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大家都知道全国闻名的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因书生过桥后吃的米线得此“过桥”

用手吃的“过手米线”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过手米线”源于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

这里是全国唯有的两个阿昌族乡镇之一,是阿昌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孕育出了鲜别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的美食。

不少人都知道手抓饭,但对过手米线却不太熟悉

过手米线,不但用手抓食,而且还要用米线做皮,包入馅料

这种方式,在云南众多民族吃米线中尚属鲜见

其实过手米线已有近百年历史,以前是一道奢侈的大餐,只有阿昌族男人才能享用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最重要的还是米线帽子,也就是搭配在米线里面的菜

制作帽子有3个步骤,

  • 首先是烧肉(烧至七八分熟)

  • 然后是将肉剁碎

  • 第三步就是将碎肉加入12种作料搅拌均匀。

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可是里面的调味料可不简单

豌豆粉、大蒜、糊辣椒、小米辣、花生、肉皮、猪肝等,有条件的还要加上粉肠、猪脑等等。

吃过蒙自的过桥米线,吃过昆明的豆花米线,再到德宏去吃户撒的过手米线,那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户撒的米线细软松滑、主要是因为用的是当地特产红米做成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过手米线还有两个关键要素。

首先米线要用产自当地的红米线,由一种叫“红根细”的稻米制成。

另一个关键要素是酸水,酸水是制作米线帽子

酸水是必不可少的作料,同时兼有户撒“健力宝”的美誉,开胃、清凉、醒酒……


既然到了当地,也就需要尊重当地的传统

我们就来吃过手米线吧

  • 首先用筷子夹一撮米线放在自己的另一只手上

  • 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也许刚开始你会不能接受这种吃法,可是当你品尝到时,你就明白其中的美妙之处,

辣的酸的香的,让你回味半天

自己动手,也乐在其中

阿昌族还为此编出山歌唱道:"户撒好,户撒好,户撒'过手'忘不了,吃了'过手'想'过手','过手'味道实在好"。


过手米线发展至今,做法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三大主要元素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火烧肉、豆粉、酸水,缺少了某一个元素都不正宗,变的只是根据个人的口感添加其他不同的辅料。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如若有机会不如去感受一下

手米线店现今在户撒、陇川、瑞丽、芒市等地零星分布,在昆明还很少见,正宗的过手米线要到陇川户撒阿昌族乡去吃,其他地方的味道也不错。过手米线“帽子”里的火烧肉不全熟,部分人第一次吃会出现腹泻等现象,不过一般吃上三次以后就习惯了。

你吃的米线是“过桥”,我吃的米线是“过手”,你知道过手米线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