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2019數字中國|從51%到100%,外資獨資夢將圓

持股比例上限從51%放寬至100%,2020年1月1日起,外資壽險公司將圓“獨資夢”,而這條路外資壽險僅走了2年。

早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發佈。彼時,金融領域開放措施包括: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

2019年,我國又宣佈將持股比限制放寬提前一年:2020年1月放開期貨公司限制、2020年4月1日放開基金公司限制、2020年12月1日放開證券公司限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主基調確定的背景下,2019年對外開放政策執行和推進力度超預期。從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再由51%至全面放開,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邁向新徵程。

隨著政策逐漸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跑步入場,正掀起入華小高潮。

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今年1~10月,銀保監會批准了18項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籌建申請,比如澳門國際杭州分行、韓國釜山南京分行、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等;批准包括約旦阿拉伯銀行上海分行、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金融機構的開業申請。

12月18日,摩根大通作為實際控制人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獲准正式對外開展業務。而早在11月22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宣佈,其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獲准開業,可開展的經營業務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及證券資產管理。更早之前,2018年11月,瑞銀集團將其在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51%,成為政策放寬後的首例。

可以說,外資入華喜訊不斷。12月26日,友邦保險對外公告:計劃將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建為友邦全資持股的人壽保險子公司,並將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的現有其他分支機構改建為壽險子公司下屬分支機構。這意味著一旦“分改子”申請獲批,友邦保險在華便有了獨立法人資格。

不久前,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德國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獲批開業;12月,法國安盛集團宣佈完成收購安盛天平剩餘的50%股權,掌握安盛天平財險全部股權,安盛保險也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獨資財險公司。

在政策利好下,外資險企無論是從增資來看,還是從股權收購來看,都態度積極。

野村中國金融機構研究部主任唐聖波表示:“金融對外開放的基調2018年就定了,但2019年對外開放政策執行、推進力度比想象大,對外資而言超出預期,也帶來了很多業務機會。”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並不會對行業形成衝擊,相反,良性競爭反而會促進行業更加高質量發展,倒逼境內金融機構加速轉型,全力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及服務意識,加快行業與國際化水平接軌。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認為,境內金融機構目前同質化競爭嚴重,這意味著境內機構必須修煉內功,加緊轉變盈利模式。大力推進差異化、多元化發展,整合優質資源,發揮本土優勢,形成業務核心增長點。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袁永基認為,加快開放將賦予外資更大的管理自主權,並可更靈活地規劃業務擴張。

“此前沒有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機構,不排除接下來尋求新的牌照,或者通過兼併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唐聖波表示,中國市場有上百家保險公司,但一些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較弱、業務增長速度緩慢,因此也給外資提供了成為潛在股東方的機會。

擁有巨大成長潛力的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對外資來說無疑充滿了機遇。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日本瑞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竹田和史預測,中國的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對於在中國發展相關業務,瑞穗集團目前正在進行各種研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