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武漢,有許多個凡人吳悠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治癒這個城市的傷痛

武漢中學教師吳悠

吳悠,是武漢中學的一名老師,疫情發生後,他按耐不住想為這個城市做點什麼的衝動,走街串巷,幫助一些求助的人買藥送藥。連日來,經他幫助的人有600多人,碰到有實際困難也就顧不上收錢了,前前後後貼進去一萬元。

有人說他在大街上瞎轉悠,有人舉報賺取差價費。他在墊付了一萬元之後,一些藥品出現提價,他無奈之下很多藥品只收進價,口罩,酒精,蓮花清瘟免費。被舉報後,他積極配合調查,而自己的奶奶恰逢他調查期間昏迷住院。事後,警察還他清白,他自己並沒有責怪舉報他的人,疫情期間,大家有疑問有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他也覺得他做了他認為應該做的事。

​25歲的他送藥一個月,他覺得比他在校園教書十多年學的的東西都多。

​他說:“奶奶她帶我長大,我只希望病人少一個算一個,這樣奶奶就能夠住得進去醫院。拖久了她會老年痴呆,我怕她會忘記我”。

​對於那些舉報的人,他說歡迎他們來監督,越是這樣,我反而越會堅定我的信心。

​市民說,吳老師好樣的,大家支持你。你幫助了那麼多人,有一兩個不感謝的人也正常。但是不能因為這一兩個人改變自己的想法。

在武漢,有許多個凡人吳悠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治癒這個城市的傷痛

保潔陳阿姨

武漢醫院,保潔陳阿姨每天都要清潔打掃住院病人的房間和床鋪。這天,她和往常一樣打開一個患者的櫃子,清理裡面的垃圾時,發現了一個咖色的無紡布帶子,帶子裡有一摞錢,她立即把這個布袋交到了護士站。護士站的醫護人員開始查尋病人的信息,想核實時,那個發現布袋不見的患者跟了過來,劈頭蓋臉指責陳阿姨動她櫃子,偷錢,場面一度失控。

場面正處於膠著狀態時,與病人同住一間病房的王阿婆,目睹了陳阿姨打掃的整個過程,她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護士站向該病人解釋前因後果,力證陳阿姨及醫護人員的清白。在王阿婆的一番勸說下,該病人才悻悻地離開了。

事後陳阿姨說,“自己在醫院幹了快20年,知道這都是病人的救命錢啊,再怎麼也不會昧著良心幹這種缺德事的。錢丟了換誰都會著急的,她也能夠理解,同時也希望病人可以理解她們的工作。

其實,在武漢有許許多多陳阿姨一樣的保潔人員每天出入病區,和醫護人員一樣為抗病疫爭分奪秒,認真守則。

在武漢,有許多個凡人吳悠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治癒這個城市的傷痛

武漢街頭的志願者

“我什麼時候能回家?”這是流落街頭的流浪者每天心頭唸叨的事。

而城市一邊也忙碌著這樣一群志願者,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同樣在做著這樣的事,在他們心中牽掛著,流浪在武漢街頭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封城中無處可去,無法維持生計,一餐一飯住宿怎麼解決?

2月24日這天,志願者們發現醫院附近有很多的流浪漢,晚上一床破被子露宿街頭,白天撿食剩飯度日。

他們大多是來武漢務工的外地人,一場意想不到的疫情,突然的封城讓他們措手不及。不能離開武漢,本就是出來掙錢的,沒有錢活兒做,住不起賓館,錢花光了,還能怎麼辦?

志願者們立即給他們送來了食物飲用水和口罩、棉被等,有序進行了發放。而像這樣的救助是這群志願者每天都在進行的事。

在武漢,有許多個凡人吳悠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治癒這個城市的傷痛

來自鄰里和網絡的互助大軍

在這個城市還有許許多多吳悠一樣的人,他們幫助鄰里,在網上為病人呼籲,在無人家的地方照顧無人照看的小動物,許許多多的善良的市民自打組織為醫護人員送飯,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幫助病人轉送醫院。在特殊時期,每一個細小的力量凝聚起來就變成了一條愛心大河,能帶著我們早日尋找到生命的春天。

這些街頭的留置的人,他們有家不能回,沒錢住賓館,在他們孤獨無助的時候,是許多的志願者為他們伸出了友愛的雙手,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疫情戰勝指日可待,疫情過後個世界到處是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