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楼市变了天之后,买房还是跑赢通胀的最好办法吗?

李-小米


关于房价最近发表了一些观点,最基本的就是2018年起房产将失去投资价值,所以毫无疑问,今后买房不是跑赢通胀的选择,甚至不应该是投资的选择。。

从理财收益的角度来看,5%是一个临界点,而商业贷款的基准利率4.9%也基本与此持平。

假设今后通胀维持在6%的水平,如果是贷款,那么起码房价每年的涨幅超过10%以上才有可能跑赢通胀。

那么问题来了,房价还会涨吗?

对于部分城市来说,房价还会涨,甚至于很多地产项目开盘不久,就被全款买房的投资客抢光。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房价不但涨不动了,还会出现持续的下跌。

所以自2018年起,绝大多数城市买房,可能都会是亏本的投资。不但房产总价值会下降,即使到时候想亏本出手也难了。

房住不炒,不是说说而已。

房子跟其他投资品不同,流动性极差。社会大众往往又是买涨不买跌的风俗习惯,一旦房价出现下降的苗条,所谓的刚需就会迅速销声匿迹。

在今后的三年,房产出手的难度会加大,即使已经提前两三年办好了不动产证。

一旦房产税消息落实,炒房客恐慌心理下抛售的情况出现,在银行信贷收紧的大背景下,接盘侠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财智成功


就目前的房产而言,虽然目前会保持一段的平稳状态,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稳中上涨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线或者二线城市。大城市一般是集经济,文化,教育于一身的。无论是从各方面来说都可以很大的吸引外来人口进入,从而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的进入都可以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

当然从大城市来说目前的房价已经是达到制高点。从市场的表现来看虽然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可以说是有价无市的。

对于大城市的一般刚性需求来说,不仅是首付款比较多,同时伴随着目前银行各种利率的上调。对刚需购房者每月的还款压力增加比较大,所以很大一部分刚需购房者可能会在观望一段时间。

那么对于房产的投资客来讲,大城市红利目前正在慢慢的趋于饱和,上涨的空间可能会比较慢一点。

假如说在大城市一套房子大概在五百万左右,那么房子升值到600万,从这点看是赚钱的,在比如三线或者四线的房子,投资50万买一套房子那么如果房子涨到100万可以说也是赚了50万,

可以说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三四线房价是有红利的,同时投资成本就是比较小一点的。那么就可以直观的对比出来啦。


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子可能会比较平稳,但是对于通货膨胀来说还是值得购买的。



海泡泡情感


如果楼市出现了方向性逆转后,房价总体处于下跌状态,那么买房怎么可能跑赢通胀呢?其实目前的房价,二三线城市租售比要比一线城市大,这意味着,你买了二三线城市的房子,如果是出租收取租金,就要等到70至80年后才能收回投资,届时房子都倒了,所以二三线城市房价连投资价值都没有,也不具备跑赢通胀的可能。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买房只有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才能跑赢通胀,原因很简单,房价和通胀都是货币宽松推上去了。而如果楼市出现趋势性逆转后,这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收紧的,而买房要面对房价下跌的风险,那么只有持币才是更安全的,而且如果房价下跌,其他投资品的风险可能也会很大,所以你买任何东西都是会有风险的,唯有持币还可能会稍微好一些。

事实上,`楼市如果真的下跌,说明国内正在收紧货币,在这种情况下,通胀率也不会太高的,所以,到时候,你若能持有大量货币,寻找到超跌的优质投资标的,才是人生大赢家。要知道,房价跌了,局部性金融风险将会到来,届时任何投资品都会存在风险,而唯有手里有资金的人,才有大把的机会。楼市变天,意味着通胀缩小,买房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握有大量钞票,等到其他投资品都跌得差不多了,再来抄底。


不执著财经


2017年年底,道哥提出《未来十年房地产投资是好的选择》,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仍然有效,在此分享给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20719aa228821c2a9300b08f6862fdb\

道哥道金融


无论楼市、期货市场还是股市,在市场发育的早期阶段,总是一些能量较大的群体利用各种手段,在操纵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市场的体量增大,操纵者,也只能顺势而为,起到部分的助跌助长的作用。当楼市出现高得离谱的价格,此时操纵市场者,必然造势为他们锁定盈利退出市场,希望大量的接盘侠的出现。持有房产的开发商,以及炒房者竭力地宣扬过去20年的买房的赚钱效应。现在的楼市现象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大量人的高价买房囤房。但是,大量买房投资的人并不知道买房到卖房这个过程完成以后,才能判断是否盈利。现在楼市交易量萎缩,主要是买房人缺乏信心。目前楼市已经出现了下跌,在高楼价的今天谈买房是抗通胀的最佳选择,确实不合时宜。


人将老


2018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之后,房子的投资属性已经消失,以后再想靠房产赚钱的可能性很小了,如果没有房子,买房自住是必需的,但是仍然用惯性思维,投资房子以为还会象以前一样保值和赚钱。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从目前国家形式,无论是抓腐败行为、打黑除恶,还是控制房价,一系列动作都是有利于老百姓,炒房本身就是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与以前的地主比较象,拥有几套房子,什么不需要做,吃租子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还有那么多靠着双手劳动奋斗的人们,炒房者坐享其成也说不过去啊。

坤鹏论觉得,可以跑赢通货膨胀,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双手干出来,也需要靠国家政策的调控,如果房价不涨,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为我们的工资不断涨,现在的工资比十年前工资翻了四至五倍,以后想买房子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当然,我们发现,一些没有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岗位,工资变化不大,记得十年前一个饭店服务员的工资都是三千以上,而现在服务员的工资仍然没有变化。所以未来仍然需要靠知识与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后再想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手段去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还是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内涵和修养才是最关键的。

有人可能觉得我在这里糊说八道,内涵和修养与赚钱有什么关系?内涵和修养可以调整人的心态,房市不行了,下一步还有股市,但在股市中能赚钱的,除了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巧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态,许多人都看短线,但实际可以赚钱的都是可以手持股票5至8年以上。所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才会投资成功。


坤鹏论


  • 想获利就得专业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跑赢通胀的方法很多,没有什么是最好,什么是最差,只是游戏方式不一样了,不再是任何一个想参与进来玩就能获利的时代了,全民炒房时代结束,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那就变得专业,如果你不是专业的那也请变专业!

  • 全民买房致富,已是过去

从98年房改开始,还有期间的各城市的棚改,这都是房地产造富运动,成就了不少人。

1、以小买大,由少到多

笔者有很多60后,70后朋友,当初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由小房换了大房;有的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买了好学区;有的为了上下班方便,由远及近的搬进了城中心;有的为了享受田园生活,在郊区买了别墅;到现在房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升值,这点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而且这个升值跑赢的不仅是通胀,还是7,8倍的升值;在不经意间他们走在了风口,不管在平时喝茶时他们怎么说自己当初的决断是多么英明,其实最根本是时代把他们带到了风口。

2、棚改、拆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棚改,拆迁。大身边也许还有很多朋友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也许曾经他只是在城市边买了片地,用来做回收;也许他的那亩田正好在城市的规划图上......

这些都是时代造就是他们,他们也只是正好站在了风口,不用羡慕任何人,任何不费努力得来的财富,守得住,用得好,才是你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去下一个风口!

  • 不同城、不同区、不同房不同价,专业者的游戏

买房已不是普通大众的游戏,只有更专业,更锐智,不断的学习,将零散的不连续的信息串接起来,自己去分析,任何人的话都可以听,但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判断,只有专业才能才能跑赢通胀,才能获得财富;不然这将是你的赌博游戏。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子必然要回归其居住属性,但房地产不可能不胀,不然没有发展了,但也不能疯涨,可控的、平稳的、一定范围内的上涨,这才是最佳状态。

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剧,以及后续调控措施的继续施行,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涨幅;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会有不同的涨幅;甚至同一区域,不同的小区、不同的楼、不同的楼层都会有不同的涨幅。

  • 总结

以下是最近专家说的话,大家可以看看

“资本市场加快了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以前中国人主要靠增量来增加家庭财富,现在可以用存量来增加财富。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从50年到100年时间跨度看,股票、房地产、国债、黄金四方面投资收益,最高的是股票,第二是房产,第三是债券,最后是黄金。”在5月19日举办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重庆市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如此表示。

最后,我想说,任何手段或工具,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你,你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变为专家,不能人云矣云。


我是北京鸟叔,如果你有购房和房产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我;

另外单身想要征婚交友或有情感问题的朋友也可以给我私信;

有“爱”,有“爱”有鸟叔!


北京鸟叔


何来的通涨,重庆15年的大米2-3元猪肉15元左右房价8-9千,工资300一天。18年大米2-3元猪肉8-9元房价1-2万工资300一天请问通涨了吗?睁眼说瞎话。应该是只有房价涨了吧!你就是他一个浮夸👿


用户638324750444


房子不是天然无法仿造的东西,它是仅次干工厂流水线的产品,建个小区快的一年都不要。要多高盖多高,要多少盖多少?不可能供应不了人们的需求。多了就降了。炒完了也降了。买完了剩下就是一堆菜叶。


少老头


同意道哥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