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海南省詹州市推行生態葬,叫好不叫座,小型墓地墓碑成過渡品

近幾年,國家大力推行樹葬、海葬、花葬等生態葬,在全國各地大力建設生態公墓,深化殯葬改革工作。海南省也緊跟國家政策步伐,在全省各縣市推行生態葬。其中,詹州市不斷完善基礎殯葬設施,頒佈《儋州市惠民殯葬補貼暫行辦法》,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殯葬救助制度,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實現文明生態殯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由於傳統喪葬觀念和傳統殯葬習俗的深入人心,推行生態葬的道路依然漫長。

海南省詹州市推行生態葬,叫好不叫座,小型墓地墓碑成過渡品

生態葬呈現“叫好不叫座”現狀

生態葬是指人的遺體火化後,通過“草坪葬”、“水葬”、“樹葬”等不佔地或少佔地的方式處理骨灰,具有環保、節能和成本低等特點,是一種節約環保的葬禮。在現如今土地資源環境緊張的國情下,推行生態葬成為了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方法。而在民政部門日積月累的思想宣傳工作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群眾知道了生態葬,並認識到這種安葬方式的積極意義。

隨著“生態葬”的推廣,公墓中出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墓地風景:鳥語花香、綠草如茵、蔚藍海洋。

海南省詹州市推行生態葬,叫好不叫座,小型墓地墓碑成過渡品

這樣的墓地風景,使人們對生態葬一片“叫好”之聲。換言之,這種綠色環保的安葬方式得到了人們的稱讚。

然而,在一片“叫好”之聲下,真正選擇生態葬的人卻不多。在詹州市公墓中,很多草坪葬、樹葬等生態葬並不“賣座”,更多的人還是願意選擇傳統墓葬或小型墓葬。生態葬呈現出“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小型墓葬成生態葬“過渡品”

為何生態葬“叫好不叫座”?主要還是傳統喪葬觀念的影響。在海南省詹州市傳統殯葬習俗中,親人逝世後必須進行“厚葬”,並立碑紀念。雖然在殯葬改革工作的推進下,“厚葬”之風得到遏制,但是立碑之風俗仍然深入人心。可是,現代的生態葬,作為一種“綠色殯葬”,要麼以樹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樹下,實行樹葬;要麼直接海葬,將骨灰撒入大海,不立碑;要麼將骨灰盒嵌在牆壁內,實行壁葬。如果有碑的話,全部都是“臥式”墓碑,簡單的一塊四方形碑板臥在草坪上,與傳統的墓碑大為不同。

海南省詹州市推行生態葬,叫好不叫座,小型墓地墓碑成過渡品

眾所周知,傳統的墓碑都是“豎立式”,它最初是作為逝者安葬之所的一種標誌,後來漸漸成為墓碑文化的一種象徵。所謂“立碑”,便是立逝者功德、立家族榮耀,所以碑上要刻碑文,並挺拔立於土地之上,代表著逝者堂堂正正立於世間的形象,也代表了家族堂堂正正立於世間的榮耀。

正是由於傳統立碑觀念的影響,很多人不願意接受“臥式”墓碑。所以小型墓地墓碑乘勢而起,成為生態葬前的過渡品。

海南省詹州市推行生態葬,叫好不叫座,小型墓地墓碑成過渡品

小型墓地是一種以“節地”為目的 “小戶型”墓位,佔地面積遠遠低於傳統墓地,墓碑的樣式也以藝術墓碑等小型墓碑為主。因此,它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土地資源,又能滿足人們“立碑”的願望,並且,通過藝術墓碑精湛的雕刻工藝、個性化的造型設計,可以表現出逝者的成就和家族的榮耀,方便後人進行緬懷和紀念。

未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傳統墓穴式葬法終將會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而在生態葬實現百分百覆蓋前,小型墓地墓碑將會作為一個過渡品,在殯葬行業中深受歡迎。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