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爭鳴·新刊速遞|2020.03

◆ ◆ ◆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有學術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網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與爭鳴》網站投稿。請收藏唯一真實官網地址www.tsyzm.com。原編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停止使用,原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為編務郵箱和應急郵箱。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瀏覽2019年總目錄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新刊上架

2020.03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封面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封底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封二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封三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優秀青年學人支持計劃第四輯·金理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目錄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圓桌

全球治理體系大變革:中國與世界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王正毅

全球治理的政治邏輯及其挑戰

郭長剛

“新軸心時代”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劉雪蓮

充分認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侷限性

吳志成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轉向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趙可金

全球治理的中西智慧比較

高奇琦

區塊鏈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革命性意義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特稿

· 重識中國與世界(十九)·

任劍濤

找回國家:全球治理中的國家凱旋

田 野 盧 玫

全球經濟治理的國家性:延續還是變革

鄭先武

全球治理的區域路徑

訪談

王 贇

“群體沉醉”與“小確幸”:後現代社會就在我們身邊

——米歇爾·瑪菲索利教授訪談錄

爭鳴

· 構建中國闡釋學(三)·

李春青

從意義的二重性看闡釋的辯證法

曾 軍

總體闡釋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

——對南帆教授一文的延伸討論

傅其林

究竟什麼是公共闡釋

——與周憲教授對話

思想

·中國社會心態:動向與樣態·

晏 輝

現代性場域下生存焦慮的生成邏輯

蔣建國

網購成癮:商品幻象與循環型自戀

楊向榮 雷雲茜

速度、情感與審美——加速時代的情感焦慮及其反思

唐宏峰

“圖像-歷史”:“歷史3”何以可能

——對圖像證史的反思

政治

佟德志 樊 浩

美國“政治正確”的語義流變及其三重向度

社會

許天成 瞿 商

邁入5G 時代的“半工業化”

汪國華

二元通體論:轉型期城鄉工業汙染的產生與延續

青年

李秋祺

中國的世界主義話語體系建構——“對內”與“對外”的分野和融通

高藝多

論辯、問題與道路:批判性本土社會工作之反思

姜義華 陳思和 趙京華 袁一丹 張春田 陳建華 郜元寶 文貴良 王鴻生 瞿 駿 宋聲泉 金 理

優秀青年學人支持計劃 ( 第四輯·金理) 走出“名教”時代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圓桌會議 | 全球治理體系大變革:中國與世界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

全球治理體系大變革:中國與世界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全球治理成為一個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的議題。尤其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全球化與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近年來全球化遭遇的挫折,各國普遍意識到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但對於全球治理體系怎麼變、向何處變,不同境遇中的國家對其的認識與主張卻是聚訟紛爭。面對如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處於民族復興關鍵期的中國如何應對全球治理體系大變革的複雜形勢,關係到中國的未來,也將深刻影響世界的未來。《探索與爭鳴》2019 年第1期刊登了編輯部與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聯合組織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鍵”的圓桌討論,這是國內學術期刊中首次以圓桌筆談的形式對習近平總書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論斷的學術討論,引起國內學術界的熱烈討論。為延續並深入討論這一話題,本刊編輯部再次與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合作,並攜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研究”課題組,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這一話題進行了研討。

王正毅教授認為,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的經濟全球化導致國際體系中權力的流散,表現在治理主體的多樣化、治理制度的層級分化和治理結構的變革中;關於全球治理,存在美國領導的自由世界秩序和多元的多邊主義制度兩種方案,其都面臨著行為體、規則和治理結構方面的挑戰。郭長剛教授提出,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新軸心時代”,這一時代是在全球文明互動的形勢下,致力實現國家、民族、族群、性別等各種身份的平等,反對造成各種不公的“強權”或“霸權”;目前新軸心時代還在發展過程中,全球化和技術革命是決定其能否成型的關鍵因素。劉雪蓮教授則認為,全球治理體系需要變革,這一點在中國學術界已經成為共識;同時,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在治理主體紛爭、責任分擔、路徑依賴、觀念延續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制約因素,我們須對其長期性和艱鉅性有清醒的認識。吳志成教授分析了70年來中國逐漸由西方主導的冷戰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的抵制者轉變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負責任大國與全球治理的貢獻者的歷程,並指出必須從國家治理現代化、全球治理戰略優化、全球公共產品供給、國際合作理念轉變、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著力,加強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建設。

趙可金教授認為全球治理不僅是一個國際政治問題,也是一個國內政治問題。他從政治智慧角度對比了中西治理在認知和實踐方面的差異,指出中西方尤其是中美兩國應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妥善處理分歧和矛盾,管控摩擦和衝突,統籌好國內治理與國際治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係。高奇琦教授認為目前全球治理體系的困境主要在於全球無政府狀態,而通過在各國協調的基礎上發行全球數字貨幣可以構建聯合國的財政資金體系,進而在各國資產上鍊的基礎上實現聯合國體系的高層次民主。

——主持人 高奇琦 杜運泉

任劍濤 | 找回國家:全球治理中的國家凱旋

【內容摘要】曾經如火如荼的全球化進程似乎告一段落,被寄予厚望的全球治理呈現出一些內在的缺陷。國家重新回到國際政治的舞臺中心。這是在全球化進程中人們嘗試“找回國家”的階段性成果。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曾經失落,驅使人們集中思考超國家建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這對17 世紀中期以來生成的民族國家體系來講,是一種有益的超越嘗試。但國家遠未出盡內在能量。其實,無論在對內還是對外功能上,國家是最強有力的政治社會建制。隨著“國家第一”“國家再次偉大”之類口號的提出和付諸實施,以及國家以各種形式重建其強大動能,國家的凱旋已經是一個舉世矚目的事實。國家歸來,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趨同現象。

【關鍵詞】全球化 全球治理 找回國家 國家復興

【作 者】任劍濤,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田野 盧玫 | 全球經濟治理的國家性:延續還是變革

【內容摘要】全球治理往往被看作“沒有政府的治理”。但世界政治的現實表明,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從來都是核心行為體。從歷史經驗上看,全球經濟治理主要有三種路徑:多邊治理、單邊治理和網絡化治理。多邊治理無論從歷史起源上還是從現實運作上都是由大國主導的,單邊治理更直接地體現了國際關係中的等級制,網絡化治理只是通過扁平化的形式掩蓋了網絡中隱含的權力結構。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強化,多邊治理、單邊治理和網絡化治理中的國家性都更加凸顯出來。當前全球經濟治理中國家性的增強是大國間戰略競爭加劇、國家主導型經濟模式優勢彰顯、國內不平等擴大、民族主義復興和強人政治迴歸這些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關鍵詞】全球經濟治理 國家性 多邊治理 單邊治理 網絡化治理

【作 者】田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盧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鄭先武 | 全球治理的區域路徑

【內容摘要】從經驗和規範上看,區域治理已被視作當代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區域觀”將通常界定的特定地理區域治理的互動層次向上延伸至區域間或跨區域,據此提出全球治理的三種區域路徑:全球治理中的區域治理——區域作為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一個內部治理層次,即“從外到內的路徑”;區域治理中的全球治理——全球作為區域治理體系中一個外部治理層次,即“從內到外的路徑”;全球- 地方聯結中的區域間治理——新區域作為全球- 區域治理體系中的一個新型層次,即“內外融合的路徑”。第一種路徑的核心力量來自域外行為體,依據的核心制度平臺是全球性組織及全球多邊機制;第二種路徑的核心力量來自域內行為體,依據的核心制度平臺是區域組織及區域多邊機制;第三種路徑的核心力量來自不同區域的區域組織或一組國家,依據的核心制度平臺是區域間或跨區域的制度。對湄公河下游早期治理、東南亞氣候治理和中國區域間治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了這三種路徑的運行機制及其經驗合理性。

【關鍵詞】全球治理 區域治理 湄公河下游治理 東南亞氣候治理 中國區域間治理

【作 者】鄭先武,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王 贇 | “群體沉醉”與“小確幸”:後現代社會就在我們身邊——米歇爾·瑪菲索利教授訪談錄

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消費主義、風險……不同學科和不同學者都試圖從自己的知識體系出發,來描述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劇烈演變的社會。毋庸置疑,當代社會生活在具體的獨特情境之外總是表現出某些共性,例如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還有商品經濟的突飛猛進——無論我們對其是支持還是批判——成為聯繫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重要方面。然而,這個容納了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當代社會也時常使我們感到陌生:一方面,如從“養生”到“共享”觀念的流行,從“黑”科技到“飯圈”文化的出現,我們彷彿總是被動接受一個個的新概念、新觀念。我們在依附這些新元素的同時,還多少會感到一些無所適從和力不從心。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人放棄人們眼中的“成功”,去主動尋求一種“隱居”生活,我們在公開表示羨慕的同時,也會暗暗自問:“換作是我會同樣做嗎?”無論如何,當我們將當代社會與一百年前主要發生在歐美國家的那個被稱為現代化的社會演變樣態相對比的時候,會發現有如此之多的新特徵、新要素誕生在這個同樣被我們評價為“現代”的當代社會中,這些新特徵、新要素使得今天與100年前的現代社會明顯不同。如何理解這些新的社會特徵?這是否意味著當代社會處在“解離”(dissociation)的邊緣,而我們的生活就此成為“碎片化”現代性的犧牲品?我們能否做些什麼來改變這種局面?廣被接受的全球化是否是一條出路?這一路徑會否導致千篇一律的同質性,進而反過來消解本土文化?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對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笛卡爾大學)榮休教授、前涂爾幹教席教授米歇爾· 瑪菲索利(Michel Maffesoli) 進行了專訪。專訪按照“從學術到當代問題”的路徑展開,試圖“從後現代性的社會學”視角解析我們所處的社會——後現代的日常生活,思考諸如“小確幸”、新科技與生活、暴力等最新的社會課題,這同時也是對我們所處時代的嚴肅反思。

李春青 | 從意義的二重性看闡釋的辯證法

【內容摘要】任何闡釋對象的意義都存在“顯”和“隱”、“現實性”與“可能性”的二重結構,即“意義的二重性”。“顯”代表已經實現或處於實現過程的意義,意味著價值得到實現和確證;“隱”同時是一種“潛價值”,代表尚未實現但具有實現可能性的意義。闡釋實踐是最典型的主體間性行為,其結果是意義的生成,作為一個意義事件的文本闡釋就成為一種文化傳統自我更新、自我創造的重要方式。意義的“顯”或“現實性”總是有限的,而“隱”或“可能性”則總是無限的,這是闡釋或意義的辯證法,也是價值的辯證法。變化則是意義與價值的常態。

【關鍵詞】闡釋 詮釋 意義的二重性

【作 者】李春青,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曾 軍 | 總體闡釋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對南帆教授一文的延伸討論

【內容摘要】張江教授與南帆教授圍繞“闡釋的有限與無限”所展開的討論可以引出關於文學意義總體闡釋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的問題。這就需要建立一種有關文學意義闡釋的總體性觀念,並引入量化分析作為手段。量的判斷是理性思維的認知形式之一,數學化、數字化、數據化不斷豐富量化分析的方法。所謂“闡釋的有限與無限”,應該從定性和量化兩個角度來共同思考:量化乃質之量化,而非無質或去質之量化。量化是質的抽象化,是以“科學化手段”對社會歷史範疇的描述,進而把握其背後的規律。

【關鍵詞】文學意義 總體闡釋 量化分析

【作 者】曾軍,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傅其林 | 究竟什麼是公共闡釋——與周憲教授對話

【內容摘要】周憲教授在其文章《作為闡釋學根據的公共理性》中,抓住公共理性核心概念的創造性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界對這個概念的界定。然而在論證過程中,公共理性成了一個抽象的符號,並且,從語言邏輯來理解公共闡釋忽視了公共闡釋內含的豐富性,這是對張江系統整體界定的剝離或者偏離。公共理性應該被理解為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是一種新理性或者新感性,是真、善、美的新的統一。立足於公共理性的公共闡釋既是文學經典的闡釋所體現的,也是理論家和批評家直面文學經驗的可能路徑。它有可能在一定意義上超越強制闡釋的困境,使文學理論成為有文學的理論。

【關鍵詞】公共理性 公共闡釋 中國闡釋學

【作 者】傅其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晏 輝 | 現代性場域下生存焦慮的生成邏輯

【內容摘要】生存焦慮源自人的特定結構及其展開方式,而現實的生存焦慮則根源於特定的社會結構及其展開方式。由資本的運行邏輯所導致的市場化、資本化、符號化、全球化,使得現代性場域下的生存焦慮具有顯明的集體的、類的性質。整體性焦慮的複雜性取決於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係的複雜性,還相關於造成生存焦慮之社會根源的故意與非故意的任性行為,更相關於由於人格缺陷或社會不公正所導致的生存焦慮。現代生存危機並不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危機,而是制度危機、文化危機、情感危機和精神危機,且已超出個體和集體的範圍,變成了整體性的、類的焦慮體驗。

【關鍵詞】現代性 生存焦慮 集體體驗 生成邏輯 終極之善

【作 者】晏輝,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教授。

蔣建國 | 網購成癮:商品幻象與循環型自戀

【內容摘要】網購成癮是網絡時代的流行性物慾症。網購成癮者對商品有著強烈的佔有慾,他們希圖通過網購抵禦內心的孤獨和焦慮,並在重複的治療性消費中陷入“越網購、越空虛”的困境。他們通過迷信商品來強化自戀,並重復性進入網購閉環系統而形成循環型自戀模式。對於網購成癮者而言,要正確地認識網購的本質,保持客觀、理性的消費觀,制訂合理的個人財務計劃,降低不必要的消費支出,正視工作、學習和社交中存在的問題,才能走出循環型自戀的迷局,迴歸到正常生活中。

【關鍵詞】網購成癮 循環型自戀 社會病

【作 者】蔣建國,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楊向榮 雷雲茜 | 速度、情感與審美——加速時代的情感焦慮及其反思

【內容摘要】在充斥著競速的全球化時代,速度不僅呈現於經濟與城市發展的諸種物質層面,更重塑了我們觀看與感知世界的方式。外部世界的快節奏不斷侵擾現代個體的日常生活,現代人的情感焦慮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症候。情感焦慮的生成與社會加速之間有著密切的邏輯關聯,這種快速的現代性體驗從時間感知的維度建構了一種情感現代性。面對不斷加速的都市生活節奏,關注個體內心的“慢速生活”理念和“慢速美學”觀念的出現,反映出速度生存之下的都市人的精神與情感救贖訴求。

【關鍵詞】速度 情感 審美 慢速美學

【作 者】楊向榮,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浙江省錢江學者;雷雲茜,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

唐宏峰 | “圖像-歷史”:“歷史3”何以可能——對圖像證史的反思

【內容摘要】對於“圖像證史”應採取審慎態度,但思路不在於如何通過認識圖像自身的特性來正確補充歷史敘述而避免掉入“陷阱”。根據本文提出的“圖像- 歷史”概念,圖像進入歷史並非是以何種方式對歷史學(文字- 歷史)進行擴充,而是其進入造成了一種穿破和批判。圖像的運動性、脆弱性、非線性、曖昧性等特點,對線性的、知識的、敘述的歷史本身產生質疑、批判和穿透打碎的作用。這裡,圖像- 歷史不是延續和擴展既定的歷史模型,而是由於這種聯結和進入使得歷史模型本身受到質疑。圖像- 歷史也許提供了在“歷史2”(歷史學、歷史敘述)之外的另一種“歷史3”,幫助我們觸摸神秘、幽深的歷史本身(“歷史1”,歷史事實)。

【關鍵詞】圖像證史 圖像 歷史 《點石齋畫報》 潛能 于貝爾曼

【作 者】唐宏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員。

佟德志 樊 浩 | 美國“政治正確”的語義流變及其三重向度

【內容摘要】美國話語體系中的“政治正確”的語義構造是現代現象,其最初的字面含義是政治準確。在20 世紀的左翼政治思潮中,西方的文化左翼、政治左翼使“政治正確”形成了批判性、一致性的語義內涵。在美國民權運動、多元文化主義興起以及文化保守主義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政治正確”的主題帶來更多的爭論,越來越與社會和文化議題結合在一起,實現了“政治正確”的社會化和本土化,並逐漸發展了觀念、語言和社會政策的三重向度。

【關鍵詞】“政治正確” 語義流變 觀念 語言 政策

【作 者】佟德志,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樊浩, 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

許天成 瞿 商 | 邁入5G 時代的“半工業化”

【內容摘要】半工業化是傳統手工業與近現代大機器工業的橋樑和紐帶。當代半工業化有其存在和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經濟邏輯,並對中國的工業化作出了相應的貢獻。當前,中國工業化進程仍在深化、完成的過程中。“勞動替代資本和技術”這個半工業化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並沒有改變,但由於中國人口發展進程、經濟結構性變遷等階段性的現實影響,勞動已經顯現出量價失衡。在5G 通信和物聯網等新技術衝擊下,新時代勞動替代資本和技術的方式以及其適應性演化中展現的新特徵值得密切關注。5G 時代半工業化仍將繼續存在,並將影響中國製造業乃至整個工業化進程後半段的適應性演化方向。展望半工業化在5G 時代的存續與發展,有助於認識中國工業化後半程的內涵與可能路徑,並據此作出相應的對策選擇。

【關鍵詞】半工業化 工業化 5G 勞動-資本-技術 退行性演化 適應性演化

【作 者】許天成,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瞿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

汪國華 | 二元通體論:轉型期城鄉工業汙染的產生與延續

【內容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與農村先後經歷了較為嚴重的工業汙染。城鄉工業汙染產生和延續的原因可以放在系統且邏輯嚴密框架中進行比較:其一,城市、農村差異型的工業化發展脈絡導致工業汙染產生;其二,城鄉社會結構、消費結構變化脈絡引起工業汙染加劇;其三,社會轉型、人口流動的社會變遷軌跡使得工業汙染治理艱難。基於工業化、社會與消費結構和人口變遷對比視角,城鄉工業汙染產生與延續原因具有內在同源性,其均由從中央到農村的垂直治理結構積蓄的國家力量引發,從而形成城鄉二元通體的解釋理路。在此基礎上,堅持政府主力引導,以知識創新型企業和大數據制度為發展方向,縱向連通城市和農村的汙染防治,或許可以為城鄉工業汙染治理提供本土化思路。

【關鍵詞】城鄉工業汙染 二元通體 垂直治理系統 創新型企業 大數據制度

【作 者】汪國華 ,常州大學瞿秋白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李秋祺 | 中國的世界主義話語體系建構——“對內”與“對外”的分野和融通

【內容摘要】面對逆全球化的挑戰,中國的世界主義行動亟須系統的話語支撐。目前需要建構一種“可欲的”中國世界主義話語,並應遵循三個標準:“個體關涉”、國家內部“普遍性”和跨文化“普遍性”。以這三個標準為基礎,可以發現中國學界建構世界主義的幾條進路之間存在著理論上的矛盾。解決的關鍵是建構“面向國內的世界主義話語”和“面向國際的世界主義話語”這兩個相互區別又共屬一體的話語形式。

【關鍵詞】世界主義 話語體系 可欲性 面向國內 面向國際

【作 者】李秋祺,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講師。

高藝多 | 論辯、問題與道路:批判性本土社會工作之反思

【內容摘要】批判性社會工作研究有助於專業理論自覺、實踐自覺和文化自覺的增益與社會工作想象力的延展。當前批判性本土社會工作研究的面向主要涵括了理論論辯、問題診斷及道路建構。理論論辯依然停留於對西方理論論爭的觀望和重複,對諸多問題化表徵進行判斷的國際比較對話和戳穿問題本質的能力有待強化,道路設計需要拓展對策略藍圖和具體情境之間適應性的討論。與西方社會工作批判性思維對實踐理性的強調不同,基於歷史、現實與情境等因素的考量,本土社會工作批判性思維應邁向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統一。

【關鍵詞】本土社會工作 理論論辯 問題診斷 道路建構 批判性思維

【作 者】高藝多,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研究生。

姜義華、陳思和、趙京華、袁一丹、張春田、陳建華、郜元寶、文貴良、王鴻生、瞿駿、宋聲泉、金理 | 優秀青年學人支持計劃(第四輯·金理) 走出“名教”時代

【編者按】“名教”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比較重要且在當下仍然產生影響的問題。近代以來,立“名”為教、唯“名”是舉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機制,始終是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大隱疾,“新名詞,傳入中國,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烏黑一團”(魯迅語)的現象也層出不窮。《探索與爭鳴》“優秀青年學人支持計劃第四論壇”於 2019 年 12 月 20 日在上海舉行。圍繞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金理的新著《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魯迅與胡風為中心》,編輯部聯合上海東方青年學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學者,以“現代名教批判”為論域,展開熱烈研討。本著百家爭鳴的原則,本刊將與會專家觀點彙集於此。因雜誌篇幅有限,這裡僅刊發津要,全文將以別冊形式另行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