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戰艦進行軍事訓練,會產生大量的彈殼,這些彈殼後來都去哪裡了?

我不是達人我不會武功


為了滿足戰爭日益對武器掌控熟練度的增加和保持士兵們優良的作戰能力,進行類實戰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對於戰艦上的軍事演習,武器使用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彈殼,那麼這些彈殼何去何從呢?

艦艇上的產生彈殼的武器一般都是炮類武器,而且產生彈殼的數量非常驚人的。普通戰艦的近衛炮射速可以瞭解一下,每分鐘高達上千發的彈藥發射。例如中國海軍的730近衛炮,最大射速高達4200發/每分鐘。


如此一來產生的彈殼排出來像泉湧般往下拋出,噴湧的子彈完全就是燒錢,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每場戰爭的發動往往伴隨著鉅額財產的支出。

艦艇上位於側舷的近衛炮發射產生的彈殼難以回收,一般在發射後直接拋入海中解決。對於主軸線上的主炮產生的彈殼不能拋出海面的一般在甲板上放置好了承接的工具用於回收彈殼。一說回收的彈殼用於其他的用途,減少原材料的損失。

二說,承接彈殼為了防止彈殼對甲板產生滑痕和凹陷,同時便於對彈殼的集中處理。艦炮上的彈殼處理方法基本就是這兩大類。當然了回收的彈殼也並非在用做彈殼,而是作為材料使用去其他的用途。


畢竟,近衛炮為了滿足多超音速目標的使用,用複用過的彈殼很影響發射的精度,保持海軍的強大作戰能力,其實沒必要用就彈殼再去裝彈使用,它的金屬材料用來二次使用還是可以的。


四十五度歷史


軍艦在平時訓練的時候,是少不了實彈射擊的,那麼就免不了需要使用大量的炮彈,比如那一分鐘就能噴出上萬發炮彈的近防炮系統,哪怕是今天的軍艦主炮,每分鐘也能打出幾十發的大口徑炮彈,所以,每次的實彈射擊肯定會產生大量的彈殼,而這些彈殼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來看主炮,現在軍艦的主炮一般在艦首的位置,位於中軸線上,開炮以後彈殼會直接掉在甲板上,所以,像主炮這種不會直接掉到海里的彈殼一般都是會回收的;除了主炮以外,在中軸線位置上的近防炮,其彈殼也同樣是直接掉在甲板上的,所以也會被回收,而為了回收這些落在甲板上的彈殼,通常會在炮的下面放有回收網或者其他收納工具;如下圖所示:

主炮的彈殼回收網,如下:


至於在側舷位置的火炮,因為開炮以後彈殼是直接落到海里的,所以,對於這種彈殼是直接丟棄的,不可能再去打撈上來,因為回收也是為了成本考慮,如果特地去打撈的話,需要的花費可能比回收彈殼省下的錢更加多,純粹是得不償失,如下圖所示:

因此,軍艦上的彈殼回不回收主要還是要看彈殼掉落的位置,如果是直接掉在甲板上的, 那麼肯定是順帶回收了,這個浪費不了什麼人力物力;而如果是掉進海底的,那麼就只能丟棄了,絕對不可能再去打撈上來,因為打撈這些彈殼的花費可能更加多。還有就是,這些回收的彈殼,一般都是回爐另作他用的,不會在重新復裝彈藥,尤其是對於近防炮這種直接使用昂貴的脫穿的武器,使用復裝彈殼可能會影響彈道性能,沒有原裝的使用效果好,而且,連脫穿都用上了,還在乎這點彈殼的錢?


哨兵ZH


戰艦主要裝備是火炮武器,稱之為炮,是口徑20毫米以上。炮彈彈殼體積大,而且很多近衛炮是依靠射速還取勝,通過每分鐘射擊上千發子彈形成彈幕攔截敵方武器。

其實,產生的彈殼主要有兩個處理方向。

一是直接落入大海。安裝在側舷位置的炮,彈殼就直接落入大海,不需要處理。因為量大,處理不方便,直接落入大海是作戰訓練中的最佳方案。

二是利用回收裝置,回收使用。比如用收納袋、盒、網等進行集中回收。裝備在中軸線上的炮或者一些炮發射後彈殼要落到甲板上,這樣的彈殼,就需要回收。迴歸的主要原因:首先,不回收彈殼會破壞艦體,傷害甲板,或者滾動造成行動不便。其次,節約資源。尤其是速射炮,一分鐘就會彈殼堆積如山。例如,20mm口徑的密集陣系統射速約3000-4500發/分鐘,57mm博福斯艦炮射速約200發/分鐘。這些海量的回收彈殼可以進行回爐加工,再利用。

總之,戰艦進行軍事訓練或戰爭產生的彈殼主要這兩種處理方式,一是直接落入大海,二是利用回收裝置回收處理。個人認為,一切都是以方便作戰為第一要務,節約資源是排在第二位的。


時空乾坤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炮的射速有限,炮彈的彈殼有限,一般都會回收。拋出的彈殼用一個網兜住,返港時送給後勤人員回爐。

速射炮的炮彈一般不回收,主要是射速太快,彈殼極短時間就會積累很多,網就兜不下。

一般彈殼直接往海里或者甲板上拋出,甲板上的彈殼一般也不回收,直接丟入海中。


薩沙


現在的艦用火炮多數兼具對面火力壓制和防空等多重任務,一般來說需要自動揚彈機構選擇彈藥,所以一般較少採用彈頭和發射藥包分裝的分裝彈藥,而多用全備彈,也就是我們說的帶彈殼那種炮彈。

火炮發射後,彈頭自炮口飛出,彈殼從拋彈孔拋出,一般來說都是落在甲板上,極少數落在海中。落在海中的,基本不會去回收;在甲板上的會回收。回收的彈殼熔鍊再鑄或者翻新加底火再用都是可以的。


西大灘的圓月


這要分情況看,有的收集回來熔爐再利用,有的直接進了大海。

比如下圖


位於艦一側的副炮,小口徑的彈殼直接從下面拋殼口掉入大海,好像是有點可惜了,不過一個小口徑炮彈才多少錢?炮彈都打了還差那點彈殼錢嗎?不過副炮在艦的中軸線上是方便回收的,如下圖中,就是用墊布在下面接著掉下的彈殼

主炮呢?當然可以回收,見下圖

直接在下面用網兜住,這樣彈殼回收後,如果是銅製彈殼,還是比較值錢的。鋼彈殼的話,可以熔爐再利用。
當然也有不拋殼的,如美國的密集陣近防炮,

它的供彈系統有兩條傳輸線路,一個是將彈藥從彈鼓送到炮膛,另一個是將彈殼和瞎火彈送回彈鼓另一段回收,可以再利用。


戰馬一號


一般來說子彈彈殼是不回收的,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中國的普通5.8子彈彈殼不是純銅的。但是炮彈彈殼一般都要回收的。炮彈彈殼比較大,數量跟子彈消耗相比也要少很多個數量級,便於回收。淘寶買的好多工藝品其實不是真正使用過得炮彈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