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宋朝是個很可愛的王朝,擁有著其他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優點。雖然在歷朝歷代的統一王朝中,宋朝國土最小,但宋朝最為富有,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不會因為犯言直諫而獲罪,也沒有獨裁專制的文字獄。宋朝皇帝有的也會深入青樓,與文人墨客爭風吃醋。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作為小編最喜歡的宋朝,對於它的最終覆滅,小編的心裡一直都很遺憾。為什麼當時宋朝不在國家傾覆之後,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起一個海洋帝國呢?

眾所周知,宋人的威脅來自北方的遼、金、西夏、蒙古的騎兵。宋人要防守北方,保境安民,並伺機收復北方,建立海軍顯然派不上多大用場。可是宋人為什麼不南進呢?南進整合東南亞就可以建立海洋大國嘛。英美不就是由海洋大國進而成為世界大國的嗎?至少,擋不住來自北方的進攻時,也應該會向南方的海島逃跑啊。

曾經就有我們的當代諸葛亮替古代的宋人惋惜,說:“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經濟基礎都不如宋朝,所以華夏漢朝的開拓進取精神與羅馬帝國的征服冒險精神,哪怕宋朝只具備其一,都有可能整合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了。”“宋朝缺失進取精神是多麼的可怕,宋朝的GDP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這也擋不住宋朝捱打,感覺宋朝被打慫了,都不知道跑了。最後,寧可跳海也不航海,堪稱敗家子文明的代表啊!”

而且,更可笑的是,當代的諸葛亮們並不缺少知音:“到宋朝,在臨滅亡之前是還有大型艦隊,如果把船開到菲律賓或印尼群島,是還有生存發展的機會。但開到死衚衕廣東崖山,天亡宋朝也!”

可是現代諸葛亮們忘了一個事實,英、美相繼成為海洋大國從而成為世界大國,是在宋幾百年後工業革命興起以來的事情。在宋人那個時代,佔據一群島嶼就能成為海洋大國嗎?在工業革命前,歐亞大陸興起過一個又一個帝國,甚至美洲都有過寵大的印加帝國,有誰聽說過存在海洋大國?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整合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不行,難道逃跑藏身也不會?

其一,我們沒有理由責備別人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也沒有理由責備別人亡命天涯,逃奔他國,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崇敬捨生取義的烈士。丞相陸秀夫帶著小皇帝趙昺跳海,不是敗家子之舉,而是捨生取義的壯舉。陸秀夫用這壯烈的一跳,證明宋人屈辱苟活是不實之辭。比起劃江而治害死抗金名將岳飛的南宋趙構,南明朱由崧更顯得昏淫可笑。弱宋隨陸秀夫帶小皇帝跳海悲壯消失,勝過殘明隨朱由榔被緬王交出勒死屈辱終結。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其二,即使南宋的殘餘勢力真想依靠船隊出逃海外,也未必能成功脫逃。蒙古在滅南宋之前已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因而,忽必烈能於1274年派數萬蒙古高麗聯軍征伐日本,在九洲東部的福岡登陸。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就讓聯軍幾百艘戰船和13000名將士喪生海底,這次征伐以失敗告終。等滅亡南宋後,忽必烈又於1281年第二次遠征日本,這次遠征規模更大,籌劃更周密,但同樣因颱風而失利。這還是跨越日本海去攻打穩固的日本大本營,日本都險些覆滅,而在南海、太平洋,針對未怎麼開發的東南亞各島,南宋的殘餘勢力有什麼把握能依靠船隊在東南亞立足呢?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其三,就算南宋殘餘勢力能乘船逃走又能怎樣呢?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奪得臺灣為根據地以圖反清復明,終不可復明而成為割據勢力。就算南宋有可能依靠海軍佔領菲律賓或印尼群島苟延殘喘,又如何能堅持到今天?就算能堅持到現在,長期獨立於中國本土的漢人政權,還能是中國的一部分嗎?歷史上華人建立的蘭芳共和國,能是中國的一部分嗎?現實中華人佔大多數的新加坡,能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其四,民族融合是相互的。別的民族能融入漢民族,漢民族也可能融入別的民族。地道的漢人李陵被迫滯留匈奴,其後代還是漢人嗎?商紂王的大臣箕子是正宗的華夏人,但周武王滅商之際,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逃至朝鮮,因其有從政經驗和先進文化,當地人接納箕子並奉箕子為首領,周武王奪取天下之後,得知箕子在朝鮮當首領,封箕子為朝鮮侯,史稱“箕子朝鮮”。箕子朝鮮(約前1122—前194)歷時八百多年,比周王朝還長壽。而“箕子朝鮮”之後還有“衛滿朝鮮”。漢初,劉邦曾經的干將燕王盧綰叛漢後逃至匈奴,其部將燕國將軍衛滿(姬姓衛氏,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併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其勢力範圍擴張到了今首爾一帶。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衛滿朝鮮依然屬於中國地方政權。而箕子及其率領的五千商朝遺民都是正宗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衛滿及其率領的千餘人也是正宗的漢人,並且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掌握朝鮮的政權長達千年,再加上朝鮮與中國大陸山水相連,其政權長期是中國的地方政權,其政治、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但結果呢,其人民沒有被融合成漢人,相反地,像箕子、衛滿那樣正宗的華夏人漢人的後代卻變成了如今的朝鮮人、韓國人。難道說我們宋人就能把與中國大陸遠隔大海的菲律賓、印尼群島的住民都融合成漢人?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此外,中國在元朝、清朝時期,漢人雖然屈辱,但依靠無與倫比的龐大的人口基數大和文化先進,成功地保證了我們漢族的薪火相傳,中華文明文化綿延不絕,使現代中國能在擁有約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和約470多萬平方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的廣闊疆域,以漢族為主體、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13億人口的中華民族,以及數千年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屹立於世界,還有什麼歷史恩怨不可以放下呢?

為什麼宋朝不整合東南亞,或逃奔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

綜上,與其說宋人沒有戰略家不能整合東南亞建立海洋帝國,不如說我們的當代諸葛亮連事後諸葛亮都算不上,與其說是替古人擔憂,不如說是凸顯自己對古代歷史的愚昧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