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明朝為何沒有發生混亂?

諸葛村夫2019


歷史學家們在評述歷史事件的時候,總是喜歡按照歷史規律來進行解釋。但是在土木之變之後,大明朝之所以還能續命二百年,只因為一個人的逆天改命,那就是于謙!



“土木之變爆發了。這場本來認為應該是明帝國炫耀武力的戰爭帶去了當時明朝政府的幾乎所有主要官員,兵部也不例外,儘管兩位主官極力勸阻皇帝不要御駕親征。本來應該同去的官場之星于謙在最後一刻被兵部尚書鄺埜換了下來,似乎已經預感到此行兇多吉少的老尚書決定以身赴險,而將守衛國家的責任交給了于謙。



土木堡一敗,明朝所有上層精英人士和主力部隊損失殆盡,皇帝也被俘虜,蒙古大軍就在京郊不遠。這是比三百年前靖康之恥更加危急的時候,稍有不慎明朝可能就會比北宋更慘。實際上,這時候朝堂上也出現了去陪都南京避難的聲音,提出這一觀點的就是對星象學頗有研究的御史徐珵。



此言一出,立刻人心惶惶,南遷之聲逐漸大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暫時主持兵部事務的于謙站了出來,他大聲斥責道:“應該砍掉妄加議論遷都南京的人的頭!首都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都就等於向天下人宣佈大明氣數要盡了!諸位還記得宋朝的事情嗎!”這鏗鏘有力的話語立刻讓嘰嘰喳喳的朝堂安靜下來,他也迅速得到了四朝元老胡濙等人的支持,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也終於同意死守京城。



于謙隨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北京城的守備。 此時國家沒有君主,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人拿來作為搖錢樹,在邊關四處勒索錢財。于謙命令各處守將,無論蒙古人怎麼威逼利誘,怎麼拿朱祁鎮來招搖撞騙,都絕對不予理睬。于謙又與諸大臣商定,為了儘快穩定人心,也為了斷絕蒙古人的念想,立監國郕王為皇帝。



郕王起初不願意接受,于謙表示:“我們這是為了國計民生考慮,絕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郕王才同意做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 讓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書生在這樣危急存亡的關頭守衛國都,這對於于謙來說是真正的考驗。于謙立刻命令各地的後備軍隊迅速向北京集結,進京時將京師附近的糧倉的糧草順便運進首都,一舉兩得地解決了京城糧食和軍糧的問題。

大軍入京後,于謙馬上命令以京城內剩餘部隊為主力,對這批戰鬥力不足的預備役加緊訓練,隨時嚴陣以待。 不久,四處勒索卻始終沒撈到好處的蒙古騎兵終於決定向北京發動進攻。從土木堡逃回來的大將石亨建議堅壁清野,只是一味死耗,于謙嚴肅地批評了這種右傾保守主義的想法。而後,作為明朝武裝力量總負責人的于謙分派了北京九門的鎮守任務,並且作為總指揮親自指揮了蒙古軍隊的主攻方向德勝門。



除此以外,于謙還命令巡城御史加緊對城內的治安巡邏,錦衣衛全員出動,一旦有逃兵回城立刻格殺勿論。大軍開出城門以後,城門立刻關閉,戰事沒有結束前任何人不得打開。于謙還下令:長官脫離部隊擅自離開的就誅殺長官,整編制逃跑的就後隊斬前隊。此令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誓死保衛首都,再沒有別的出路。(借用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句話:“大明雖大,但已無路可退,因為我們的身後就是偉大的北京!”)

蒙古人一到北京城下,看見九門內外旌旗招展,氣勢就退了一分。漢奸喜寧帶話要于謙等主政大臣去談判,沒有任何人理睬,氣勢就又丟了一分。戰事一起,明軍就利用地形優勢以及裝備優勢將蒙古人死死地按在了城外。由於是守城戰,火器得以廣泛使用,而此刻的明軍在國仇家恨的驅使下戰鬥力得以成倍的增長,激戰數日後,蒙古軍隊敗退,連首領也先的弟弟都被打死。此後,蒙古再不敢向明朝政府挑釁。



北京保衛戰中,于謙是當之無愧的首功之臣,但他拒絕封賞:“在京城周圍四處築壘,是士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接受賞賜!”他只接受了蟒袍、寶劍等榮譽性賞賜以及太子少保的頭銜,其他的錢財官爵一概謝絕。


實際上,土木之變和靖康之變相比,其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如果明朝群臣都是隻惦記跑路的話,那麼“南明”的稱謂估計要提前二百年出現。之所以明朝還能延續二百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于謙逆天改命。

如果說十五世紀中國只有一個無雙國士,那就一定是于謙!



青言論史


關鍵人物,于謙!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邊防吃緊,于謙被召入京師,擔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蒙古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朝,王振唆使英宗親徵。明朝兵部尚書鄺埜與于謙均極力勸阻,英宗不聽。鄺埜只能跟隨英宗親徵處理軍務,而留下於謙管理兵部事務。同年發生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百官身亡,明軍大敗並主力喪盡。在得知英宗被俘後,京師大為震驚,百官不知該如何。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商議攻防之策。翰林院侍講徐珵稱其觀星象有變,應當向南遷都避敵。于謙聽後,高聲厲喝道:「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都將大勢而去。難道沒看見宋朝南遷的歷史麼?」郕王聽後稱是,於是留守策略始定。

然而,明朝京師的精銳部隊均在土木堡陣亡,所餘的疲憊不堪的殘軍不足十萬,人心恐慌,官員百姓都沒有堅守的信心。于謙請求郕王發布檄文集合順天府、應天府、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直隸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應天府各地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于謙當即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在一邊籌畫備戰方略同時,明朝廷臣呼籲嚴懲土木之變禍首王振及其餘黨的行動也開展。一日,郕王朱祁鈺攝朝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將王振滅族,廷臣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當死,請不要追罪於各位大臣。」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因為英宗被俘、明朝無主、太子又年幼、瓦剌大軍又逼近,明朝大臣紛紛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國君。郕王聽後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臣等實在是憂慮國家,並非為了私人打算。」郕王於是接受此議。同年九月,朱祁鈺即位,為明景帝。于謙入朝對答陳述京師防衛策略,他激動地哭泣著說:

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我大明,長驅直入到南方。所以請求朝廷命令各邊防駐守大臣協力防守阻擊。京城軍隊的武器幾乎用盡,應當馬上各分道募集部隊,並命工部修理武器盔甲。此外,亦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儀、雷通分別帶兵防守京城九門,並在外城安置兵營。請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參與到保衛事宜,將靠近城郭的居民遷入城內。通州積攢的糧食,可命官軍自己到關上支取,將剩餘的粟米換成金錢,不要留下資助敵軍。文臣如軒輗等,可勝任為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等,宜任命為將領元帥。至於軍隊事務,臣親自擔當,若不能奏效,則請治臣的罪。

景帝聽後深表贊同,並於次月敕令于謙為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此時,也先挾持英宗攻破紫荊關直驅而入,窺視京師。石亨建議收攏軍隊,實行堅壁清野之策,使得敵軍疲睏。于謙則稱不可,認為此舉使得蒙古更加輕視明軍。他於是命各將領將二十二萬部隊分兵在京師九門城外排開陣勢:都督陶瑾守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守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守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守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守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守宣武門,而於謙與石亨率副總兵範廣、武興列陣於德勝門外,直對正北而來的也先大軍。此外,他還將兵部事宜交給兵部侍郎吳寧,悉數關閉全部城門,並親自督戰。為了保持戰鬥士氣,于謙下達了著名的軍戰連坐法:

“臨陣對敵時,將領不顧軍隊臨陣脫逃的,斬殺那個將領。部隊不顧將領先行退卻的,後隊的士兵斬殺前面的撤逃者。

於是,將士知道撤逃必定會死,於是均受命效力。隨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儀門北面擊退敵軍,生擒蒙古首領一名。景帝十分高興,命令于謙挑選精兵在教場屯兵以便調用,並命令內臣興安、李永昌和于謙一同管理軍務。

起初,也先深入內地,自視拿下京城只是旦夕之事。但是當看到官兵布陣井井有條後稍微沮喪。已叛明的太監喜寧唆使也先,要求明朝派大使迎接成為人質的朱祁鎮,並索要金帛無數,並邀請于謙、王直、胡濙等人談判。景帝不許,也先聽後十分失望,於是放棄談判。

十月十一日,京師保衛戰開始。也先首先派少量部隊窺視明軍在德勝門的部署,于謙與石亨預料此計,於是設法誘敵。隨後,瓦剌一萬大軍開始主攻,副總兵範廣在途中設伏、以火器突發反攻,也先弟孛羅、平章卯那孩中砲而亡。瓦剌軍不得已改攻西直門,都督孫鏜守衛,石亨亦分兵援助,瓦剌軍只能引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外擊敗瓦剌,並與都督王敬挫敗其先鋒。瓦剌準備撤退時,明軍欲爭功,軍陣混亂,武興中流矢陣亡。瓦剌撤至土城,王竑及福壽援兵趕到,蒙古大軍撤退。此後兩軍相持五日,也先感到大勢已去,又聽聞各地勤王部隊趕到,唯恐歸路被斷,於是擁著英宗由良鄉向西而去,于謙調遣部隊追至關外方才還師。至此,蒙古撤出關外,明軍獲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之後明廷論功行賞,于謙加封為少保,總管軍務。于謙則稱:「四面邊境的戰事很多,這是卿大夫的恥辱,哪裡敢邀功請賞呢!」並堅持辭去加賞,景帝不予批准。之後,于謙請求增加守衛真州、保定、涿州、易州的部署,並派遣大臣鎮守山西,防備蒙古部隊再次南侵。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總兵朱謙上奏稱瓦剌兩萬部隊圍攻萬全,景帝敕命範廣擔任總兵官進行抵禦。不久蒙古撤軍,于謙請求在居庸關駐兵,蒙古來則出關剿殺,敵退則從京師補給糧草。大同參將許貴奏報,北方有三個人到鎮上,要求朝廷派遣使者講和。于謙則反對道:

以前派遣指揮季鐸、嶽謙前去,但是也先卻隨之入侵。又派遣通政王復、少卿趙榮去,沒有看見上皇只能返回。現今看來,和談已經很明顯不可行了。何況我們與蒙古有不共戴天之仇,從情理上講,本就不能講和。萬一講和而對方索求無度,那依從他則會受損,不依從則會發生變故,情勢所看,也不能夠講和。許貴身為武將,卻懦弱害怕成這樣,又憑何抵抗敵軍,按法令應當誅殺。

景帝遂發公文嚴厲指責。至此邊關將領人人都主張作戰防禦,沒有再敢建議議和的。

除了堅持防禦外,于謙還設計離間蒙古內部勢力。最初也先常以英宗朱祁鎮作為要挾,這類計謀主要是自叛明的太監喜寧。于謙遂密令鎮守大同的武將趁對方遣使之機,擒拿喜寧並誅殺;此外,他還設計叫王偉引誘並殺死間諜小田兒。他還使用離間計,請求特赦忠勇伯把臺家,許願給他分封爵位,命其暗中策劃。至此,也先開始有送還英宗的想法,並派遣使者講和,京城漸漸放鬆了嚴防。于謙此時上奏請求告誡各地仍然加強城防,以防患未然。

到了八月,朱祁鎮被俘快近一年了。也先頻繁派遣使者,請求明朝迎接太上皇,大臣王直等建議派遣使者迎接。然而,已為天子的朱祁鈺卻很不願奉迎哥哥,並稱:「朕本來就不想登天子之位,當時被推舉,實在是出於你們的意思。」于謙聽後委婉地稱:「天位已經確定,難道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只是從道義上應當馬上迎接罷了。萬一對方果真心懷欺騙,我們就有口實了。」景帝聽後隨即改變臉色,稱:「聽你的,聽你的。」於是先後派遣李實、楊善前去,終於迎接英宗返回,此舉是有于謙的功勞。


FriedrichWang


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銳部隊三大營損失殆盡。

此事一出,確有短暫的動亂,但並未觸動根基,甚至說極其頑強的抵禦了瓦剌的強力進攻(亡國之危)且輾轉數年後朱祁鎮又回來了!有三個原因:

1.大明組訓+成祖遺訓的魅力(也可以說家族教育的成功)

2.明朝統治階級的自救(名臣,名將)

3.朱祁鎮的個人魅力(該人歷史評價褒貶不一)

先說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名言由造反專業戶朱棣所立,由此可見朱棣骨子裡的那份血性與雄心。加之太祖皇帝朱元璋語:“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自此明朝皇帝均遵循此點,故而崇禎帝無法力挽狂瀾之時,選擇景山自盡;朱祁鎮被俘,決不投降!這是大明皇帝的骨氣!

其二,瓦剌帶著朱祁鎮這個俘虜,也沒太大野心要吞併大明,就是想撈錢而已。然而,大明上下一心,在損失了所有精銳部隊後,依然抵禦了瓦剌騎兵的猛攻,守住了北京城,而最大的功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首四絕的作者——于謙!

他守住了北京城,擁立朱祁鈺(英宗弟弟)為帝,為的是大明江山和黎明百姓。雖然朱祁鎮回來後聽信讒言,殺害了于謙,成為他身上無法抹去的汙點。但是于謙鐵骨錚錚,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貢獻了自己所有的能量,這對於他來講,已經足夠了!

而且,朝野之上;除了皇后,沒有人妥協給瓦剌進貢以換取朱祁鎮回來。他們明白,或許這些金銀財寶能讓遠在敵營的朱祁鎮活的舒服一點,但絕對不會放回來!重新立皇帝,重新將國家機器運轉起來,太后咬牙做出了下詔立帝的決定,讓大明沒有一時間陷入無盡的混亂。這是作為一個太后最無奈的決定,也是作為這個國家統治者最該保持的清醒頭腦!

其三,朱祁鎮兵敗之時,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就地而坐,靜靜的不說話。士兵不敢殺他,將其送到軍營,一個將校頗具嘲諷的呵斥詢問他,他也一言不答,一句“叫你的主子來吧!”

瓦剌首領面前,是這樣一個淡定、自若的明朝皇帝。雖然此時已為階下囚,但他泰然自若的神情,不卑不亢的態度,讓所有瓦剌軍官收起了囂張與傲慢,他們眼前的這個俘虜,是如此的有骨氣!

就這樣,在當俘虜的日子裡,他與一同被俘的身邊人同吃同住,相互扶持;還和瓦剌的官員建立了良好的友誼,縱然是明朝從未妥協予以納貢;但似乎朱祁鎮過得還不錯。甚至有官員向也先(瓦剌首領)進言看朱祁鎮可憐,要放他回去!而這些消息, 明朝那邊也漸漸知曉,他過得還不算太差。一個俘虜,而且是高級俘虜,能做到這樣,也是千古難尋啊!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也先最終放走了朱祁鎮,但由於皇權爭奪,朱祁鎮被軟禁。而天意使然,朱祁鈺唯一的傳人又死去了,而朱祁鈺本人也漸漸老了。大明皇宮內上演了“奪門”這一極具投機的事情,讓朱祁鎮再次即位,卻也再次犯錯。雖然最後惡人終有惡報,但是死去的于謙,卻著實可惜可嘆!

土木堡之變,很多朝代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但僅有明朝,不僅完美處理,最終還有一個好的結局。歸於三句話,那就是:

國有忠臣守社稷,如於謙;天子堅韌有骨氣,如英宗!

大明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成祖遺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置身黑白的精彩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率領的明朝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階下囚。此事一出,明朝雖然確有短暫的動亂,但是並未觸動根基。究其原因,筆者覺得原因有三。

首先,明英宗出征前,就已經留下了太子朱見深和其弟朱祁鈺鎮守,以防不測。事實也證明,明英宗被捉後,朱祁鈺上臺,知人善任,啟用了于謙等正直的一批文官,勵精圖治,集團內部得以擰聚,擊退了瓦刺人的入侵。

其次,自從靖難之役後,明朝對藩王的打擊力度加大,藩王被困守在封地,無兵無權,且不許結交朝臣。因此,藩王作亂的可能性為零。

最後,筆者覺得最關鍵的是,明朝皇帝只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已,這個代言人沒有,換一個就是了。利益集團想要的是穩定,只有穩定了,他們的利益才可以保持。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明朝可以有皇帝幾十年不上朝,而國家還能正常運轉的原因。


同濟天下


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也先領兵,嚮明朝都城北京進發,明朝面臨南遷和迎戰兩種選擇,在這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于謙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領導都城軍民堅決抗戰,使明朝度過難關,沒有發生混亂。

具體原因有:第一,明英宗北伐時,立朱見深為皇太子,皇弟朱祁鈺為留守。行使政府職能。這是明朝沒有發生混亂的根本所在。是明朝官民的希望之所在,是于謙等敢有作為的堅強後盾。朱祁鈺被立為皇帝,一安明朝全民之心,二絕也先滅明之望。

第二,于謙,石亨等積極作為,一方面堅決反對南遷南京,另一方面積極組織軍民抗敵。打退也先的進攻,並且殺死也先弟弟等敵方許多大將,殲敵幾萬人。迫使也先敗退霸州一線。軍事上的局部勝利,為明朝最終安定提供了保證。

第三,明朝有內閣制等顧問機構,有六部等具體辦事機構正常運作,雖皇帝出事,不影響整個大明朝正常的社會運轉。尤其是明朝沒有受到也先影響的地方,表現更安定。

第四,整個明朝的國內其它地方,相對安定。周邊國際局勢相對安定。使明朝一心一意全力對付也先。

第五,明英宗堅持氣節,使也先難以拿他做文章。于謙等也積極堅持有理有節的和談。使也先沒有可乘之機。終於放回明英宗。解決和明朝的和好關係。

第六,蒙古各部落的矛盾,使也先著急解決明朝問題,以便回頭安定後方。也先也就難以南下侵擾明朝。

總之,多方因素,使明朝沒有發生混亂,但土木堡事件,使大明朝有盛轉衰。


吉星190437289


土木堡之變,又叫土木之變或土木之禍。

如果去掉堡字,還以為是建房子引來的禍變,其實土木堡之變指的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

先來講講土木堡!

別看現如今土木堡不過是一堆遺址了,在明朝土木堡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用現在的話來說是軍事的橋頭堡。

再來講講為何皇帝會去親征?

明朝打仗厲害的應屬於明太祖和明太宗父子二人!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太宗(嘉靖帝時改為成祖)曾五次親征蒙古,並將首都設在北京意欲天子守國門(真實用途可不是哦)!

明朝歷代皇帝都慕太宗之雄風,朱祁鎮也不例外,親征時才22歲,自然是一位血氣方剛的青年,滿腔的雄心壯志,自然也躍躍欲試。

朱祁鎮覺得這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一來是效仿他的父親——明宣宗曾在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打敗漢王;二來為了證明自己,何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位好先生——大太監王振。在朱祁鎮前期有三楊主政還有太皇太后張氏輔政,王振自然沒有出頭之日,但是作為皇帝從小的玩伴身後朱祁鎮厚愛,正統七年後王振逐漸大權獨攬,小皇帝自然也信得過自己的家奴。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貢使集團,為了多領賞物,又虛報為3000人。 本來這種事朝廷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花錢消災,能使邊境和平這也不是壞事。可是王振這人倒是正直,偏偏就是不肯多發,還輕易的將貢馬削價。本來蒙古人就缺衣少食,自然不答應,也先秉著你給我我就來搶的理念,發兵四路大舉攻明,並親率一支大軍進攻大同。蒙古騎兵自然是比漢人的步兵厲害,明朝邊將與之作戰均失利,向京師請兵救援。

好傢伙,王振這次就玩得更大發了!他覺得用天子之威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奉勸朱祁鎮學習當年宋真宗澶淵之盟時的親征,必定能退敵萬里,青史留名,也不知道宋真宗留了啥好名,學他。朱祁鎮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自然耐不住這樣的慫恿,於是不顧大臣的勸阻執意親征。

再來講講為何被俘?

朱祁鎮帶著王振等100多名官員及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要命的是輜重這些配備不完全;更要命的是朱祁鎮讓外行人王振全權掌握軍政大權,內行人不得參預軍政事務;最最要命的是未到大同,軍中開始缺糧,民以食為天啊,不吃飯怎麼打仗,不斷有人死亡,軍心不穩。最最最要命的是遇到了真正聰明的對手,也先是一位偽裝大師,他率軍佯裝退以誘明軍深入,朱祁鎮和王振自然洋洋得意。

其實軍中也不乏明智之士,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就是其中兩人,他們都勸勸回軍,後來王振也覺得撤回北京,只不過撤回去發生了更搞笑的事情。

王振計劃的路線是從紫荊關返回北京,因為這樣可以路過自己的家鄉蔚州,以便自己在家鄉父老面前耍耍威風露露臉。其實這樣無關緊要,誰不想衣錦還鄉,畢竟太監也是人嘛!偏偏軍隊不給力了,倉皇退兵外加軍中糧草不濟,軍紀混亂。王振一想這樣豈不是會踐踏自己家鄉的莊稼麼,為了家鄉人著想,他果斷下令改走路線,其實朝令夕改這是行軍的大忌。

其實此時離紫荊關倒是沒多遠,群臣也是進諫改道可能會被瓦剌追上,可是王振此時已經是王八吃了秤砣,堅決迂迴宣府回京。但是耽誤了行軍速度,瓦剌大軍真的追了上來,朱祁鎮派人掩護以便加緊撤退,明軍付出了上萬人的代價使他撤退到了離懷來城僅20裡之地——土木堡!

此時如果再加緊撤退,後面的是到此就是全劇終。可是王振此時偏偏又來了小性子——不走了,不管怎麼說就是不走,因為他這一趟搜刮了不少塞外的好東西,擔心跟不上他們逃跑的節奏。朱祁鎮自然聽先生的,做一個乖學生。

到了第二天,朱祁鎮想走了,但是老天就偏偏不讓他走了,瓦剌大軍包圍了土木堡。要命的是他們犯了馬謖當年犯的錯,駐紮的地方地勢高而無水源。人一天不吃飯倒是可以,兩天不喝水自然不行,不過王振倒是有點學問,沒有河水喝我們可以喝地下水嘛!他讓士兵就地挖井,可是挖了二丈(6m)多深,卻不見一滴水。士兵自然飢渴難耐,怨聲載道,罵不絕口,軍心進一步渙散了。

也先再一次展現出偽裝大師的手段,一邊派人去議和麻痺明軍,另一邊假裝撤退迷惑明軍。瓦剌軍撤退時將土木堡南面河水讓出,卻暗地埋伏,只等全殲明軍。作為甕中之鱉的明軍,像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這些事情也來不及分辨了,王振命大軍移營就水。得令的明軍自然一鬨而散奔向河邊,其實是奔向死亡,瓦剌伏兵四起,明軍潰敗,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真是死得其所,慢哉慢哉!

朱祁鎮這時倒是冷靜了許多,他深感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朱祁鎮被抓後,由於衣甲與他人不同引起注意,並報告了也先的弟弟賽刊王。賽刊王詢問明英宗時,明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明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立即去請安磕頭行君臣禮,獻上各種野味美食。

其實這只不過是溢美之詞,真正不殺朱祁鎮的原因是因為也先想奇貨可居罷了。

再來講講皇帝被俘,為何明朝沒和北宋一樣亂掉?

其實在朱祁鎮親征的時候,還做了一手準備立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注意不是監國)。

其實明朝上下聽到皇帝被俘的時,朝野震驚,很多人動了南逃的想法,提出遷都南京,如果這樣的話明朝可能變成第二個北宋。但是這時站出來一個人,他就是于謙,是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于謙,不是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他極力反對南遷,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他還支持朱祁鈺清算王振舊黨,得到了大臣的擁戴。

在於謙等人的擁立之下,明朝另立新君朱祁鈺以安民心,也讓瓦剌不能打著皇帝的名義招搖撞騙。

斷了別人的財路,自然讓彆氣急敗壞。也先帶著朱祁鎮率大軍南下攻打北京,朱祁鈺倒是識人讓于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

正統年間打贏北京保衛戰主要是臣民一心,不像後世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一樣民心向背。不僅于謙親自上陣,民眾更是積極配合,在先前損失20萬人的情況下北京保衛戰的成績是顯著的——

十月初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迎敵於章儀門的土城之北,敗瓦剌先鋒官,首戰告捷,軍心大振。派右通政王復到土城拜謁英宗。十月十三日,也先進攻德勝門。石亨,範廣等將領在民間的土房內埋伏,二人大敗敵軍。也先的弟弟孛羅、平章卯那孩戰死。也先轉而攻打西直門,又大敗十四日,戰於章儀門,居民投石相助,再次大勝!此時,圍攻居庸關的瓦剌軍與守軍大戰七天七夜,還是大敗!也先在十五日夜,拔營而走,明軍以炮火追擊,殺敵萬人,也先向回良鄉逃去。十七日出紫荊關,明軍直追,敗敵於固安、霸州,擒阿歸等18人。

也正是如此,明朝沒成為第二個北宋。

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成為太上皇朱祁鎮在瓦剌被俘近一年,瓦剌由於得不到好處還得養著這尊佛,於是就放他回去。可是此時當上皇帝的弟弟朱祁鈺極其不希望哥哥回來,但是卻沒辦法。

迎回來後的太上皇被囚禁在南宮過了七年囚徒的日子,甚至吃穿不足,靠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為免有人聯絡被軟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

朱祁鈺這種做法也太讓人震驚,後來還廢掉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可惜好景不長朱見濟病死,朱祁鈺也生病。

不受待見卻想當大官的幾個人——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太常卿許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密謀擁立太上皇復位,這就是奪門之變。

重新登基的朱祁鎮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王文,籍沒其家,而且於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朱祁鎮又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在西苑。朱祁鈺死後葬於西山,惡諡為戾。

雖然朱祁鎮報復了當年擁立朱祁鈺登基的一干人等,但是皇位失而復得也使得勤政處事,他最大的貢獻其實是廢除自明太祖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


最愛肉丸子先生


本來是發生了混亂的,但滄海橫流,時世現英雄,大英雄于謙挺身而出,猶如定海神針,立已經成年的朱祁鈺為帝,鎮住了局面,成功擊敗了瓦剌人。


覃仕勇說史


讀過一首詩嗎?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明代于謙所做,而於謙就是穩定明朝的關鍵人物。



當時王振專權,皇帝朱祁鎮不顧其他大臣反對,僅聽從王振一人,悍然御駕親征。不懂戰爭的皇帝把大軍引向了死亡。也把自己變成了俘虜。被俘虜的皇帝真可以說是顏面掃地。

明朝主力被他葬送後,明朝內部一點都不亂是不可能的,而瓦剌方面也想用這個俘虜做文章,換得土地。



可以說這個俘虜皇帝並沒有瓦剌大軍那麼好用,大臣于謙秉承了社稷重於皇帝的態度又重新擁立了一個皇帝。寧可放棄一個皇帝也不動搖一個國家。這個俘虜皇帝就和普通人一樣了威脅不了明朝政府。政治上的動亂就平定了。



之後瓦剌是惱羞成怒,進攻明朝,于謙作為兵部尚書,集結了周圍可用的部隊,倉促訓練,同瓦剌打響了北京保衛戰。在他的指揮和明軍的奮勇戰鬥中,明朝取得了勝利。軍事上的動亂的因此解決了。


所以這危急的解決于謙有很大的功勞。


泊圖泊途


不請自來,看過三藏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先前三藏回答過《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對大明都有什麼影響?為什麼要先殺于謙及其朋羽?》,今天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英宗被俘後,明朝為何沒有發生混亂?

看過美國大片《驚天危機》的朋友都知道:當總統詹姆斯發生意外後,不能行使總統職權時,由副總統宣誓就任總統,避免群龍無首。那麼在封建時期的明朝面臨相同問題時如何處置的呢?英宗被俘,瓦剌認為奇貨可居,準備逼迫明朝就範,明政府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稍有不慎滿盤皆輸,兵部尚書于謙當時堅決地駁斥了朝中南遷的主張,同時選擇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繼任為帝,堅定背水一戰的決心,運籌帷幄,大敗瓦剌,守住北京城,使大明轉危為安,不然的話明朝在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就可能已經瓦解,那還能堅持到1644年,呵呵。

有人會說英宗不是還有個太子的嗎?別鬧了,當時太子朱見深才2歲,為避免主少國疑,防止藩王作亂,也為了使國家政權平穩過度,就選擇了英宗的異母弟朱祁鈺,因而朝局能夠迅速平穩下來。至於景帝即位為何沒有出現動亂?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了,從始皇帝開始創立的封建王朝制度,發展到明朝可以說已經很完善了,士大夫的理想模式是皇帝垂拱而治,士大夫治世,皇帝只要關鍵時候出來亮個相就好了,有點像英國女王的趕腳。當英宗被俘後,士大夫迅速從宣宗的兒子中選出一個皇帝,再不濟扶英宗兒子朱見深繼位也可以。士大夫掌權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皇權更替帶來的動盪。會不會有藩王起來鬧騰呢?當時離成祖靖難只不過短短几十年,朱棣以及其繼任者都不餘遺力的對藩王進行打擊,嚴格控制他們的軍隊,加之錦衣衛的恐怖實力,加強對藩王的監控,他們哪還有機會造反啊。

注:能力有限,解答不是很到位,請各位見諒,如果有興趣和我探討關於皇權集團和士大夫集團的關係,請您留言。

喜歡就關注我,三藏說史,與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格格爸比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明朝為何沒有發生混亂

明朝在遭到了重創,皇帝被俘,名臣宿將損失殆盡,據記載土木堡之變中:

明朝損失了包括最精銳的-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內的數十萬軍隊

武將勳貴方面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等一批南征北戰的宿將損失殆盡,有人認為這批武將的戰死導致了明朝文武失衡,文官集團實力膨脹

朝臣方面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等大批朝廷棟樑損失殆盡


土木堡之變(圖片來自網絡,作者見水印)

土木堡之變後,朝廷大亂,通往北京的門戶大開。朝中有人主戰,有人主張遷都,還有人主和。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明朝能在混亂中生存下來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是:

  1. 其一: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距離明朝建立81年,明成祖朱棣第五次親征蒙古也僅過去25年,大明王朝正處於去蒸蒸日上之時
  2. 其二:明朝統治者內部尚且團結,文有必死之心,武有敢戰之意。土木堡之變後,經過短暫混亂,明朝統治者內部迅速達成一致-迅速調兵勤王,招募士卒加強京師防務,立監國郕王朱祁鈺為帝,統一思想,于謙的"言南遷者,可斬也”,得到了眾多朝臣的支持。

    于謙像(圖片來自網絡)
  3. 第三:瓦剌並無滅亡明朝的準備,也先也沒有滅亡明朝的力量。因為也先為了和明朝開展互市才發起的這場戰爭

此外瓦剌統治者內部不團結,也先和大汗脫脫不花貌合神離,多有不睦;

再有蒙古高原除了瓦剌之外還有韃靼,所以也先也不敢和明朝全面開戰。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請廣大網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