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張飛見了呂布破口大罵,關羽見了呂布為什麼還要叫他一聲呂將軍?

_________冷顏丶


《三國演義》中設定的任務性格,自然決定了人物的處事態度,拋開歷史,就三國演義中談一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呂布是三國第一武將,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劉關張合三人之力才將呂布打敗,足見呂布的驍勇善戰。而關羽是一個高傲的人,但是關羽不是對所有人都高傲,關羽佩服有實力的人,從兩個方面可以印證:

第一個是對徐庶的態度,一開始徐庶初到劉備軍營時,籌謀劃策關羽等都不是很相信,但是仗打完了,證明了徐庶的才能,所以關羽也是立馬改變了對徐庶的態度。

第二個四諸葛亮,一開始諸葛亮遇到了和徐庶一樣的處境,關羽基本不屌諸葛亮,這個也正常,當時諸葛亮才是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而關羽等人已經是征戰了半輩子的人,對諸葛亮不服氣也是正常。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關羽認可了諸葛亮的才能,尤其是封五虎將時,關羽很不屑與黃忠等人為伍,但是諸葛亮一紙書信就讓關羽釋然,並說諸葛亮懂他,這就是因為關羽對諸葛亮態度的改變。

在武力方面關羽雖然也屬於一流,但是對陣呂布畢竟不如,所以面對呂布時尊稱一句呂將軍,也是對他的實力認可。

張飛的性格完全不同,張飛是很粗魯的人,快人快語,而且張飛佩服人除了能力還有品德,張飛不佩服無品德之人。

這點在張飛對待顏良的時候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於品德高尚好的人,張飛都是很敬重,但是對於品德不好的人,張飛非常討厭。而呂布是多時殺死自己的義父,並且對劉備恩將仇報,奪取了劉備的徐州,這樣的人張飛自然看看不起,所以對呂布一見面就罵。

張飛見了呂布破口大罵,關羽見了呂布為什麼還要叫他一聲呂將軍,是由於二人看待人的角度不同,關羽重能力,張飛重品德而已。


帝國烽火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

張飛見了呂布,總是暴跳如雷,動不動就喊呂布三姓家奴。關羽見了呂布兩人表面上還是和氣的。下面讓我來解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從兩人的性格著手分析。 三國演義一開場的桃園結義和怒鞭督郵,就在全書中為張飛的性格定下了基調。

張飛脾氣火爆,容易認死理,同時又很看重義氣和忠誠,並且有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的江湖豪俠的作風。

按張飛這套行事模式,他看不慣呂布這樣兩面三刀,唯利是圖的小人,就叫他三姓家奴。劉呂關係不好,而在張飛心目中,大哥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敵人。而他又沒有劉備的複雜心機,情感常常自然流露,於是見了呂布就破口大罵。


而關羽雖然有不少優點,但他頗為自傲,甚至有點目中無人。

比如關羽蔑視黃忠,認為他是老卒,自己與他一起同為五虎上將會玷汙自己的身份。關羽覺得馬超也不過爾爾,竟然能夠得到那麼大的關注,就準備跟馬超單挑。幸好諸葛亮寫了一封言辭謙卑的信給關羽,說馬超雖然勇猛,但是也只能與張飛等人並駕齊驅,沒有趕得上你這樣絕倫超群,關羽這才作罷。有這兩件小事,關羽的性格可見一斑。

但是,關羽雖然自傲,但對於強大的對手,還是看的起的。呂布武藝在三國中排的上第一,還曾獨戰劉關張三人,所以關羽也就對他有些禮節性的表現。


然後我們再從謀略方面分析。 自從董卓被殺後,呂布就成了喪家之犬,全無往日威風,落得四處流亡作戰。而劉備在創業前期也是十分分艱辛。先後依靠過陶潛,公孫瓚,曹操,袁紹等人。

兩人可以說是難兄難弟,都被曹操打的到處跑。雖然當初互相爭鬥,這時面對共同的敵人曹操,也只得暫時合作,維持表面上的和睦。雖然在其中兩人也互相算計,面和心不和。

曹操得知兩人聯合的消息,非常緊張,說道,“劉備屯兵徐州,自領州事;近呂布以兵敗投之,備使居於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乃心腹之患也。”

許褚曰:“願借精兵五萬,斬劉備、呂布之頭,獻於丞相。”荀彧曰:“將軍勇則勇矣,不知用謀。今許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計,名曰二虎競食之計。今劉備雖領徐州,未得詔命。明公可奏請詔命實授備為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矣:此乃二虎競食之計也。”

荀彧所出的這驅虎吞狼之計,就是想讓呂布和劉備二人自相殘殺。可劉備也很快識破了這事條計策,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就收留了呂布。



劉備解釋說曹操想要使我們自相殘殺,他卻從中獲利,我為什麼要為曹操所驅使呢? 關羽雖然知識水平不高,但好歹是讀過幾年春秋的人,懂得些計策,聽了劉備這話,就明白劉備只是暫時和呂布聯合以求自保,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把這口氣嚥了下來,與呂布表面上裝出和氣的樣子。

但張飛不一樣,張飛不懂劉備的一片苦心,無論劉備怎樣勸他,他總是說,我就是要殺了他,永絕後患。其實劉備關羽恨呂布也恨得牙根兒癢癢,不過,張飛這種完全不懂得偽裝的表現,也是讓劉備頗為頭疼。

關羽過於自傲,常常忽視人際關係建設,又無防人之心,所以最後被無名小輩陸遜用計攻破荊州,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張飛脾氣暴躁,不懂得收斂,最終被部下割了頭顱去。

性格決定命運,誠然是也!


歷史漫談君


個人的修為不一樣。導致了關羽跟張飛之間的差異。張飛屬炮仗或炸彈💣的。一點就著。而且他還嫉惡如仇。呂布雖然是三國第一武將。但他的毛病是克乾爹。所以,張飛叫他三姓家奴。而且是越喊越爽。碰到呂布的時候。張飛拼命跟呂布打。打得過也打,打不過也敢挑釁。因為有劉備和關羽在。所以,張飛不怕呂布。反正是同生共死,喝過雞尾酒的。劉備關羽為了他們自己不死,自然也不會看著呂布宰了張飛的。說俗一點,張飛惹呂布,是因為有劉備關羽給他撐腰。這也是張飛越來越不像話的原因。這也使得張飛除了劉備和關羽之外,就只喜歡酒這個朋友了。君不見張飛從此後變得欺上(呂布年齡比他大,武藝比他高,也經常受張飛的欺負。)壓下(無辜責打自己的部下,張飛也是因此而喪命的)。在他眼裡,只有劉備。再說關羽,由於他的經歷要比張飛坎坷些,所以關羽在為人處世上要比張飛厚道圓潤一些。再加上關羽熟讀春秋,重情重義。而我們說,關羽為人雖然孤傲,但他是傲上而不欺下。關羽對手下還是比較好的(相對於張飛而言)。所以,關羽真心來講,他敬重呂布的武藝,而看不起呂布的人品。在他心裡,呂布一是一二是二。不像張飛那樣,把呂布不管青紅皂白的一勺燴了。


風雨中的梅雲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張飛三國唯一敢與呂布叫板單挑的猛將。許多人在三國猛將排名中把呂布排第一意見一致,第二以後眾口不一,把張飛甚至排到第六七的位置。依我看,猛將第二非張飛莫屬。三國演義中張飛與呂布有五次交手,這可能是三國演義中互相交手最多的兩個人。第一次大家熟悉,三英戰呂布,張飛先出與呂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之後關劉才先後助戰的。試問還有誰敢說在呂布面前大戰五十合。第二戰,是張飛喝醉了酒,打了呂布的老丈人,呂布偷襲徐州,書中說張飛酒醉不能力戰,呂布知張飛勇猛,也未追趕。呂布老丈人想打蹭拳,欺負酒醉張飛,被張飛殺了。第三次張飛截了呂布購買的一百五十匹馬,呂布興師問罪,與張飛大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第四次呂布率軍分別攻擊劉關張營寨,呂布親自率軍攻張,張飛軍潰敗走。第五次是呂布部將高順與飛交戰,不能取勝,呂布親自交戰。正鬥間,又有大部隊到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看三國呂張交戰,張飛並未站下風,而呂布也未有明顯上風。敢罵呂布,是因為有罵的本錢,沒這個本錢就得客氣點啦。


微塵6373273040166


《三國演義》中如果說有一個人可以讓呂布頭疼的話,那就一定是燕人張飛張翼德了。為什麼呢?

依亦詩看,原因不外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張飛武功不低,每次遇到呂布總是主動應戰,不怯場 ,而且除了虎牢關前第一次“三英戰呂布”張飛是群毆外,後來幾次居然一個人也敢挑釁呂布。更奇怪的是一次還比一次威猛,呂布雖說能保持上風,卻輕易拿不下張飛;

第二個原因,就更令呂布火大,那就是這個張飛殺豬出身,素質不高,張口就是一通髒話,什麼“三姓家奴”、“臭不要臉”,哈哈,什麼難聽罵什麼。


曹豹是劉備手下,和張飛共守下邳,張飛喝多了灌曹豹酒,曹豹仗著女兒是呂布的次妻,不給張飛面子,還說看在我是呂布將軍丈人面上高抬貴手!張飛不聽呂布還好,這下來勁了,當場抽了曹豹五十鞭子。“專打三姓家奴的丈人!哈哈……”

至於關羽,雖然傲慢,但畢竟《春秋》讀的不少,而且也尊重有實力的人,心裡即使不恥呂布行為,但表面還是給面子的。對呂布如此,對張遼、徐晃都一樣尊重!不知道為什麼偏偏不給孫權面子,難道真的是孫權想和自己做兒女親家,辱了自己名聲不成?哈哈,開個玩笑!


白亦詩部落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發生在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橋段,張飛為什麼見呂布就罵,而關羽見呂布卻叫一聲呂將軍,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張飛和關羽出身不一樣,張飛原先是殺豬的屠夫,關羽是一個販賣棗子的商販,一個天天殺活物的人,怎麼可能身上不帶點戾氣,久而久之。從事的行業也會影響自己的身心,使得張飛戾氣加重。

第二,張飛和關羽的性格就不一樣,張飛大大方方,有話就說,毫不保留,說話不過腦子,容易得罪人,這也為他後面被手下人殺害埋下了隱患。而關羽比較內斂。穩重,知道該在特點的時候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情,所以人們都喜歡和關羽共事。

第三,張飛骨子裡就看不起呂布,呂布背叛了好多人,這個和張飛信仰的忠義背道而馳,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也是這個原因,而關羽這個人比較對自己的武藝比較自傲,但論單打他沒打過呂布,覺得這個就是呂布的過人之處,所以他對呂布還是比較敬重的。

第四,張飛和關羽學識不一樣,導致個人的認知有偏差,張飛從不學習看書,只會大口吃酒大口吃肉,武夫一枚,而反觀關羽終身在學習,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關羽無論何時都抱著一本書在看,在學習,使得關羽這個人做事情很理性,也正此時,大哥劉備和呂布合作共同商討抵制曹操,所以他更會以禮相待自己的同盟者。


以上就是張飛罵呂布,而關羽見了呂布叫了一聲親切的呂將軍的原因。

向日葵總結:只有學習才能會終身進步,這與年齡無關,與自己的認知有關係,所以導致了張飛和關羽對同一人物的不同對待方式。


向日葵愛歷史


呂布是當之無愧的三國頭號猛將,很多人在戰場上見了他都非常害怕,不過在三國同期也出現不少的猛將,這些人實力比呂布要差一些,可差距也沒有那麼大。

因此有很多人就不服他,其中張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對呂布可是沒有什麼好感,倆人在戰場上有過不少的交集,他每次一見到呂布,心裡就非常不滿,直接就破口大罵。這主要是由於呂布他不是一個講忠義的人,前後多次換了主子。

張飛是非常注重忠義的,他一生都跟著劉備,從來沒有換過。對換了這麼多主子的呂布,心裡不滿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他的二哥關羽,那更是忠義的典範,遠比張飛講究,可他見到呂布,表現得還是非常客氣,一般都是直接尊稱呂將軍。

關羽對他還是非常看重的,同樣的兄弟倆人,對待一個人差距會有這麼大,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張飛這個人也算是非常奇葩,他對呂布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只要倆人一見面,就必然要爆發一場大戰,指望他們倆人和睦相處真的很困難。

這件事也沒有那麼特殊,因為關羽張飛倆人性子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差異,關羽這個人非常注重屬下,他對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或者是和自己平級的人都是非常好的,可張飛就不一樣,他對那些底層人沒有什麼好感,他對那些處在上層的士大夫們有著不少的好感,張飛就喜歡和這些人相處,比如他在後來對劉巴這些人,都非常看重,也非常有禮貌。他們倆人出身的不同,決定他們倆人看人的不同,偏偏這倆人最後都死在自己的待人處事上。

呂布他雖然能力非常強,但是他的出身不算太好,遠遠算不上是那種士大夫的高層,因此,張飛本身就瞧不上他,可關羽就不一樣,他對呂布這樣的人還是非常看重的。要論能力的話,呂布本身的能力要比他稍稍強一些,關羽本身非常高傲,可他對呂布的能力也是非常認可的,當初他們交手,關羽是為數不多和其他人一起來打呂布一個,這麼做不算什麼光彩的事情,關羽是無法在單獨對抗的時候戰勝呂布的,在天下的這些英雄中,能夠讓關羽看得上的人沒有幾個。

呂布算是其中最出色的人,他的能力非常強,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夠打敗他,關羽也非常服氣。不過在面對呂布的時候,還是張飛打得是最出色的,張飛多次面對呂布,倆人有過直接交手,一開始張飛剛剛出道,面對呂布打得是非常艱難,畢竟倆人實力差距非常大,可後來張飛碰到呂布,就越打越有自信。在徐州的時候,倆人竟然在百回合都沒有分出上下,能夠和呂布打成這樣,就連關羽都做不到的,後來呂布見到他也是非常頭疼。

在張飛出來交戰,呂布也是能夠躲就儘量躲,當然他也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不過還有一點,張飛這個人打起來就根本不要命,張飛是屬於那種打誰都是玩命一樣,根本沒有人願意和張飛打,就算是贏了,也要掉一層皮。況且呂布和劉備是合作的關係,不願意由於他和張飛之間的矛盾,就影響兩家的關係。

關羽情況就不一樣,他在打仗的時候是非常有分寸的,關羽要相對理性一些,因此他沒有和呂布發生過什麼直接衝突。倆人關係也相對好一些,況且劉備和呂布之間是合作的關係,關羽心裡有數,他是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就影響兩家關係,因此倆人沒有這麼多矛盾。可呂布這個也確實不怎麼樣,後來還背叛劉備,然而這件事也與張飛有著很大的關係,要不是他過度刺激呂布,也不至於讓兩家鬧成這個樣子,這麼做顯然是給劉備帶來巨大的麻煩。


貓眼觀史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開始探討問題之前,我們先把這句話放在最前邊。

問題中提到,關羽和張飛對待呂布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關羽表現的尊敬,張飛表現的不屑。同為兄弟對待人和事不同的表現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性格不同,判斷標準不一樣。

桃園三結義一直被大家稱之為美談,所以才有“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做孫臏與龐涓”。細心的朋友一定要仔細體味這句話,古人用了“寧學”,而不是“要學”。

“寧”與“要”,一字之別,謬以千里。“寧”透露出折中、權宜之策的意思,也就是說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學。接下來我們具體分析:

關羽雖然傲慢,但有兩項佩服的標準,即人品和武德

關羽一生只佩服兩種人,一種是仁義的品質修為高過自己。比如劉備。關羽一生只讀一本書《春秋》,春秋這本書是孔子所作,教人如何明大義、曉大理,才有了“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的說法。關羽的理想追求就是仁義的最高標準,他認為劉備做到了,所以一生追隨劉備,即使過五關斬六將,面對曹操的各種利益誘惑都不為所動,這是其一也。

一種是武藝水平要超過自己。關羽一生縱橫三國亂世,靠的無非就是仁義招牌和武藝超群。可以說整部三國中,除了呂布幾乎沒有誰能夠勝過關羽,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雖然有很多名將,也都是與關羽處在同一個水平,但呂布有項羽之勇,天下無敵是不容非議的。呂布曾經跟關羽有過交手,三英戰呂布那一集。所有人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呂布完完全全是靠真本事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呂布雖然做人的品德不怎麼樣,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武藝比拼上,呂布的武德是值得尊敬的。呂布從來不需要跟敵人玩陰的,“搞偷襲、放冷箭”的陰狠損招,呂布對此都是嗤之以鼻。正是武德上的修為才使得關羽對呂布十分敬重,也驗證了關羽對待事物會一分為二的看待。

莽張飛是富戶出身,由著性子的仗義

張飛何許人也,書中說他是個屠戶。其實不然,古今屠戶多了去,有幾個能像張飛一樣靠殺豬殺出豪宅的。說到底張飛要不是爆發後,要不是富二代。

這就使得性格有點由著性子,一不來氣就暴跳如雷。所以,他待人接物的態度就是眼裡容不下沙子。稍有一點汙點惹他不順心,就破口大罵,拍桌子而起,所以才有莽張飛的稱號。

從最初三顧茅廬就看以看出,去了兩趟就心不耐煩,要一把火把孔明的茅廬給燒了,把孔明綁來。對待一個毫無瓜葛,不想幫忙的孔明,他都要採取如此粗暴的手法,可見張飛的性格。

後來,孔明剛下山。劉備出於客套說了一句“我得先生,如魚得水”。結果,有敵人犯境。張飛說了一句“此時怎麼不拿水來抵擋”。

如果不是劉備和孔明心胸寬廣,張飛早就惹禍上身。

由此可見,關羽和張飛對待呂布的態度完全是由於性格和價值取向不同而已。關羽的立場是隻要你符合我的參考標準,你就是我佩服的人。張飛的立場是隻要你稍有一點不符合我的心意,你在我眼裡就是個不值一提的人。

所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真的值得每一個人好好體會。


歷史守望者


首先呢,張飛脾氣火暴,性子直

我個人挺欣賞張飛的,因為電視劇裡張飛說過這樣兩句話 : “俺老張恨不得殺盡天下惡人惡鬼。。。” “俺老張這輩子不圖那些虛名,只求能殺個痛快。。。 ”

從這兩句話就能看出,張飛是個疾惡如仇的人,不怕死,加上脾氣爆性子直 正好,呂布那些“作為”恰恰就迎合了他這點

其實呂布也沒什麼錯,正常人心裡 ,我們不也經常調侃自己: 要做個俗人,貪財好色 😄

張飛就不這麼想了,看見呂布就來氣,他每次挑戰呂布都是不要命的,寧可自損一萬也要傷你八千 ,所以從心裡角度 :呂布多少還是有一點怕張飛的 ,不是打不過你 。。。。軟怕硬,硬怕不要命的,即使打贏你,自己搞不好也負傷,我呂布可是天下聞名,為了你不值得 。。。

在徐州的時候,張飛能和呂布大戰一百回合,那時呂布是一方霸主,自己創業,又有妻小,所以惜命一點,虎牢關前,那時幫董卓打工,十八路諸侯挑釁,你能不賣命立威?那時張飛無名小卒,呂布不知其勇,正常發揮出了實力

這麼一說,張三爺雖然表面是個脾氣差的粗人,但內心境界還是挺高尚的

關羽比張飛穩重,文武雙全嘛,比較考慮大局,當時小沛危機,紀靈十萬兵馬。。。張飛毛病一犯,管你這個那個誰誰誰的 來!咱兩打

關羽就不同了,顧全大局: 三弟且慢,看呂將軍如何理會,咱們再廝殺不遲

關羽熟讀《春秋》,為人處世也以信義為準, 畢竟讀過書的人嘛,說話多少斯文客氣一點

再有就是,呂布確實有他驕傲的地方,有他的長處,草根出生 武藝第一,這個關羽算是認可的, 呂布還具備一定魅力,趙雲關羽他們孤身一人的時候。。。。說白了,他們只能為將

而呂布從長安城出來時,也是孤身,,但他能短時間拉起一支隊伍,割據一方 ,然後和曹操對著幹,好幾次差點殺了曹操。這從點可以看出,呂布有帥才的, 起碼有人願意跟著他後面幹, 畢竟戰亂年代,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還是挺崇尚武藝的




嶽西小毛哥


眾所周知,張飛、關羽都是蜀漢名將。張飛和關羽都被稱為“萬人敵”。張飛性子直,脾氣燥!眼裡揉不進沙子。張飛和呂布單挑時,張飛就脫口罵呂布,三姓家奴!


關羽雖然和張飛是鐵哥們,但性格大不一樣:他性格比較沉穩,為人忠義!有“義絕”之稱。他知恩圖報,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婦孺皆知。也可以說他俱有俠骨柔腸。



呂布雖是三姓家奴,但武藝超群,人又長得帥,“人中呂布”覺非浪得虛名!

兩個萬人敵,加上一個劉備,都沒拿下呂布!關羽雖然心高氣傲,也不由不稱之為“呂將軍”!
呂布武藝再高,但為人太差,見利忘義,是個善變的小人!曹操俘獲呂布後,也憐其才,但想想丁原、董卓,最後還是把呂布殺了。可見:一個人本事再大,為人不行!在社會上混也是不行。唐朝供奉六十四名將,宋朝供奉七十二名將,張飛位列其中,呂布卻無緣上位。

張飛脾氣燥,罵呂布,是因為呂布該罵。但不尊重人,決不是什麼好事!猛張飛沒死在戰場上,死在了自己的部下小卒手裡,實在可惜!怪就怪張飛的暴躁脾氣,對自己的勤衛兵非打即罵!他的部下受不了他的欺負把張飛給殺了!

張飛的部下做得也太過了,但你不善待別人,別人怎麼可能善待你!這倒是真的。

細節決定成敗,小毛病惹大禍!勿以惡小而為之。這話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