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彩色老照片——“水鄉”蘇州的1966


報恩寺塔 雖是“文革”期間,塔身完整的程度與塔剎下的腳手架證明這個時候古塔還是經歷了一次整修,不過在每層佛龕的位置已經有紅色的飾物做了填充。

據清末《蘇城全圖》標繪, 城內有橋311座。民國時期,城內又有一批河道填廢,繼有一批古橋廢棄,同時 亦有少量新建,民國29年(1940年)江蘇省建設廳繪《吳縣城廂圖》,城內有 橋261座。解放後又填廢一批河道,一批古橋拆除,至1985年,古城內有橋161座

1967年,蘇州城內某個三又河道中碼頭的全景。

這座小碼頭在今日蘇州旅遊圖上時常可以看到,因為碼頭上的這個院落。 這個小院大概是某個小權力部門的所在,1967年初秋某日,門邊貼著揭發某位“副主任”的大字報,另一邊是已經斑駁的“猛烈開火”之類的標語。碼頭上是運柴草的小船,鬥爭歸鬥爭,日子還是要過的。

除了河道邊錯落的屋宇,陰影處小船上可以見到做飯的爐灶,吃飯的碗盞,伴著似可聞見的咿呀櫓槳之聲,濃郁的水鄉生活情態躍然圖間。

國營雜貨店 如今這類照片的意義就在於通過細節對人們生產生活形態的透露。影像價值!雞毛、毛筆、土紙、安全帽、農具、竹簍、水桶、打醬油用的漏斗它們之於生產生活方式、質量的記錄。 隨處可見的標語,主席像、毛主席語錄。這是那個時代的政治符號。這個小店有四個店員哪,他們閒適的曬太陽上班的狀態,對拍照外國人投射好奇的目光

政治氛圍的亢奮與物質上的匱乏;紅色的標語口號與每一個人的從容不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