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樓市將進入“維穩”期

這兩天很多人憂心忡忡的問我:中美貿易戰即將進入到最危險的時刻,樓市是否會陷入危機?房價有面臨崩盤的風險嗎?

誰貼近美國誰倒大黴

的確如此,中美貿易摩擦幾番周折,最後終因特朗普的貪婪、得寸進尺而“兵戎相見”。其中包括:500億美元已經生效、2000億美元即將生效,而特朗普為達恐嚇、勒索之目的,聲稱將再針對額外的2670億美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果真如此,則意味中美貿易清零! 這怎麼不令人感到恐懼?世界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進行如此慘烈、針鋒相對的“零和博弈”,其後果與後遺症尚難逆料,畢竟以往從未發生過類似狀況。

當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美國於1985年聯合英、法……等國與日本簽下「廣場協議」的城下之盟,強迫日元大幅升值,促使1991年日本經濟崩潰、兵敗如山倒。 2002年1月1日經過三年過渡與調試的歐洲單一貨幣--歐元面世,大有與美元分庭抗禮之勢,於是美國利用2008年國際金融海嘨,“義無反顧”的刺破希臘債務泡沫,導致歐盟一敗塗地。

樓市將進入“維穩”期

一座京東曾經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既然經濟一蹶不振,房地產當然也處境艱難,曾經號稱“一個東京買下全美國”的日本房價腰斬有餘,歐豬五國(國際經濟媒體對歐洲5個較弱經濟體的貶稱。對經濟不景氣、出現債務危機的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這五個歐洲國家因其英文國名首字母組合“PIIGS”類似英文單詞“pigs”(豬),因此得名,)更是多以“買房入籍”之“慌不擇路”的救急作法,爭取資金進入,以“挽狂瀾於既倒”。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經驗警示世人,與美國的經濟“抗戰”都是以失敗收場、告終,昨天的日本與歐盟的潰敗,會不會是明天的我們?我的看法是未必或不至於,畢竟體制與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兩強爭鋒“勇者勝”

事實擺在眼前,日本是二戰戰敗國,長期受美國擺佈,加之市場規模有限,根本無力與美國抗爭;歐盟是以“經濟體”的形式存在,量體與人口均不容小覷,可惜多達28個國家,發展情況各不相同甚至差距極大,太容易被美國各個擊破,君不見,特朗普甚至私下教唆法國脫歐,意欲給予已然羸弱不堪的歐盟致命一擊。

樓市將進入“維穩”期

顯然美國不論對付日本或歐盟都能輕鬆擺平、遊刃有餘,但中國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有充份大的內需市場可供挖掘、開發,有足夠強的政策執行力可“堅壁清野”,因此,美國拿長期以來對付日本、歐洲乃至其近鄰的加拿大、墨西哥的策略,與中國相抗衡是難以奏效的,更何況“狹路相逢勇者勝”,一些無需言說的理由,早已證明這點。

一線城市可望“穩中有升”

走筆至此,或許有人會覺得納悶:上述種種跟房地產走勢有什麼聯繫嗎?其實是事關重大!透過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溫,兩方都將陷入“不能認輸”之“騎虎難下”的窘境,亦即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而非速戰速決的戰役,而“大軍未動”糧草都要先行了,更何況棋局至中,勝負未定之際。國內GDP必需維持吧?尤其不能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吧?否則勝利的天平將向美國傾斜。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冷靜想想了,除了房地產是國人最愛與最大的內需市場,還有其他嗎?我要強調的是,“重啟房產買氣”未必是拯救國內經濟的理想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沒有辦法中的救急對策,即使它存在一些後遺症。

執是之故,我判斷最快年底前,房價將維持在穩定狀態,既不讓它上漲,更怕它暴跌,反倒是以上海為首的一線城市房價,在“穩中有跌”了近兩年時間後,可望緩步進入“穩中有升”之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