吳起組建的精銳重甲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但那只是一時的,吳起離開魏國之後,沒有主將的魏武卒就像一群沒有了靈魂的軍隊一樣,在隨後的歲月裡,魏武卒開端急速衰落,最終慘被滅。所以說,吳起作為主將的作用很重要。

而宋朝的重裝步兵說的就是禁軍中身穿“步人甲”的步兵,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一般重量達58宋斤(1宋斤等於1.2市斤)以上,防護力很強。

但宋朝的幾次重要戰爭輸多贏少卻是事實,這這並不是宋朝的重裝步兵弱的問題。宋朝是中國那麼多朝代中先天發育不良的一個,在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就只能被動防禦,然後西夏建國,宋朝又失去的主要的馬場,導致宋朝騎兵奇缺,所以只能重點發展重裝步兵。

而宋朝和魏國不同。戰國初期,魏武卒存在的時代,騎兵還不是主要的作戰兵種,魏武卒面對的也是其他國家的步兵,魏武卒裝備更好,訓練更強,所以能打敗敵人。

而宋朝缺少騎兵,只能發展重裝步兵,但他面對的敵人契丹、西夏全是馬背上的民族,軍隊以騎兵為主。步兵面對騎兵,只能被動防禦,勝則小勝,敗則大敗。

有疑問的可以在低下留言,我會盡力解答。你的點贊就是我寫下去的動力。


歷史的天空history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白了,就是重步兵的過時。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春秋戰國時期以外,重步兵基本沒什麼用處。

在戰國時期,生產力落後,武器落後,大部分武器是青銅製造,弓箭的箭頭也是青銅,難以射穿重甲。同時,步兵冷兵器的搏鬥中,當時是盔甲厚重的佔優勢。

但是,重步兵的裝備價格很高,要求非常高的訓練。

魏國的重步兵不但要能夠揹負幾十公斤的重甲和盾牌進行肉搏,還要能夠自己拉弓射箭。

另外,重步兵的機動力非常差,如果排成大陣形,每走幾十步就要停下重新整頓。

以上這些,在戰國時期都不算什麼。

魏國奉行精兵政策,重步兵是世襲制,有很好的封地。重步兵可以負擔自己的裝甲,同時進行嚴酷的訓練。

同時,戰國沒有馬鐙,騎兵只能騎射,對於戰局難以有根本性的影響。而其他各國也都是步兵作戰,機動性並不大大強於魏國。

所以,魏國在戰國初期無往而不利,相當了得。

遺憾的是,隨著魏國的衰敗以及重步兵的訓練裝備衰退,兩三下就被秦軍滅掉了。

而宋代,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具有極強的機動性,重步兵在他們眼中根本就是廢物,打不過追不上,實際上根本不能和騎兵對抗。

打一個比方,騎兵攻打紫禁城,一群重步兵迎戰。那我騎兵不打了,現在去打郊區的頤和園。重步兵根本就追不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頤和園被打掉。騎兵這樣反覆打擊其他部隊,最終將重步兵孤立,你無糧草無救兵,孤軍奮戰肯定完蛋。

而即便重步兵的甲冑再厲害,也難以有效對抗新式的複合弓。

而以蒙古騎兵為例,他們的複合弓箭配屬金屬尖頭,可以有效射穿重甲。就算射不穿,可以打傷你,讓你無法繼續作戰,也夠你受的了。

最後,即便是重步兵和騎兵正面硬拼,也不見得能夠對付的了。

金國和蒙古騎兵都是輕騎兵和重騎兵配合,反覆連續不斷攻擊。重步兵面對重騎兵的衝擊,恐怕擋不住,通過自身的弓箭對付騎兵的騎射,恐怕也不是對手。

況且,魏國時期人民尚武,因為不會打仗早就死無全屍了。

而宋代人民文弱,宋江這種懦夫都能成為四大賊寇了,哪裡能夠打硬仗。


薩沙


因為戰術不同!說到底是宋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武將稀缺,沒有根據時代需求進行相應的戰法革新。沒有窩囊的兵,只有熊一窩的軍事將領!

宋朝的重步兵,裝備先進,武器精良,人員素質也不錯,可以說是陣戰的王者!但是,這麼一支部隊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裝甲太重,直接影響部隊的機動力與反應力,整套裝甲重達七十斤以上,任誰都吃不消!有缺點就容易被針對,比如,宋朝的主要對手是遼國部隊,遼國部隊多騎兵,騎兵本身就是機動性超強的兵種,用宋朝的重甲兵去對陣遼國的騎兵只能說宋軍將領額腦袋被馬腿踢了!結陣抗騎本身就只有捱揍的份!

我們再來看宋朝對陣西夏的戰爭!宋朝曾有一位將軍把西夏人打成孫子,那就是狄青。可是狄青打西夏用的就不是重裝步兵,而是輕騎兵。因為西夏部隊也是弓騎兵,機動力好,宋朝步兵打不贏沒地跑,打贏了也追不上。狄青以騎兵破騎兵,只是因為兵種相似,沒有被剋制!

在宋朝那種情況下,有三個人可以拯救宋朝,一個是白起,一個是李牧,一個是岳飛!這三個人都是以步兵破騎兵的高手!這三人有一個共同的戰術,那就是步步為營,挖戰壕對付騎兵,這個戰術比結陣抗騎有效得多!步兵在戰場上挖戰壕,可以躲避騎兵從遠處發起的弓箭射殺,並且可以躲在戰壕裡對天射箭,射殺對方騎兵。即便落到近戰,戰馬的大長腿在戰壕裡坑坑窪窪的行動反而比步兵不方便,可以下砍馬腿,上打騎士。即便打不贏撤退了,戰馬也不容易越過戰壕追擊,這就是戰壕破騎戰術!充分迴避步兵對陣騎兵的劣勢。這是由白起發明,李牧學習的戰術。

而整個宋朝唯一學到白起以步兵抗騎兵精髓的只有南宋的岳飛,但是岳飛也沒有得到好下場!只能說宋朝皇帝都是蠢驢!


優己


首先是武將的地位變了,是翻天覆地的變了。

很久以前,中國武將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那時候王或者皇帝派將軍領兵出征是需要登臺拜將的。搭一個高臺,舉行個儀式,然後在全軍上下的面前,將軍隊的印綬交給將軍,並鄭重其事的說:寡人將軍隊就交給將軍了,在外打仗將軍可以便宜行事,寡人在家裡等將軍的好消息。

這裡面比較著名的就是韓信。當初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說他是大將的材料,劉邦說那就叫他當大將吧,蕭何說不行,你這樣說太隨便,得登臺拜將。

而那時將軍的夢想就是被主上登臺拜將,自己出徵,然後得勝回朝,將印綬和軍隊再交還給主上,最後主上任命自己做宰相,這就是出將入相。

而魏武卒的創立者吳起是出將了,但沒有入相,這是他一生中很大的遺憾。但最起碼主上還是鄭重其事的拜將了。以及後來的龐涓,都是被主上授予自主指揮軍隊的權利。

還有個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他就是一邊將,跟登臺拜將的大將差了很大一截,但他也敢自作主張的出擊匈奴。可見,那段時期的武將是有很大的自主權的。可以根據眼前的實際情況隨時做出決定。

說到這,可能大家會奇怪,軍隊和將領不就應該這樣嗎?不是,宋朝就不是。

到了東漢末年,前有董卓、曹操,後有曹丕、司馬炎,在中國的將軍們的眼前突然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們之前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是出將入相嘛,經過這一陣折騰,大家開悟了,原來自己還可以更優秀,王原來是可以被架空的,王原來也是可以被廢的,原來自己也是可以當王的。

往後的日子,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中國陷入了武將的狂歡,誰拳頭硬誰當皇帝。

到了宋朝,武將的名聲已經是聲名狼藉。都知道宋朝不殺文人,不殺上書言事者,但是,殺起武將來那是不手軟的。其實這就是岳飛被殺的根兒,皇帝不是不信任岳飛,是所有的武將都不信任。宋朝一建立,趙匡胤就來了個杯酒釋兵權。隨後經過一系列的軍制改革,把中央禁軍牢牢的控制在皇帝自己的手裡。

實際上到了宋朝,中國的軍隊已經跟以前的軍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宋、元、明、清,只要國家一穩定,軍隊立馬管的死死的,軍隊馬上變得軟弱,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因為君主對軍隊的定位和態度轉變了。宋以前的軍隊是外向型的,主要用來開疆拓土。宋以後的軍隊則變成了內向型的,主要是你們自己別鬧事。對外打不贏問題不大,打不了咱們賠點錢。

到了宋太宗的時期,趙廣義登基以前是開封府尹,警察特務工作是他很大一塊業務範圍,這個人比趙匡胤要陰柔得多,他對軍隊和將領更為敏感,登臺拜將就不要想了,將領的每一步工作必須得到他親切的指導,他對武將的控制極其精微,最著名的就是他那屌炸天的:平戎萬全陣。軍隊怎麼打仗呢?他給你畫好圖,將領在前方必須按圖打。按圖打,輸了沒事,不按圖打,贏了也得掉腦袋。行軍、住宿、挖井、做飯包括對敵怎麼站隊,宋太宗也不怕麻煩,全給你畫出來,你必須執行,畫錯了,按錯的執行。

所以,宋朝開始中國的軍隊就不能打了,割地賠款的現象就經常出現。很多人也把這類問題列為宋朝乃至宋太宗的糊塗愚痴,小心眼。事情不能這樣看。宋朝對武將的這樣控制,固然導致了戰鬥力的衰弱,但也確實維持了國家的穩定。雖然總吃敗仗,但畢竟北宋也是享國167年,如果他像南北朝、五代十國、唐明皇那樣的放任武將,估計挺不到50年就又被篡了。

對武將和軍隊的警惕,嚴格控制並沒有什麼不妥。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的共識。戰爭的事情太重要了,所以不能把他交給將軍們,這是美國人的態度。實際上美國人對將軍也是極其敏感的。巴頓、麥克阿瑟,以及前些年駐阿富汗的美軍將領,都是因為傲慢、大嘴巴,立馬就被拿下。

只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政治經驗的積累,各國都有了一套比較合理的管理軍隊的辦法。但是在宋朝,控制武將還是個新課題,沒有前人的經驗,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在控制將領的同時,也損害了軍隊的戰鬥力。

所以說,同樣是重裝步兵,為什麼魏武卒可以橫行,因為他的將領是有著絕對的自主權的。而宋軍,他的將領是被捆的跟粽子一樣,嚴重缺乏臨陣發揮的權利。在當時的情況下,宋軍將領的心態也是懈怠的,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輸贏那是後話。在這樣的體制下,想不任人宰割也是很難的。

其次,對手發生了變化。

魏武卒面對的戰爭和宋軍面對的戰爭是完全不一樣的。魏武卒的對手是秦軍、趙軍、齊軍。其實這相當於內戰,大家軍隊的結構組成、武器裝備都差不多,而且在戰國前期,魏武卒是裝備比較先進的一方。但總的來講,大家都是步兵、車兵、弩兵、騎兵這樣的組成。那時候的騎兵沒有馬鐙,在馬上不能揮舞兵器,只能使用弩,所以那時騎兵的戰鬥力跟後來的契丹、女真、蒙古不是一回事。魏武卒面對的敵人,跟自己是沒有本質區別的。

但宋的重裝步兵不行,他的敵人是少數民族的騎兵。這時候的騎兵已經有馬鐙、鐵甲、弓箭、彎刀。這樣的騎兵機動性極強,可以快速抵達戰場或者呼嘯而去,幾萬十幾萬人馬聚到一起,衝擊力也是巨大的。步兵面對這樣的騎兵,肯定處於極度的劣勢。

同樣是重裝步兵,但宋軍的對手要遠遠強於魏武卒的對手。

這兩條加一次,宋軍的敗仗就有的吃了。


銳度何老師


雖然都是重步兵,但也要考慮他們的主要作戰敵人,戰國時代的重步兵主要的作戰對象是其他步兵和戰車,騎兵因為沒有馬鐙可以忽略不計。戰國時期的士兵往往都是徵召兵,他們平時各幹各的,只有打仗時候才進入部隊,訓練也很有限,而重裝步兵則是國家常備軍,平時除了訓練還是訓練,兩者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就造成了重裝步兵隊其他士兵的碾壓。

而到了宋朝的時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首先是馬鐙的出現,有了馬鐙使得重裝騎兵成為了可能,而且宋朝是其的重騎兵已經相當成熟了,這時候再用重步兵硬抗騎兵就不現實了。再有就是主要交戰的對象也不同了,因為打獵餬口的實際需求使得遊牧民族的人都是獵人,騎馬射箭成了基本技能,而這些基本技能一旦轉入軍事用途就有了全民皆兵的動員能力。相比之下,重裝步兵就需要長期的訓練,就算能打成一比一的戰紀,重裝步兵的補充也是個大問題。

話說回來,其實重步兵對上其他步兵還是很好用的,對有了馬鐙的個重騎兵就不怎麼樣了,所以,戰國時期的重步兵好用個宋朝時期的重步兵不好用不是他們的戰鬥力下降了,而是對手改變了。


飛天三奔子


魏武卒沒有橫行天下,宋的重裝步兵也不是任人宰割,魏武卒和宋朝的重裝步兵沒有太大區別,但他們的對手的區別卻很大。魏武卒是重裝精銳部隊,重點是精銳,不僅僅是裝備精良,它的組織編制靈活,訓練水平也高,士兵的待遇更好,可以說魏人以加入武卒為榮,完全是職業化的特種部隊。而魏武卒的作戰對象是戰國時的其他諸侯國,當時各國是以戰車的數量為衡量大國的標準,騎兵由於沒有馬鞍在戰爭中還是配角,這跟宋的敵人完全不一樣,魏武卒取得的輝煌戰果有很大的原因是吳起這位天才統帥,以純步兵的魏武卒是如何戰勝以戰車為核心的敵人的,這個就沒什麼記載,也是很難想象的,可能是陣型和軍隊素質的原因吧。宋朝的重裝步兵,重點在重裝,主要是宋朝有錢但沒有馬,宋的重裝步兵的鎧甲大概60斤重,再配有大刀長矛和強弩,可以憑藉陣型剋制騎兵的衝擊,但也僅此而已,裝備太重了軍隊沒有機動性,而宋朝的主要對手就是北方的騎兵,而且還是重裝騎兵,騎兵打步兵憑藉機動性,可以選擇有利的戰場,戰鬥時可以對步兵方陣實行兩翼包抄,隨時都可以切入戰場,而且只要重騎兵夠多,也可以直接列隊衝擊步兵方陣,只要步兵方陣被打亂,剩下的就是屠殺了,所以宋朝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勝也就是擊潰戰,敗了就是全軍覆沒,沒有一點優勢,宋朝重裝步兵對騎兵的戰績主要是南宋時期,在岳飛等比較牛逼的將領的指揮下取得的,但戰果沒有多少可以稱得上大勝的。其實就算吳起指揮魏武卒對抗宋朝時的金國騎兵,也不會打的比岳飛他們好。總之沒有不會打仗的士兵,只有不會打仗的將軍,主要還是看將領,單獨讓魏武卒對比宋朝的重裝步兵,也就是兵員素質和戰鬥意志可能比宋高吧,但沒有本質的區別。


俗3361710


兩宋在戰略上的弱勢,和宋軍在戰術上的處境,這是兩回事。

打個比方,有個人,他長得很強壯,肌肉很厚,很能打架,別人見到這樣的人,當然都不想直接去和他打一架。但是,他比較笨一點,比較好忽悠,別人讓他去這裡去那裡,他就真的跑來跑去。最後跑得氣喘吁吁精疲力盡,站也站不動了。這時候別人要和他打架,那他也不大行了。這時別人揍了他一頓,旁觀者說,啊呀,這個壯漢要是有一輛小電動就好了,騎著到處跑,就不會氣喘吁吁了。

這個壯漢,就比較像北宋的重步兵。他很厲害,很能打,一般人不會想要去惹他。但是宋軍的指揮體系本身有一些問題。尤其和西夏作戰初期,觀念上非常僵化,這就好比一個人不光笨,腦子還拎不清,那隻能被別人忽悠,別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樣一來,別人揚長避短了,他機動性不足的劣勢就凸現出來了。這個時候,關鍵不僅僅是要看到自己的短處。還需要認真分析,為什麼己方的短處就充分暴露出來了?為什麼就不能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了?

其實北宋中後期對於對夏戰略已經有了充分地反思。所以新的戰略大體分為兩部分,一是所謂淺攻,也即集中優勢兵力,攻擊近處據點,攻下以後就築城據守。換而言之,既然物流、機動是北宋的弱點,那就揚長避短,不發動大規模長途奔襲的戰役,打下一個區域就是一個區域,以此削弱敵人的經濟基礎。

在這基礎上,就是控制橫山山脈。橫山在現在的橫亙今日的陝西省北部,從陝西省的東北部往西南方向廷伸。橫山地區本身盛產良馬,有糧食鹽鐵之利,是西夏進攻北宋、逼近關中的經濟基礎。控制了橫山地區,北宋反過來就可以據高臨下,由西向東威脅西夏的首都興慶府。與此同時,再經略河湟,切斷西夏與青海高原的聯繫,壓制其生存空間。

雖然這些戰略的展開一波三折,宋方甚至經歷了永樂城之戰(1082)的慘敗。但總體上,戰略的天平在漸漸向北宋傾斜。到了平夏城之戰(1096)的時候,西夏完敗,徹底失去與宋討價還價的實力。這之後,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北宋一方。這些軍事成就在當時一定給了宋徽宗相當的自信,以為所有的軍隊都如西軍一樣可用。在一系列的災難性決策以後,北宋崩潰。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野武將


這個問題,首先就得糾正一下:魏武卒在戰國橫行天下不假,但難道宋朝重裝步兵就任人宰割了?

宋朝重裝步兵是不是任人宰割?那就得先看裝備水平,以宋朝《武經總要》裡記錄:一個宋朝重裝步兵,需要身穿重達30公斤的鐵質扎甲,配備有重刀重斧等搏殺武器,更有射殺威力恐怖的神臂弓的火力支持。發展到兩宋戰爭時,宋朝重裝步兵更形成了長槍強弓硬弩線形作戰的戰術。如此水準,堪稱冷兵器時代登峰造極。任人宰割?那還真不容易“宰”動。

而尤其驗證宋朝重裝步兵水準的,就是宋軍的戰績。雖然兩宋一直被嘲笑為“弱宋”,北宋啃不下燕雲十六州打不下西夏,南宋更是守了一百多年的殘山剩水。但是以戰場表現說,宋軍的重裝步兵,卻更常見高光時刻,比如宋遼戰爭裡的滿城會戰,在北宋剛剛經歷高粱河慘敗,遼國精銳反手猛撲滿城的危急局面下,宋軍監軍李繼隆果斷變陣,將遼國鐵騎引入宋軍重裝步兵大陣的夾擊中,結果一場包餃子般的碾壓,強悍的遼軍付出了四萬多人被斬首的代價!

這樣的戰鬥,也並非是宋軍偶爾打雞血,在宋遼戰爭的整個過程裡,遼軍騎兵軍團只要陷入到宋軍步兵大陣的包圍圈後,基本都是有來無回,甚至更伴隨著大量遼軍的傷亡。後來的宋夏戰爭裡,強大的宋軍重步兵更多次給西夏迎頭痛擊。哪怕是後來金軍南下,大宋半壁山河淪陷,但宋軍精銳西軍依然曾依靠強大重步兵實力,在和尚塬仙人關之戰裡痛擊金軍,保住南宋半壁河山。甚至金軍名將金兀朮,也曾經被打到靠脫衣服割鬍子逃命的地步。

可以說,以強大裝備和良好戰術打造起來的宋軍重步兵,在中世紀的東亞戰場上,堪稱三百年裡不可小視的強悍力量。失去地利優勢和產馬基地的宋朝,能夠艱難維持三百年以上,首先就是靠無數身披重甲的宋軍將士,以血肉之軀浴血打來。

但問題也來了,為什麼這樣強大的宋朝重步兵,卻無法改變宋朝衰敗的命運,特別是無法扭轉宋軍被動挨打的態勢呢?真正的原因,卻不在戰術層面,而是戰略層面。

後人常吐槽宋朝重文輕武,其實要論宋朝最“輕”的,並不是武備和武將,相反是戰略理念。宋朝從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起,作戰層面就是嚴重無腦狀態,每個重大戰役,幾乎都缺少長遠規劃,完全就是想起一出打一出,比如高粱河之戰,就是宋太宗在進攻北漢勝利後,拍腦袋臨時決定要打,本想趁著遼國準備不足的機會拿下幽州,沒有想到自己的準備更不足,活活斷送了好機會。後來的雍熙北伐,更是一路瞎指揮到底。可以說,如果北宋當時沒有攤上這樣一位軍事活寶,以宋軍重步兵的實力,收復燕雲原本水到渠成。

但可怕的是,這種軍事上的無腦風格,在宋太宗之後,卻被宋朝完全制度化。除了王安石變法這一段時間外,絕大多數時間裡,兩宋的軍事戰略,都是由一群完全不懂軍事的君臣們來把控,然後把錯誤的命令,下達給可憐的前線士兵們。

覆盤一下宋朝的軍事歷史就知道,宋軍在戰場上膿包的次數少,但是每一次戰場的勝利,都會被接下來宋朝無腦的指揮斷送——司馬光把宋軍收復的國土重新割讓給西夏,宋徽宗在宋軍西北大捷的背景下突然上馬“聯金滅遼”戰略,宋高宗召回岳飛後羅織罪名殺害,宋孝宗把西線收復的關中平原白送金國。兩宋在出現了這麼多次弱智表現後,竟然還能堅挺三個世紀?只能說,大宋的重裝步兵,實在是太強大了!


我們愛歷史


宋朝中後期的宋軍戰鬥素質比不上戰國時期戰鬥力一直在線的魏武卒,可是他所面對的對手是已經封建化的契丹、党項、女真,遠遠要強於戰國時期魏國面對的諸侯國。主要有3個原因導致了宋步兵表現不如魏武卒。



第一、自身的時代不同。拋開生產力和科技水平而言,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民風剽悍的特殊時期。在戰國時代,百姓對於戰爭十分習慣,就連文人都有尚武的風氣。先秦時期的中國人處於野蠻與文明融合的時代。自春秋以來500多年,列國間戰爭不斷,大打出手。三晉之一的魏,與齊、楚、秦接連作戰,軍隊素質高,士卒奮勇爭先。而北宋時期,高層對以實行重文輕武,一面推廣儒教,一面控制武將。對武人壓迫大,導致士兵沒有出路。況且北宋建立以後很長期間,國內長期沒有大的戰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百姓滿足於和平,不思戰爭。除了西軍以外,很多地方部隊幾乎不能作戰軍,暮氣日盛,士卒懈怠,軍隊貪汙腐敗嚴重,在面對強敵入侵時,腐爛不堪而又臃腫的宋朝軍隊往往難以抵擋,金滅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所面對的對手不同。魏國的對手是同樣大量使用車兵、步兵的齊、趙、秦等中原諸侯國,各國的步兵裝備差距都不是太明顯,所以決勝的關鍵主要看國力和疆域的大小。即便是趙、秦等國有機會接觸到遊牧民族的騎兵,但這些早期的遊牧騎兵與後世真正的騎兵遠遠不同。南北朝以前,我國是沒有出現馬鐙的,騎兵的衝殺很困難,所以南北朝以前的騎兵不能算真正的騎兵。這就是為什麼西漢的大將李廣可以使用步兵對付入侵的匈奴人,秦漢的輕騎兵在馬上作戰更依賴弓弩而不是唐代輕騎兵用於衝殺的馬槊,更無法大量使用後世的重甲騎兵。而北宋時期,由於中原王朝傳統的河套產馬地不在自己手中(西夏佔據河套),所以北宋王朝只能依賴大量的步兵在平原開闊地帶直接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兵。西夏的鐵鷂子重騎兵和金國的鐵浮屠重騎兵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部隊,在戰爭中曾一邊倒地重創宋軍,因為宋軍即便戰鬥意志再強,在平原遇到這些軍隊也是吃虧的。



第三、所處的環境不同。無論是唐朝還是漢朝,都是依託堅固的地勢據守。雁門關、長城、壺關這些重要的地方都在手中,西漢對匈奴作戰時,匈奴軍隊被堅城阻擋於外,無法進入內地。而等到匈奴發生旱災等情況,漢軍就會集體出動進攻匈奴,趁火打劫。另外,當時的匈奴人還處在落後的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對於石器和骨器的使用還很普遍,即便是衛氏朝鮮、南越、夜郎國都極其落後,無法對抗先進的中原文明。而北宋建國時,長城已經被割讓給遼國,長城以南的平原直接暴露在契丹騎兵的鐵蹄之下,除了那道黃河,宋軍根本無險可守。另外一方面,宋朝時期的遊牧民族國家如遼,西夏,金都是已經封建化的國家,他們掌握了和中原一樣的鐵器冶煉、甲冑製作,不再是漢朝時期那些居無定所的落後遊牧民族可比了。他們熟悉中原王朝的戰術與文化,自身的生產力又不低,而其軍隊戰鬥力又強於中原士兵,所以北宋在與其對抗中縷縷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