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諸葛亮隱居地到底是河南南陽還是湖北襄陽?爭了幾百年,誰能一錘定音?

用戶65958255574


答:只有一個人——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襄樊普遍認為此“南陽”是南陽郡,而《後漢書-郡國四》記載“南陽郡,雒陽南七百里(漢制,約今500裡)”。所以躬耕地在“雒陽南七百里”,即躬耕地在“洛陽南500裡”之宛(今南陽)。因此,躬耕地和襄樊無任何關係。

一、從“南陽”可以指南陽城(宛)來看。

1、諸葛亮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所以,躬耕地是“南陽”,“南陽”不是南郡,也不是襄陽郡,更不是襄陽。

2、《後漢書-郡國四》雲“南陽郡,雒陽城南七百里”,可見漢、三國時,“南陽郡”、“南陽”、“南陽城”、“宛”可以指一個地方——宛,即南都帝鄉。

3、《南都賦》“夫南陽者,真所謂漢之舊都者也”,這說明“南陽”指宛。

3、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說“曹操……困於南陽”,這裡的“南陽”指南陽城(宛)。宛城之戰,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

4、習鑿齒《襄陽記》“南陽城南九十里”……,看來習鑿齒也承認“南陽”即宛。

二、從南陽郡逐漸遠離漢江、遠離樊城、遠離襄樊、遠離新野來看

1、東漢,南陽郡“陪京(洛陽)之南,居漢之陽(漢江以北)”(《南都賦》),所以,躬耕地在漢江以北。隆中在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屬南郡襄陽管轄,《資治通鑑》說“(建安)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

所以諸葛亮“躬耕南陽”(197年——207年)時,今隆中屬南郡襄陽管轄。

2、208年,曹操置襄陽郡,南陽郡鄧縣、山都縣被劃給襄陽郡,而劉備認命關羽為襄陽郡太守,所以諸葛亮是認可襄陽郡的。

因此227年諸葛亮做《出師表》時,“南陽”不包括習鑿齒說的“襄陽郡之鄧縣隆中”。

3、西晉置義陽郡,瞎今河南南陽的新野、鄧州、唐河、桐柏。而陳壽是用西晉初行政區劃,而陳壽不對“南陽”註釋,這說明諸葛亮之“南陽”和西晉南陽(國)不衝突——在新野以北,和“隆中”之間隔著義陽郡、襄陽郡、漢江。

因此,在陳壽看來,諸葛亮說的“南陽”不會跨越義陽郡、襄陽郡、漢江,管轄隆中。

三、從“草廬”看躬耕地。

諸葛亮說三顧“草廬”,而今隆中歷史記載是宅院,即磚瓦房,所以隆中不可能是躬耕地。襄樊說諸葛亮自謙,即“草廬”實為宅院——那麼今隆中草廬怎麼回事?事實上,隆中歷史上沒草廬。1980年後,襄陽仿照南陽臥龍崗諸葛廬的樣子,改“瓦”廬為“草”廬。

四、總結。

1、諸葛亮通過《前出師表》中的“躬耕南陽”、“三顧草廬”和《後出師表》中的“困於南陽”已經把躬耕地定位在南陽城(宛),所以南陽臥龍崗是躬耕地。

2、幾個“隆中”

(1)今隆中在“襄陽西南”,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屬南郡,之後屬襄陽郡。且是宅院,即磚瓦房子,所以不可能是躬耕地。

(2)習鑿齒“號曰”的“襄陽城西二十里”之“隆中”,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屬南郡,以後屬襄陽郡,不是躬耕地。

(3)習鑿齒說的“鄧縣隆中”是杜撰的,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前,鄧縣不可能跨越樊城、跨越漢江、跨越萬山,管轄隆中。208年後,鄧縣、隆中屬襄陽郡,和“南陽”沒一點關係。

3、“躬耕於南陽”是諸葛亮說的,不容被篡改為“躬耕於襄陽(郡)”。

4、襄樊磚家以“躬耕隆中”為前提,論證來論證去把諸葛亮說的“躬耕於南陽”給推翻了。其實,對他們開來說,“躬耕於襄陽”豈不更好,何必繞個大彎呢??

5、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揭露襄樊磚家篡改歷史、褻瀆學術、挑戰正義的醜惡嘴臉!


斷鷹攀崖


諸葛亮隱居地到底是河南南陽還是湖北襄陽?爭了幾百年,誰能一錘定音?襄陽

蘇白

作為一名作家、策劃人、歷史愛好者、歷史垂直自媒體撰稿運營者,回答網友問題。

南陽古代很大,諸葛亮說臣本躬耕於南陽,南陽在東漢,由於是漢光武帝的老家,是帝鄉,

屬於當時特大城市。劉秀是今天襄陽下面的棗陽市人,諸葛亮說自己躬耕於南陽,是因為漢代的南陽郡,比較特殊,相當於當時直轄市,經濟、政治、農業、商業發達城市,其區域包括今天襄陽。


襄陽當時劉表治理荊州,把荊州首府遷移到了襄陽,襄陽因此發展、發達,成為南陽、荊州的中心。漢代的荊州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河南南部。

南陽一直是豪強、軍閥劉表控制的區域,依附劉表,保持獨立性,而且後來遭到曹操攻擊,是劉表、曹操勢力的緩衝地帶。諸葛亮的叔叔和劉表關係很好,劉表治所在襄陽,他隱居襄陽城外隆中無疑。此地,古代屬於鄧縣,也是南陽地盤,所以他說躬耕南陽,但是今天屬於襄陽城外20多里的一個山坡地。

襄陽、南陽今天都是地級市,兩個地方都有躬耕地,但是隆中對,隆中,都證明,諸葛亮確切主要活動、居住襄陽隆中無疑。。

南陽當時為軍閥張繡控制區域,諸葛亮不可能跑到張繡那裡去。張繡軍師為賈詡,歷史沒記載諸葛亮和賈詡有什麼交流,而是和當時襄陽人士交往密切,南陽距離襄陽大概有300多公里,在古代,諸葛亮不可能居住在南陽,還經常和襄陽一些名士交往密切。


劉備常往襄陽跑,見了劉表後,馬上見諸葛亮等,300多公里,古代交通不發達,不可能馬上跑到南陽去。


社會經緯縱橫


這件事情只有諸葛亮最清楚不過了,這事得問他老人家呀!傅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的那個先皇畫像的問題是不是和現在回答區裡各路專家的意見類似呢?別為了錢把歷史拉來拉去,有意思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過去的歷史沒有一幕幕的畫面在你眼前一映而過,隻言片語的文字是讓你知道歷史上發生過的,不是讓你拿來分析來分析去弄一堆現代仿古建築去圈錢的!

《出師表》是諸葛亮自己寫的把,哪位專家來代過筆站出來說說,《隆中對》三分天下才是其主要表達的主旨思想,主要問題是它選自陳壽的《三國志》,《隆中對》是孔明口述陳壽執筆還是陳壽整理文獻整合而作呢?史太公司馬遷的《史記》可否完全準確?歷史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後人鑑以明智的記述,什麼時候成了圈錢宰客的工具了?一群人跟著下起熱鬧,一部分人還裝13去引經據典呢?能說明你們知道的多?文化就是文化,你要熱愛就潛心蕩漾,莫帶著一身賤性為一幫騙子搖旗吶喊,他們圈錢宰客的收入分你幾多?拿著這些報酬你真的感覺你能高人一等?歷史的車輪依然前進,你真的想讓後人剝開你的內心發現你的無限下賤嗎?

一個逐利的偽命題,駁一駁就算了,必要爭得個臉紅脖粗?


河西匠人


個人認為諸葛亮的躬耕地是在是南陽郡鄧縣之隆中,現在在湖北襄陽,而不是在宛城臥龍崗,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我有以下幾點理由,歡迎大家討論。

一,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裡面的南陽是南陽郡,而並非宛城,因為在三國志裡面,但凡說南陽的,基本都是說南陽郡,而不是宛城,如果是宛城,會直接用宛城,而不會用南陽來代指。

二,三國時期的南陽郡與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是兩個地域概念,不能完全等同,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是以前在南陽郡,不意味著,現在也在南陽郡,同樣的在現在的南陽市,也不意味著以前是在南陽郡。

三,習鑿齒的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的家在南陽郡的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外,當時叫做隆中,這個是諸葛亮躬耕地最早的記載,而臥龍崗這個名字,是很晚才出現的。

四,晉書習鑿齒傳有麼一句,習鑿齒回到襄陽,“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這個就說明諸葛亮的隆中就是襄陽的西側。

五,有些人說漢水是南郡與南陽郡的分界線,這個只能說是大概並非絕對,因為這個分界是秦昭襄王三十五年,那是什麼時候呢,公元前272年,而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是,公元207年,也就意味著相差了四百八十年。

六,秦始皇的時候也只有三十六個郡,而到了西漢的時候有一百零幾個,東漢末年的時候也差不多這個數目,可以想象,增加了那麼多郡國,原來的分界極有可能是做了調整。

七,很多人會說為什麼隆中這塊飛地明明在漢水對面,還歸屬於南陽郡,但事實上只有這塊飛地嗎?事實上,當時有武當縣,陰縣,築陰縣,山都縣,酇縣都是橫跨過漢水的,那麼南陽郡鄧縣跨過漢水而擁有隆中,又有什麼奇怪呢?

八,諸葛亮是跟自己的叔叔諸葛玄投奔劉表的,而劉表是在襄陽,而不是在宛城,那麼諸葛亮住在襄陽附近的隆中,也更加的合理,而且諸葛亮的親戚,好友,都在襄陽,如果住在宛城臥龍崗,那麼來往多麼麻煩,住得那麼遠,都沒人找你。

九,宛城之戰後,張繡再次投降曹操,那麼宛城已在曹操之手,而劉備為劉表抵禦曹操,是駐紮在新野的,劉備怎麼可能跑到宛城附近去三顧茅廬呢?另外,隆中對裡面說兵向宛洛,也只有身在隆中,才能這樣說。另外,再補一句,劉秀也是在湖北襄陽市棗陽市,也不在南陽市。


歷史簡單說



(蜀丞相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散文家、發明家。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

諸葛亮青年時耕讀於南陽臥龍崗,地方上稱其臥龍,臥龍先生。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隨劉備轉戰四方,建立蜀漢政權,官封丞相。

223年劉備死後,劉禪繼位為蜀漢皇帝,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侯,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最重要的實際領導者。



(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開封蘭考縣),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

西漢 公元前6年農曆十二月甲子夜(公元前5年陽曆1月15日)劉秀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他出生的時候,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當年稻禾(嘉禾)一莖九穗,因此得名秀。

公元3年 在南頓(河南周口 . 項城)任縣令的劉欽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和兄妹只好跟著母親回到南陽外祖父樊重那裡 。樊重字君雲,西漢末年南陽湖陽(今南陽市唐河縣湖陽鎮)人 。

樊重,在西漢末、新莽初,成為全國有數的大莊園主。樊重有子樊宏(參見《劉秀的舅舅壽張侯樊宏 》)、樊丹,有女樊嫻都,嫁於南頓縣令劉欽。生子女六人:長子劉縯、次子劉仲、三子劉秀,長女劉黃、次女劉元、三女劉伯姬 。

公元22年10月,劉縯、劉秀初起兵時,劉秀的母親 樊嫻都病逝,由族人樊鉅公收斂安葬 。

新朝末年,劉秀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 鄗南 千秋亭登基稱帝,次年 遷都洛陽 正式稱帝 。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亦稱建武盛世。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劉秀在洛陽南宮 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於同年三月初五日,葬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中文名

劉秀

別 名

劉文叔、光武帝、漢光武

國 籍

漢朝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開封蘭考縣)

注: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 ---------- 57年3月29日)是漢高祖 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的一脈 。

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長沙定王(劉發)→湖南舂陵節候(劉買)→廣西鬱林太守(劉外)→河北鉅鹿都尉(劉回)→河南南頓縣令(劉欽)→漢光武帝(劉秀)

由此可看,劉秀祖籍江蘇 出生地址 河南 。


ABC護花使者


不知誰成了長舌婦,古人的事需要很多證據鏈相互映證。單憑一言半語就能說明歷史,恐怕會貽笑大方。古往今來的許多工具書(辭海,辭源,詞典,地方誌,史記等)都明確註解諸葛亮隱居襄陽隆中。然而就是這樣祥實的證據鏈,還驚不醒一部分裝B的假睡人,他們置若罔聞, 還在意淫。企圖用幾個字,推翻歷史記載的證據鏈。將古時南陽郡妝扮成現代的南陽宛城區,把南陽這個大概念偷換為不與孔明任何關連的小宛城,把一個小小隆起的土堆硬說成綠廕庇日的隆中。有意思的是還賊喊捉賊,罵襄陽人弄虛作假,上訪走後門,說什麼仿造古蹟,抄襲南陽。請問,所有堅持證據的人是可買通的?他不僅侮辱了所有堅持證據的人。也侮辱了他們自己。俗話說只有骯髒的心靈,才有骯髒的想法,才會做出骯髒的事。估計在他的心裡,錢可以搞定一切事。

有理不在聲高,謾罵是證明不了事實的。所有的工具書,史記,地方誌就是最好證明:襄陽隆中就是諸葛亮孔明隱居的地方。


53172801


只要記住在漢朝的行政劃分,南陽郡管的37縣沒有南陽(當時叫宛城)。而晉魏、南北朝、隋朝這些(最重要時期,)早期諸葛亮都指向隆中,沒有一條是臥龍崗。這決不是偶然,只有沒在臥龍崗才會不報道。而隆中一個幾戶人的山村卻報道不斷。

臥龍崗只在唐朝後出名,得益南陽地名,並非是諸葛亮躬耕地。劉備也不可能三次深入到曹操地界。

最早記載諸葛亮是西晉史學家陳壽《三國志。蜀書》明確指出"亮隨叔父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與誠,厚相結納。”。 呼應表明襄陽隆中!這是最早記載諸葛亮是西晉史學家:陳壽。

後來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漢晉春秋隆中。再後《三國演義》更是直指隆中。

殷芸小說(諸葛亮死後的300多年)。"卷六 吳蜀人 119 武躬耕於南陽,南陽是襄陽墟名,非南陽郡也。 120 襄陽郡有諸葛孔明故宅,故宅有井:,深五丈,廣五尺,曰葛井。它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地極高,雲是避水臺。宅西有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而為《染甫吟》,因名此山為樂山。嗣自董家居此宅,衰殄滅亡,後人不敢復憩焉。”

南朝梁514~516年,諸葛亮後300年左右,殷芸箸《小說》說:”襄陽郡有諸葛孔明故宅,故宅有井,深五丈,廣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址極高,雲是避水臺。宅西有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而為《梁甫吟》,因此山為樂山,嗣有董家居此宅,衰殄滅亡,後人不敢復憩焉。”

南朝宋(約諸葛亮後200年的《荊州圖副記》說:"鄧城舊縣西南一里,隔沔有諸葛亮宅,是劉備三顧處。”

出自唐李善注(37卷、表上、諸葛孔明出師表)。

班固是東漢著名學者,《漢書 地理志》明確記載褒河以上為"沔水”,褒河至安康之間稱“漢水”,安康到長江入口叫“漢江"。

諸葛亮後三百年左右的南朝劉宋(420一479年)盛弘之的《荊州記》中說"襄陽西北十許裡,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

《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引盛弘之《荊州記》曰:襄陽西北十許裡,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

諸葛亮後二百多年的晉。王韶(379一435年)《南雍州記》提出"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今涸無水。盛弘之記雲:井深五丈,廣五尺,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址極高。雲是孔明避暑臺。宅西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為梁父吟。因名此為樂山。先有人家居此宅,衰殄滅亡。後人不敢復憩焉。齊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長九寸。獻晉安王,習鑿齒又為宅銘。”

諸葛亮死後二百多年的朝代:北魏酈道元的巜水經注》說:"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亊,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

說得夠明白了。

至於後來的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連續有記臷。這些都是幾幹年一字不差傳承下來白紙黑字!

1986年12月8日國發〔1986〕104號《國務院批轉建設部、文化部關於請公佈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報告的通知》明確襄陽是諸葛亮學習、生活地方,同時指出現在南陽市只是記念地方。 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招集全國的歷史、社會、地理、考古學專家做了諸葛亮居住地的專題研究認為襄陽,三年後再次肯定襄陽。


jzljzl1


      襄樊現代人在所編《隆中志》收錄的胡曾的《隆中山》兩首詩。其一:“亂世英雄百戰餘,孔明方此樂耕鋤。蜀主不自垂三顧,安得先生出草廬。”其二:“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垂釣。當時未入非熊兆,幾向斜陽嘆白頭。”(見《隆中志》第101頁)按《隆中志》的觀點,這兩首詩名《隆中山》,肯定是在隆中所作,是在詠吟隆中的孔明遺蹟。

         其實,查查這首詩的來源《全唐詩》一切就都清楚了。真實詩名在《全唐詩》卷六百七十四第二十八首為《詠史詩•南陽》,第三十首真實為《詠史詩•渭濱》,正是《隆中志》所收入的兩首胡曾的詩,丁寶齋《隆中志》在胡曾詩的收錄上,採用了“移花接木”、“指鹿為馬”的錯誤手法,誤導了讀者。造假歷史。有點可恥!





integrity001


可以一槌定音了!

需要糾正問主的“一錘定音”,應該是“一槌定音”,一錘子把鑼打爛如何定音?

諸葛亮躬耕南陽,然而,種地不是目的,只是幌子,是等待時機出山。是隱居求志,所以南陽為諸葛亮的隱居地。

襄陽是諸葛亮寓居地。諸葛亮先在襄陽生活,在這裡求學,交友,成家,但襄陽不算隱居地,也不屬躬耕地。為什麼?隱居是不想為外人知道,但諸葛亮已經在襄陽生活過,很多人知道,沒有“隱”的必要。

步入成年的諸葛亮才華橫溢,劉表自然重用之,但被諸葛謝絕。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軍閥混戰,諸葛亮立志救民於水火中,但需擇一明主!

到底跟誰混?諸葛亮明白政治上不能站錯隊。

諸葛明白:劉表劉璋,張魯昏庸無能,這些人未來都是曹操刀下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跟這些人混吃棗藥丸,投奔曹操,然而漢賊不兩立!投奔劉備?劉備勢單力薄不成氣候!投奔孫權,遠在江東,可能水土不服!其它軍閥不在話下,諸葛亮唯一的是等待明主出現。如果長期在襄陽不走,又不給劉表做事,能人不被我用必被敵人用,長期下去必然為劉表不高興,說不定哪一天被劉表所殺,此地不可久留!

諸葛輾轉反側,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認真分析全國形勢。

在哪裡住最有利?諸葛亮一生都重視地理因素。

諸葛亮經過深思熟慮,就選擇了南陽,這裡是一線城市,好比今日北上廣,信息靈通,便於實時掌握局勢走向。諸葛考慮不能居於鬧市,否則為劉表的人發現被請回去。

諸葛來到臥龍崗看有虎踞龍盤之氣勢,是隱居難得風水寶地,這裡距市區很近,又處於南襄大道旁,能通過路人瞭解襄陽情況。他住下後,表面每天讀書耕田,暗地裡不時地走下崗詢問北邊的曹操,南邊的劉表,暗暗瞭解國家形勢。他在這裡潛龍勿用,等待時機出山,這就是隱居求志。

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把天時地人和發揮到極致。

所以南陽才是諸葛隱居地,襄陽只是諸葛成長的地方,諸葛在二地都有生活,但意義不同,叫法自然不同。《出師表》裡強調的是對劉備三顧茅廬的感恩,懷念他隱居求志地方,重點不是寓居哪裡,所以才有“臣本布衣躬耕南陽”歷史佳句。並非是對寓居地襄陽無情無義!

諸葛亮說的“躬耕南陽”的南陽屬於宛城,此南陽與隆中無關,諸葛亮說此話時,鄧縣早已經歸襄陽,鄧縣隆中都與南陽無關。一百多年後的晉代的習鑿齒時代,鄧縣歸襄陽二百年左右,難道習鑿齒不知今夕是何年?“南陽之鄧縣”真是狗屁不通,隆中碰瓷南陽毫無道理!

那麼諸葛亮說過的“南陽”是否指宛城?同樣出自他的“困於南陽”明顯是指宛城,因此諸葛亮躬耕南陽千真萬確,除非諸葛亮患老年痴呆症!

而襄陽庸人自擾之,如果不否認南陽躬耕地,承認襄陽是寓居地,自然南陽也不反對,何來躬耕地之爭?躬耕地之爭為南陽人被動反擊!

本該無紛爭,襄陽自擾之,

躬耕南陽地,寓居在襄陽。

諸葛親自說,智聖會痴呆?


南陽玉雕發佈


這個問題主要有個倆個派系或者爭議的地方,第一個派系是學術派:什麼意思呢?就是專家學者考證和論證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個南陽,所在地在今天的湖北省襄陽市,今天的南陽在三國時期叫宛城市,此南陽非彼“南陽”,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不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宛城”的理由,因為當時的南陽,轄:今天的南陽市和襄陽市大部。另外影視界都是依據專家學者論證過的襄陽來定諸葛亮躬耕地,比如當年非常火爆的電影,高希希導演的新三國。以及今年吳秀波監製的龍嘯虎吟,提到的都是襄陽隆中出山輔助劉備,而不是說宛城的臥龍崗。再說隆中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陽:郡名,今襄陽市一帶。(後爭議較大,改為今南陽或襄陽一帶,這就是下文說的,另外一個派系,民間派系)

第二個派系是民間派系,什麼意思呢?就是民間一些所謂的幾月河之類的“歷史學者”提出的疑問或者爭議,力爭“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南陽就是在今天的南陽而非襄陽,南陽在漢代是大都市,有《南都賦》為證,南都賦記載當時的南陽極為昌盛是個大都市。張衡、張仲景等名垂千古的優秀人才也都是和諸葛亮同時期的人。而襄陽在當時很小,出現諸葛亮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但是啊,你別忘記了三國時期,南陽不是南陽,叫宛城啊親。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岳父大人(黃承顏),老師(水鏡先生),摯友(龐統),所有接觸的襄陽上層社會圈子都是襄陽人,諸葛亮跋山涉水幾百裡去南陽的臥龍崗種幾塊地,晚上再回襄陽嗎?諸葛亮閒的,諸葛亮是長跑冠軍?諸葛亮是鍛鍊身體好一統天下?有點腦補不出來

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襄陽之爭歷千年而不止。期間國家發行的“郵票”、國家出版的“教科書”事件(都是說襄陽是諸葛亮躬耕地,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當年的事件),那麼南陽基本都會站出來質疑。這種倆地隔空喊戰的對弈結果是雙方几乎未分高下,千年來一向如此且未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