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在氫燃料電池車的技術競賽上,本田似乎已經趕上並超越了豐田。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本次豐田推出的新款氫能源車,是其在華兩家合資企業以強大的陣容展示豐田TNGA平臺下的多款產品。在“新四化”技術領域,豐田並未帶來多少新東西。然而,這款本田CLARITY氫能源車,又一次展示本田在汽車動力技術上的突飛猛進。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簡單10餘個字卻透露了這款車所搭載的技術先進性。

“從氫氣罐的大小和續航能力來看,本田提供的氫氣罐比未來更大一些,所以能夠儲存更多氫氣,從而我們能夠達到750續航,豐田只能達到650。”本田Clarity FUEL CELL 動力總成開發助理負責人安藤章二,用一組數據簡單明瞭的說明本田在氫燃料電池車技術上的領先。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這款CLARITY氫能源車與其它展臺展示的量產車,在車型尺寸上並無明顯的不同之處。安藤章二表示這是因為他們將“動力總成小型化放置在發動機艙裡,節省了空間使得駕駛艙內可以乘坐5人。”

動力總成小型化在傳統燃油車中目前仍是工程師不斷攻克的難題,對氫燃料電池車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實現空間和動力性能上的飛躍,本田工程師們在這代產品上做到了:發電性能提高1.5倍,電池單元變薄20%,整個電池堆的體積縮小33%。實現小型化的同時,電池堆輸出密度達到目前最高水平的3.1千瓦每立升。

毫無疑問,本田在氫燃料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但本田的CLARITY氫能源車離大眾消費還有多遠?安藤章二對本田氫燃料電池車在安全、加氫、成本、經濟性等方面進行一一回應。

是否安全

氫能源如何能夠確保其安全性?Honda很早就制定了基本理念。首先,從結構的設計上確認它絕不會洩漏氫氣。所以,我們的設計結構不管是儲氫罐還是電堆都絕不往外洩漏氫氣;第二步,如果萬一出現氫氣洩漏,我們能夠馬上檢測到。氫氣監測是為了考慮防止萬一出現外部碰撞導致結構出現破損情況下,洩漏也能無一例外地監測到的這樣的一個基本思想設計的;第三步,一旦氫氣洩漏,我們要讓其及時地排出到車體外。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量產成本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之前的系統需要一個特殊的設計,但是現在把它放在發動機艙內,實現動力總成小型化,就可以把動力總成放到多款車型內,起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零部件方面,FCV還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成本。要從整體上減低氫能源汽車的成本,零部件降本是一方面,同時要增加氫能源汽車的銷售數量。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目前FCV成本比EV車要高,因為它搭載的零部件比EV車更多,所以整體成本更高。此外,加氫站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還比較高,所以普及FCV還需要一段時間。

純電動車能夠在2025年達到與傳統燃油車同等成本,在研發FCV的時候本田也是朝著這樣的目標,在2025年以後降到同燃油車同等成本。

量產車型

安藤章二認為推廣普及氫能源汽車主要考慮兩種車,一個是小型乘用車,一個是商用車。在日本,目前FCV重點推廣的是乘用車。下一步本田也會對一些其他車型的應用做開發和思考。

此外,他還表示FCV與EV車相比有很多優勢,比如加氫時間非常短。充氫只需3分鐘,續航里程卻可以和燃油車媲美。本田不侷限於研發FCV技術,還要為整個社會的零碳排放和無碳化社會探討各種節能新技術。

加氫設施

目前日本是集合全國之力來推廣FCV,日本對加氫站和儲氫罐放寬限制使其儘量與國際標準接軌。

安藤章二表示本田非常希望把FCV這項技術應用到中國市場,目前正在從各個方面推進研討這個問題。但是目前在中國法規上,對於加氫站和儲氫罐限制比較嚴格,今後本田也想推動大家能夠朝著這個限制放寬的方向去努力,也希望把 Honda的這個產品應用到中國市場。

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里 本田已超越豐田了嗎?

用車成本

具體到消費者使用氫燃料電池車的成本問題,安藤章二解釋,因為燃油車使用成本本身因地區和國家有差異,但目前在日本,燃油車和氫燃料車的成本基本相同。

點評

去年以來,全球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傳統燃油車似乎遇到了天花板,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下一個增長點。儘管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但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市場還未真正開啟。美國市場氫燃料汽車的應用已經走在前面,本田和豐田已經向市場推出氫燃料量產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氫燃料電池車與傳統燃油車高度重合的用車習慣,必將成為車企們競爭的焦點。本田在該領域已經超越豐田走在了前面,進入中國市場只需一個恰當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