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直放不下過去,會吸引更多的傷害

你有想要抹去的記憶嗎?

看了一部電影《記憶大師》,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裡面有一所醫院,可以幫人移除不想要的記憶,多美的一件事啊。不過,他們移除記憶的方式,不是完全把那件事或那個人抹去,而是讓你能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過去的事和人,進而切斷了感情的聯繫。

一直放不下過去,會吸引更多的傷害

電影《記憶大師》

這個方法多好啊!我們可不可以不借助高科技,就能達到這種境地呢?其實,根據我的經驗,是可以的。

我們人類的腦部結構以及演化而來的習性,都是對負面的事物比較印象深刻,即使記住這些負面的東西,對我們現在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還真就是放不下。

是的,我有這樣的經歷,我也能理解這是很多人的經歷。解套的方法,從簡易到最難的,我一一為大家道來。

  • 簡單並不是說方法簡單,而是你的“病”比較不重,用一些認知療法就可以消除那些痛苦記憶帶來的凌虐。

  • 最難的,就是最不容易治癒的,需要我們認真的努力,才能夠真正的擺脫過去,迎向未來。

“受害者”心理,會讓你吸引來更多的傷害

最簡單的方法,有點像心理療法的“脫敏法”。

在一個靈性課堂裡面,老師就讓我們把記憶中最慘的故事寫下來,然後分享給一位同學聽。雙方互訴自己最悲慘的故事之後,就換另外一個人,再繼續分享。到了第三個人的時候,大部分的同學基本上就“脫敏”了。

同樣的故事,一說再說,好像就沒有那麼悽慘了,到了後來,你真的可以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去複述那些讓你傷痛欲絕的往事,也能夠拉開距離、不帶情感的去看了。但是,課堂中有些人隨後的分享,真的還是讓我們覺得很難受,因為她的遭遇實在太悲慘了。

然而,如果我們做一個研究調查,就會發現,即使童年的往事再悽慘、痛苦,有些人還是可以活得很好,長大以後,以積極正面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遭遇,並且更有一顆慈悲的心去面對其他人。

那麼是什麼因素造成有些人必須終生受苦呢?

01

個性,當然是首當其衝的原因。

  • 有些人就是生來有擔當,他不讓自己活在過去的受害中,願意積極地面對自己當前的生活,把自己的當下活好。

  • 有些人,則是不自覺地把過去悲慘的遭遇,當成自己此刻不快樂、不成功的藉口。

02

受苦,比承擔責任來的容易!

有些人則是用過去的悲慘故事,來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這樣的人,非常好辨認。你只要認識他沒多長時間,他就會開始訴說自己悲慘的往事,彷彿那是新近發生的事情一般,所有細節歷歷在目。

是的,因為悲慘,顯得他與其他人不一樣。我有這樣的遭遇,你有嗎?我被這樣對待過,你有嗎?這使他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相等於有深度、有內涵、有遭遇、有過去的人。

還有一些人則是喜歡沉浸在受害者的感受中,情不自禁,其實是對受害的情緒上癮了,但是自己完全沒有覺得這樣不好。他欲罷不能地追求受害者的感受,甚至在自己當今的生活中,也會到處尋找、進而“製造”出受害者的情境,好讓自己從小以來就認同的身份感——“受害者”一再得到強化。

一直放不下過去,會吸引更多的傷害

為自己當下的幸福負責,需要勇氣與力量

記得有一次上課的案例,一個男人在課堂上痛訴小時候母親凌虐他,不給他吃飯,讓他餓肚子。後來老師讓他回家與母親求證,結果媽媽的回答竟然是:“你腸胃出了問題,醫生讓我不要給你吃東西,免得更嚴重。”一個愛的舉動被他詮釋為加害的行為,這個男人的內心這些年來,得有多扭曲啊。

所以,為自己當下的幸福快樂負起責任,是比做一個受害者困難許多的,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和力量。

我認為,心靈成長和宗教信仰,都可以幫助我們去擁有這份勇氣和力量,關鍵是不要走偏了。心靈成長和宗教信仰也有可能成為我們虛假力量的來源,使我們藉助外力來讓自己感覺、或是看起來更有力量,而不是真正去面對和接納自己內心的惡魔與黑暗。

有時候,你明白了所有的道理,也願意自我承擔所有責任,可還是無法忘懷一段感情或一個人。

這種情況,我會建議你先去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問題,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更多的理解,知道一切的發生是從何而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還是無法讓你解套放下,那隻能說就是業力的牽引了。

也許,是你註定在這段期間要承受這樣的苦,而且,可能你看起來什麼道理都明白了,可是你沒有真正地把它活出來,所以,時機還不夠成熟讓你能夠放下。這時候,帶著強烈的意圖和決心去面對這個挑戰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可能聽我說過,我把自己很多童年的問題都看得很清楚了,和父母現在的關係也很好,但是就是在感情上,我也是投入太深無法輕易放下的。

最終幫助我讓奇蹟出現的,是我真的看到了自己該學的功課,而真心願意去好好學習,以及虔誠地發願祈禱。我不騙人,有求必應真的不是假的,就看你苦吃夠了沒,發心是否強烈,是否學到功課了(這個最重要)。

這真的是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不是終點,只是小憩。分享過後,還得上路。

感謝你們一路與我同行。

···

作者 | 張德芬

喚醒、療愈、創造,在這裡遇見未知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