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房子”和“現金”,你選哪個?實際上,樓市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玩法”。上世紀90年代,本科畢業生的月工資不過84元,專科生的月工資是78元,假設本科生一年的工資是1008元,想要存到10萬元,起碼要不吃不喝將近100年時間。當時房地產還沒有市場化,居住是以福利分房、自建房,還有小產權房為主流,糧油家電什麼都需要錢,把錢存起來更讓人心安。而在過去20年,似乎房產最重要,動不動就是房子決定了“階層”,總是以“提升居住需求”為口號。受城鎮化進程助推,人口紅利持續釋放,無論是京滬深,還是省會、縣城,房價可謂是“齊頭並進”。這個時候,只要有膽量低首付和零首付買房,就能撬動最大的利益,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這並不是樓市的全貌。

據西南財經大學報告,我國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77.7%,遠高於美國的34.6%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僅為11.8%,而美國這一數據為42.6%。另外根據梁中華測算,居民財富有六七成在房地產相關領域。77.7%的資產比例,6成居民財富是房子,這才是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按理說,房子和現金,每個人根據需求都能選擇天平的任何一端,但是這些年,大家似乎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持有現金的人,遠沒有買房活的滋潤。難道有房的優勢永遠高於現金?說白了,是因為房子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不管人們有意還是無心,一丁點的消息、波動就會被無限放大,倒不是樓市格局的變化,而是現在的房地產氛圍的問題。但是到了2020年,一場突然的事件,似乎倒逼著房地產“歸零重啟”,還原回最初的樣子,2大福利護航,央行表態,購房者迎來“天賜良機”?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國家“新政”啟動,“有房者”面臨新的選擇題,選對少還10萬房貸?

近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存量貸款轉換成LPR將按計劃推進。這對數千萬“房貸還未交清”的家庭來說,重要的時刻即將來臨。去年底,央行發佈公告稱,2020年3月1日起至8月31日,去年十月之前的存量商貸,要將原合同陸續轉換成LPR定價合同,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也就是說,今天起,新的按揭利率計算方式為5年期LPR利率加點形成,其中,加點數值=原合同的執行利率-2019年12月發佈的相應期限LPR,並根據首套、二套而發生改變。值得注意的是,“加點”可為正數,也可為負數。所以說,這道選擇題,需要“房奴”在今天起給出答案,無論選哪個,都關乎到之後每個月的還款金額,機會只有一次,選對或能少還10萬房貸。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到底兩者的區別在哪?其實,固定利率很好理解,就是以轉換時的利率為準,一直保持到貸款合同結束。如果選擇浮動LPR,以後的模式將按照固定的定價週期來計算,週期為“一年一變”。 在房說君看來,是建議選擇“浮動利率”的。此前房貸基準利率是4.9%,而LPR改革之後,12月20日的5年期報價是4.8%。此次存量房貸轉換,就是根據12月的報價來倒推計算加點。我們來算筆賬,假設你買房時按揭100萬,週期30年,當時利率打9折,4.41%-4.8%=-0.39%,實際利率就是4.41%,如果選擇等額本息的話,總共要還的利息共80.49萬元。那麼按照LPR的計算方式,你的利息總額仍然是80.49萬,表面上沒有什麼變化,但別忘了,LPR每年都改變。

房說君認為,總的來說,目前處於降息期間,雖然兩次下調幅度不大,但長遠看,LPR利率走低是大趨勢,即便未來可能還會加息,但加息已不是常態。那麼,比如未來LPR降為4.5%,利率則變成4.5%-0.39%=4.11%,屆時需還的利息總額,比起固定利率,至少要少還10萬。因此,如果選擇的是固定利率,確實不怎麼划算。不過,無論選擇哪種還款方式,轉換後的利率最快都是從第二年才開始生效。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商改租”在越來越多城市實行,2.6億平米的體量,購房者迎來“天賜良機”?

按理說,每年的3、4月份,是樓市打開全年銷售的第一個關口,而今年因為一次事件,提前讓全國市場陷入冰點。從2月12日開始,已經有多城發佈刺激市場政策,不少城市實行降首付、買房補貼的措施。從節後至今,樓市的風向突變,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預期,房說君認為,要知道,降首付幾乎等於加槓桿,當更少的資金能夠撬動市值更大的房產時,房地產就會在驅動之下水漲船高,這對剛需並不是好事。因此,對於目前市場來說,提升剛需的安全感,才是未來樓市發展的重點方向。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近日,瀋陽發佈閒置非住宅房屋改建為租賃住房通知,就各類閒置的商業、賓館、"爛尾樓"、閒置廠房等問題作出瞭解讀,在不影響城市功能和整體風貌前提下,權屬清晰的,可申請改建為租賃住房。另外,非住宅改建租賃房的,要求建築面積不低於1000平米,改建規模不低於50套,不得將地下室、半地下室改建為租賃住房。早在2016年,高層曾下發意見,允許商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房,目前已經有超過12省市逐步實施“商改租”規定。

不僅如此,據李奇霖提出的數據,全國商品房庫存在2016年2月達到峰值7.39億平米,之後便持續下降,至2018年底已經降到5.26億平米。可以說,目前商用房庫存大概是5.26億-2.65億=2.61億平米。如果按100平米一套房來算,2.6億平米相當於有260萬套房源可供租賃市場,一旦這些房源大規模普及,購房者的居住問題也無須擔心了。更何況,大量的商用房都處於閒置賣不動的狀態,如果能入市,既能平抑租金又為剛需提供了住所,顯然是一舉兩得。

樓市“歸零重啟”?央行表態,2大福利護航,購房者“天賜良機”

房說君有話說,近日,副行長劉國強接受採訪表示,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總而言之,如果寄希望於購房成本下降的炒房者,還是歇歇吧,畢竟房住不炒還是例行的風向標,樓市還是不允許大起大落。與其說是“福利”,不如說是“措施”,是購房者的“天賜良機”,一方面保障首套剛需,另一方面在租賃方面又提供了跳板。經歷了年初這件事,很多人會煥然大悟,掏空財力湊齊首付,在健康面前,竟顯得如此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