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跟新生兒交流很重要,如何跟新生兒交流?

丨楠澤


有些新媽媽認為,新生兒剛出生,什麼不懂,看起來茫然無知,每天保證他的吃喝和睡眠就可以,不需要情感交流,這是大錯特錯。



剛出生新生兒似乎是無能的,但實際上他有有能力、有個性的,新生兒的所有感官都發育完全,並做好了使用的準備,所以,新媽媽和家人要早早的與寶寶說話、唱歌、做遊戲、這將有效地刺激大腦迅速發育。

多和新生兒說話

多用溫柔、親切、微笑的話語和寶寶說話,每次給新生兒換尿布的時候,可以邊換邊說,寶寶尿了,肯定感覺不舒服,媽媽這就給你換……吃奶的時候、洗澡的時候都可以,甚者哭鬧的時候,新媽媽都可以柔聲細語的安慰寶寶。

有些人肯定會說了,寶寶都沒有反應,自己一個人說來說去會不會很傻?真實情況是,剛出生的嬰兒,就具有了良好的聽力,並對他在母體子宮內曾聽到的聲音有明顯的偏愛,新生兒聽到媽媽的聲音顯得很活躍,這也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新生兒不喜歡響亮的聲音或者噪音,這會使新生兒受到驚嚇,甚至啼哭。

多和新生兒身體接觸



所有的新生兒都喜歡被緊緊抱在懷裡的感覺,懷抱對嬰兒有一種鎮靜和撫慰的作用,媽媽的心跳聲音和體溫讓嬰兒具有安全感,因此當新生兒哭鬧的時候,新媽媽可以多多抱抱他,給予他安慰,而不是一些害人的育兒理論所說的,寶寶哭鬧時不要抱,否則就會慣懷寶寶,以後一直要媽媽抱等之類的話。

除了多抱抱新生兒以外,還可以多撫摸新生兒的皮膚,如腿部、後背、小手等;還可以多多親吻嬰兒的臉、手等,還可以讓赤裸的嬰兒貼近媽媽的肌膚,通過密切的肌膚接觸交流和嬰兒培養深厚的感情。

多用溫柔的目光和寶寶眼神交流

剛出生的寶寶可以注視自己的媽媽,他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媽媽,在嬰兒距離媽媽20--25CM時看的最清楚這個距離正好是媽媽懷抱嬰兒時媽媽的面部和嬰兒眼睛之間的距離,所以新媽媽要多多用溫柔的眼神多和嬰兒目光接觸,媽媽神情愉悅,嬰兒就會滿足地看著媽媽。

新生兒喜歡媽媽的味道



新生兒具有令人驚奇的嗅覺取向,能夠分別出媽媽的味道和媽媽乳汁的味道,並且對媽媽乳汁更喜歡,可以利用嗅覺去尋找媽媽的乳頭,嬰兒天生就有把人和物體區分開來的能力,嬰兒喜歡看到的是媽媽的臉而不是其他東西,因此新媽媽多和嬰兒早建立親密的親子聯繫,這會對嬰兒的將來產生影響,會給他克服困難的勇氣,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將變得具有獨立性。

新爸爸也要多花些時間接觸嬰兒,以便嬰兒能夠與爸爸建立起親情聯繫。


丁媽親子時光


我們知道交流是雙向的,你發出信號,我接收到信號,同時回應你的信號。交流就產生了。

八個月前,小寶剛出生時,護士把她一個人放在臺面上,我聽到她急切的哭聲,我感覺她需要我,我努力朝她張望,渴望能給她一個安慰的眼神。可是她不看過來,我無法傳達我的關愛,她無法接受媽媽的安慰。交流失敗。


由於新生兒不會說話,我們和寶寶之間的交流就變的困難很多。但是媽媽和寶寶的鏈接是天生的,她們之間可以有許多形式的交流。

一:眼神交流:

新生兒出生時,只能看到20-25CM遠。就是媽媽餵奶時候,寶寶看媽媽的距離。

1:所以餵奶是媽媽和寶寶最佳的交流時間。兩兩相望,無限愛意。媽媽的奶水滋養寶貝的身體,媽媽的眼神滋養寶寶的心靈。

有的人會問,那爸爸怎麼辦?爸爸沒奶,而且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不用擔心,方法在這。


2:吸引寶寶視覺注意力的技巧

a:坐著或把寶寶抱直。

b:等寶寶處在安靜而警覺的狀態

c:讓你的臉保持距離他的臉25釐米左右。

這樣寶寶就會看到你了。

二:語言交流

1:寶寶發出的交流請求,不同程度不同頻率的哭聲,表達著寶寶的各種需求。嬰兒發展專家對此做過研究。

A:作為嬰兒:

我哭~有人抱我~再哭~有奶吃。

我哭~有人抱我~再哭~抱久點

幾百遍之後嬰兒再腦袋中就會反應出這樣一種畫面,我哭就會有人抱我。她能預計到即將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圖像越多,寶寶的意識就會發展的越好。啼哭慢慢的就會轉為思考或認知過程,讓他知道如何發出信號來滿足需要。


B:作為媽媽,一次一次不斷在寶寶的哭聲中試錯,過一兩個月之後,寶寶一哭馬上就知道寶寶要什麼了。

這樣和諧的交流促進寶寶的智力和情緒的發展,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2:爸爸媽媽對寶寶的語言交流要注意以下幾點:

A:用上面的目光交流技巧,讓寶寶和你對視。

B:叫寶寶名字

C:說話語調要緩慢、有節奏、誇張

D:臉部表情要活潑(張大嘴和眼睛)。

3:模仿寶寶說話,對著寶寶,你一言我一語。

4:對著寶寶唱歌。寶寶會回應以開心,有的還會手舞足蹈。

月子裡爸爸經常彈吉他給寶寶聽,寶寶會安靜下來,久久的看著爸爸。


三:肢體交流:

1:媽媽的每一次餵奶,擁抱都是肢體交流。

2:撫觸,撫觸也是一種和新生兒的高質量交流。媽媽溫柔的充滿慈愛的撫摸,能讓寶寶放鬆,增加安全感,促進新生兒的腦部發育。想了解撫觸的更多好處翻看我前一篇問答。

本期話題,嬰兒的交流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媽媽們你們平時最喜歡用什麼方式和寶寶交流呢?


郭郭親子


有不少家長認為沒必要跟新生兒聊天,認為孩子根本聽不懂,說了也白說。

自己的孩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剛出生那兩三個月她爸爸天天給她唱幾遍小蘋果,後來她爸出差兩次,一次一個月一次兩個月,回來後不認識了,她爸爸一唱歌立馬就去找她爸爸抱,幾個月的小孩記憶力竟然持續兩個月,我們當時都驚呆了!

還有兩個其他寶寶的例子,都是出生那幾天我去抱過,我那時候已經有自己的孩子了,對小孩比較喜愛也瞭解了,沒次抱他們我都是跟他們對話或者哼歌,估計經驗豐富抱的也比較舒服,我也不是經常去,隔幾天去此就抱一會,這倆孩子竟然認識我!

別人抱不找,除了整天在家抱孩子的人就只找我,而且只要我在附近就總盯著我看!我與其中一個已經至少一兩個月沒見了,見了後眼睛總盯著我看,我一說話就笑,很暖心!這個孩子最挑人了,感覺很神奇,明顯感覺她認識我能認出我的聲音來。

我也是見過不少同事朋友說過,小孩三歲以前,不用管他,反正他們也是吃了睡,睡了吃。其實,父母若是用心帶過孩子,還是能夠分辨得出,花心思養育的孩子與沒有花心思帶過的孩子之間的區別,幾乎是一眼都能看得出的。

有個同事說:“打懷孕起,就天天摸著肚子和寶貝說個不停,高興的,傷心的。寶寶出生後也是每天和他說話,我認為他聽得懂,兩三個月時看到我落淚他就也會哭,我高興他就笑。

走在路上 坐在車裡 躺在床上我都會把聽到看到的發生的講給他,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帶孩子 一個人太寂寞了。他四個多月就會指著燈發出燈的聲音。

六個半月就能喊出爸爸媽媽。一歲就已經會唱字母歌,公園看見天鵝就背鵝鵝鵝的古詩。打會說話就咬字清楚,思維敏捷。三歲溝通無障礙。大人有時都被他問的一愣一愣的。”

和新生兒說話聊天的影響,說得大一點就是對嬰兒的素質教育,這東西不是立竿見影,天長日久,你就會發現,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那是因為別人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了你所沒有看見的心血,包括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互動交流。

我覺得早期教育的重點是愛和陪伴,真心願意盡力而為。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當成短跑來看待。所以請一定以及肯定的多給新生兒說話,即使寶寶在肚子裡時也應該多和胎兒講話。


西溪鬧鬧


新手媽媽如何跟新生寶寶交流?新生的寶身體比較嬌弱,而初為人父人母們也行往往缺少經驗,抱著嬌弱的小寶寶一片茫然,不知該如何與懷裡的寶寶交流。當初我剛升為人母時也有這樣的情況,後來經過系統學習與實踐,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我與寶寶交流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新手媽媽們:

注意新生嬰兒的作息規律。新生嬰兒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每天只是在餓了、尿了、不舒服了才會醒的,新手爸媽們要注意嬰兒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不要打擾寶寶的美夢,要在寶寶醒來的時候才與他(她)交流。


  • 觸覺交流:母子(女)間最直接的觸覺交流,是母乳餵養。寶寶以其最為敏感的口角,唇邊和臉蛋,依偎著媽媽溫曖的乳房後,能在大腦中產生安全、甜蜜的信甜蜜的信息刺激,這對其智力發育起催化作用。爸爸媽媽經常撫摸、擁抱寶寶所產生的肌膚接觸,也會獲得同樣的效果。

  • 視覺交流:嬰兒出生一月左右,視網膜已經形成,但中心凹尚未發育成熟,故其可見距離不會超過40釐米,可見區限於45度,幾乎只能見到眼睛正前方。餵奶時,很多時候我總髮現寶寶用眼晴注視著我的眼晴,這時我就會用眼神和寶寶交流。除了餵奶外,平時多與嬰兒作對視交流,也有益於其心理健康發育。對於人工餵養的嬰兒,母親在使用奶瓶授乳時,更應有這種視覺交流。

  • 臭覺交流:嬰兒的臭覺是相當靈敏的。剛出生幾天的寶寶,便能聞出氣味的好壞,所以出生幾天的寶寶就能聞出媽媽的味道。一些嬰兒專家提出,嬰兒期由媽媽陪睡可產生良性刺激,有利於其智力發育。如果經常更換陪睡者的寶寶,心理常處於緊張狀態,睡眠時間和質量均大幅度下降。

  • 聽覺交流:嬰兒出生一週後,即能分辨出人聲或物聲。特別是對媽媽的聲音,寶寶是特別敏感的。細心的媽媽們都會發現,我們在對寶寶說話時,他會動手動足,一副滿足的模樣。所以我們當媽媽的要多對寶寶說話,哼兒歌等,這樣對於大腦正處於急劇發育中的寶寶,很快牙牙學語,為日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家寶寶就是從小聽到媽媽“嘮叨”,兩歲多就是一個小“話嘮”。

  • 環境交流:寶寶喜歡鮮豔的色彩,悅耳的聲音和能動的玩具,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與寶寶交流,從而鍛鍊寶寶,促進其大腦發育,比如色彩鮮豔的氣球,能發出聲音的玩具等,都會引起寶寶的注意,我們在佈置寶寶房間的時候也要選擇鮮豔的色彩。

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一名早期教育者,同時也是寶媽一名,非常高興在這個平臺上和大家交流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可以關注我啦。

小書蟲媽媽


新生兒寶寶雖然不會用語言表達,但卻有豐沛的感受和情緒,父母要怎樣跟孩子溝通交流呢。

1. 心靈的交流

斯蒂芬吉利根老師說,父母只需要跟寶寶保持同一個頻率,寶寶的感受就會被看到,併產生愉悅的體驗。

如何保持一個頻率呢,起初,我理解的是寶寶怎麼說,我就重複寶寶的話,比如,寶寶說啊,我就說啊。

後來,經過深入的學習和自己的體驗,我才明白吉利根老師的意思應該是,寶寶如果開心,能量應該是上揚的,寶寶開心的“啊啊啊”的叫,媽媽這時也開心的迎合寶寶。

寶寶如果不開心的啊啊啊,媽媽也假裝不開心的啊啊啊,這時寶寶就會明白他的感受被媽媽看到了。

感受被照亮,心靈就會產生美妙的體驗。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這是武志紅老師的名言。希望每個孩子都被愛照亮。

2. 語言的交流

媽媽溫柔的注視著寶寶,並柔聲的對寶寶說話,媽媽做什麼,就說出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寶寶該換尿不溼了”,“寶寶你看外面天氣真好啊”,“寶寶,該睡覺了”……

我起初這樣對孩子說時,心想不會是對牛彈琴吧😂,其實不是的,孩子聽到媽媽跟自己說話是開心的,也能儲備很多詞彙量,為將來的語言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 肌膚之親

多親吻寶寶,撫摸寶寶的額頭,用手逗寶寶笑,多抱抱寶寶。愛的撫觸不僅可以增強寶寶心理上的安全感,還能為以後的人際關係打下良好的基礎。

4. 仔細觀察寶寶

新生兒不會說話,當產生不好的體驗時,如果餓了,渴了,尿溼了,拉便便了,凍著了,熱著了,想睡覺了,想讓抱抱了,想讓陪伴了……小寶寶會產出不同的哭泣,媽媽要仔細分辨出這些哭聲到底代表什麼意義,然後及時滿足寶寶。


筍亦竹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新生兒與媽媽對視,是彼此交流的開始,寶寶從一出生就表現出與外界交流的天賦。與新生兒交流,對新生兒的行為能力,及健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新生兒雖然不會說話,但可以通過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和媽媽進行交流。當媽媽和寶寶說話時,寶寶就會很興奮,手舞足蹈,當媽媽停止說話時,寶寶就會停止運動,兩隻眼睛凝視著媽媽,當再次說話時,寶寶又變得活躍起來。通過這樣的交流,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和心理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父母可以從五個方面和寶寶多交流:

1.購買適合寶寶的圖片,如黑白或彩色的卡片,讓寶寶多看看。另外,抱起寶寶時,對寶寶溫柔說話,引導寶寶目光注視自己。

2.寶媽和家人多和寶寶對話,讓寶寶熟悉你們的聲音和語調。平時可以多給寶寶講故事,聽舒緩柔和的音樂。

3.給寶寶買一些適合年齡段的玩具,讓寶寶產生捏、拍、打的慾望,發展寶寶的觸覺。4.平時多給寶寶做撫觸和體操,讓寶寶有安全感,並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


麥子媽咪


新生兒的表達方式比較簡單:

1、哭

剛出生的寶寶餓了,拉了,尿了,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

2、面部表情

寶寶滿足、快樂、不舒服、害怕等都可以通過他的面部表情表現出來。

3、身體接觸

寶寶喜歡依偎在媽媽懷抱裡很自在,很享受和媽媽一起的美好時光。反之,他掙扎著要離開,就是不喜歡和你在一起。

那麼,怎樣跟寶寶交流呢?

一、仔細觀察

在各正種不同情況下,仔細觀察孩子的不同反應。你會慢慢了解他表達情緒的方式。

二、說出你對他的詮釋

跟他重複說“你是不是餓啦 ”,“你是不是想起來啊”之類的話。這也有助於寶寶語言的發育。

三、有效的傾聽與溝通

作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需要全神貫注,包括眼神的接觸,散發出“我在聽”的訊息。溝通要用開放式的反應,比如通過一個微笑,皺眉等。

你給寶寶的回應越多,表示你越瞭解他。多用“眼睛”傾聽寶寶的聲音,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的世界也不是那麼的難以理解。


佳奇寶貝


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懵懂無知,只會吃和睡嗎?No!新生兒的大腦可以儲存他聽到、看到和感覺到的刺激,所以,寶爸寶媽如果能多跟寶寶交流,就能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那麼,該如何跟新生兒交流呢?

1.給寶寶正確的抱姿。


胎兒在母體內是以一種蜷縮的姿態生活的,在他出生以後,如果以貼身俯抱的姿態抱起寶寶,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也能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


如果是抱仰臥的嬰兒,可一手伸進頭頸後及背部,另一手托住臀部和大腿,輕輕抱起,讓寶寶在手臂上躺一會,再慢慢靠近身體,母子緊緊依偎;


如果是抱俯臥的嬰兒,則一手托住下巴、頸部和胸部,另一手輕抓臀部及大腿,輕輕將寶寶翻轉至自己懷中。


注意3個月以前的嬰兒儘量避免豎抱,因為頭部重量很重,但頸部力量不足,容易出現危險。


2.做嬰兒撫觸。


新生兒對母親的觸摸、安撫和擁抱感受是非常靈敏的,所以,如果想多跟寶寶交流,做撫觸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我給寶寶做撫觸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洗澡以後,這是寶寶感覺比較放鬆的時候,按照頭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的順序進行。


嬰兒撫觸口訣:

頭部:展展眉;笑一笑;摸摸頭。

胸腹部:交叉胸;順時針;旋轉肚。

四肢:捏捏手;捏捏腳。

背部:橫橫背;豎摸背。


可以一邊給寶寶做撫觸一邊陪寶寶說話,比如“寶寶看,這是你的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呢?”自問自答,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3.對寶寶的哭聲做出正確反應。


新生兒一般有20小時以上的睡眠,其他的時間,他要麼在吃,要麼在拉,還有的時間就是在哭了。可是,寶寶的哭聲代表什麼含義?寶媽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如果一聽到寶寶哭就餵奶頭,可不是跟寶寶交流的正確方式哦!


分享幾種寶寶不同的哭聲及應對方式:


寶寶拉了:哭聲較輕,無淚,兩腿亂踢蹬,換掉髒的尿布或尿不溼後哭聲即止;


寶寶餓了:哭聲有乞求性,由小變大,手指頭碰面頰,寶寶就立即尋找奶頭,吃到奶後會大口吞嚥,哭聲即止;


寶寶求安撫:哭聲較平和,如果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焦急地轉頭,一般輕拍即可緩解。


不過,不同的寶寶可能有不同的哭聲,新手媽媽一定要多觀察、多總結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安撫方式。


總結一下希媽的觀點:跟新生兒交流,一要有正確的抱姿,能更有效地跟寶寶進行眼神和言語交流;二要多做撫觸,多跟寶寶身體接觸,增強親密感;三要明白寶寶的哭聲,理解寶寶的正確需求。


你還有補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

希媽育兒


用哭來表達訴求:

在寶寶開口發聲前,能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就是哭,哭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肚子餓了哭、尿布溼了哭、困了累了哭、冷了熱了哭、需要抱需要安撫的時候還是哭。

除了表達生理需求外,寶寶的哭也有“抗議”的意思。如果寶寶所處的環境過於吵鬧、光線過於刺眼,寶寶也會哭鬧。嘈雜的聲音、刺眼的光線對寶寶來說都是“刺激”,當這些“刺激”超過寶寶的負荷時,寶寶就會用哭鬧來表示抗議。


分辨寶寶的哭聲:

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新手爸媽們還聽不懂寶寶哭聲之間的區別,不知道什麼樣的哭聲代表什麼樣的需求。

領會自己寶寶的哭聲需要技巧,也需要經驗的積累。

杏媽在這裡向爸爸媽媽們介紹幾點分辨技巧,比如:寶寶在餓的時候,哭聲一般是短且延續、音調較低的;寶寶在難受的時候,哭聲一般是尖銳刺耳的;寶寶在感覺到尿布溼了的時候,哭的同時還會扭動身體。

其它交流方式:

哭是寶寶最主要的溝通方式,不過寶寶還有其它方式與您交流,這些方式會隱蔽些,爸爸媽媽們需要仔細觀察體會。

寶寶在出生時就能分辨聲音的差異,如果您經常跟寶寶說話,她會很快認識您的聲音。所以,在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或做撫觸的時候,您記得跟寶寶說話,看看她對您的聲音做出的表情和動作,這也是“交流”。

新生寶寶的視聽能力無法很好的協調,但是當您在她旁邊溫柔的跟她說話時,她即使看著遠處,也會仔細聽著您的聲音,在“聽講時”寶寶的面部還會帶表情,甚至移動手臂或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幸運的話,在寶寶滿月前,您就可能看到寶寶的第一個微笑啦!

寶寶的“語言”有哭、有表情、有動作,細心的爸爸媽媽一定能從寶寶的這些變化中體會到寶寶的“小心思”。


兒科醫生鮑秀蘭


那從寶寶呱呱墜地起,可就要開始隨時切換頻道,學會講“嬰語”對話了。嬰語對話就是寶寶只會用哭來表達,但是媽媽只要熟悉寶寶,就會知道他每一個哭聲裡代表著的意思,而媽媽需要用很溫柔很溫柔的聲音來回應……

依稀記得:剛生完,還在醫院的時候,在我床頭,他乖乖地躺在襁褓裡,像個安琪兒那麼美好,我悄悄地對他說:寶貝,在媽媽的肚子裡呆膩了吧?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

我雖然感覺對他還有點陌生(畢竟初次見面嘛),但是好歹也積攢了九個多月的孕期,臍帶連臍帶、心連心的母子情感。生產時的一起奮戰了十幾個小時的患難戰友情感。

那時的他,也很累,一直呼呼大睡,眼睛眯成一條線,似乎這個世界的亮光對他來說太刺眼。偶爾睜開眼,小眼睛亮晶晶的,像在笑。我拿了個紅心白底的小手帕放在他的額頭,擋住光線刺激他的眼睛。

希望初次能感覺到這個世界待你溫柔一些。

第一次回家:

後來出院了,回到家,我抱著他在臥室轉了一圈,又悄悄地對他說:寶貝,歡迎回家,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啦,這裡是臥室,我們即將天天睡覺的地方,希望你能喜歡這裡。雖然現在還有點冷,但我會讓你一直感覺暖和的。

我知道他還聽不懂,也沒有睜開眼睛,但是我知道,他在我懷裡,是感覺安全的。不哭也不鬧。真乖。


哭因之一:餓了

寶寶習慣了吸吮,但是因為奶水不多,所以有時候吸不到他總是呱呱大哭,我知道他吃不飽,也十分內愧。趕緊衝備好的奶粉給他:“好好好,知道你餓了,好吧,媽媽也沒奶了,給你衝奶粉吧”。他不肯喝,但餓極了也顧不得了。

完了趕緊讓婆婆幫忙煮多點下奶湯。後來聽人說XX中藥草開奶,附近卻買不到,最後只好拖孃家人在老家買了寄過來。味道難喝得很,但為了開奶,也是拼了。

母乳和奶粉結果的結果,一開始有點消化不良,導致家庭醫生上門的時候,斷定說寶寶體重不夠。身高體重都不達標。

深深愧疚。

後來就拼命地喂他喝,怕他吃不飽,總算有奶了。但過度餵養的結果,幾個月大的時候有點肉嘟嘟的,超重了都。

所以醫生的話只能聽一半唉。

餵奶時間:

1~3天的寶寶,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鐘(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4~14天的寶寶,每4小時餵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鐘,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15~30天的寶寶,每隔3小時餵奶一次,每次15~20分鐘。 餵奶時間可安排在早上6、9、12時;下午3、6、9時及夜間12時、後半夜3時,每次餵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哭因之二:尿了:

寶寶除了餓了哭,尿了拉了也會哭,因為會感覺到不舒服。用哭聲來引起媽媽的注意。

所以趕緊給他換尿不溼:好了好了,尿尿了是吧,屁股不舒服是吧?媽媽馬上給你換,別急別急。換完尿不溼,洗完屁股,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就會順便逗逗他。他手舞足蹈的,看著就心花怒放。

尿不溼要記得及時換,不要太久太滿,會容易紅屁股。基本上尿不溼滿了會顯示超過紅線,就要換了。或者摸得鼓了就換。3-4個小時一般。

哭因之三:夜啼(不舒服)

所以當寶寶哭了的時候,首先想想他是不是餓了,或者檢查一下是不是尿了。還是哪裡不舒服。

如果都排除這些原因。又是到了晚上,就會開始夜啼。這是一種睡眠障礙。

是小傢伙脾寒、心熱、驚駭、食積,上火或者環境不適等生病的原因。

喂寶寶喝水。通通室內空氣流通,或者抱起來靠近窗戶邊轉一轉。

或者放一首他熟悉的胎教音樂聽一聽,哄一鬨,很快就睡著了

好了,又到璃璃推薦好書的時候了。

《嬰語的秘密》,想讀懂你家寶寶的嬰語,就看它:

希望能幫助到你,覺得有幫助的話請點個贊哦!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兒,繪本閱讀指導師,國際知名IP繪本作者,編輯,早期教育研究會會員。分享國際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