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再結碩果

常熟日報訊(記者馮碧珩)日前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佈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落戶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理慧動(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席軍強教授及其團隊、蘇州明昊色譜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楊丙成教授及其團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華理常熟研究院董事長兼功能染料研發中心負責人朱為宏教授及其團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5年,北理慧動 (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北京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公司以北京理工大學智能車輛研究所為主導,致力於智能車輛系統、車輛自動操縱系統、動力傳動總成等高科技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公司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器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可繼承性好等特點。此次由席軍強教授主持完成的“車用自動機械變速操控系統”項目針對車輛對自動變速操控技術的迫切需求,突破了極限工況下的離合器控制、複雜路面的換擋規律、執行機構柔性匹配等關鍵技術,研製了適用於車輛的自動變速操控系統。新系統在車輛上得到大量推廣和應用,提升了整車的機動性和可駕駛性,為車輛自動化和無人化改制奠定了基礎,實現了車輛傳動技術的重大創新。新能源車輛採用該系統可提升車輛經濟性和動力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華東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是由華東理工大學與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共建,政府支持、產學研結合、市場化運營的新型研發和服務機構。研究院以科技項目為基礎,以華東理工大學的科研力量與高層次人才為依託,圍繞生物醫藥、能源環保、新材料等地方特色產業領域,形成了一支研發型、管理型、產業型人才隊伍,實現了多項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並培育和孵化了一批科技型企業。此次由華理牽頭、朱為宏教授領銜的“有機功能染料穩定性強化原理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聚焦功能染料穩定性強化及其應用,基於強吸電子受體,系統性地通過分子內電荷分離、軌道能級與芳香離域度調控等策略,創新建立了精細化應用過程中染料的穩定性強化機制及原理,總體上促進了功能染料在新興領域高附加值應用。

蘇州明昊色譜技術有限公司於2017年8月在常熟科創園成立。公司主要開展離子色譜儀核心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核心產品有電致淋洗液發生器和高容量電致膜抑制器等,產品擁有高耐壓、使用範圍廣、電致容量高、擴散小等特點。此次,以華東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為第二完成單位、明昊色譜創始人楊丙成教授為第二完成人的“食品中化學性有害物檢測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以食品中化學性有害物為研究對象,闡明瞭食品中常見化學性有害物的質譜軟電離裂解機理,為同類結構未知有害物發掘提供了理論依據,開發了標誌碎片(或中性丟失)掃描質譜發掘技術,實現了新型衍生有害物的快速發掘,開發了高選擇性富集材料和快檢設備,實現了檢測技術指標的大幅提升。基於研究成果,項目組成功應對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在國家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有效支撐了科學監管。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常熟科創園為核心區,優化環境、搭建平臺,為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開發區依託科創園圍繞戰略新興產業方向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發展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引擎,深入實施“雙百”引進計劃,探索“基金+基地”“孵化向加速”的項目合作導入模式,跟蹤服務重點產業化項目,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推進創業創新工作。同時,開發區依託科創園加強分園建設,建立“眾創空間”“創業邦咖啡”等新型創業孵化器,構造特色化園中園,完善創業創新服務體系;通過培育創新企業梯隊、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強化產業人才保障等措施加強人才引進,培育創業創新企業標杆,通過推進產業創新聯盟運作、加大雙創宣傳力度、豐富雙創文化活動等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環境。以科創園為核心區,開發區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形成了科技服務、科技金融、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基金投資、國際合作等業務板塊齊頭並進、深度融合的良好發展格局,為縣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探索出一條成功路徑,實現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產業鏈條服務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