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图解:奥尔特星云彗星C/2014 Q2,就是人们熟知的洛夫乔伊彗星,它在2015年2月4日被发现。欧洲空间局彗星拦截器就是尝试与洛夫乔伊彗星类似的彗星交会。图片来源:达米安.皮驰/NASA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随着历史性的罗塞塔任务永远的遗放在了历史长河中,欧洲空间局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彗星,也就是说,一颗从来未拜访过太阳系的一颗彗星。他们计划拦截这样一颗彗星。这个彗星拦截任务将包括一艘母舰和两艘子舰。

欧洲空间局发布的新闻稿描述了新的彗星拦截器任务,该任务计划于2028年实行。此次任务的独特之处在于,这将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观测到首次旅行到太阳系内部的彗星。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图解:彗星C/2014 Q2,拉希拉天文台上空绿光闪烁

这种被称为“原始彗星”或“动态新彗星”的物体具有不受干扰的表面和结构,所以数十亿年来避免了与太阳的亲密接触。 因此,这些彗星就像是时光倒流的快照,可以揭示出太阳系婴儿时的状况。

彗星拦截器将由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本宇航局等合作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建造。 该项目将由伦敦大学学院穆拉德太空科学实验室的Geraint Jones领导。任务已经得到批准实施,各个团队将共同努力来完成各个项目。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图解:艺术家对“彗星拦截器”任务的构想。 图形不按比例。 图像:ESA

此次任务没有选择特定的彗星,也不太可能在发射前选择一颗彗星。因为一旦进入太空,这颗彗星拦截器航天器将冒险到达距地球约150万公里(93万英里)的位置,并需要保持位置。 在检测到合适的彗星后,它才会派遣航天器执行拦截任务。 所以任务计划者要么选择原始彗星,要么选择像``Oumuamua''(雪茄形彗星或小行星)之类的星际来访彗星,或者不管它是否在2017年意外地穿过了我们的临近星系。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据欧洲航天局称,“彗星拦截器”在太空的停留时间不会太长,任务计划人员预计在任务的头五年内与彗星交汇。 夏威夷的Pan-STARRS地面望远镜中装有合适的仪器来检测进入的物体。 通常在进入内部太阳系之前一个月或几年就可以检测到此类物体,而这不足以设计和部署会合任务。 但是彗星拦截器相当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航天器或母舰将从远处观察彗星,但同时也会部署一对子航天器,它们将朝彗星行进以在近距离进行观察。 这些探针应该能够检测出小的表面特征,表征物体的形状,并分析从彗星流出的气体。

这三个航天器将一起从多个有利位置进行测量,从而实现了一个或多个物体的前所未有的3D视图。 尽管有时有些彗星由多块组成,但这很少见,最近发现的带有彗星特征的二元系统证明了这一点。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图解:彗星C/2014 Q2,2014年12月29日,穿过狮子座

三架“彗星”拦截器航天器上的仪器将收集有关该物体的尘埃,等离子体,质量,化学成分和其他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的信息。 确信的是,看到原始彗星进入内部太阳系是一种享受。 因为它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太阳,并且它的“未经处理”的表面很可能会显示出来一些特殊的现象。 来自太阳的宇宙射线将与其挥发性表面相互作用,从而扬起灰尘,气体和冰。 因此,这颗彗星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层气膜(彗星周围的气体包裹层)和长尾巴。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一个适合此任务的彗星可能来自柯伊伯带或更遥远的奥尔特云,这两者都拥有一些太阳系最古老的彗星。 有时,彗星或小行星会从这些外部区域撞击,使其进入一条轨迹,使其接近太阳。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该项目被选为ESA新的快速任务的一部分,“快速”指的是部署速度。 开展快速任务需要不超过八年的时间。 此外,航天器的重量不得超过1,000千克(2,200磅),并且能够与中型任务共享火箭空间。 增强的力量将推动两个任务越过低地球轨道(LEO),进入太阳地球拉格朗日点或L2点,从太阳的角度来看,L2点比地球落后150万公里。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伴随的中型任务将是ESA的大气遥感红外系外行星大调查(ARIEL)航天器,它将对遥远系外行星的大气层进行测量。

一颗“崭新”而又“古老”的彗星,你想近距离触摸她吗?

该任务将是ESA与彗星的第三次相遇,前两次是Giotto和Rosetta任务,分别于1986年和2000年分别访问了哈雷彗星和67P / 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 这两种彗星都是周期小于200年的短周期彗星,并且已经多次访问了内部太阳系。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George Dvorsky- Stuart- gizmodo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