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辯論:2月CPI能否到6%?PPI擡升到多少?

隨著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加深,近期機構相繼發佈了CPI走勢的研究報告,認為上半年高位運行已經“板上釘釘”。部分機構甚至提出2月--4月可能處於5%-6%區間,下半年可能因需求放緩而呈現回落之勢。

新冠病毒的爆發擾亂了今年通脹的走勢,近期機構紛紛發佈預測報告,其中CPI在2-4月高位運行已是市場共識:

中銀證券認為,疫情疊加豬週期CPI見頂的時間可能在4月附近,高點或達6.2%左右,這是目前比較悲觀的預測。

天風證券認為,疫情終歸是一次性衝擊,並不會改變CPI下行的趨勢,預計上半年基本維持在4.0%以上的高位,下半年快速回落,全年平均3.0%-3.5%。

PPI方面,華泰固收張繼強團隊表示,如果出現階段性的供不應求格局,帶動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反彈,PPI在3-4月可能會有所走高。

CPI食品端:先揚後抑

綜合各個機構的分析來看,此次疫情對食品價格的衝擊使其呈現出先揚後抑的特點,上漲的壓力集中在2月份。至於去年帶動CPI上行的豬週期,機構認為上半年是豬價築頂的階段,下半年也會主導食品價格的回落。

天風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進入2月以來,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繼續上行,豬肉、鮮菜、鮮果價格也在繼續上漲,雞肉、雞蛋價格則延續前期下跌趨勢。不過,近期隨著政策保供穩價以及物流恢復,食品價格已初現拐點。

華泰固收認為,整體上食品價格“上揚”階段或止步於2月份,CPI 食品環比較季節性抬高0.3個百分點,3-4 月疫情影響下的需求降低導致環比分別較季節性降低0.4個百分點。

至於豬價,預計今年上半年豬價還處在築頂過程,下半年隨著出欄增加而較快回落。產能方面,截至今年1月,規模以上豬場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黑、吉、遼、 蒙、陝、甘、寧等 7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已同比轉正。

至於禽流感和蝗災,機構均認為不會對今年食品價格產生較大的衝擊。

CPI非食品端

(1)疫情增加了醫療保健和部分日用品需求,醫療保健價格大概率上行,部分日用品價格上漲壓力也較大。

(2)交通工具使用和維修、家庭服務、郵遞服務在春節期間價格往往明顯攀升,這與其高度依賴人工有關,而春節期間勞動力供給明顯不足。

(3)交通工具燃料預計明顯下行。疫情會對中國甚至全球經濟和原油需求形成衝擊,交通工具燃料主要與成品油價格高度相關,天風證券預計交通工具燃料分項降幅在7%左右。

(3)教育與文娛、房租等方面受疫情影響同樣較大,2月份受相關需求較少影響,價格可能有所下跌,但後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前期積攢的需求有所釋放,價格可能超季節性上漲,隨後價格變化迴歸供需決定;

(5)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等分項受疫情較小,價格走勢基本符合季節性。

PPI

華泰固收預計疫情對全年 PPI 衝擊幅度約 0.2 個百分點,但是後期疫情結束後,PPI迴歸基本面,仍有一定的通縮風險。

短期內疫情仍將對供需兩端造成壓力,但下游需求衝擊或更明顯,預計2月-3月初大宗 商品價格下行壓力尚存。

中期來看,價格抬升或將主要反映在 3-4 月。根據目前人員返程和疫情防控情況,需求端面臨的用工缺口以及開工限制等問題有望在3月份逐步消除,基建項目的政策刺激效果或逐步顯現並放量,中期內基建需求前置可能會帶動國內水泥等相關大宗商品漲價行情。

年內後期疫情徹底結束,價格仍將回歸基本面。目前工業企業盈利尚未修復,伴隨投資、消費疲弱,主動去庫存週期拉長等問題。從基本面看,實體仍面臨一定通縮壓力。

本文源自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