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槓桿理財?

啊呦大阿桔

槓桿其實就是放大的效應,槓桿理財=借錢理財,即是用少量的資金操控大量的資金來放大收益和虧損的工具,就是以小博大。舉個例子,你有100元,加2倍槓桿的話,你相當於有200元的資金;假如你利用這200元去買股票,如果股價上漲10%,那你的收益就是200元*10%=20元;比原先的100元*10%=10元收益高了一倍。反之,虧損也按這個倍數放大的。當然槓桿的錢肯定也不會白白借給你,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我常用的上上策的平臺收取是每日萬分之十五的費用。 總之,排除資金費用,不論結局是好還是壞,槓桿作用都會放大效果,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當下最普遍的槓桿理財就是貸款買房了,買一套房子,總價100w,首付30w,貸款70w,槓桿率就是30%,也就是首付比例。假設這個房子未來每年增值15%,而貸款利率在6%左右,那麼當你借了貸款,你實際的收益率有9%,100w 每年收益在9萬左右,而你的首付如果不買房子,只存在銀行的話,收益按銀行最高五年定期存款利率計算4.7%,每年收益1.5萬左右。可見,槓桿理財在一定的情況下是確保收益最大化的工具。 明白了什麼是槓桿後,那麼我們如何利用槓桿理財獲利呢? 1、緊跟市場,炒房炒股也好都不要逆勢而為,多看新聞多看報; 2、如果是利用槓桿投資期貨或者股票,一定要設置止贏點和止損點,並且嚴格執行,止損像汽車的安全帶,起保護你的安全的作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的滿倉操作;輕倉操作,穩健投資才能確保資金安全,做單一定要輕倉。滿倉操作意味著一個暴跌就可能虧完所有的自有資金,出師未捷身先死,手上的自有資金都沒了,你也沒有機會等待形勢反彈了。 以上,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用。


還有跟我一樣的麼

“槓桿”到底有什麼魔力呢?我們可以先從一則關於槓桿的笑話說起。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槓桿,我能撬動地球。

一個金融從業者對他說:喏,給你這個三倍槓桿。

第二天,阿基米德淨虧兩個地球……

說白了,“槓桿”其實適度的負債(借款)。玩好了叫做金融創新,玩砸了傾家蕩產也是有可能的。不過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監管層一直在要求“去槓桿”。

如果你還是不太明白,小美就拿前段時間比較火的趙薇30億收購萬家文化來給你解釋一下。這就是典型槓桿收購,30億中趙薇自掏腰包的只有6000萬,其他資金均為借款。借來的錢,總是要還的。根據統計,除去自有借款6000萬元外,3年後,趙薇需要償還本息共計約40.35億元。從資金來源的角度來看,趙薇這種操作路徑,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

這種槓桿玩的就有點大了,作為誠實、守信,只想掙點小錢的普通投資者,槓桿不必放的這麼大,但是也是可以玩玩。小美梳理了一下,用槓桿掙錢比較常見的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買股票

最簡單的應該是股票交易中的信用賬戶,通過信用交易,可以輕鬆放大收益。表面上看是借錢給你,但是誰傻啊,都是要求回報的。

10萬元可操作110萬元的股票賬戶,類似這種的消息在牛市那一年你一定經常耳聞,如果行情把握好了,盈利10陪輕而易舉,但是若滿倉操作只需要一個跌停板,就意味著血本無歸同時還倒欠配資公司的錢,同時需支付遠超社會平均水平的高利率。

“把褲子都輸掉”在股災那年經常可見,這種遊戲讓你一夜暴富或一貧如洗都在彈指一揮間。

所以在行業中流傳著一種說法,超過五倍槓桿的配資都是耍流氓,線上是有十倍槓桿的,給了你十倍槓桿關鍵是你能存活多長時間。

2、買房

中國的房價太高了,尤其是一線城市,所以有相當大比例的買房者並不是全款購房,而是使用了住房抵押貸款,這也屬於加槓桿。據瞭解,中國家庭的槓桿率已經升至接近50%。

小美想了想,這可能是唯一有益的槓桿了,尤其是對於剛需的首套房,但如果你是炒房客,危險就大了。當銀行錢一旦收緊,槓桿斷裂的聲音就會不絕於耳。比限購限貸限賣更可怕的就是,銀行說不借錢給你了。

炒房客原來的如意算盤是,儘量放大槓桿以博取高收益。買房首付不夠,就借消費貸、通過互聯網信用貸款等湊錢付首付, 從表面上看,採用這種方案,實現了槓桿的最大化,但凡事總有例外,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高槓杆投資炒房也會面臨高虧損。

監管當局注意到了其中可能蘊藏的風險,一直要求商業銀行控制高槓杆買房。最近全國的房地產政策都在收縮,借錢買房的槓桿也在逐漸縮小,借不到錢,很多人的首付都交不起了。

3、買分級基金

牛市的時候,我們都喜歡買B基金,為啥呢?因為它加了槓桿,收益比較高。那麼它的槓桿到底是多少?只能說各不相同。

不過現在的分級B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賬戶得有30萬的資金,這叫資格證明,說明你有風險承受能力啊!實力不夠的小散們從此就和分級基金無緣了。

分級B最大的風險在於下折,很不幸的是,小美手上尚有一隻不爭氣的軍工B,上次股災時候的下折直接導致元氣大傷,至今還沒緩過神來,各位可能沒感受過下折的威力,就是在你虧損的基礎上再打七折。小美那時候就買了1萬元的體驗一下,至今只剩1000多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除了上面說的這幾種情況,還有很多容易被忽悠加槓桿投資的領域,比如炒外匯、炒黃金、炒原油等等。理財致富需要有大額本金,年輕人缺的就是本金。槓桿借款面臨的則是持續的還本付息壓力,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9億經濟學

我們從一些財經網站或報紙報道中,大概知道了“去槓桿”這一詞,這是國家連同證監會對證券市場下的一道命令,導致去年中國滬綜指在年中遭受重創,事實上不少投資者寄望於槓桿化之後的股票,能夠幫助自身在市場上放大盈利,以融資手段入市來壓低成本,卻因為個人配資過多、大戶砸天量賣單來圈錢外逃、虛假集資交易等亂象而被國家勒令叫停。槓桿化交易有害無益?這是片面的觀點,關鍵是看投資者選擇的是什麼樣的金融產品,如果選擇的是黃金投資,面向的是交易量遍及全球的市場集合,那麼槓桿化交易將為投資者帶來以下這兩個優勢。

以小搏大原理

物理意義上的槓桿,是指一根棍子在支點的幫助下,能夠讓人以較小的力氣,來撬動重量較大的物體。同理,炒黃金中的槓桿,是指投資者通過較小的資金投入,就能通過平臺提供的融資份額,放大為品種實際交易價格對應的總額,例如總額為133000美元的倫敦金,在槓桿化交易條件下,若槓桿比例為1:100,那麼投資者僅投入1330美元作為保證金就可建立倉位進場,而且在國際市場上的境外平臺單位,是以浮動槓桿機制確定每手一個固定的保證金範圍,例如大田環球設定的每標準手保證金為1000美元,假設當前1手的交易總額133000美元,槓桿比例將從1:100上浮為1:133,資金利用率得以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在合理配資情況下,能充分維持本金的抗風險實力。

盈利按合約單位放大

炒黃金引入槓桿機制下,合約單位也隨槓桿係數放大,在無槓桿環境下,投資者交易多少克或多少盎司的黃金,都只能按實際重量計算交易投入份額,且盈虧為所投入份額產生的實際每克或每盎司的價格變動而定,例如購買1克的紙黃金,假設金價從256元升為259元,實際盈利不過3美元,除非是買入100克,盈利才會放大為300元。而引入槓桿機制後,每個價位波動都會按放大後的合約單位,確定為最終的實際盈虧,例如1手是100盎司,每美元金價的波動,實際賬面盈虧將增大或減小100美元,例如投入1000美元做1手倫敦金,金價從1326升為1329,實際盈利放大為300美元,且獲利平倉之後,該手保證金將自動退還給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